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64排螺旋CT脑血管造影(CTA)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8例平扫检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行64排螺旋CT的脑血管成像检查,采用VR、MPR和MIP技术重建三维脑血管图像。结果:正常11例,异常17例,其中动脉瘤15例,血管畸形2例。16排螺旋CT脑血管成像能清楚显示颅内血管,对绝大部分的动脉瘤能迅速、准确的诊断。结论:螺旋CT的CTA检查是一种显示颅内血管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对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成像技术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三维成像技术及其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3例经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术前行螺旋CT血管造影容积扫描,所得数据传输到工作站,用表面遮盖法(SSD)、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和仿真内窥镜(CTVE)进行处理。结果:23例患者,共检出脑动脉瘤24个,1例多发(3个)。所示病例经SSD、MIP、VR及CTVE重建处理后能够全面直观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位置,血管与动脉瘤的内部结构,能多方位观察瘤体与载瘤动脉的空间解剖关系。结论:联合运用多种三维成像技术,能为脑动脉瘤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充分显示动脉瘤的空间解剖结构。可部分代替传统脑血管造影,并作为该病的临床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3.
张均 《中外医疗》2011,30(26):167-16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及DSA确诊颅内动脉瘤的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的影像资料。结果 28例共31个动脉瘤,其中4例为2个。31个动脉瘤5个位于前交通动脉,7个位于大脑中动脉,10个位于后交通动脉,8个位于颈内动脉,1个位于椎动脉。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螺旋 CT脑血管造影 ( CTA)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在造影剂快速团注下 ,行兴趣区薄层容积扫描 ,将原始数据输入工作站 ,利用软件行图像三维重建。脑 CTA共作 1 0 8例 ,其中未见异常者 1 5例 ,动脉瘤 79例 ,脑动静脉畸形 1 0例 ,脑膜瘤 2例 ,烟雾病 1例 ,脑水肿 1例。结果 :1图像质量与扫描方案及后处理有关 ;2 SCTA可显示 1~ 4级脑血管结构 ;3动脉瘤者 ,显示动脉瘤的主体、形态、生长方向、体部大小、颈部的宽窄以及载瘤动脉 ;脑血管畸形者 ,显示异常迂曲增粗的血管团 ,部分可见引流静脉 ;脑膜瘤者 ,可见肿瘤明显强化及肿瘤的供血血管 ;脑水肿者 ,可见脑血管明显受压移位。结论 :脑 CTA的扫描方案必须合理设计 ,才能得到优质图像。可多方位立体观察正常脑血管结构 ,清晰显示病变血管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可部分代替 DSA检查  相似文献   

5.
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技术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初步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冠状动脉造影的成像技术。材料与方法:50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分析不同心电相位窗,不同重建方法以及心率对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在70%的R-R间期重建图像质量最高,横断面显示为最基本的方法之一,MIP、RT3D有较大的潜力,MPR、VE可作为补充。心率小于70次/分时,图像运动伪影较少,且心率的变化主要影响右冠远段和回旋支中段。结论:MSCT冠状动脉成像具有较大的潜力,有可能成为冠心病非创伤性检查中极有价值的一种。  相似文献   

6.
螺旋 CT血管造影 ( SCTA)作为无创性血管成像方法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笔者分析我院 2 4 0例头颅 SCTA资料 ,探讨头颅 SCTA的成像技术及其应用价值。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4 0例患者行 SCTA,男 1 3 2例 ,女 1 0 8例 ,年龄 7~ 76岁 ,平均 4 2岁。其中 1 81例经 DSA及手术证实 ,分别为脑动脉瘤 70例 ( 80个 ) ;脑动静脉畸形 ( AVM) 3 0例 ;烟雾病 5例 ;大脑中动脉及分支阻塞伴脑梗死 4例 ;颅底肿瘤 1 6例 ,包括脑膜瘤 1 1例、巨大垂体腺瘤 1例、筛突癌侵入前颅窝 1例、颅咽管瘤 1例、胶质瘤 2例 ;未见异常 56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副肾动脉(ARA)的CT血管成像(CTA)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存在ARA患者的CTA表现,在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后处理后,观察、记录ARA的数量、起始位置、管径及入肾位置等信息。结果 在60例ARA患者的120个肾脏中,69个肾脏发现ARA,其中右肾29个(42.03%),左肾40个(57.97%);1支型最多见,62个(89.86%),2支型6个(8.70%),4支型1个(1.45%);ARA经肾上极入肾34支(43.59%),肾门及周围入肾38支(48.72%),下极入肾6支(7.69%)。结论CTA可以清晰显示ARA的具体情况,可为肾移植及介入治疗等各类肾脏手术提供直观、有效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王新军  鲜明 《新疆医学》2007,37(4):21-23
