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何林  何报宁  陈松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0):1208-1209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活检对鼻咽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确诊治疗前行颈淋巴结活检的鼻咽癌58例和同期仅行鼻咽部活检的鼻咽癌60例。分析两组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以及颈淋巴结活检后距专科治疗时间与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鼻咽部活检组与颈淋巴结活检组远处转移率为20%(12/60)与39.66%(23/58)(P<0.05),两组5年生存率为50%(30/60)与29.31%(17/58)(P<0.05)。颈淋巴结活检后2周内和2周后行专科治疗远处转移率为26.67%(8/30)和53.57%(15/28)(P<0.05);两组5年生存率为40%(12/30)与21.43%(6/28)(P>0.05)。结论:鼻咽癌颈淋巴结活检及术后未及时行专科治疗影响鼻咽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颈部淋巴结活检与穿刺对鼻咽癌远处转移的影响。方法  12 0例 N1 ~ N3鼻咽癌行放射治疗 ,其中 12例放疗前行颈部淋巴结活检 ,3 6例放疗前行颈部淋巴结穿刺。结果 未行颈部淋巴结活检、穿刺 ( A组 )与行颈部淋巴结穿刺 ( B组 )、活检 ( C组 )的 5年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 80 .2 %、60 .6%、4 5 .8% ,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0 82 ) ;颈部淋巴结活检、穿刺与治疗间隔≤ 2周 ( D组 )、>2周 ( E组 )与未行此两项检查 ( A组 )比较 ,D组无远处转移率无明显下降 ( P=0 .94 77) ,E组有显著性下降 ( P=0 .0 0 16)。结论 鼻咽癌远处转移率不但与 N分期有关 ,还与是否行颈部淋巴结活检、穿刺有关 ,而且与此检查至放疗的间隔时间长短有关 ,间隔长 ,远处转移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原发鼻咽涎腺型癌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1963—2006年本院收治的 54例原发鼻咽涎腺型癌患者资料,其中腺样囊性癌 36例、黏液表皮样癌 11例、腺癌 7例,单纯手术 2例、单纯放疗 30例、综合治疗 22例(手术加放疗 15例,放疗加手术 7例)。8例接受化疗(术后辅助化疗 1例,同期放化疗 1例,复发后化疗 6例)。用Logrank法单因素分析。结果 随访率为89%。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5%、61%,无局部区域失败生存率分别为74%、55%,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2%、70%。治疗失败 35例,其中 26例局部区域失败(1例鼻咽复发加颈部淋巴结转移,23例鼻咽复发,2例颈部淋巴结转移)。发生远处转移 13例(4例出现多脏器转移),其中肺转移 10例、肝转移 3例、骨转移 2例、脑转移 1例、皮下转移 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亚型与总生存率相关(χ2=15.29,P=0.000),而颈部淋巴结转移与无远转生存率相关(χ2=9.08,P=0.003)。结论 鼻咽涎腺型癌是一种局部侵袭性强、病程发展相对较慢的疾病,治疗上推荐手术与放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4.
