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乌苯美司提高术后辅助化疗的消化道癌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疗效,以及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102例术后辅助化疗的消化道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1例):化疗加乌苯美司(30mg/d,口服),连用6个月;对照组(51例):单纯化疗LOHP-CF-5-Fu方案连用6个周期。全部病例均于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后、化疗6个周期后采空腹静脉血测定T细胞亚群细胞数,NK细胞活性,IL-Ⅱ活性及SIL-2R表达水平。以化疗前、化疗6个周期后KPS评分和体质量变化及患者生活质量评估表测试来综合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①试验组化疗3个周期后T细胞亚群细胞数,NK细胞活性及IL-Ⅱ水平均较化疗前明显提高(t值分别为4.70,4.58,5.10;P<0.05),化疗6个周期后T细胞亚群细胞数,NK细胞活性及IL-Ⅱ水平均较化疗前明显提高(t值分别为11.65,5.28,9.20;P<0.05);而对照组上述各指标在化疗3个周期后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值分别为1.93,0.39,1.99;P>0.05);至化疗6个周期后各指标明显下降(t值分别为7.02,5.01,6.80;P<0.05);试验组SIL-2R水平化疗6个周期后较化疗前显著降低(t=11.85;P<0.05),而对照组SIL-2R水平治疗前与治疗6个周期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98;P>0.05)。②试验组患者化疗6个周期后KPS评分及体质量与化疗前相比下降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服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制剂(nocardia rubra cell wall skeleton preparation,N-CWS)对患者生存期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试验组35例采用N-CWS联合化疗,对照组30例单用化疗。对生活状态评分、疗效、缓解时间、临床受益率、T细胞亚群、NK细胞、副作用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生活质量评分增加(t=5.653,P&;lt;0.05),生活状态评分增加(t=4.212,P&;lt;0.05),化疗后缓解时间为(19.63&;#177;9.18)d,临床受益率为86%(30/35),NK细胞提高,而有效率、副作用、T细胞亚群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口服N-CWS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体质状态,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热疗(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泰安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2002—10/2004—04原发性肝癌患者42例。分别取42例肝癌患者HIFU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外周血2mL,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K细胞,CD4^+,CD8^+T细胞百分数和CD4/CD8。结果:经HIFU治疗后肝癌患者的NK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t=7.475,P&;lt;0.05),CD4^+T细胞百分数和CD4/CD8比值明显升高(t=2.272,P&;lt;0.05;t=3.216,P&;lt;0.01),CD8^+T细胞百分数则下降(t=2.148,P&;lt;0.05)。结论:应用HIFU技术的物理热疗法可以改善肝癌患者体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自细胞介素-6(IL-6)及其可溶性受体(sIL-6R)的动态变化。方法 使用ELSIA方法检测4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甚者治疗前后IL-6、sIL-6R的含量。结果 研究组IL-6水平[(21.2&;#177;2.0)ng/L]较对照组[(18.1&;#177;3.4)ng/L]增高(t=2.419,P&;lt;0.05);sIL-6R水平[(32.0&;#177;14.3)ng/L]较对照组[(24.3&;#177;14.9)ng/L]增高(t=2.435.P&;lt;0.05);氯氮平治疗后血浆IL-6水平为(23.5&;#177;2.4)ng/L较治疗前增高,(t=2.251,P&;lt;0.05),IL-6升高幅度与氯氮平药物剂量呈正相关(R^2=0.533,P=0.000);治疗后sIL-6R含量为(22.4&;#177;17.5)ng/L,较治疗前含量明显降低(t=2.174,P&;lt;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IL-6及其受体含量增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细胞因子的失衡;在康复过程中IL-6及sIL-6R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鬼臼乙叉甙(Etoposide,VP16)对表达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V(beta-1,4-galactosyltransferase V,β-1,4-GaITV)的SHG-44胶质瘤细胞死亡和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β-1,4-GaIT V与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FCM)和Hoeehst 33258染色法,分析不同浓度的VP16处理转染了正义(GalT V-HA/SHG-44)、反义β-1,4-GalT V(GalT V-AS/SHG-44)和空载体(Mock)的SHG-44细胞后细胞的凋亡和死亡情况。