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李宗伟 《光明中医》2014,29(1):162-163
<正>本人于2013年1—2月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尿失禁1例,现将该例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患儿,男性,6岁,因"走路不稳、尿频3年余"于2006年7月24日入住解放军150医院,作MR平扫提示:T5-L1节段脊髓空洞(上段未包括),诊断为"Chiari畸形Ⅱ级合并脊髓空洞症、脊柱畸形",行颅后窝减压术,术后无明显改善。2009年7月30日因"右下肢无力、跛行1年余"入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肢体无抽搐、疼痛,作MRI提示"颈髓空洞症术后",入院诊断为脊髓空洞症,行空洞—蛛网膜下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rnold-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3例Arnold-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患者经MRI检查后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颅后窝减压、脊髓空洞切开分流术、小脑扁桃体切除等手术。结果:23例Arnold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患者无死亡病例,20例患者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或者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86.96%,2例脊髓空洞无变化,1例空洞有增大,,例出现脑脊液漏,1例出现颅内感染,经治疗后均恢复良好。结论:Arnold-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手术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少,根据MRI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RI全脊柱扫描技术在先天性脊柱脊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先天性脊柱、脊髓畸形全脊柱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椎体畸形10例,椎板隐性裂19例,脊髓纵裂16例,脊髓空洞10例,脊髓脊膜膨出10例,脊髓低位13例,脊髓栓系10例,骶管囊肿2例,腰骶部脂肪堆积5例。多种畸形合并存在,6种2例,5种5例,4种5例,3种5例,2种6例,同时发现椎管内肿瘤4例合并脊柱、脊髓畸形。结论:先天性脊柱脊髓畸形病变复杂,常多种畸形合并存在,应用全脊柱MRI扫描,对病变的准确定位及全面诊断有重要意义,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全脊柱扫描技术在先天性脊柱脊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先天性脊柱、脊髓畸形全脊柱MRI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椎体畸形10例,椎板隐性裂19例,脊髓纵裂16例,脊髓空洞10例,脊髓脊膜膨出10例,脊髓低位13例,脊髓栓系10例,骶管囊肿2例,腰骶部脂肪堆积5例。多种畸形合并存在,6种2例,5种5例,4种5例,3种5例,2种6例,同时发现椎管内肿瘤4例合并脊柱、脊髓畸形。结论:先天性脊柱脊髓畸形病变复杂,常多种畸形合并存在,应用全脊柱MRI扫描,对病变的准确定位及全面诊断有重要意义,为临床进一步治疗提供可靠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5.
外科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有哪些主要的手术方式?为何特别强调对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并脊髓空洞症要进行早期诊断和正确的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不是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切除有哪些要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科学养生》2007,(6):55-55
《健康报》讯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完成国内首例神经内镜下颅底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 Chiari 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54例Chiari 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患者均经MRI 确诊,采用寰枕减压并硬膜囊扩大重建术治疗.结果: 39 例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有改善,15 例无变化.4 例出现颅内感染,治愈出院.42例患者术后MRI复查示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回复,枕大池成形,脊髓空洞呈不同程度缩小.结论: 后颅窝减压术+ 硬膜囊扩大重建术是 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较为理想的一种术式.  相似文献   

8.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也称Chiari畸形(chiarimalformation,CM),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M)为其最常见的合并症,节段分离性的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是其典型表现,同时可合并有运动障碍和神经营养障碍。目前西医主要应用营养神经药物或手术治疗,但对于改善患者症状效果不太理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杨保林教授从事临床医疗3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神经系统疾病,尤其对于治疗脊髓空洞症遣方用药独具匠心,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填精益髓、祛邪通络"的治疗思路,经多年的临床验证有很好的疗效。现将其治疗脊髓空洞症的经验进行总结,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肾益精填髓方对ChiariⅠ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40例2012年1月—2015年1月因Chiari畸形Ⅰ型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治疗组21例。两组患者术后常规、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术后1周起加用补肾益精填髓方口服。两组共治疗24周。采用Tator标准评估临床疗效,采用MRI检查评估脊髓空洞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12周、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Tator标准评价明显改善(Z分别为316.000、331.000、293.000,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及随访6个月脊髓空洞评价改善(Z分别为350.500、314.500,P0.05)。结论补肾益精填髓方对ChiariⅠ畸形并脊髓空洞症手术后患者6个月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的MRI表现,评价MRI对Chiari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Chiari畸形的MRI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 10例Chiari畸形患者小脑扁桃体疝至枕大孔平面下4.5~25 mm,其中7例伴有脊髓空洞,2例伴有脑积水。结论 MRI能清晰显示后脑、脊髓的解剖结构,是诊断Chiari畸形的首选检查手段;脊髓空洞是Chiari畸形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脊髓空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经核磁共振检查确诊的56例脊髓空洞症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结果 显效16例,有效2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0.36%.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脊髓空洞症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项目“益髓系列药治疗脊髓空洞症及其机理研究”已在长春完成。这项研究在国内首次成功复制出脊髓空洞症动物模型,发现益髓系列药对治疗脊髓空洞症有独特的疗效。脊髓空洞症是神经系统的疑难性疾病,由于非药物治疗的适应性受限,因此,探索一条有效的内科药物治疗途径,揭示其发病机理,一直是国内外医学界共同关注的课题。 由长春中医学院附属脊髓病医院阎洪臣教授领导的科研课题组,采用家兔脑内注射适量高岭土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导致脊髓中央管理压力增高、破裂从而形成空洞,在国内外首次系统观察了脊髓空…  相似文献   