颈癌淋巴结活检与地鼻咽癌远处转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颈部淋巴结活检与穿刺对鼻咽癌远处转移的影响。方法 120例N1-N3鼻咽癌行放射治疗,其中12例放疗前行颈部淋巴结活检,36例放疗前行颈部淋巴结穿刺。结果 未行颈癌淋巴结活检、穿刺(A组)与行颈部淋巴结穿刺(B组)、活检(C组)的5年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80.2%、60.6%、45.8%,差异有显著性(P=0.0082);颈部淋巴结活检、穿刺与治疗间隔≤2周(D组)、>2周(E组)与未行此两项检查(A组)比较,D组无远处转移率无明显下降(P=0.9477),E组有显著性下降(P=0.0016)。结论 鼻咽癌远处转移率不但与N分期有关,还与是否行颈部淋巴结活检、穿刺有关,而且与此检查至放疗的间隔时间长短有关,间隔长,远处转移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调强放疗(IMRT)初治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2006—2008年,6个治疗中心共 300例经病理活检确诊为鼻咽癌的初治患者接受全程IMRT。UICC/AJCC 2002分期Ⅰ、Ⅱ、Ⅲ、Ⅳa+b期分别为6、45、141、108例。放疗处方剂量鼻咽原发灶计划把体积为 70~74 Gy,颈部转移淋巴结计划把体积为 68~70 Gy,计划靶体积 -1为 60~64 Gy,计划靶体积 -2为 50~54 Gy,均分30次6周完成。Ⅲ~Ⅳa+b期患者接受了以铂类为基础化疗。Cox法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随访率为99.7%。4年局部控制率、区域控制率、无远处转移率、无瘤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94.0%、95.5%、87.4%、80.8%及86.1%。急性1、2、3级放射性黏膜炎分别占18.0%、48.7%、33.3%,晚期 0、1、2级口干分别占12.0%、 75.7%、12.3%。18、15、42例出现局部﹑颈部淋巴结复发、远处转移。多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影响总生存率(χ2=5.17,P=0.023)、无远处转移率(χ2=6.91,P=0.009)、无瘤生存率(χ2=8.15,P=0.004)。结论 IMRT可提高初治鼻咽癌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治疗失败最主要原因为远处转移,N分期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33例原发鼻咽腺样囊性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分析鼻咽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诊治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前近40年间收治的33例鼻咽腺样囊性癌患者,其中13例接受综合治疗(手术+放疗9例;放疗+手术4例),20例采用单纯放疗.从发病到确诊最短为1.0个月,最长为36.4个月,中位值为12个月.确诊前18例误诊,以中耳炎多见.临床症状基本与鼻咽鳞癌相似.颈部淋巴结转移少见(4例),颅神经受累多见(19例).结果 全组随访5.0-245.2个月,中位随访时间60.8个月.5、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6%、29%,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1%、27%,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1%、40%,无远处转移率均为62%.治疗失败20例,其中15例局部Ⅸ域复发(13例原位复发,2例颈上淋巴结转移).发生远处转移9例,其中肺转移5例,肺+骨2例,肝1例,骨1例.单因素分析临床分期(Ⅰ+Ⅱ期:Ⅲ+Ⅳ期,P=0.009)影响预后,治疗模式(单纯放疗综合治疗,P=0.598)5生存率相似(65%:67%).结论 鼻咽腺样囊性癌是一种局部侵袭性强、病程发展相对较慢、可带瘤长期存活的疾病.治疗上可选择单纯放疗,也可选择综合治疗(手术+放疗或放疗+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鼻咽部活检和/或颈部肿大淋巴结切取活检对鼻咽癌放疗预后的影响。方法1996年3月-2007年3月收治有颈部淋巴转移的鼻咽癌患者298例,其中经鼻咽部活检者158例,经颈部肿大淋巴结切取活检者96例,二者皆取活检者44例,全部行根治性放疗。结果鼻咽部活检组3a、5a生存率分别为59%和54.4%;颈部肿大淋巴结切取活检组3a、5a生存率分别为38.5%和34.4%;二者皆取活检组3a、5a生存率分别为36.4%和31.8%。鼻咽部活检组与其它二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颈部淋巴转移切取活检可增加其远处转移率,降低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与鼻咽癌IMRT后发生远处转移之间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10—2012年接受IMRT的474例初治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种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采用进入法进行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 474例患者中400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122例经IMRT后存在颈部淋巴结残留。4年累计远处转移率13.7%(65/474),4年OS、DFS、LRFS、DMFS分别为82.9%、81.4%、93.5%、86.3%。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方式、下颈Ⅳ/Ⅴb/Ⅴc区淋巴结转移、颈部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残留淋巴结大小、淋巴结消退时间是DMFS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放化疗能降低鼻咽癌IMRT后远处转移发生率。