结果:①低浓度的VP16(20μmoL/L)处理24h后,GalT V-HA/SHG-44组的死亡细胞加上凋亡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Mock组(t=4.5506,P&;lt;0.01)和GalT V-AS/SHG-44组(t=5.0865,P&;lt;0.001)。GalT V-AS/SHG-44组的死亡细胞加上凋亡细胞比例明显高于Mock组(t=3.2873,P&;lt;0.01)。高浓度的VP16(120μmoL/L)处理48h和72h后,GalT V-HA/SHG-44组死细胞所占比例明显低于Mock组(t=3.3664,P&;lt;0.05;t=5.4953,P&;lt;0.01)和GalT V-AS/SHG-44组(t=3.1732,P&;lt;0.01:t=4.6035,P&;lt;0.001)。②MTT分析显示,VP16处理48,72h后,GalT V-HA/SHG-44组活细胞数明显高于Mock组(t=5.0783,P&;lt;0.05;t=3.8923,P&;lt;0.01)和GalT V-AS/SHG44组(t=4.5667,P&;lt;0.01;t=4.7849,P&;lt;0.001)。③VP16(20μmoL/L)处理24h后,用Hoechst 33258染色。镜下观察到死亡或者凋亡细胞中的细胞核仁及断裂的核片段呈新月形。或核固缩并深染。GalT V-AS/SH组平均死亡和凋亡阳性率为41%,大大高于经同样处理的转染空载体和转染正义β-1,4-GaIT V的SHG44细胞。结论:β-1,4-GalT V能够影响抗肿瘤药VP16的杀伤作用,过表达β-1,4-GalT V可以拮抗VP16的作用,为解释胶质瘤的化疗耐药性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会生活技能训练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行为干预、心理疏导、物质奖励等强化措施,对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会、生活功能的强化训练,疗程2个月;采用阳性症状量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康复状态量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进行训练前后的自身对照比较。结果:训练后患者在情感反应(t=5.30,P&;lt;0.01)、言语表达(t=4.32,P&;lt;0.01)和社交兴趣(t=4.36,P&;lt;0.01)等阴性症状方面较训练前有明显改善;其社会能力(t=2.62,P&;lt;0.05)、社会兴趣(t=4.12,P&;lt;0.05)及退缩行为(t=4.30,P&;lt;0.05)有较大提高,日常生活能力(t=6.21,P&;lt;0.01)得到明显改善,与训练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lt;0.01);总体康复效果明显(t=3.20,P&;lt;0.01)。结论:多方位的社会、生活功能训练配合正性强化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及精神病残留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氟西汀及心理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氟西汀及心理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7例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2例在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及氟西汀20mg/d口服。共12周;对照组65例仅给以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d口服。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①12周后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79%(49/62)。而对照组总有效率57%(37/65)。两组之间有差异(χ^2=14、2,P&;lt;O、005)。②治疗组55例平均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分别下降(19.2&;#177;2.1)mmHg及(10.6&;#177;1.2)mmHg而对照组58例分别下降(10.2&;#177;1.6)mmHg及(5.2&;#177;O.7)mmHg,治疗组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t=26.O,P&;lt;O.O1;t=29.8,P&;lt;0.01)。③生活质量定量观察:治疗前后体力健康、精神健康、总体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总分的改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5&;#177;4.1比2.1&;#177;4.1,t=1.98,P&;lt;0.05;4.0&;#177;5.0比1.6&;#177;4.7,t=3.77,P&;lt;0.01;2.3&;#177;3.4比0.9&;#177;3.4,t=2.29,P&;lt;0.05;9.6&;#177;8.7比5.5&;#177;9.1。t=2.66,P&;lt;0.01)。