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瞳孔观察在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监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通过监测瞳孔变化判断颅脑损伤患的病情进展情况。方法 选择我科1997年9月至1999年12月期间收治的颅脑损伤患2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通过及时准确地发现瞳孔改变,并根据其进行病情判断,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了治疗效果。结论 颅脑损伤患的瞳孔改变可以客观地反映其病情变化,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瞳孔的观察。  相似文献   

2.
60例神经外科病人瞳孔改变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春玲 《天津护理》2010,18(3):144-144
颅内高压症可导致病人因脑疝而死亡,瞳孔改变是判断颅内高压症病情变化的主要指标。病人瞳孔的变化,常预示病情的发展变化。护理人员掌握正确观察瞳孔的方法,熟悉瞳孔改变的临床意义,仔细观察瞳孔的变化,对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英 《护士进修杂志》2001,16(12):935-935
颅脑损伤是一种病情严重 ,变化快而又复杂的创伤。而观察瞳孔变化是颅脑损伤病人临床病情观察的重要内容 ,对颅脑损伤病人的伤情判断和预后估计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当病人处于昏迷状态时 ,眼部体征更能客观反映病情的可靠征象[1 ] 。而青光眼病人因眼压升高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部分病人发生瞳孔形态改变及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因而在护理颅脑损伤合并青光眼病人时 ,在观察及判断瞳孔变化时常常容易发生混淆 ,出现判断上混乱 ,影响抢救和治疗。如何能正确迅速判断瞳孔变化 ,近几年我科收治了颅脑损伤合并青光眼瞳孔改变的病人2 9例 ,通过护理…  相似文献   

4.
方艳艳  胡郁 《上海护理》2015,15(1):77-78
护理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理论巩固和临床技能训练的关键性环节[1]。神经外科病种具有复杂、特殊的特点,瞳孔观察是神经外科患者护理观察的重点,瞳孔大小是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变化的主要依据,瞳孔的变化直接预示着疾病的转归。为了帮助实习护士尽快掌握瞳孔观察技能,提高病情观察的准确性,在日常实习带教中,我科应用自制瞳孔观察卡观察并记录瞳孔大小,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护理临床实习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是护理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理论巩固和临床技能训练的关键性环节[1]。神经外科病种具有复杂、特殊的特点,瞳孔观察是神经外科患者护理观察的重点,瞳孔大小是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变化的主要依据,瞳孔的变化直接预示着疾病的转归。为了帮助实习护士尽快掌握瞳孔观察技能,提高病情观察的准确性,在日常实习带教中,我科应用自制瞳孔观察卡观察并记录瞳孔大小,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与预后的关系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择60例(死亡、存活各3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有无呕吐、有无痰鸣、有关尿失禁等临床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以意识和瞳孔改变为主,存活组患者临床表现少有意识改变和瞳孔变化。结论脑出血患者临床表现的变化对与其预后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临床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捕捉到患者最细微的病情变化,对脑出血患者合并症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临床表现与预后的关系及相应护理措施。方法选择60例(死亡、存活各3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的意识状态、瞳孔变化、有无呕吐、有无痰呜、有关尿失禁等临床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以意识和瞳孔改变为主,存活组患者临床表现少有意识改变和瞳孔变化。结论脑出血患者临床表现的变化对与其预后有重要的影响,作为临床护士,应严密观察病情,捕捉到患者最细微的病情变化,对脑出血患者合并症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以期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瞳孔大小的变化是颅内疾病、药物中毒等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指征.认真、细致、准确地观察瞳孔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危重病人的抢救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但临床上观察瞳孔的大小,往往只根据个人的经验和目测来判断.为了能够准确、规范的观察瞳孔的大小,我们设计了瞳孔比测卡,经过1年的运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手术常见急症之一,其特点是病情重且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治疗困难,通过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及观察瞳孔的改变,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准确判断病情,提供治疗方案,对患者预后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共救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03例,现将其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神经系统疾病观察常用的指标有瞳孔、GCS昏迷评分、肌力.在瞳孔观察方面多为目测或直尺测量,观察结果会有误差.GCS昏迷评分、肌力评定由于对指标掌握差异而影响判断.我们制作神经系统观察尺,用于瞳孔观察,GCS昏迷评分、肌力评定,收到较好的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联合补液在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66例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行静脉补液治疗,观察组行静脉补液联合胃肠补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生化指标、意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各生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状态好转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非酮症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联合补液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各临床指标与生化指标,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许多危重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瞳孔的变化较为复杂、多变,常预示病情的变化,临床护理中仔细观察瞳孔的变化,对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要掌握观察瞳孔的方法,又要熟悉瞳孔改变的临床意义。现结合文献将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瞳孔改变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瞳孔笔作为临床观察的重要工具, 主要用于观察意识变化和颅脑病变患者的瞳孔。医护人员通过目测瞳孔, 主观判断瞳孔的大小, 易造成观察误差, 影响临床诊断。在临床护理过程中, 还需要测量患者的体温和脉搏, 则需要更多的仪器设备。故笔者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瞳孔笔, 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0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病人入院时有关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有:病人年龄、入院GCS评分、瞳孔改变及光反应、血肿部位、颅脑合并伤及伤后手术时间。结论:病人入院时GCS评分和瞳孔改变相结合可以尽早而准确地预测急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预后,可为临床处理病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阿托品化指标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神志变化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救治过程中判断“阿托品化”的临床意义。方法:63例中、重度AOP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即给予反复洗胃,同时伍用胆碱酯酶复能剂(碘解磷定注射剂)和阿托品。观察组以神志变化作为判断“阿托品化”的主要指标;对照组以传统临床公认的“阿托品化”指征作为判断“阿托品化”的观察指标,比较两组阿托品中毒发生率、农药中毒反跳发生率、农药中毒病死率,并观察两组副作用情况。结果:观察组阿托品中毒发生率、农药中毒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农药中毒反跳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虽有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神志变化作为AOPP患者救治过程中判断“阿托品化”的主要指标,有较强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测量并记录瞳孔大小是临床观察危重患者,尤其是脑血管病患者病情的重要指征之一。瞳孔的变化直接预示着疾病的变化与转归,是临床医护人员判断病情的重要依据。如何正确判断瞳孔的大小,目前临床大多使用目测的方法估计,这种方法由于受到观察者的个体差异、观察角度等因素的影响。使测量结果存在很大差异,使我们掌握第一手资料不够准确。为了减少误差范围,我自制了“观察瞳孔大小的模板”(模板如文末图示)。该模板作为目测瞳孔的对照物挂于护理站最显眼的地方,利于护士们经常观看,时时的视觉感受刺激,作用于大脑能加强对画面的记忆。  相似文献   