颈部淋巴结越大,越容易发生残留,残留淋巴结越大,发生远处转移风险越高。颈部大淋巴结(≥6 cm)、残留淋巴结>1 cm及在放疗3个月后仍有淋巴结残留为鼻咽癌IMRT后DMFS的不利预后因素,需探讨更合理的干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初诊时即伴有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的治疗结果 并探讨其预后.方法 3年余共收治46例初诊伴有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其中43例为单器官转移,3例为多器官转移.肝转移19例,骨转移11例,肺转移7例,腋窝淋巴结和纵隔淋巴结各6例,脑转移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鼻咽部及颈部40~85 Gy放疗.41例接受了1~5周期PF方案化疗,23例接受了远处转移灶姑息性放疗.结果 随访率为100%.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47%、30%、19%,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转移灶是否放疗及KPS评分是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转移灶放疗与末放疗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9个月和13个月(X2=8.63,P=0.012),KPS评分≥80和<80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6个月和12个月(X2=3.95,P=0.035).结论 首诊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患者得到积极治疗后仍有长期生存可能,KPS评分高者预后好,在全身化疗、原发灶放疗及支持治疗的同时转移病灶局部治疗可能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的远期疗效、预后影响因素和毒副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68例按UICC/AJCC2002分期为Ⅰ~ⅣB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治疗失败因素和毒副作用。868例患者均接受全程根治性调强放疗,301例单纯放疗,567例放化疗。放疗处方剂量:鼻咽大体肿瘤靶区68Gy/30次,颈部淋巴结大体肿瘤靶区60~66Gy/30次,临床靶体积1处方剂量60Gy/30次,临床靶体积2处方剂量54Gy/30次。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50个月(5~115个月),5年疾病特异生存率(DSS)、局部无复发率(LRFR)和无远处转移率(DMFR)分别为84.7%、91.8%和84.6%。186例(21.3%)患者治疗失败,远处失败发生率为67.7%(126/186)。全组186(21.3%)例治疗失败,远处转移最常见(111例,59.7%),其次是鼻咽局部复发(42例,22.6%),颈淋巴结复发较少(10例,5.4%);其他失败模式低于5%,鼻咽+颈部复发8例(4.3%),远处转移+颈部复发8例(4.3%),远处转移+鼻咽复发6例(3.2%),远处转移+鼻咽+颈部复发1例(0.5%)。T1、T2、T3和T4患者的5年LRFR分别为100.0%、96.0%、90.4%和83.3%,χ2=26.32,P=0.000。N0、N1、N2和N3患者5年DMFR分别为96.1%、85.6%、73.7%和62.1%,χ2=65.54,P=0.000。Ⅰ、Ⅱ、Ⅲ和ⅣA~ⅣB期患者5年DSS分别为100.0%、96.4%、82.7%和70.4%。多因素分析显示,GTV最低剂量是LRFR的唯一预后影响因素,也是DSS影响因素;T和N分期是DMFR及DSS的影响因素。急性不良反应主要为1和2级,同期化疗较单纯IMRT的急性反应重。张口困难和口干的晚期副反应轻微,放射性脑损伤发生在T晚期患者,发生率为5.5%(48/868)。结论:鼻咽癌IMRT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远处转移是主要的失败模式,T和N分期晚及GTV接受的最低剂量低是影响鼻咽癌预后的不利因素。急性毒副作用可以较好耐受,张口困难和口干的晚期副反应轻微,但局部晚期患者应注意放射性脑损伤的发生,同期化疗可加重放疗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蒋朝阳  张涛  高辉  张伶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20):1019-1023
  目的  回顾性分析鼻咽癌患者伴有颈部及Ⅴ区后缘间隙淋巴结转移的预后情况,为颈部淋巴结分区及鼻咽癌N分期的进一步修订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6年6月成都军区总医院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406例,分析伴有颈部及Ⅴ区后缘间隙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后情况。  结果  406例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无局部复发生存率(local relapse-free survival,LRFS)、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分别是75.0%、63.4%、87.2%和81.8%。伴有Ⅴ区后缘间隙淋巴结转移患者的3年OS、PFS、LRFS、DMFS分别是51.5%、22.7%、90.0%和41.3%。N3期患者伴或不伴有Ⅴ区后缘间隙淋巴结转移的3年OS、PFS、LRFS、DMFS分别是43.9%和84.7%(P=0.002)、12.9%和55.4%(P=0.006)、88.9%和80.3%(P=0.649)、33.0%和85.9%(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N分期是影响OS、PFS、DMFS的预后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Ⅴ区后缘间隙淋巴结转移是影响DMF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  结论  鼻咽癌患者伴有Ⅴ区后缘间隙淋巴结转移预后差,且该区淋巴结转移预示患者远处转移的风险增加。