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在儿童眼病中的应用。方法儿童眼病32例32眼,其中眼外伤25例25眼,占78.125%,裂孔性视网膜脱离6例6眼,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1例1眼,均行玻璃体切割术,部分联合行眼内激光光凝、环扎,或应用重水deuteriumoxide、硅油、气体,或联合白内障摘除。结果术后追踪观察1m~6m,视力提高25例25眼,占78.125%,≥0.2,5眼占15.61%。视网膜平伏29例29眼,占90.625%,硅油充填眼21例21眼,占65.625%,复发视网膜脱离8例8眼,角膜带状变性3例3眼,继发性青光眼2例2眼,再次手术5例5眼。结论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儿童严重眼外伤、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先天性脉络膜缺损合并视网膜脱离等多种眼病疗效肯定、安全。  相似文献   

3.
曲安奈德在玻璃体切割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讨论曲安奈德(TA)在玻璃体切割术(PPV)中的辅助作用。方法;2000/2005我院收治的43例45眼经大部分玻璃体切割患者,术中抽取2~3mL(1~2mg)TA注入玻璃体腔。结果:TA粘附在玻璃体皮质上,可以清楚地显示残留玻璃体皮质的部位和范围,并易于剥除。结论:PPV术中应用TA可提高手术安全性,缩短手术时间,且TA具抗炎、抗增殖作用,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PPV)中应用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 TA)识别玻璃体后皮质(PVC)且辅助有效清除残余玻璃体后皮质的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2009-03/2013-03行玻璃体切割术患者35例35眼,术中分次各注射TA 0.1mL。以帮助辨认玻璃体后皮质、视网膜前增殖膜、黄斑前膜,并有效清除。16例硅油填充,9例C2F6填充。术后随访6~12mo。

结果:所有病例经玻璃体腔TA注射后,明显改善玻璃体后皮质、视网膜前膜、内界膜的辨认情况。其中,13例为玻璃体后皮质残留,19例为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detachment of vitreous,PVD)。经过有效的清除后,黄斑裂孔闭合率100%。视网膜复位率84.6%。

