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概述了近十年来芍药的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及相关临床应用情况。芍药的抗肿瘤机制有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引发肿瘤细胞周期阻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等。在临床应用上,芍药可与其他中药组成复方,提升肿瘤患者正气,对肿瘤治疗过程中引起的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等进行治疗,还可与化疗药物联用,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芍药在抗肿瘤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后期可以进行芍药或者其有效成分的临床试验,使其成为新的抗肿瘤制剂。  相似文献   

2.
《中南药学》2018,(2):209-212
芍药苷是中药白芍的主要有效成分,许多研究发现其具有缓解炎症、抗风湿和免疫调节等药理作用。除此之外,近年来对芍药苷保肝作用的研究逐渐增多。芍药苷不仅对肝炎、肝损伤和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而且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抗肝癌的作用机制主要与不同信号途径引起的细胞凋亡、阻止癌细胞增殖、侵袭、转移以及保护肝脏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
华蟾素是我国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的全皮阴干后,经提取加工处理,制成的水溶性成分,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溃坚、利水消肿等作用.近年来,大量临床以及实验研究发现,华蟾素在肺癌、肝癌、乳腺癌、结直肠癌、鼻咽癌、骨肉瘤等恶性肿瘤中均表现明显抑瘤效果.其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抑制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4.
姜黄素(curcumin)是从姜科植物姜黄(curcuma)中提取的一种具有酚基和醌基的天然药物.研究证实姜黄素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因其抗肿瘤谱广,毒副作用小,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已将其列为第三代癌化学预防药物[1].近年来.国内外对姜黄素的研究日益增多,本文就姜黄素及其衍生物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植物甾醇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甾醇是植物中的一种活性成分,近年来国外对其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颇多。植物甾醇对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为抑制癌症物质产生,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繁殖;还可以改变肿瘤细胞的信号传导,抑制肿瘤细胞转移,刺激产生肿瘤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6.
金海峰  王楼蕾  吕宾 《医药导报》2009,28(12):1565-1568
[摘要]总结国内外对郁金抗肿瘤作用的研究现状。 概述郁金及其提取物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对荷瘤动物的影响以及在临床抗肿瘤中的作用。郁金及其提取物对肺癌、肝癌、结肠癌、黑色素瘤和胃癌等多种细胞系具有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促进生长抑素(SS)的分泌、诱发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阻断肿瘤细胞的信号通路而实现的。郁金及其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并且毒副作用小,来源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7.
猫爪草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作为一种天然低毒的抗肿瘤药物受到重视,对其提取部位及有效成分抗肿瘤机制形成了一定认识。药理研究发现猫爪草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皂苷类、脂肪酸类、多糖类、醇及酯类、挥发油类、黄酮类、生物碱及微量元素等成分,其中皂苷类、多糖类、脂肪酸类、醇及酯类是其重要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其抗肿瘤的主要机制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生长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减少氧化应激损伤。在肝癌、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子宫肌瘤的防治过程中,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效应的特点。对猫爪草在抗肿瘤治疗中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作一概述,为进一步完善抗肿瘤研究以及新剂型开发与临床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植物生物碱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振涛  朱奇  纪宇  李爱秀 《药学进展》2005,29(5):193-197
对有关文献报道的植物生物碱对肿瘤细胞的几种不同作用机制,如直接杀伤作用、干扰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分化、诱导细胞凋亡、逆转细胞抗凋亡作用等进行了综述,以期提供从天然产物中寻找优良的抗癌新药的信息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综述灯笼草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灯笼草抗肿瘤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房》2017,(19):2707-2711
目的:为苦参碱以及苦参碱相关新药的进一步研发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苦参碱""肿瘤""药理""Matrine""Neoplasms""Pharmacolog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00年1月-2017年4月在Pub Med、Wiley-Blackwell、EBSCO、Elsevier-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苦参碱抗肿瘤的主要作用机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69篇,其中有效文献48篇。苦参碱抗肿瘤作用机制包括阻滞肿瘤细胞周期和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以及调节基因的转录、翻译水平、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逆转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抑制端粒酶活性等。苦参碱在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已较为完善,今后应增加对苦参碱体内抑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苦参碱对肿瘤细胞的穿透能力及其对各个信号通路的靶向性研究仍有待提高。今后应对苦参碱进行适当的结构修饰、改造,并对合适的药物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1.
白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从白芍 (PaeonialactifloraPall.)的干燥根中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经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芍药苷 (1)、苯甲酰芍药苷 (2 )、没食子酰芍药苷 (3)、1,2 ,3 ,4,6 五没食子酰基葡萄糖(4 )和胡萝卜苷 (5 )  相似文献   