建议将Ⅴ区后缘间隙作为头颈部肿瘤一个新的颈部分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颈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160例初治颈淋巴结转移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90例)和热疗组(70例)。对照组:接受氟尿嘧啶+顺铂化疗后原发灶和颈淋巴结转移灶均接受常规放疗。热疗组:放化疗方法同对照组,颈淋巴结转移灶于放疗第1周开始配合局部热疗。结果热疗组和对照组5 a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1.4%、21.1%(χ2=16.043,P<0.05),5 a生存率分别为58.6%、41.1%(χ2=4.805,P<0.05),5 a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1%、76.7%(χ2=13.413,P<0.05),5 a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7.1%、44.4%(χ2=0.866,P>0.05)。结论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颈淋巴结转移鼻咽癌的近远期疗效均优于单纯放化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部淋巴结微波热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154例初治N2~N3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热疗组(76例).对照组用氟尿嘧啶+顺铂化疗1~2周期(21 d为1周期)后原发灶常规放疗DT 70~78 Gy分35~39次,颈淋巴结转移灶DT 68~72 Gy分34~36次.热疗组放化疗方法同对照组,颈淋巴结于放疗第1周开始配合局部热疗,每次加温45min,2次/周,共8~14次.结果 热疗组、对照组5年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和77%(X2=14.24,P<0.0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7%、44%(X2=0.73,P>0.05),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1%、21%(X2=15.91,P<0.01),总生存率分别为59%、41%(X2=5.09,P<0.05).结论 对N2、N3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淋巴结微波热疗的5年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优于单纯放化疗组.  相似文献   

14.
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综合治疗的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部淋巴结微波热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154例初治N2~N3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热疗组(76例).对照组用氟尿嘧啶+顺铂化疗1~2周期(21 d为1周期)后原发灶常规放疗DT 70~78 Gy分35~39次,颈淋巴结转移灶DT 68~72 Gy分34~36次.热疗组放化疗方法同对照组,颈淋巴结于放疗第1周开始配合局部热疗,每次加温45min,2次/周,共8~14次.结果 热疗组、对照组5年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和77%(X2=14.24,P<0.0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7%、44%(X2=0.73,P>0.05),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1%、21%(X2=15.91,P<0.01),总生存率分别为59%、41%(X2=5.09,P<0.05).结论 对N2、N3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淋巴结微波热疗的5年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优于单纯放化疗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部淋巴结微波热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154例初治N2~N3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8例)和热疗组(76例).对照组用氟尿嘧啶+顺铂化疗1~2周期(21 d为1周期)后原发灶常规放疗DT 70~78 Gy分35~39次,颈淋巴结转移灶DT 68~72 Gy分34~36次.热疗组放化疗方法同对照组,颈淋巴结于放疗第1周开始配合局部热疗,每次加温45min,2次/周,共8~14次.结果 热疗组、对照组5年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和77%(X2=14.24,P<0.01),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7%、44%(X2=0.73,P>0.05),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1%、21%(X2=15.91,P<0.01),总生存率分别为59%、41%(X2=5.09,P<0.05).结论 对N2、N3期鼻咽癌放化疗配合颈淋巴结微波热疗的5年颈淋巴结局部控制率、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优于单纯放化疗组.  相似文献   

16.
