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本文在电镜下对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的突触特征进行了研究。边缘区中可见四种类型的突触:轴—体,轴—树,轴棘及轴—轴。在胞体、树突或树突棘上均可见有对称性及非对称性突触。多数对称性突触含有多形性小泡,而非对称性突触主要含圆形小泡。我们还在边缘区中首次观察到少量轴—轴—棘突触。边缘区中这些突触特征和纹状体其余部位有区别。 相似文献
4.
5.
海人藻酸损毁纹状体边缘区后对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4,自引:1,他引:44
用立体定向技术将神经毒性物质海人藻酸注射到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使该区神经细胞体受到破坏、并在注射前后用Y型迷宫实验检查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结果发现双侧纹状体边缘区受到破坏的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明显减退、推测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不仅在结构上有其特殊性,而且可能与大鼠的学习和记忆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多巴胺受体D1A在纹状体边缘区的分布及其是否参与了大鼠的学习记忆过程。方法:先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多巴胺受体D1A在纹状体边缘区的分布,再向纹状体边缘区内立体定位微量注射多巴胺受体D1A拮抗剂SCH-23390(1%,0.1μl/侧)或等量的生理盐水,检测大鼠注射前后Y-迷宫结果的变化。结果:多巴胺受体D1A免疫组化阳性产物广泛分布于大脑皮层、海马、杏仁核、Meynert基核、下丘脑等处的胞体和突起上。在纹状体内,多巴胺受体D1A的阳性产物广泛而不均匀地分布于神经元的细胞核内,密度最大的区域在纹状体的尾内侧边缘。在纹状体尾内侧边缘,分布有多层密集平行排列的多巴胺受体D1A强阳性的椭圆形胞核,围绕苍白球外侧边缘,沿背腹方向呈带状分布,细胞核形态与位置和边缘区一致。行为实验证明,边缘区微量注射多巴胺受体D1A拮抗剂SCH-23390后,显著降低了大鼠的长期学习记忆能力。结论:大鼠脑纹状体边缘区神经元内存在多巴胺受体D1A,它们参与了成年SD大鼠的长期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7.
穹窿海马伞损伤对大鼠学习记忆和海马GFAP阳性神经胶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为探讨穹隆海马伞损伤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之间的关系 ,切断 SD成年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 ,用 Y迷宫和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系统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的变化状况及它们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 :损伤 2周后 ,损伤组损伤侧海马 CA1 区辐射层和齿状回分子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的数密度较正常组分别增多 3 0 .2 9%和 3 0 .15 % (都为 P<0 .0 1) ,胞体面积分别增加 16.0 4%和 19.42 % (都为 P<0 .0 1) ,齿状回分子层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体密度增大 19.40 % (P<0 .0 5 )。经相关分析 ,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与海马 CA1 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阳性细胞数密度呈负相关 (r=-0 .83 6,P<0 .0 1) ,与齿状回数密度呈负相关 (r=-0 .792 ,P<0 .0 1)。提示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学习记忆过程 相似文献
8.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P物质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的结构与功能.方法 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大鼠脑切片内P物质受体的定位分布进行研究.结果 P物质受体阳性胞体和树突在中枢神经系统有不均匀分布.纹状体边缘区内有较强P物质受体阳性胞体和树突,典型的梭形细胞沿背腹方向行走.结论 边缘区内有P物质受体的分布.推测边缘区内P物质递质有接受、整合功能. 相似文献
9.