17.
神经内科疾病中,瞳孔变化较为复杂,多变、常预示病情的发展变化,在神经内科疾病的护理中仔细观察瞳孔的变化,对诊断、治疗及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既要掌握正确的观察瞳孔的方法,又要熟悉瞳孔改变的临床意义,现结合文献将我们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瞳孔改变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提高神经系统常用观察指标:瞳孔、CGS昏迷评分、肌力判断的准确性的方法。方法对300例神经系统疾病住院患者分别使用神经系统简易观察尺、透明直尺、目测等方法观察常用指标,比较三种瞳孔观察方法的差异。结果使用神经系统简易观察尺的误差率为5%,直尺和目测的误差率分别为38%、42%,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神经系统简易观察尺,可提高神经系统常用观察指标的准确性,具有使用方便,经济客观的特点,能为医疗、护理记录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颅内压增高不是病,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由于病人复杂,病情变化快,如不及时处理,容易形成脑疝,病死率极高。因此,对颅内压增高征的观察及护理显得极为重要。现将我们多年来对颅内压增高征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观察要点1.1 意识的观察 意识状况是衡量颅内压增高程度的重要指标。通过观察病人对时间、地点、人物的辨认及定向能力,按观察时间先后加以对比,对意识有无障碍及其程度做出判断。意识障碍程度的加重是颅内压增高、病情加重的主要症状之一。1.2瞳孔的观察 瞳孔是反映颅脑病情变化的察户,对判断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催醒实施的疗效。方法:选择48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MP3音乐播放。治疗28d后观察10个指标(体温、心率、血压、面色改变、睁眼、表情、转头、瞳孔、脑积液、GCS)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在心率、血压、转头、睁眼方面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音乐疗法对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有一定催醒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