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发性骨髓瘤(MM)为浆细胞恶性克隆增生性疾病,传统化疗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虽可使疾病得到暂时缓解,但最终不免复发和进展,患者的中位存活时间仅3~4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惟一可治愈该病的方法,我院采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2次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NAS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对6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主动或被动2次NAST。结果 6例患者中第1次NAST后发生排斥反应3例,难治复发白血病呈混合嵌合性植入3例。经2次NAST,5例均经过或不经过混合嵌合性植入达完全供者植入,无病存活6~27个月,1例为混和嵌合性植入。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患者少而轻,无移植相关性死亡。结论 主动2次NAST是挽救难治复发或难植入、易排斥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生命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始于20世纪80年代。多个历史对照和随机临床研究显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较传统化疗可提高治疗的反应率、完全缓解率、无事件存活率和/或总存活率,而治疗反应程度与生存相关。由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欧美国家已成为年轻、适合移植(年龄≤65岁、肾功能正常和一般状况良好)MM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法。双次移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治疗反应率、无事件存活率和/或总存活率。免疫调节药物沙利度胺及其衍生物来那度胺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等新型抗骨髓瘤药物的发展提高了治疗的反应率和缓解率。目前新药并不能替代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些药物运用于移植前后的整体治疗策略进一步提高了移植疗效。尽管如此,MM仍然是难以治愈的疾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有治愈MM的可能,但因清髓性预处理的高死亡率限制了其应用。近年来,联合移植即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进行减低剂量预处理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研究结果初步显示了其疗效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应用剂量相对较低的骨髓非清除性预处理,移植后形成混合嵌合体,减少了移植相关并发症和相关死亡,特别是年龄较大或器官功能异常的患者也可耐受。我们对7例恶性血液病患者采用以氟达拉滨(Flu)为基础的预处理,然后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ABO血型不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6例患者中1例ABO血型主要不合,5例次要不合;2例脐血,1例外周血干细胞,3例骨髓联合外周血干细胞;对主要不合者骨髓用重力沉降法去除红细胞,对次要不合骨髓以离心分离方法去除血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及脐血未经处理直接输注。结果 6例均成功植入,仅在输注干细胞时发生短暂轻微溶血,而无延迟性溶血反应及移植后红系造血延迟。结论 ABO血型不合可顺利进行Allo-HSCT,获得干细胞的植入,移植前后防止溶血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系统的一组恶性疾病,治疗MDS的目的是清除或减少异常细胞克隆,部分或全部重建正常造血,或诱导细胞向正常分化、成熟,但限于MDS发病机制的异质性,不同MDS患者差异较大,临床治疗技术进展较为缓慢。目前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外,尚无根治此病的方法。我院为1例MDS患者施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非HLA的基因多态性可能在预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生存和感染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综述总结了IL-1基因家族、IL-2基因家族、IL-6基因、IL-10基因、TGF-β基因、TNF基因、维生素D受体基因、髓过氧化物酶基因、Fcγ受体基因、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基因、NOD2/CARD15基因、MTHFR基因、P2X7基因、HFE基因等基因多态性与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性的最新研究结果 。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研究现状,比较了不同治疗方法的差异,提出了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机理、可行性、临床病例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非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机理、可行性、临床病例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起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克隆异常增殖性疾病,治疗反应差,易发展为急性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惟一可治愈该病的方法。我科于2004年9月对1例MDS患者行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研究现状,比较了不同治疗方法的差异,提出了今后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克隆性疾病,化学药物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均为治疗AML的方法。对于高危AML患者而言,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治疗该疾病的有效手段,但部分AML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仍可能面临疾病复发的问题,大多数复发患者再行化学药物治疗、二次移植等的效果不佳,是导致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AML患者的随访,并采取一些合适的手段预防移植后复发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高危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监测、药物治疗和细胞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高危AML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用于异基因移植的造血干细胞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血干细胞移植(hcmatopoied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的临床应用已有近50年的历史,目前已成为治疗多种良恶性血液病、实体肿瘤、遗传性疾病和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有效手段。本文试就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不同来源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cell,HSC)的特点及其对移植效果的影响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变期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疗效 ;观察其造血、免疫重建过程、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及其它移植并发症发生情况 ;并长期随访。方法 给 1例急变期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移植其 6 5岁母亲的HLA A ,B ,DR位点相合的外周血干细胞。预处理用CTX/TBI方案 (环磷酰胺 6 0mg·kg-1·d-1× 2d ,全身照射总剂量为 8.0 0Gy ,剂量率9.38cGy)。以氨甲喋呤 (MTX)及环孢素A(CsA)预防GVHD。移植有核细胞数为 3.185× 10 8/kg ,CD34 细胞数2 .0 3× 10 6/kg。 结果 移植后第 3w( 2 1d)始骨髓显示造血重建 ; 2 3d中性粒细胞 (ANC) >1.0× 10 9/L ; 36d性染色体检测显示移植物植入成功 ;随访 430d ,未发生明显的急、慢性GVHD ,患者处于血液学、分子遗传学缓解状态 ,成功的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 ,并已回到工作岗位。结论 本例为国内首例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变期慢性髓性白血病获得成功 ;为开展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变期慢性髓性白血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但移植后的相关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其治疗效果。目前,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相关的死亡率约占非复发性死亡的54%。但对cGVHD发生的机制尚不明确。随着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不断深入,关于cGVHD的发生机理正逐渐得到揭示,一些新的治疗措施也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这给造血干细胞移植及cGVHD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7.
王莹  周婷  陈俏依 《护理学杂志》2021,36(18):70-72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期间的心理痛苦程度及其来源,为心理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80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使用心理痛苦温度计及问题列表分别于入层流病房当日、预处理结束后1d、移植后第7天和移植后第14天开展调查.结果 不同时间点心理痛苦得分分别为0.92±0.92、3.13±1.54、3.48±1.47、1.09±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入层流病房当日的问题为:担忧(31.7%)、紧张不安(3.9%)、害怕(2.8%);预处理结束后1d为进食(46.7%)、疲劳(38.9%)、恶心(36.7%);移植后第7天为进食(56.7%)、日常生活失去兴趣(51.1%)、腹泻(21.7%);移植后第14天为出行(13.9%)、外貌(12.8%)、物质使用(8.3%).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期间存在轻度心理痛苦,总体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主要来源于躯体问题和情感问题.对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应针对性给予症状管理、联合治疗、家庭支持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8.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骨髓衰竭性疾病、某些先天性及代谢性疾病等的重要方法。本文就外周血干细胞移植(PBSCT)、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CBSCT)、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NST)、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与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以及间充质干细胞(MSC)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恶性血液病患者获得治愈的最有效手段,在临床上已广泛开展。急性白血病合并骨髓坏死(bone marrow necrosis,BMN)的病例临床有不少报道,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此类病例报道鲜见。我们于2011年收治了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合并BMN患者,经化疗诱导BMN逆转后为其实施了亲缘间单倍体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均成功重建造血功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可以彻底治愈恶性血液病,且复发危险小。但allo-HSCT存在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及移植排斥反应的风险,临床上主要采用清髓照射及非特异性免疫抑制剂来应对,但部分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