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B-NHL及2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cyclin A和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 A和PCNA在B-NHL中的平均标记指数(1abel index,LI)明显高于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生发中心以外的淋巴组织);侵袭性B-NHL中cyclin A的LI和PCNA的LI均高于惰性组;cyclin A与PCNA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 cyclin A和PCNA的高表达与B-NHL的发生发展有关,cyclin A的LI与PCNA LI可以作为衡量B-NHL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和p27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等恶性生物学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组织(甲肿组)、60例甲状腺癌组织(腺癌组)中Sk。p2和p27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甲状腺癌形成过程中,skp2和p27的蛋白表达变化以及其临床意义。结果skp2和p27在甲肿组、腺癌组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6.67%、93.33%和68.33%、36.67%。Skp2蛋白表达:腺癌组明显高于甲肿组(P〈0.01)、淋巴结转移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转移组组织(P〈0.05)。p27蛋白表达:腺癌组明显低于甲肿组(P〈0.01)、在淋巴结转移组组织中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未转移组组织(P〈0.05)。结论Skp2和p27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一甲状腺癌组织中Skp2和p27的表达呈负相关。skp2和p27联合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甲状腺癌的标志物,可提高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3.
研究发现,p27kip1为细胞周期重要调控蛋白,其水平及功能异常参与了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发生发展.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能够特异性识别第187位苏氨酸(Thr187)磷酸化的p27kip1,并介导其多聚泛素化及降解,这一过程的异常直接影响细胞内p27kip1蛋白的绝对含量,并可能与NHL的发病机制有关[1-2].我们检测了与p27kip1降解相关的Skp2及Thr187磷酸化p27kip1蛋白在NHL中的表达,以探讨二者的表达异常与NHL发生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27^kip1和细胞周期素(cyclin)D3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定位、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00例NHL患者病理标本及2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标本中P27^kip1、cyclin D3及细胞增殖指标Ki-67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双标法和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3种淋巴瘤细胞系细胞内P27^kip1和cyclin D3的表达、定位.结果 P27^kip1在NHL组织中的阳性率低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且与肿瘤侵袭性以及增殖活性(Ki-67指数,Ki-67 LI)呈负相关;cyclin D3在NHL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且与肿瘤侵袭性以及增殖活性呈正相关;P27^kip1与cyclin D3呈负相关.但在少数病例出现P27^kip1的异常高表达并伴有cyclin D3和Ki-67的高表达.P27^kip1与cyclin D3在3种淋巴瘤细胞系的表达水平不一,在Raji细胞中P27^kip1与cyclin D3共同高表达并且共定位.结论 P27^kip1的低表达,cyclin D3的高表达与多数NHL的发生发展有关;部分病例或细胞系中P27^kip1的异常高表达及其与cyclin D3相互作用可能是NHL发生的另一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蛋白水平研究Skp2和p27Kip1表达异常与乳腺癌发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n Vision两步法检测30例乳腺正常组织,30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ADH)、30例导管原位癌(DCIS)和56例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类型)(IDC)中Skp2和p27Kip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kp2和p27Kip1表达异常与乳腺癌发生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ADH组、DCIS组及IDC组的Skp2阳性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P0.01),IDC组和DCIS组高于ADH组(P0.01,P0.05),IDC组又高于DCIS组(P0.01)。ADH组、DCIS组和IDC组p27kip1阳性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P0.01,P0.01),IDC组和DCIS组均低于ADH组(P0.01,P0.05),IDC组又低于DCIS组(P0.01)。2IDC伴淋巴结转移组Skp2阳性率显著高于DCIS淋巴结转移组(P0.05);IDCⅢ级高于IDCⅠ~Ⅱ级(P0.01)。反之,p27kip1阳性率在IDC伴淋巴结转移组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IDCⅢ级低于Ⅰ~Ⅱ级(P0.01)。