④生活质量定性观察:治疗组在体力健康、精神健康、总体功能方面改善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4%比23.7%,χ^2=24.5,P&;lt;0.005;60.3%出27.8%,χ^2=26.4,P&;lt;0.005;44.7%比25.2%,χ^2=10.2,P&;lt;0.005)。结论:氟西汀及心理治疗对原发性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血压控制良好、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复方人参多糖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寻求对后者有效的干预方法。方法:67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自愿原则选择接受复方人参多糖治疗(治疗组,34例)和不接受复方人参多糖治疗(对照组,33例)分组,复方人参多糖治疗方案为18mg,1次/d,30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两组患者其他放、化疗方案相同,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接受血清免疫球蛋白(Ig)、T细胞亚群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检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近期总缓解率为56%(19/34),对照组为33%(11/33),两组相差不明显(r=0.129,P&;gt;0.05)。治疗后治疗组IgA(1.38&;#177;0.39)g/L,IgG(11.23&;#177;3.14)g/L,IgM(1.71&;#177;0.46)g/L,明显高于治疗前,而对照组仅有。IgM有明显上升(1.41&;#177;0.26)g/L;t=2.247~2.729;P均&;lt;0.05)。两组T细胞亚群指标比较中,治疗组治疗后CD3和CD4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t=2.778,2.547;P均&;lt;0.05),对照组全部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的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同时还显著优于对照组,而对后者仅治疗后3个月评分优于治疗前(t=2.230~2.491,P均&;lt;0.05)。结论:复方人参多糖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9.
背景:传统中药疗法和导引运动可以改善癌症生存期患者的不适感觉,如减少疲劳感,提高对化学药物治疗的耐受性等作用已被公认。但对其效果的量化评定标准选择应该是科学的。目的:应用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扶正中药配合导引运动对肺癌患者生存状态的影响。设计:非随机化同期对照观察。单位:广州医学院临床肿瘤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科;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对象:选择1997—10/2001—03广州医学院临床肿瘤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肺癌住院患者60例,男41例,女19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为自愿参加。方法:治疗组化疗同时给以扶正中药并配合导引运动疗法,对照组给以单纯化疗。两组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由同一熟悉“生存质量评价表”的医师在每疗程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观察两组病例化疗疗程完成情况。生活质量评价采用“中国人肺癌生存质量评价表”进行评价,内容包括肺癌引起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对医生及疾病态度的关系、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共5个因子。两组分别完成1,2疗程病例统计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②两组化疗疗程完成情况。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60例患者均完成实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①治疗组治疗后生理状况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4.1&;#177;3.2),(31.7&;#177;2.9)分,P&;lt;0.01】和对照组【(20.0&;#177;3.5)分,P&;lt;0.05】。②社会/家庭状况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25.2&;#177;3.1),(12.2&;#177;2.3)分,P&;lt;0.01】也高于对照组【(19.1&;#177;2.2)分,P&;lt;0.05】。③对医生及疾病态度的关系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37.4&;#177;5.2),(24.2&;#177;3.5)分,P&;lt;0.01】也高于对照组【(29.1&;#177;3.4)分,P&;lt;0.05】。④情感状况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43.8&;#177;5.6),【(28.5&;#177;4.7)分,P&;lt;0.01】也高于对照组【(34.5&;#177;3.3)分,P&;lt;0.05】。