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内镜与病理学诊断胃癌的特点,以期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 收集、整理我院10年来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69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诊断特点.结果 本研究组69例胃癌患者在胃镜下检查,病变部位以胃窦部、胃小弯部和胃前后壁为主;根据胃癌的Bormann分型,以浸润溃疡型35例(占研究组50.72%)较为常见;病理检查结果显示以腺癌胃癌41例(占研究组59.42%)较多.结论 内镜结合病理分析对诊断早期胃癌、指导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梁艳华 《吉林医学》2008,29(13):1113-1113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消化道肿瘤第一位。在我国的死亡率居各种癌症之首位,全国年死亡率男性为20.93/10万,女性为10.16/10万。我们总结我院2003年~2006年行胃镜检查诊断的109例胃癌病例与其活检病理结果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顾桂源 《求医问药》2014,(17):42-43
目的 :探讨分析使用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对胃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为这20例患者均使用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进行临床诊断,比较使用这两种检查方法进行诊断的结果。结果 :诊断结束后,对这20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的成功率为85%,漏诊率为5%。对这20例患者进行病理检查的成功率为100%,漏诊率为0%。进行胃镜检查的结果与进行病理检查的结果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使用胃镜检查和活检病理检查对胃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医疗工作者可联合使用这两种检查方法对胃癌患者进行诊断,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陈安平 《华夏医学》2002,15(1):28-29
目的:探讨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方法。方法:对126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26例胃癌中,早期胃癌5例(3.97%),进展期胃癌121例(96.03%),40岁以下4例(3.2%),50-60岁81例(64.3%),男性高于女性,癌灶痊于贲门部16例(12.7%),胃体部29例(23.0%),胃窦部81例(64.3%),多数患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结论:对40岁以上有症状者应常规行胃镜检查,以可疑病灶及有癌前病变者应常规行病理活检,并定期复查胃镜。  相似文献   

5.
胡国洪 《吉林医学》2013,(20):4037-4038
目的:分析胃镜活检病理应用于胃癌临床诊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4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数据进行系统分析,采取手术活检病理诊断和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相比较的方式,观察两种方法在内镜下黏膜病变的形态、组织学分化程度和不同组织类型方面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经过比较发现,相比于手术病理诊断,胃镜活检病理诊断的诊出率并没有明显优势,内镜下黏膜病变的形态中Borrmann II型、Borrmann III型以及Borrmann IV型胃镜活检确诊率均低于手术病理诊断,组织学分化程度中胃镜活检对分化不良型的诊断精准率偏低,不同组织类型中诊断效果不及手术病理诊断。结论:临床中应用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胃癌,由于取材受限不够全面,对胃癌的诊断上存在一定的偏差。  相似文献   

6.
自1990年1月到1999年12月,我院共做内镜检查7 011例次,确诊为胃癌者503例,其中早期胃癌24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4例均经内镜下活检、病理确诊,其中男16例,女8例,平均年龄(45.8±10.7)岁.有胃癌家族史者2例,慢性胃病史者14例;上腹部疼痛规律改变者14例,消瘦贫血者6例;上腹部饱胀不适者4例,无症状者2例.  相似文献   