结论 Skp2与p27Kip1异常表达与乳腺癌发生、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27^kip1及其出核相关分子激活蛋白1(AP-1)的辅助因子Jab1在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血清饥饿合并释放方法同步化处理淋巴瘤细胞系Jurkat和Raji细胞,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及RT—PCR技术检测p27^kip1、Jab1在淋巴瘤细胞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和mRNA表达水平变化;采用来普霉素B(LMB)刺激增殖过程中的淋巴瘤细胞,检测p27^kip1、Jab1的表达变化;构建人Jab1基因的pcDNA3.1-myc-Jab1的真核表达质粒,脂质体转染Jurkat细胞,配合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27^kip1的亚细胞定位情况;免疫沉淀检测Jurkat和Raji细胞中p27^kip1与Jab1的结合情况。结果 血清饥饿导致Jurkat和Raji细胞生长周期停滞,p27^kip1蛋白总量增加,Jab1蛋白总量减少。血清释放后两者的蛋白水平呈现相反的表达变化,而p27^kip1mRNA水平无明显改变。LMB可以抑制由血清释放引起的细胞增殖,在此过程中p27^kip1表达上调,Jab1表达下调。转染Jab1真核表达质粒的Jurkat细胞p27^kip1定位有明显的改变。免疫沉淀结果显示在Jurkat和Raji细胞中p27^kip1与Jab1相互结合。结论 Jab1可能通过与p27^kip1结合来介导p27^kip1的核内外分布并影响其表达,进而影响p27^kip1的功能状态,从而参与调控淋巴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B-NHL临床诊断中IgH基因克隆性重排检测基本方法.方法应用PCR方法,采用IgH FR3A引物,检测了7例B-NHL及4例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石蜡样本中IgH基因重排情况.结果黏膜相关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3例中有2例(2/3),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2例中2例(2/2),滤泡淋巴瘤1例中0例(0/1),套细胞淋巴瘤1例中1例(1/1)检测到IgH基因的克隆性重排.总检测率为5/7(71%),4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例病例均为IgH基因的多克隆性重排.结论PCR-FR3A在鉴别淋巴组织肿瘤性或反应性增生和最终确诊B-NHL上是一项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调控抑制因子p27kip1蛋白和周期蛋白E(cyclinE)在大肠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p27kip1和cyclinE蛋白在37例大肠腺癌和26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癌组织中为45.9%,显著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χ2=4.590,P<0.05),并与大肠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χ2=9.653,χ2=6.838,P<0.05);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在大肠腺癌组织中为64.9%,显著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χ2=4.285,P<0.05),并与大肠腺癌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有关(χ2=8.397,χ2=5.261,P<0.05);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组cyclinE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p27kip1蛋白阴性表达组,但两者无相关(r=-0.1133,P>0.05)。结论p27kip1蛋白的低表达和/或cyclinE蛋白的高表达在大肠腺癌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有助于预测其恶性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可能对大肠腺癌的治疗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5(serine/threonine kinase 15,STK15)基因在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与比较42份手术切除淋巴瘤组织及12份手术切除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中的STK15基因表达情况,并分析STK15基因表达与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STK15基因在淋巴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86%比0,P<0.05);STK15基因的表达与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及侵袭性有关,淋巴瘤临床分期越晚,其阳性表达率越高;侵袭性淋巴瘤的表达率明显高于惰性淋巴瘤(P<0.05~0.01).结论:在淋巴瘤中STK15基因呈高表达,并与淋巴瘤的临床分期及侵袭性密切相关.对STK15基因进行靶向治疗将有可能成为治疗淋巴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于人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后,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收集1 μmol/L ATRA作用后的U937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A、p16、021、027及p27相关分子skp2)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免疫沉淀方法检测U937细胞中027与Skp2的结合情况.结果 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在1μmol/L ATRA作用72 h后,72%的U937细胞被阻滞在G0/G1期.Western blot分析显示,ATRA能诱导cyclinA、Skp2表达下凋,p21、p27表达上调.