MRI、CT和PET-CT检查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ng LL  Ma J  Chen Y  Zong JF  Sun Y  Wang Y  Wu HB  Cui NJ 《癌症》2007,26(7):737-741
背景与目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已成为鼻咽癌放射治疗发展的方向,靶区勾画的精确性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MRI、CT以及18F-FDG PET-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为设计放射治疗计划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5年4月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收治、经病理证实的初诊鼻咽癌87例,所有病例同时具有治疗前鼻咽和颈部的MRI、增强CT及PET.CT检查资料.在MRI、CT及PET-CT上分别评价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74侧(87例患者)咽旁间隙中,MRI、CT和PET-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44.8%、33.9%和24.1%.MRI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优于CT(P=0.037).MRI及CT对鼻咽癌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高于.PET-CT,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2).咽后淋巴结的最小径与PET-CT的标准摄取值呈正相关(r=0.832,P<0.001).结论:MRI对咽后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高于CT及PET-CT.在鼻咽癌的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中,三者的结合应用将有利于提高靶区勾画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7.
N0期鼻咽癌上半颈预防照射的长期随访结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n CZ  Li DR  Chen ZJ  Li DS  Guo LJ  Guo H 《癌症》2008,27(3):295-298
背景与目的:对N0期鼻咽癌患者的颈部预防照射,照射范围必须包括全颈还是上半颈,目前还存在争议。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回顾性分析评价N0期鼻咽癌半颈照射的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2例N0期鼻咽癌患者半颈预防照射颈部长期控制结果及相关因素。全部患者均接受根治性放疗,鼻咽中位剂量DT70Gy;颈部治疗范围只包括双侧上半颈,治疗中位剂量DT50Gy。Kaplan-Meier法计算相关生存率、颈部复发率,log-rank检验对颈部复发率差异进行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有17例患者治疗后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颈部5年控制率96.06%;其中6例患者同时合并鼻咽部复发,11例单纯颈部复发。单纯野内和野外复发率分别为0.93%(4/432)和1.62%(7/43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7)。63例患者有鼻咽复发,有鼻咽复发者的颈部复发率为9.52%(6/63),明显高于无鼻咽复发者的2.98%(11/3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鼻咽复发是影响颈部控制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N0期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后颈部复发率很低,颈部预防照射范围仅包括双上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检测hOT7T175基因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鼻咽癌和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hOT7T175蛋白及mRNA的表达.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hOT7T175蛋白在鼻咽癌组阳性率为40.9% (45/110),低于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的阳性率70.5% (31/4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76,P=O.001).鼻咽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与hOT7T175蛋白表达关系密切,其相伴概率最小,为0.003,Wald统计量最大,为8.813,说明淋巴结转移在影响hOT7T175蛋白表达不同因素中很重要.hOT7T175 mRNA在鼻咽癌组表达率为47.1%(16/34),低于非肿瘤性鼻咽部组织的表达率88.2%(15/1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26,P=0.011).影响hOT7T175 mRNA表达不同因素中鼻咽癌患者的年龄与hOT7T175 mRNA表达有关,鼻咽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与hOT7T175 mRNA表达关系密切,其中淋巴结转移的相伴概率最小,为0.001,Wald统计量最大,为11.647,说明淋巴结转移在影响hOT7T175 mRNA表达不同因素中很重要.结论 hOT7T175在非肿瘤性鼻咽上皮高表达,在鼻咽癌中表达率降低.hOT7T175的表达率降低与鼻咽癌的淋巴结转移(N分期)有关,提示hOT7T175可能在鼻咽癌的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