7.
8.
进展期胃癌患者内镜病理特点与年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的内镜、病理特点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通过分析我院1999年10月至2008年6月间进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证实进展期胃癌患者267例,比较内镜、病理特点与年龄的关系.结果 胃癌的发生在70岁以前呈增加趋势,随后呈下降趋势.在不同年龄段肿瘤的发生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随着年龄增加病变部位有上移的趋势;内镜下Borrmann分期与年龄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04);青年、中年、老年组间病理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进展期胃癌的发病特点与患者的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并对比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的异同之处。方法将50例胃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给予上述患者手术前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同时在术后再次进行病理检查,对两种检查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分析。结果在进行胃癌手术前,5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胃癌,诊断准确率为100%。在胃癌的分化程度上,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的病理类型上,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的胃镜活检病理检查可以有效的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但是取材有一定的限制,因此仍然需要结合术后病理检查,以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胃癌患者在进行手术前进行胃镜活检病与进行手术后病理检查的区别。方法将2009年2月-2011年1月期间来我院进行胃部切除手术的84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均进行胃镜活检,同患者手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胃镜活检对于胃癌患者的确诊水平。结果 84例患者中通过胃镜活检确诊的患者共64例,占77.19%,另外20例患者中,17例疑似患有胃癌,4例患者排除胃癌。结论虽然对胃癌患者进行术前胃镜活检的结果同患者进行手术后的病理结果不完全一致,但是通过胃镜活检来诊断胃癌的准确性较高,对于胃癌的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毛建山  张行  蔡建庭  钱可大 《浙江医学》2001,23(8):451-452,468
目的探讨端粒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P-PCR银染定性及TRAP-PCR-ELISA定量法检测32例胃癌患者胃镜活检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胃癌组织端粒酶阳性率为84.4%,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1.9%(P<0.01);癌旁组织为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轻度不典型增生(n=17)者的端粒酶活性为0.126(0.095~0.221),高于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无肠上皮化生或轻度不典型增生(n=15)者的0.086(0.065~0.112)(P<0.05),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水平与肿瘤大小、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有关(P<0.05).结论多数胃癌组织端粒酶处于活化状态,端粒酶活性上调是胃癌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并与胃癌进展有关,胃镜活检组织端粒酶检测有助于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吴梅  孔春雨 《大家健康》2014,(9):165-166
目的:分析并探讨胃镜粘膜活检诊断胃癌的检出率,及在诊断中出现的问题,实现胃癌早期临床确诊率的提高。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胃镜黏膜活检组织诊断为胃癌的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胃镜黏膜活检诊断胃癌的检出率为9.5%。胃镜检查癌检出率70%,二次活检确诊率20%。胃镜漏诊率10%。结论:在临床诊断胃癌中,胃镜检测与病理分析为必要操作,二次活检可以有效减少胃癌的错诊率与漏诊率。对于胃镜下非正常黏膜,采用常规活检方法可有效提高早期平坦型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由于胃溃疡可能癌变,与早期胃癌的鉴别有时很困难,故胃部的溃疡不管肉眼下为良、恶性,皆应取活检以免漏诊。总结我院20022006年行胃镜检查诊断的胃溃疡病例与其活检病理结果对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前胃癌的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但有时因病理标本的深度、大小、技术水平和组织病理类型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及时、准确地判断病情,以致一些首次或多次内镜病理活检阴性的胃癌诊治困难.近年来,内镜超声检查(EUS)在消化道疾病的诊治中应用越来越广泛.EUS能清晰显示消化道5层管壁及其周围结构,并能判断胃癌浸润深度、有无局部邻近脏器浸润及淋巴结转移[1-2].本研究对28例首次常规内镜下活检阴性的可疑胃癌患者进行EUS检查,分析EUS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同时对胃癌进行TN分期,评估其在手术前的分期价值.  相似文献   

15.
张西亮  丁辉 《中原医刊》2006,33(12):82-82
目的分析青年人胃癌的内镜、病理表现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内镜及病理确诊的青年人胃癌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青年人胃癌占同期我院检出胃癌923例的3.68%;24例以下9例,25~35岁25例(73.53%);进展期胃癌32例(94.12%),其中溃疡型和弥漫浸润型24例(70.59%);病理形态以分化差的腺癌为主,占21例(61.76%);34例中被误诊18例,误诊率为52.94%。结论青年人胃癌恶性程度高,确诊时多为中晚期,且与其他上消化道疾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被误诊。  相似文献   

16.
殷杏花 《吉林医学》2013,(29):6074-6075
目的:探讨胃黏膜活检胃癌的特点和临床病理类型,提高胃癌的检出率。方法:选取胃镜室送检的胃黏膜活检标本1 223例,从中选出病理诊断为癌或高度怀疑是癌的病例共79例,对其临床资料和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胃黏膜活检胃癌的检出率是6.46%,男性多于女性。胃镜检查考虑为癌的是42例(53.16%),溃疡性质待定,结合病理的29例(36.71%),考虑糜烂性胃炎的8例(10.13%)。病理诊断管状腺癌40例(50.63%),低分化腺癌8例(10.13%),黏液腺癌7例(8.86%),印戒细胞癌3例(3.80%),鳞癌2例(2.53%),腺鳞癌1例(1.26%),淋巴瘤1例(1.26%),高度怀疑是癌的17例(21.52%)。结论: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是诊断胃癌的必须途径,两者应密切配合,以提高对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探讨老年与中青年胃癌在内镜和病理上的特点及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老年胃癌和40例中青年胃癌,在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内镜分型及组织学类型间的对应关系。结果 老年胃癌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胃底贲门癌发生率高,隆起型病灶增多,分化程度偏高;而中青年胃癌男女性性别差异小,多发生于胃窦部,大癌灶相对多见,以溃疡型病灶为主,分化程度低,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异同进行分析。方法:抽取在2010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86例,对其在术前采取胃镜活检进行检查,术后接受外科病理检查,将2种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胃镜活检诊断率为100%,其中胃镜活检与外科病理在病理类型分类、分化程度判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一致率,其中病理类型分类的不一致率较分化程度判断高(P〈0.05)。结论:术前胃镜活检在早期胃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然在对胃癌进行全面评估方面,外科病理检查依旧发挥了重要优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9.
胃癌是临床常见疾病,其死亡率居各种癌症之首。我市是胃癌高发地区,病死率较高。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共检查胃镜11077例,检出胃癌748例,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的发病特点及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2~2006年胃镜及病理诊断检出的251例胃癌病例。结果男女之比为2.59:1,主要多发于贲门胃底64例(26.89%),局部溃疡型和浸润溃疡型共195例,占绝大多数(91.12%)。结论胃镜下注重观察微小改变,多部位活检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