免疫沉淀法检测结果显示在U937细胞中p27与skp2存在相互结合的情况.结论 ATRA可能主要通过诱导p27表达上调引起U937细胞生长阻滞,其过程是由p27相关分子Skp2所介导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淋巴结细针穿刺标本流式细胞术分析方法在诊断淋巴结病变,以及在恶性淋巴瘤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9份疑为淋巴结病变的淋巴结针吸标本涂片进行常规细胞学分析,并结合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分型.使用三色标记的流式细胞术方法分析针吸标本中各细胞免疫表型(CD3、CD3、CD4、CD5、CD10、CD19、CD20、CD23、CD45、K、λ、FMC7、 CD34),确定标本中各细胞组成及有无异常表型细胞.对于淋巴瘤病例,则按照WHO分型标准,根据免疫表型进一步确定其亚型,并对各类病例流式细胞术分型结果和细胞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99份标本中,细胞涂片检出淋巴瘤40例,转移癌29例,反应性增生、坏死、结核30例,有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被误诊为反应性增生;对其中18例NHL进行了病理活组织检查,其中包括B淋巴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16例,T淋巴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99份标本中检出淋巴瘤35例(淋巴母细胞淋巴瘤4例,T淋巴细胞病变1例,其余30例为B-NHL);有28份B-NHL检测到K或λ轻链限制性表达,其K:λ或λ:K大于3:1,B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为(73.2±27.2)%,其中26份能根据免疫标志物的表达确定其亚型.经病理活组织检查确定为B-NHL的16份标本中,仅2例滤泡淋巴瘤与流式细胞术分型结果不一致.对于反应性增生及转移癌等标本,流式细胞术分析未查见异常淋巴细胞,其k:λ或λ:k均小于3:1.结论 淋巴结细针穿刺标本的流式细胞术分析有助于淋巴结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并可确定NHL的亚型.  相似文献   

12.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Skp2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Skp2、p27及Ki-67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60例DLBCL及20例正常淋巴结中Skp2、p27和Ki-67的表达情况,并检测12例DLBCL和12例正常淋巴结中Skp2和p27 mRNA的水平,分析Skp2、p27及Ki-67的表达与DLBCL的关系。结果60例DLBCL中,Skp2、Ki-67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淋巴结(P〈0.01);p27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淋巴结(P〈0.01);Skp2与p27表达呈明显负相关,与Ki-67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Skp2的表达与Ann Arbor分期、疗效及预后显著相关,而与性别、年龄及结外病灶数均无明显相关性,即Ann Arbor分期为Ⅲ/Ⅳ期者以及疗效差者Skp2为高表达,Skp2低表达组生存率明显高于Skp2高表达组。p27和Ki-67的表达与上述临床指标无明显相关性。12例DLBCL的Skp2 mRNA表达水平相对量升高(P〈0.05),而p27 mRNA表达水平相对量并无明显降低。结论Skp2的高表达可能在DLBCL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且与病程的进展、疗效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DLBCL极有价值的分子生物学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Skp2和p27kiP1、p21WAF1的表达与浆液性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kp2、p27kiP1、p21WAF1在124例浆液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良性腺瘤25例、交界性肿瘤19例、卵巢浆液性腺癌80例)。结果 (1)在卵巢癌中Skp2、p27k1P1、p21WAF1蛋白染色阳性率分别为47.5%(38/80)、35.0%(27/80)和38.8%(28/80),显著高于交界性[分别为0、73.7%(14/19)、73.7%(14/19)]和良性卵巢肿瘤[分别为0、80.0%(20/25)、80.0%(2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W 值分别为29.042、37.223、36.255,P均<0.001)。(2) Skp2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Z=-4.345,P<0.001)、临床病理分期(Z=-3.391,P=0.001)和有、无淋巴转移(Z=-4.141,P<0.001)有关。而p27kiP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Z=-2.337,P=0.019)、临床病理分期(Z=-2.559,P=0.01)和有、无淋巴转移(Z=-2.340,P=0.019)有关。p21WAF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Z=-2.437,P=0.015)、临床病理分期(Z=-1.762,P=0.078)和有、无淋巴转移(Z=-2.632,P=0.008)有关。(3) Skp2和p27kiP1、p21WAF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s=-0.479、rs=-0.450,P均<0.001)。结论 Skp2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增加,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呈正相关。