目的:探讨1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影响因素。方法:23例患者进行了1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心率、呼吸、造影刺的应用、时相的选择、MPR、CPR、MIP,VR等后处理技术进行分析。结果:除一例心率失常,一例心动过速失败,其余均顺利完成检查,可评价血管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占76%,左旋支(LCX)占76%,右冠状动脉(R(A)占71%。结论:10排螺旋CT对心率在50-70次/分之间的患者,只要对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图象,作为无创的筛选方法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在临床上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64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成像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头颈部血管CT血管成像(CTA)的有关技术和影响因素。方法:分析64层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144例,其中23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对照检查。结果:144例CTA均能清楚显示4级或4级以上脑动脉血管分支,其中阴性33例、动脉闭塞11例、动脉变细或狭窄72例、动静脉畸形4例、动脉瘤23例、动脉钙化或斑块16例、其它20例。23例行DSA检查的病例中:CTA检查5例动脉狭窄病例仅1例DSA证实有狭窄,余4例中3例为阴性、1例为颅底小动脉瘤;CTA检查9例动脉瘤DSA均证实有动脉瘤存在;CTA检查3例阴性病例DSA检查也为阴性;另6例包括动静脉瘘、动脉闭塞、动脉瘤栓塞术后,两种检查结果基本符合。结论:64层螺旋CT头颈部CTA对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最高;对动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需进一步证实;脑肿瘤患者加行静脉相成像对手术指导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CT血管成像在急腹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16例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临床首诊误诊并行CTA检查确诊的患者资料。结果 血管源性急腹症的误诊率为43.2%(16/37),腹主动脉夹层6例,其中累及肠系膜上动脉者3例,累及腹腔干2例;单纯肠系膜上动脉夹层1例;腹主动脉壁间血肿2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3例,其中合并门静脉及脾静脉血栓2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2例;动脉瘤破裂1例;血管周围炎1例。结论 急诊CTA及CTV可以确诊血管源性的急腹症,对临床治疗不缓解、症状与体征不符的患者要及时行CTA或CTV检查排除血管源性急腹症,以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SAS)扫描模式,脑血管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方法将84例临床怀疑或确诊的脑血管性病变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 2组。A组43例行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模式的脑血管CTA(SAS-CTA)扫描,采集期相:应用60%R-R间期的心电图(ECG)演示模式;B组41例行双能量CTA(DE-CTA)扫描。对2组患者脑血管CTA分别做图像后处理,应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统计分析图像质量评分及辐射剂量,并评价优良率。结果 A组图像质量评分为4.7±0.5,优良率达98%(42/43),B组图像质量评分为4.7±0.5,优良率达98%(40/41),2组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3,P=0.903)。A组扫描范围为(138.5±2.9)mm,B组为(139.3±0.8)mm,2组间扫描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85,P=0.074)。A组平均有效剂量及平均曝光时间分别为(0.216±0.01)m Sv和(0.92±0.11)s,B组分别为(0.541±0.04)m Sv和(2.33±0.10)s,2组间平均有效剂量及平均曝光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086,t=0.902,P=0.000)。SAS-CTA有效辐射剂量与DE-CTA比较降幅达到60.01%。结论前瞻性心电触发序列模式应用于脑血管成像,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畸形,早期诊断和治疗能够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本文就脑血管畸形中较常见动静脉畸形、动脉瘤、海绵状血管瘤、静脉畸形、烟雾病磁共振成像及CT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I)对脑缺血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6例临床拟诊脑梗寒的患者于发病后2-48h内行CT平扫及灌注成像检查,观察分析其CT平扫表现及灌注成像的脑血流流量(CBF)、脑血流容量(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对比剂峰值时问(TTP)图像表现;全部病例3—7d后复查CT或MRI及临床随访。结果:56例患者中34例发病24h后来检查者CT平扫和灌注成像都能清晰显示脑梗死灶;22例发病24h内来检查者CT平扫隐约可见脑梗死灶6例,灌注成像明确显示脑梗死灶17例,有5例CT平扫及灌注成像检查均未见脑梗死灶。结论:CT灌注成像可以在急性期、甚至超急性期显示脑梗死灶,显示病灶周围缺血半暗带,对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 (CTA)对脑血管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 16层螺旋CT对 18例病人行CTA检查 ,应用VR和MIP法重建 ,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其中 2例动脉瘤与DSA对照 ,2例动脉瘤和 2例AVM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18例CTA脑血管主干其主要分支显示率 10 0 % ,大脑中动脉 5级分支显示率 94.44 %(17/18) ,清晰显示了 4例动脉瘤瘤体、瘤颈、载瘤动脉的关系及与颅骨之间的空间关系。清晰显示了 2例AVM畸形血管团 ,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  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重建图像质量高 ,快速、无创 ,可以作为脑血管病变首选的筛检方法。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在输尿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在输尿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为35例拟诊断为输尿管病变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及图像三维重建,CT扫描包括平扫、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扫描共4期.对皮质期、实质期、排泄期的CT扫描图像分别重建,层厚2 mm,层间距1 mm,进行图像重组肾动脉成像、肾静脉成像、尿路成像.[结果] 35例患者中,先天性输尿管疾病8例,输尿管结石11例,输尿管息肉2例,输尿管癌14例.