⑤功能状况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26.3&;#177;2.3),(17.3&;#177;3.3)分,P&;lt;0.01】也高于对照组【(20.3&;#177;1.1)分,P&;lt;0.05】。完成化疗情况:①治疗组完成1个疗程化疗29例【(97%),(29/30)】,完成2个疗程化疗26例【(87%),(26/30)】。②对照组完成1个疗程化疗26例【(87%),(26/30)】,完成2个程化疗18例【(60%),(18/30)】。③治疗组2个疗程化疗完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扶正中药配合导引运动可以提高肺癌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不适感觉和不适症状,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为提高肝癌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探索研究纳米磁诱导肝癌Hep-6细胞凋亡,提供肝局部消融新方法。方法 应用电泳,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仪技术。实验设计分组为空白对照组;药物对照组;纳米磁处理组;在不同药物剂量与作用时间条件下重点观察纳米磁诱导人肝癌Hep-6细胞凋亡改变。结果 ①药物剂量:纳米磁组与表阿霉素对照组,再分为高剂量与低剂量组,按10mg/L,100mg/L终浓度作用人肝癌Hep-6细胞。②24h的结果实验组细胞凋亡率由25%上升到54%;36h的结果实验组和表阿霉素组与对照组的凋亡率分别为78%,53%,2%;各组结果之间的凋亡率差异显著(t=3.05,P&;lt;0.05),凋亡率和药量与时间呈正相关联(t=0.96,P&;lt;0.05)。结论 纳米磁具有高载药量、靶向性、缓释作用,可诱导肝癌Hep-6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乳腺良恶疾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分布,并探讨VEGF和MVD与乳腺癌肿瘤大小(T)、组织学分级、雌激素受体水平(ER)、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的关系,同时评价VEGF和MVD的预后价值。方法:用Ⅷ因子抗体与抗VEGF多克隆抗体分别作病理切片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显微镜下判断VEGF染色程度和进行微血管计数。随访预后情况。结果:乳腺癌的VEGF表达阳性率为51.35%(38/74),MVD均值为(30.8&;#177;19.4)个/200倍视野,而良性乳腺疾病的VEGF表达阳性率16.13%(5/31)(x^2=11.21,P&;lt;0.005),MVD均值为(16.09&;#177;7.9)个/200倍视野,(t=4.47,P&;lt;0.01);乳癌中,MVD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有关(t=2.0,P&;lt;0.05;F=3.48.P&;lt;0.05;x^2=4.24,P&;lt;0.05;t=2.84,P&;lt;0.05),VEGF与腋淋巴转移及复发转移有关(x^2=5.62,P&;lt;0.05;x^2=5.13,P&;lt;0.05)。VEGF和MVD与患者的无瘤生存率明显相关(x^2=5.12,P&;lt;0.05;x^2=8.752,P&;lt;0.05)。VEGF和MVD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乳腺癌的VEGF表达阳性率与MVD大于良性乳腺疾病者。VEGF与MVD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均可作为判断乳癌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VEGF不是影响肿瘤新生血管形成的惟一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刘爱华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8):2558-2559
目的 探讨运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运动知识、运动行为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对54名糖尿病住院患者,男29例,女25例54例。平均年龄63.2,病程3—29年,进行以形式的运动健康教育时间。健康教育前后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糖尿病知识知识选择题18题、糖尿病行为选择题15题,答对1题得1分,满分分别为18分及15分。同时抽血查空腹血糖。结果分析时使用t检验。结果 健康教育前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知识得分平均为10.3&;#177;3.2,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15.5&;#177;1.6,t=9.98,P&;lt;0.001)。健康教育前患者的运动行为得分为6.1&;#177;3.1,健康教育后得分显著提高(9.7&;#177;3,t=7.01,P&;lt;0.001)。健康教育前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211&;#177;71)mmol/L及(7.3&;#177;1.8)mmol/L,健康教育后分别为(149&;#177;45)mmol/L及(6.6&;#177;1.8)mmol/[t=-4.06,P&;lt;0.001;t=-1.71.P&;lt;0.001)。糖尿病患者对运动知识掌握的程度与自护行为的正确率、血糖控制情况呈正相关(r=0.33,P&;lt;0.05;r=0.63,P&;lt;0.01;r=0.41,P&;lt;0.05)。结论 支持性运动健康教育可以增加糖尿患者的运动知识,改善自护行为,有效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13.