结论:利用曲安奈德在玻璃体切割术中的良好可视性能有效识别玻璃体后皮质的残留、减少视网膜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没有发现与TA有关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玻璃体切割术在眼内异物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直视显微镜下自睫状体扁平部行玻璃体手术,提高了球内异物取出率。24眼均一次取出异物。术后视力提高14眼,不变6眼,下降4眼。玻璃体切割术取球内异物应选在伤后10—14天。但手术复杂,且对眼内组织干扰大,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6.
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特点、安全性和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2000年3月本中心对21例21眼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实施超声乳化手术,分析了术中的难点及并发症。共随访6-12mo。结果 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手术难度大,术中易出现并发症:前房变浅瞳孔缩小者8例;悬韧带断裂晶状体坠入玻璃体腔2例;后囊膜破裂2例。术后矫正视力提高者19例(90.48%),视力无改变2例(9.52%)。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后白内障手术难度高、并发症多,采用超声乳化术易于调节和稳定眼压,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新兴的应用活性染色剂的玻璃体切割术又叫染色玻璃体切割术.染色玻璃体切割术的特点是使用活性染色剂或者结晶使玻璃体切割术中无色或者透明的眼底结构,如内界膜等可视化,使手术过程更为简便.现临床应用的常见染色剂主要有曲安奈德(TA)、吲哚青绿、锥虫蓝、亮蓝等.因各种染色剂基本特性各异,染色性质各有不同,应用范围各异.就活性染色剂的临床应用特性、不良反应以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曲安奈德在玻璃体切割术中的辅助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在玻璃体切割术中辅助应用是2000年开始采用的新技术。TA可以帮助显示透明的玻璃体或玻璃体后皮质,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时效。它具有抗炎和抗增殖作用,目前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本文综述TA在玻璃体切割术中辅助应用的方法、在治疗不同疾病手术中的应用包括用于剥离内界膜及其评价等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9.
曲安奈德在玻璃体切割术中的辅助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在玻璃体切割术中辅助应用是2000年开始采用的新技术。TA可以帮助显示透明的玻璃体或玻璃体后皮质,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时效。它具有抗炎和抗增殖作用,目前未见明显毒副作用。本综述TA在玻璃体切割术中辅助应用的方法、在治疗不同疾病手术中的应用包括用于剥离内界膜及其评价等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应用曲安奈德在前段玻璃体切割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43例47只眼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利用曲安奈德附着于玻璃体的性质,单次或多次向前房内注射曲安奈德,实施了准确的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观察视力、角膜情况、前房内炎症反应、眼压变化、黄斑水肿情况等.结果 曲安奈德能清晰显示透明的玻璃体,安全准确地切除目标玻璃体,同时术后炎症反应明显减轻.术后最终随访视力稳定提高,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前段玻璃体切割术中使用曲安奈德,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时效,抑制术后炎症反应,减少近期并发症,视力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术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iOCT)在致密玻璃体积血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5 年6 月至2016 年9 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采取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致密玻璃体积血患者共24例(24眼),其中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3±16.6)岁。所有患者术中清除致密出血后行iOCT检查,了解黄斑情况。记录iOCT检查时间及结果,对比iOCT结果与术者显微镜下观察判断是否一致,观察iOCT结果是否对手术治疗策略产生影响,以及与检查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纳入的24 例病例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5 例,视网膜静脉阻塞4 例,视网膜裂孔1 例,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2 例,大动脉瘤1 例,不明原因新生血管1 例。iOCT结果提示10 例患者术中黄斑区结构正常,14 例结构异常:其中黄斑水肿8 例,黄斑前膜2 例,黄斑前膜伴水肿1例,黄斑萎缩2例,黄斑板层裂孔1例。iOCT检查结果与手术者手术显微镜观察结果不一致为6例;因iOCT结果而改变手术策略的有4例。未见与检查相关的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iOCT在致密玻璃体积血患者玻璃体切割术中的应用可给手术者提供显微镜下无法察觉的黄斑区异常改变,指导术者选择更为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注射液在玻璃体手术中辅助剥除玻璃体皮质的作用。方法对108例(126眼)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术中切除中央部玻璃体后,向玻璃体内注入0.5mL TA混悬液,对后极部视网膜表面可能残存的玻璃体进行标识,将黏附TA颗粒的视网膜皮质切除。结果 TA辅助玻璃体切割术中残余玻璃体清晰可见,TA乳白色颗粒黏附于视网膜表面的残留玻璃体皮质的部位及范围,更易于辨认及剥除。治疗后平均视力0.2931±0.1231,高于术前0.1423±0.0485。结论 TA在玻璃体切割术中的应用有助于辨别残留的玻璃体皮质,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缩短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3.
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在硅油取出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硅油填充眼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经角膜切口硅油取出联合二期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1例21只已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玻璃体切除并硅油填充术眼,均采用25G经结膜免缝合玻璃体切割灌注系统,通过角膜切口方法取出硅油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手术.术后密切随访3月以上.记录手术建立2个通道和关闭切口所需要的时间,观察手术前后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21只眼内硅油均1次成功取出,人工晶状体植入囊袋内10例;植入睫状沟11例,手术单独做2个灌注的平均时间为(46.00±4.12)s,关闭灌注通道需要的平均时间为(41.00±5.36)s.手术前1d、后第1d、1周、1个月、3个月时的平均眼压分别为(15.63±6.98)mmHg、(10.37±5.24)mmHg、(14.13±4.87)mmHg、(18.60±7.73)mmHg、(16.80±6.35)mmHg;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85.7%(18/21)提高2行以上.异物感:0%(0/21),结膜水肿及充血:4.76%(1/21);所有患者均无复发视网膜脱离、人工晶状体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创玻璃体切割系统经角膜切口这种硅油取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一种安全、简单有效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玻璃体后皮质与多种视网膜疾病关系密切,玻璃体切割术中尽可能完全清除玻璃体后皮质成为玻璃体视网膜医生日益关注的问题.临床应用曲安奈德(TA)行玻璃体内注射治疗中发现TA白色颗粒能被玻璃体纤维网所吸附,使玻璃体可视化.我们在玻璃体切割术中应用TA显示玻璃体后皮质,使玻璃体后皮质的清除更安全、确实.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超声诊断对玻璃体切割术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70年代以来玻璃体切割手术挽救了许多玻璃体高度混浊病人的视力。术前对玻璃体混浊的形态、部位、后脱离、与网膜粘连部位、机化程度、网膜有否脱离等情况都需了解,超声检查可以较全面地观察玻璃体和网膜情况,是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本文分析了80眼玻璃体混浊在玻璃体切割术前超声检查的结果,以及与手术所见的比较。资料与方法对象我院1987年10月至1990年12月经超声检查以及玻璃体切割手术的玻璃体  相似文献   