所有患者均得到满意的肾动脉、肾静脉及尿路图像,图像诊断与其术后病理诊断及临床诊断符合.[结论] 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可以得到优质图像,成为输尿管病变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和临床应用价值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冲云  刘志 《重庆医学》2004,33(11):1721-172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和临条应用价值.方法利用MSCT对18例患者(其中3例为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并置入支架者;2例为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其余为冠心病可疑者)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CA)并行CT冠状动脉成像,有3例CT检查后做了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MSCTCA左冠状动脉主干显示最清晰,满足影像诊断的需要.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显示较清晰,基本满足影像诊断的需要,但部分图像有运动伪影的干扰.结论 MSCT冠状动脉成像在大多数情况下能较好地显示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MSCT是诊断和随访冠状动脉疾病很有意义和潜力的非创伤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血管CT成像中管电压联合迭代重建与图像质量及剂量间的关系,以确定最优管电压和迭代重建的参数。方法:利用ATOM 701-D型成年男性仿真人头颅模型,配置碘水混合造影剂自制脑血管。采用320排容积CT以80、100、120 k V管电压分别联合自适应迭代降剂量技术(AIDR 3D)迭代重建4个等级(off、mild、standard、strong)共12种方案,按管电流等其他参数不变进行颅脑单圈扫描,记录辐射剂量。获得横断面血管CT值及噪声、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及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管电压扫描及不同迭代算法水平重建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管电压100k V时较120 k V时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分别降低39.29%、39.52%和39.42%;管电压80 k V时较120 k V时CTDIvol、DLP及E分别降低66.88%、67.02%和67.31%。管电压一定,不同迭代水平重建时:血管噪声、血管周边脑组织噪声、SNR、C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CT值及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迭代重建水平一定,不同管电压扫描时:血管CT值、血管噪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周边脑组织CT值、SNR、CN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管周边脑组织噪声在AIDR 3D off和mild水平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tandard和strong水平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0 k V管电压扫描联合standard或strong水平的迭代重建算法会获得较高质量的脑血管成像。  相似文献   

18.
多排CT输尿管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排CT(mu lti-detector CT,MDCT)在输尿管疾病中的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地对50例输尿管疾病的多排CT原始图像及三维重建(Three D im ensional,3D)图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0例病人,其中输尿管结石25例;双肾盂、输尿管畸形5例;双侧多发性肾盂旁囊肿4例;双肾盂畸形3例;输尿管良性肿瘤3例;输尿管癌2例;输尿管狭窄4例(血管压迫2例、炎性狭窄1例,肿瘤侵犯1例);壶腹型肾盂4例。结合原始图像及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输尿管病变的形态、大小及位置。结论:多排CT输尿管成像可清楚显示输尿管管腔内、外的多种病变,与普通X线及超声相比,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对临床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等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婷 《重庆医学》2012,41(16):1644-1646
随着16排和64排螺旋CT的应用,CT灌注(CT perfu-sion,CTP)检查技术与CT血管造影技术(CT angiography,CTA)联合应用已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研究中广泛开展,并日趋成熟。两种CT技术的联合应用不仅可以评价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还可以同时直观显示脑动脉的状况。但由于受到CT机探测器宽度的限制,不能一次性获得全脑灌注参数和全脑血管图像。随着128、256、320排容积CT的应用,扫描范围由最初的1cm扩展到16cm,可以覆盖整个大脑进  相似文献   

20.
甘锐  余文艺  兰华 《四川医学》2014,(3):396-39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C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方法4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分别行CTCA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检查,比较二者的一致性。结果CTCA对1—3级冠状动脉分支的显示较好。但对4级冠状动脉分支显示欠佳。CTCA显示管径〉12mm的冠状动脉,狭窄I〉50%的灵敏度为88.78%,特异度为96.05%;阳性预测值为82.86%,阴性预测值97.55%,假阳性率为17.14%,假阴性率为2.45%,准确率为92.96%。CTCA和SCA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1)。结论CTCA是一种快速、无创和可靠的冠状动脉成像方法,与SCA诊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用于冠心病患者的常规筛查,但必要时仍需行SCA检查,为其临床诊治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