而p27kiP1、p21WAF1蛋白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降低,与上述临床病理特征呈负相关;Skp2蛋白表达与p27kiP1、p21wAF1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提示Skp2、p27 KiP1、p21WAF1蛋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存活蛋白(Survivin)和P63蛋白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与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相互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TdT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技术检测43例B-NHL和10例反应性增殖淋巴组织(RHL)中的survivin和P63蛋白表达以及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水平。结果表明:survivin和P63在43例B-NHL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9.8%(30/43)和82.7%(36/43),survivin和P63在10例RHL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1/10)和40%(4/10),survivin在侵袭性B—NHL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惰性B—NHL(83.3%vs46.2%,P〈0.01),P63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survivin阳性表达与凋亡指数(AI)和增殖指数(PI)呈正相关(r=0.429,P〈0.01;r=0.348,P〈0.01),P63蛋白阳性表达与AI和PI呈正相关(r=0.451,P〈0.01;r=0.369,P〈0.05),B—NHL的AI和PI呈显著正相关(r=0.598,P〈0.001)。结论:survivin可能参与了B—NHL的凋亡和增殖调控机制,P63作为癌基因参与B—NHL发生,二者可能共同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  相似文献   

15.
姜黄素调节B淋巴瘤细胞p300和HDAC1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300是一种具有组蛋白乙酰化酶活性的转录辅助因子,HDAC1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本研究查明姜黄素对B-NHL细胞株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这种影响与p300以及HDAC1转录调节表达的关系。以不同浓度(6.25-50μmol/L)的姜黄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Raji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Annexin.VFITC/PI双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和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aji细胞中HDAC1和p300的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姜黄素对Raji细胞抑制作用呈明显的时效和量效关系。24小时的IC50为25μmol/L;姜黄素能够诱导Raji细胞凋亡,凋亡率为14.38%-61.18%,并呈浓度依赖性。姜黄素明显抑制HDAC1和p300的活性和表达。在IC50浓度时,随着时间的延长,其p300和HDAC1 mRNA表达和蛋白含量逐渐降低,呈时间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P〈0.05)。结论:姜黄素对B细胞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具有抗肿瘤细胞的增殖作用,并促进其凋亡。姜黄素能够抑制转录共激活因子p300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活性和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石蜡包埋组织恶性淋巴瘤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现象应用于石蜡包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方法应用B细胞性淋巴瘤细胞株Raji作为阳性对照,免疫球蛋白重链V区及J区特异性引物,单轮PCR扩增方法对存档的29例恶性淋巴瘤(B细胞性对例,T细胞性2例),6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2例上皮性肿瘤石蜡包埋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70.4%(19/27)的B细胞性淋巴瘤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存在重排现象,并均表现为单克隆性。而T细胞性淋巴瘤以及非淋巴瘤性病变无重排现象。本研究所用方法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的阳性检出率低于半筑巢式peR扩增(80%)。结论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重排在B细胞性淋巴瘤具有特异性,能够用于该类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探讨抗CD20单抗利妥昔(Rituximab,RTX)对Gemcitabine和Navelbine的化疗增敏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体外培养Daudi、Ramos、Namalwa和Raji细胞,采用X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出各自的IC50;比较Gemcitabine或Navelbine单药及Gemcitabine或Navelbine分别与RTX两药协同作用的IC50;用Western blot测定Daudi、Ramos、Raji和Namlwa细胞经RTX20μg/ml作用24小时后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单药抗CD20单克隆抗体对4株细胞无明显诱导凋亡作用,抑制率在3%-10%之间波动。RTX可使Gemcitabine或Navelbine对Daudi、Namalwa和Raji细胞株的细胞毒作用有明显增强;在Namalwa和Raji细胞株经RTX作用24小时后,BCL-2蛋白表达下调。结论:RTX对新一代细胞毒药物Gemcitabine或Navelbine有明显的细胞毒增敏作用。Namalwa和Raji细胞株经RTX作用24小时后BCL-2表达下调,这可能是RTX增敏细胞毒药物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