13.
阎德英  阎德凤 《吉林中医药》2009,29(12):1068-1068,1103
近年来我院在收治脊髓空洞症等脊髓病的同时,也治疗了一些脊髓空洞症伴随窒管膜瘤和星形细胞瘤等病,多数患者病情稳定或明显好转,经核磁共振(MRI)复查,有的病人肿瘤缩小,个别病人肿瘤消失。本文就其中1例介绍如下:患者戴某,女,45岁,住湖南省邵阳市。病人经某医院MRI检查确诊为“脊髓空洞症合并星形细胞瘤”,  相似文献   

14.
张女士右臂疼痛,指尖麻木,触摸物品时感觉好像隔了一层纱布一样。她按照颈椎病治疗一年多,症状日渐加重。后来她做了核磁共振检查,被确诊为因先天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而导致的脊髓空洞症。很多人可能会和张女士一样,不知道自己得了脊髓空洞症,而把这种病误认为是颈椎病或风湿病来治疗,结果当然是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15.
脊髓空洞症治验二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髓空洞症治验二则北京崇文区中医医院(100062)刘渡关键词脊髓空洞症,双天培补汤笔者在治疗脊髓空洞症中观察体会,本病病因多与素体脾:肾亏虚、外伤、家族遗传及急慢性脊髓炎后期发展有关。因此试用“双天共补法”(培补先天、后天之本)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  相似文献   

16.
[22]微创手术治疗脊髓空洞症有什么特点? 近3年来应用微创手术治疗脊髓空洞症及相关颅颈交界区畸形病变取得良好效果。所谓“微创术式”即应用后枕部3厘米长的小切口(传统术式切口一般长达8-15cm),使用特制的显露器,完成枕大孔区畸形结构状态的显微手术操作——在软膜下切除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并保持蛛网膜的完整性,达到内环境稳定、解剖层次复位和改善结构一功能关系的微创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脊髓栓系综合症 (TCS)的MR特点及MR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TCS10例 ,均行脊髓腰骶段轴位及矢状位的T1及T2 加权像扫描 ,所有患者均行X光平片检查 ,并对其并发畸形及MR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者中6例患者脊髓低位 ,脊髓位置正常者 4例 ,脊髓低位合并椎管内蛛网膜囊肿者 2例 ,椎管内脂肪瘤者 2例 ,脊髓空洞症者 1例 ,皮毛窦综合症者 1例。结论 :MRI不仅能准确诊断本病 ,而且能明确其脊髓及终丝的位置及形态 ,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采用针刺加低频电刺激为主促进脊髓空洞症后腕手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空洞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加低频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加低频电刺激是一种促进脊髓空洞症后腕手功能恢复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髓栓系综合症(TCS)的MR特点及MR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TCS10例,均行脊髓腰骶段轴位及矢状位的T1及T2加权像扫描,所有患者均行X光平片检查,并对其并发畸形及MR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6例患者脊髓低位,脊髓位置正常者4例,脊髓低位合并椎管内蛛网膜囊肿者2例,椎管内脂肪瘤者2例,脊髓空洞症者1例,皮毛窦综合症者1例。结论:MRI不仅能准确诊断本病,而且能明确其脊髓及终丝的位置及形态,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Chiari畸形MRI表现及诊断依据。方法:搜集2003年7月至2009年1月期间诊断为ChiariI型畸形13例病例。结果:小脑扁桃体超过枕大孔平面5~10mm者7例(54%),11~15mm者4例(31%),16—20mm者2例(15%),合并颈段脊髓空洞症9例,环枕融合畸形5例,脑积水1例,枕大池变小13例。结论:MRI检查为Chiari畸形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是目前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