17.
玻璃体后皮质与多种视网膜疾病关系密切,玻璃体切割术中尽可能完全清除玻璃体后皮质成为玻璃体视网膜医生日益关注的问题。临床应用曲安奈德(TA)行玻璃体内注射治疗中发现TA白色颗粒能被玻璃体纤维网所吸附,使玻璃体可视化。我们在玻璃体切割术中应用TA显示玻璃体后皮质,使玻璃体后皮质的清除更安全、确实。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报道对平部玻璃体切割术后病人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经验。方法 1994年6月至1998年6月共为26例平部玻璃体切割术后的病人施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的原始指征及睫状体平坦部手术的次数,白内障类型及术前视力均予记录,并分析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还对比分析了最终视力与术前潜在视力测量仪(PAM)的预测视力。结果 本文26例中有18例(69.2%)曾作过1次平部玻璃体切割术,7例(26.9%)作过2次,1例(3.8%)作过3次。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8.5%)及视网膜脱离(23.7%)是常见的玻璃体切割术指征;后囊下白内障是主要类型,共13例(50%)。术中并发症包括小瞳孔 4例(15.5%),后囊玻裂1例(3.8%),可见度不良2例(7.7%),后囊斑2例(7.7%)及前房过深2例(7.7%)。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有13例(50%)出现角膜水肿并持续1周,但所有病例至术后第4周角膜透明。后囊混浊5例(19%)。9例最终视力≤0.5,另8例发现患有明显的视网膜及视神经病变。其中13例最终最好的矫正视力等于或超过PAM预测视力,而另2例却低于PAM视力。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对玻璃体切割术后眼的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后囊下白内障是这类患者中最主要的类型。小瞳孔,可以抛光的后囊斑及前房过深是常见的木中并发症。角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报道对平部玻璃体切割术后病人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经验。方法 1994年6月至1998年6月共为26例平部玻璃体切割术后的病人施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的原始指征及睫状体平坦部手术的次数,白内障类型及术前视力均予记录,并分析术中及术后并发症,还对比分析了最终视力与术前潜在视力测量仪(PAM)的预测视力。结果 本26例中有18例(69.2%)曾作过1次平部玻璃体切割术,7例(26.9%)作过2次,1例(3.8%)作过3次。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38.5%)及视网膜脱离(23.7%)是常见的玻璃体切割术指征;后囊下白内障是主要类型,共13例(50%)。术中并发症包括小瞳孔4例(15.5%),后囊玻裂1例(3.8%),可见度不良2例(7.7%),后囊斑2例(7.7%)及前房过深2例(7.7%)。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有13例(50%)出现角膜水肿并持续1周,但所有病例至术后第4周角膜透明。后囊混浊5例(19%)。9例最终视力≤0.5,另8例发现患有明显的视网膜及视神经病变。其中13例最终最好的矫正视力等于或超过PAM预测视力,而另2例却低于PAM视力。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对玻璃体切割术后眼的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后囊下白内障是这类患中最主要的类型。小瞳孔,可以抛光的后囊斑及前房过深是常见的术中并发症。角膜水肿和后囊混浊是术后最明显的并发症。先存的视网膜及视神经病变限定了最终视力。在多数病人中潜在视力测量仪(PAM)可准确地预测术后最终视力。  相似文献   

20.
目前普遍认为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及玻璃体切割术是化脓性眼内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是一种白色非水溶性糖皮质激素,Payman等将其用于玻璃体切割术中,发现其能染色玻璃体。我们在化脓性眼内炎进行玻璃体切割术中应用TA染色残留的少量脓液,有利于更彻底地清除脓液,降低眼内炎的复发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