中药威麦宁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威麦宁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收集2002-01/2004—04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明确病理诊断并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中晚期(Ⅲ,Ⅳ)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疗+威麦宁胶囊治疗组(n=32)和单纯化疗组(n=33)。化疗+威麦宁胶囊组在化疗的同时,给予威麦宁胶囊饭后口服,3次/d,6-8粒/次,2个月为一个疗程;单纯化疗组单纯化疗,每4周为1个周期,重复3个周期。治疗前后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估。该量表有12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5级(1~5分)评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满分为60分,最差为12分。临床受益情况评估以KPS评分和体质量变化为指标。KPS评分为反应患者体力变化情况的百分制评分方案。治疗后KPS评分增加≥10分为改善;减少≥10分为降低;变化〈10分为稳定。体质量变化:治疗后增加≥1.0kg为改善;减少≥1.0kg为降低;增加或减少〈1.0kg为稳定。于化疗3个周期后进行评估。毒性反应按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毒性分级0-Ⅳ度标准进行评价,同时进行T细胞亚群的检测和咳嗽、气促等临床表现的观察。 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进入结果分析患者63例。①生活质量:化疗+威麦宁胶囊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高于单纯化疗组(P〈0.01)。②临床受益情况:化疗+威麦宁胶囊治疗组KPS评分稳定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65%,38%,P〈0.05);化疗+威麦宁胶囊治疗组体质量变化稳定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显著意义(68%,34%,P〈0.01)。③免疫功能:化疗+威麦宁胶囊治疗组T细胞亚群细胞数较化疗前提高[(2.23&;#177;0.7),(1.90&;#177;0.6),P〈0.05];单纯化疗组化疗后T细胞亚群细胞数较化疗前明显下降[(1.10&;#177;0.9),(1.80&;#177;0.7),P〈0.051。④副反应与血液学毒性:单纯化疗组白细胞减少以及恶心、呕吐反应比化疗+威麦宁胶囊治疗组严重(P〈0.05以及P〈0.01),两组均未发生严重毒性反应。⑤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咳嗽。气促等症状缓解。 结论:威麦宁胶囊对晚期肺癌患者的毒副反应小,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免疫功能提高。  相似文献   

14.
化疗期不同时间服用甲羟孕酮改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不同时间服用甲羟孕酮后对改善化疗期所致的食欲减退、恶心、体质量改变等生活质量的作用。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全组102例肺癌患者均经细胞学或病理学明确诊断。分为3组:第1组:化疗前≥3d开始服用甲羟孕酮(32例);第Ⅱ组:化疗同一天或化疗前&;lt;3d开始服用甲羟孕酮(37例);第Ⅲ组:化疗结束服用甲羟孕酮(33例)。甲羟孕酮25mg。3次/d,连服10—14d;化疗选用以长春地辛、顺伯、异环磷酰胺为主的方案,辅助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控制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结果 在化疗期间食量不减或增加者69例,Ⅰ组为91%(29/32),Ⅱ组为68%(25/37),Ⅲ组为45%(15/33);Ⅰ组与Ⅱ组、Ⅲ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lt;0.05,tⅡ=2.28;tⅢ=4.22)。食量减少者33例,Ⅰ组发生率9%(3/32),Ⅱ组发生率32%(12/37),Ⅲ组发生率55%(18/33),其中Ⅰ、Ⅱ组减少幅度轻,恢复时间快。接受化疗时50%未发生恶心,其中Ⅰ组(63%)明显优于Ⅱ组(49%)Ⅲ组(39%)。体质量不变或增加者70例,其中Ⅰ组为88%(28/32);Ⅱ组为70%(26/37);Ⅲ组为48%(16/33)。Ⅰ组与Ⅲ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lt;0.05,t=3.58)。结论 化疗前提前服用甲羟孕酮更能发挥其抗胃肠道反应,改善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证明大鼠脑缺血后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否参与脑损伤过程和所具有的免疫活性。方法:用线栓方法封闭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脑缺血1h到第6天时,缺血脑组织中DC(OX62^+)的存在,以及胶质细胞/巨噬细胞(OX42^+)转化成DC(OX62^+)的情况。同时检测活化后的DC样细胞表达MHC—Ⅱ类分子的水平。结合免疫组化和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方法,检测DC样细胞的功能。结果:缺血脑半球和假手术的脑半球相比较,在1h DC的数量明显增加(t=7.143,P&;lt;0.001)。在脑缺血组中,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相比较,DC的数量也增多(t=10.295,P&;lt;0.001)。