12.
芍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芍药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传统中药。芍药除含有芍药苷和苯甲酰芍药苷等成分外,还包含异芍药苷和4-氧-甲基-芍药苷等多种新的化学成分。芍药具有抗炎、镇痛、抗菌、抗氧化、抗癌、抗抑郁和抗肝纤维化等作用;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也能起到改善和治疗作用。上述研究进一步明确了芍药的药理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更有助于西方国家对中药的认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芍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正交实验优选赤芍水煎提取工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安玉秀  王克东 《齐鲁药事》2005,24(9):561-562
目的优选赤芍的提取工艺参数。方法以芍药苷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赤芍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用10倍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1h。结论该工艺芍药苷得率较高,稳定性好,适合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4.
白芍中白芍苷提取和纯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对白芍的提取工艺进行了正交试验研究,并以芍药苷的提取率为指标,筛选出最佳的工艺条件.方法分别对水提取工艺和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白芍首先进行水提,以8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该条件下芍药苷提取率最高.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的条件以采用天津产树脂,树脂用量为1∶1,流速为1 ml·min-1(2.4柱体积/h)的洗脱效果最好.结论采用此工艺可以达到芍药苷提取、纯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白芍的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对白芍的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按照化学结构类型 ,分别以单萜及其苷类、三萜及其苷类、黄酮及其苷类、挥发油类及其他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对白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综述。结果与结论白芍具有多种化学成分 ,如单萜类、三萜类、黄酮类化合物等 ,本文为白芍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白芍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按白芍的化学结构类型,分别从单萜及其苷类、三萜、黄酮、鞣质类、多糖等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及化学成分进行了综述,并简述其中一些分子所具有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7.
白芍总甙的镇痛作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白芍总甙(TGPs 5~40mg/kg)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小鼠扭体、嘶叫、热板反应,并在50~125mg/kg时抑制大鼠热板反应,作用高峰在0.5~1h,还分别加强吗啡、可乐定抑制小鼠扭体作用,但纳洛酮(2mg/kg)不影响TGPs的镇痛作用,TGPs(0.25~0.5μg/ml)亦不影响低频场刺激的豚鼠回肠纵肌收缩。提示TGPs有镇痛作用,但可能不是由于兴奋阿片受体所致。  相似文献   

18.
芍药不同部位和不同采收期6个化学活性成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RP-HPLC法检测了赤芍不同采收期、不同生长年限和原植物不同部位的没食子酸、儿茶素、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酸和丹皮酚的含量。结果表明: 秋季采收的赤芍药材中儿茶素和芍药苷含量最高, 苯甲酸含量较低; 生长年限越长的赤芍儿茶素和芍药苷含量越高; 芍药根部的儿茶素和芍药苷含量最高, 鲜叶中也含有芍药苷。研究提示, 赤芍应以秋季采收成年植株为佳; 芍药苷在叶中已开始合成, 而儿茶素在叶中未检测到, 在根部占较大比例。  相似文献   

19.
白芍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白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各种色谱层析技术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芍中分离鉴定6个单萜苷类化合物,分别是苯甲酰芍药苷亚硫酸酯(Ⅰ)、芍药苷亚硫酸酯(Ⅱ)、芍药苷(Ⅲ)、白芍苷(Ⅳ)、4'-羟基白芍苷(Ⅴ)、paeonivayin(Ⅵ)。结论化合物(Ⅰ)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