海人藻酸注射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后c-fos原癌基因蛋白在脑内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研究纹状体边缘区与脑内其他和学习记忆等功能有关结构间的关系,将海人藻酸注射于大鼠纹状体边缘区,观察c-fos原癌基因蛋白(FOS)在脑内的表达。海人藻酸注射4h后,脑内有少量FOS表达.海人藻酸注射6h后,脑内FOS表达增至最高峰.在嗅脑、基底前脑、海马、杏仁核,大脑皮质以及丘脑的中线核和网状核中有大量密集的FOS表达。另外,在纹状体、Meynert基底核、脚内核、丘脑底核、黑质外侧都及其背外侧区可见较多FOS表达.在视前区、丘脑下部外侧区、外侧缰核和中脑中央灰质等部位可见少量FOS表达。海人藻酸注射纹状体边缘区后18~24h,上述各部位的阳住表达逐渐减少,齿状回的表达消失.海人藻酸注射后48h,脑内各部位的FOS阳性反应均消失。本研究结果提示:纹状体边缘区和脑内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结构间有密切的功能联系,但边缘区在脑学习记忆功能中的地位以及与脑中其他学习记忆有关结构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的传入投射—WGA-HRP逆行和顺行追踪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WGA-HRP顺行和逆行追踪法研究了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的传入投射。当WGA-HRP微电泳入纹状体边缘区时,逆行标记胞体见于黑质外侧部及背外侧区,包括脚周核、丘脑后板内核等;当WGA-HRP庄射于黑质外侧部及背外侧区时,纹状体边缘区中可见顺行标记纤维从腹侧向背侧走行,并可见许多终末终止于此。结果表明,黑质外侧部及背外侧区,包括脚周核及丘脑后板内核等投射到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可能和听觉、运动及边缘系统等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观察 P物质受体 m RNA在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内的表达 ,本实验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从基因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探索了大鼠纹状体边缘区能否合成 P物质受体。结果证明 ,P物质受体 m RNA阳性杂交信号不均匀地分布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 ,在纹状体内的分布也不均匀 ,尾壳核内有少量中等大小的阳性胞体 ,苍白球内也有少量大的阳性胞体 ;而在尾壳核和苍白球之间的边缘区内则有许多梭形强阳性神经元胞体呈带状分布。 P物质受体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神经元细胞体的分布与原位杂交组织化学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提示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内可以合成 P物质受体 ,具有接受和整合 P物质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大鼠在水迷宫训练后海马内神经纤维出芽的追踪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以往研究发现了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可以引致大鼠海马CA3区多形层有纤维出芽,在训练的7 ̄14天内,出芽的程度随着训练时间的延长而增多,但14 ̄21天则出现减少的趋势。该文探讨纤维出芽的程度与训练的时间间的关系。方法:用水迷宫训练大鼠21天,使其在海马CA3区多形层有纤维,然后在不同时间段杀死取材,用Timm染色方法显示海马内出芽纤维进行比较,寻找停止训练不同时间出芽程度差异。结果:模型组,训练21天,停止7天后的出芽纤维量与训练21天的比有明显减少,多为点状的银颗粒分布在海马CA3区多形层内,偶尔可见片状的银颗粒残留。训练停止14天后的与停止训练7天后的比又有所减少,片状的银颗粒完全消失,仅见点状的银颗粒散在分布于海马CA3区多形层内。训练停止21天后的未见银颗粒沉积在海马CA3区多形层内,即出芽的纤维全部 相似文献
14.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内P物质、脑啡肽和胆囊收缩素免疫阳性反应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最近Chudler等发现大鼠对伤害性反应的神经元集中在纹状体边缘区部位。本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中和痛觉有关的P物质、亮氨酸-脑啡肽、胆囊收缩素的分布。P物质、亮氨酸-脑啡肽、胆囊收缩素免疫阳性纤维和胞体在边缘区中分布密集,形成一条明显的带状,带的宽度和位置与边缘区一致。本文证明纹状体边缘区中存在密度较高的P物质、亮氨酸-脑啡肽、胆囊收缩素免疫阳性纤维和少量胞体,并讨论了这些免疫阳性纤维的来源及其与痛觉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老年学习记忆减退大鼠海马GABA能神经元树突内线粒体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讨GABA 能神经元与老年学习记忆减退的关系,本研究以老年学习记忆减退大鼠为模型,用免疫电镜结合体视学方法观察了老年学习记忆减退大鼠海马CA1 区放射 分子层的GABA 能神经元树突内线粒体的改变。结果显示,线粒体的面数密度在老年学习记忆损害组明显小于青年组和老年正常组(P< 0.01);体密度的绝对值有所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衰老时较小的树突内线粒体的密度增大,老年学习记忆正常组小直径树突内线粒体面数密度的增加较老年学习记忆损害组更明显。结果提示,衰老过程中,GABA 阳性树突内线粒体的数目减少,单个线粒体的体积代偿性增大。老年学习记忆减退时,树突结构和功能的内源性代偿能力下降,可能处于一种失代偿状态。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Meynert基底核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本实验采用脑内埋管微量注射技术,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0,0.01,0.1和0.4nmol四个剂量组)分别注入大鼠双侧的Meynert基底核内,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大鼠进行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能力的测试。结果发现:0.1和0.4nmol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均能使大鼠训练时寻找平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延长,第12d的空间探索试验,0.1和0.4nmol剂量组的大鼠找到平台的时间也显著延长。结果提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在Meynert基底核内可损害大鼠的空间辨别性学习能力和记忆的巩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