脑缺血第6天,缺血组与假手术组进行比较,DC表达MHC—Ⅱ类分子(OX62^+OX6^+)显著升高(t=2.975,P&;lt;0.05)。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相比较,在12,24和48h,DC表达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mRNA,P值均&;lt;0.05,而DC表达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mRNA在12h时,t=11.258,P&;lt;0.01,24h时,t=12.124,P&;lt;0.001。脑缺血1h到第6天,缺血脑半球与非缺血脑半球相比较,DC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tic factor—α,TNF—α)mRNA有两个—α,TNF—α)mRNA有两个2.696.P&;lt;0.05)和12h(t=4.793,P&;lt;0.01),第二个高峰期是在48h(t=3.072,P&;lt;0.05)和第6天(t=2.715,P&;lt;0.05)。脑缺血后,DC表达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mRNA是随着脑缺血时间延长,IFN—γ表达量增加,24h时,t=2.677,P&;lt;0.05,48h时,t=2.896,P&;lt;0.05,第6天,t=6.145,P&;lt;0.001。结论:脑缺血后,脑缺血组织中DC数量的增加,提示DC参与了脑缺血过程。DC不仅在脑损伤过程中处于活化状态,而且通过DC表达的细胞因子产生免疫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中医辨证施治对肺癌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永宏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2):7240-7241
目的:评价中医辨证施治对肺癌术后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26例肺癌术后患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采用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癌症患者生活质量问卷(QLQ-C30)量表观察肺癌术后患者治疗后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SCL-90各大项评分(包括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明显低于治疗前(P&;lt;0.05或P&;lt;0.01),QLQ-C30量表(内容包括呼吸困难、疲乏、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失眠、疼痛、便秘、经济困难)显著高于治疗前(P&;lt;0.05或P&;lt;0.01),血清IgA,IgG,IgM治疗前的值为(1.25&;#177;0.23),(9.67&;#177;2.76),(0.89&;#177;0.43)g/L,治疗后则为(1.41&;#177;0.27),(11.42&;#177;3.02).(1.24&;#177;0.59)g/L,较治疗前比,亦有显著改善(P&;lt;0.05)。结论:中医药治疗可改善肺癌术后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腹肌肌力训练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椎功能,预防复发的作用。方法:将86例经治疗并取得治愈和显效的腰椎盘间突出症患者按治疗结束的时间为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进行腰腹肌肌力训练,对照组只给予腰部防护知识教育。随访1年观察两组复发率,并分别于治疗后6和12个月进行腰椎功能评定。结果:训练组1年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X^2=7.76,P&;lt;0.01)。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即时的腰椎功能评分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t=0.69,P&;gt;0.05);训练组治疗后6和12个月时腰椎功能评分较治疗后即时增高,差异有显著性(t=1.92,1.95,P&;lt;0.05),6和12个月的评分差异无显著性(t=0.65,P&;gt;0.05);对照组治疗后6和12个月时的腰椎评分与治疗后即时相比降低,差异有显著性(t=2,13,1.87。P&;lt;0.05)。6和12个月的评分相比差异不明显(t=0.57,P&;gt;0.05);训练组治疗后6和12个月的腰椎功能评分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评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t=2.83,2.79,P&;lt;0.01)。结论:腰腹肌肌力训练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改善腰椎功能、预防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康复运动疗法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患者心肌缺血的改善和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以评价康复运动疗法对改善PCI患者心功能的价值。方法:2001-07/2003-10在中国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PCI后患者186例。符合标准的患者32例,对32例PCI后患者进行运动前评定,制定康复运动方案,行8周运动疗法,应用运动心电图和心率变异对运动前后进行评价。结果:PCI后患者康复运动后心电图最大心率,最大收缩压,最大舒张压、最大ST段压低[(131.8&;#177;6.5)次/min,(154.0&;#177;7.1),(86.2&;#177;7.9)mmHg,(0.58&;#177;0.35)mV]明显低(或少)于运动前[(136.4&;#177;8.3)次/min,(172.6&;#177;6.2),(97.6&;#177;9.2)mmHg,(0.96&;#177;0.34)mV](P&;lt;0.05~0.01;PCI后患者运动后心率增值、运动时间、最大运动负荷明显高(或长)于治疗前(P&;lt;0.05~0.01);康复运动前24h内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24h内5min节段平均心动周期的标准差、24h内5min节段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的均方根、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根及频域指标的总频谱、低频和高频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1);运动后全部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相邻正常心动周期差值的均方根、频域指标的总频谱、低频和高频较运动前均明显升高,(P&;lt;0.01);5min节段平均心动周期的标准差和5min节段正常心动周期的标准差的均方根有所升高(P&;lt;0.05)。结论:运动疗法能改善PCI后患者心肌缺血后心功能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状动脉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29,自引:11,他引:29  
目的评定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306例怀疑冠心病的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行超声扫描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其中男195例,女111例,平均年龄(57&;#177;12)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成3组,A组172例,有明显的血管狭窄,即血管内径狭窄≥50%;B组8l例,血管内径狭窄&;lt;50%;C组53例,无血管狭窄。所有患者均于冠状动脉造影后3d内行肱动脉内皮功能检测。结果3组间基础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1.02;P&;gt;0.05)。反应性充血内径变化值A组与B组(t=4.78;P&;lt;0.05)、C组(t=16.92;P&;lt;0.001)以及B、C两组间(t=6.89;P&;lt;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反应性充血血流速度变化值A组与B组(t=5.57:P&;lt;0.05)、C组(t=12.08;P&;lt;0.001),以及B、C两组间(t=8.56;P&;lt;0.0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肱动脉内皮功能不良可间接反应冠状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与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是冠状动脉病变良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呼吸训练对肺癌患者放射治疗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改善肺癌患者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价值,并研究其规律性。方法:选择2001—10/2003—10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放射治疗的肺癌患者75例。纳入标准: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确诊的肺癌患者;活动状态Kamfsky(KPS)评分≥60分。排除标准:放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原发病急剧恶化,各重要脏器出现转移者。符合上述标准患者52例,男37例,女15例。52例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检查确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放疗结束后接受了缩唇呼气法和深呼吸法的呼吸训练,放疗和呼吸训练前后分别进行了肺功能检查及生活质量评估。结果:52例肺癌患者放疗后1个月时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1.02&;#177;0.05)L],用力肺活量[(2.31&;#177;0.41)L]、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百分比[(46.7&;#177;18.0)%]和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46.30&;#177;21.38)均显著低于治疗前(t=2.238~2.964;P&;lt;0.05~0.01)。肺癌放疗患者呼吸训练1个疗程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较训练前无明显变化(t=0.581~0.799;P均&;gt;0.05)。呼吸训练2个疗程后,除第1秒用力呼气量(1.11&;#177;0.04)均较训练前有显著改善(t=2.285;P&;lt;0.05)外,余项各肺功能指标无明显变化(P均&;gt;0.05)。肺癌放疗后患者呼吸训练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和焦虑症状等指标明显低于呼吸训练前(t=2.258~3.382;P均&;gt;0.05~0.01)。结论:肺癌患者放疗后肺功能指标可出现明显下降,呼吸训练对其作用不明显,但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