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臂丛神经干计算机三维重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重建臂丛神经干的三维轮廓及内部各神经束的立体行径。方法 采用头发作为定位材料,将臂丛神经上、中、下干连续组织切片后进行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高分辨率扫描仪获取二维数码信息后输入计算机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真实地再现臂丛神经上、中、下干的三维立体结构及干内各神经束的三维立体行径,重建结构均能单独或搭配显示,还能任意角度显示。结论 由于采用了较为精确的定位材料和方法,图像显示效果较好,是一种臂丛神经三维重建的较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构建神经纤维束显微结构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实用方法。方法:SD大鼠全脑连续冰冻切片经Luxol Fast Blue染色显示锥体束。采用分区显微摄影法,获取每张脑组织切片的二维图像。运用Photoshop 7.0软件对每张脑片的图像进行拼接,根据三轴定位法对拼接图像进行配准,导入3D-DOCTOR4.0软件对脑和锥体束进行表面重建和体素重建。利用3DMAX8.0软件对重建模型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重建出SD大鼠脑和锥体束全貌模型清晰逼真,可以在任意断面从不同角度观察锥体束的显微结构,动态显示锥体束在脑内的立体行径。结论:基于连续组织切片的三轴定位法结合三维重建软件可以真实地再现锥体束的显微结构及其在脑内的三维立体行径,为神经纤维束的损伤修复研究提供精确的三维立体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心脏三维重建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的心脏进行三维重建,为心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三维解剖学依据。方法 将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心脏部分的薄层断面(层厚1.0mm)输入SGI工作站,经数据分割、对位重建、平滑处理和三维显示等步骤,完成对心脏结构的三维重建。结果 本研究完整地重建出了心脏结构,重建的结构能够以多结构、多彩色实体模型方式显示,可显示心脏内部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和毗邻关系,可在三维空间伴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结论 重建出的三维图像清晰地显示了心脏内部和整体的结构,实现了心脏的二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4.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结构形态三维重建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过程结构形态三维重建的方法,三维重建再生神经通过损伤界面和吻合口的过程及规律。方法 用硅胶管桥接60只大鼠左侧坐骨神经长6mm缺损,术后3,7,15,30,60,90d取坐骨神经远近端各1cm,石蜡包埋,连续切片,HE,硝酸根-luxol快蓝染色,显微摄像输入微机后进行图像配准,二维综合处理,最终在SGI三维图形工作站上完成三维重建和显示。结果 三维图像显示新生神经纤维与正常神经纤维相比有郎飞氏结尚未形成,排列紊乱,髓鞘较薄,轴索较细,神经膜管形成等差异,胶原纤维大量增生阻碍了新生新生神经纤维的生长。结论 利用计算机图像重建技术,采用三维图像的形式对外周神经再生过程和再生规律进行可视化研究,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侧脑室三维重建及立体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侧脑室三维重建的基本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正常尸体头颅冰冻横断切片后 ,使用自制的三维重建程序 ,应用计算机对横断切片重建 ,并进行相应的立体观测。结果 重建后的侧脑室可任意放大或缩小、单独或叠加显示 ,任意旋转、剖割和透明处理 ,重建图像轮廓清晰 ,色彩自然 ,同时附带测量和定位数据 ,能清楚的显示与邻近器官的位置关系。结论 使用颅脑组织横断切片重建侧脑室结构 ,应用于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中 ,能提高加深对脑室形态位置关系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中国人体鼻部可视化数字模型。方法:应用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采用体绘制及面绘制重建方法,分别在P4微机和SGI工作站上对鼻部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及立体显示。结果:重建鼻部主要结构的三维数字模型,三维重建图像能够清晰显示鼻部众多结构的三维解剖关系。结论:中国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精确的断面数据,鼻部三维交互可视化及数字模型可准确反映该区域复杂的解剖结构及其空间毗邻关系,可为该区疾病的影像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臂丛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立体显示臂丛的组成和走行.方法 选取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中第4颈椎上缘至第4胸椎上缘的连续薄层断面图像.运用3D-DOCTOR软件,在P4微机上分割重建臂丛、脊髓、锁骨、锁骨下动静脉和腋动静脉等解剖结构并立体显示.结果 在薄层断面上连续观察了组成臂丛的神经根、干、股、束的位置,成功重建并立体显示了臂丛的组成及其与锁骨、血管等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建立了臂丛神经的三维可视化模型.结论 中国数字化人体数据集能够提供完整精确的臂丛神经薄层断面数据,在此基础上分割重建的臂丛三维可视化模型,真实的显示了臂丛神经的组成、走行及其与邻近结构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8.
肾脏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建立中国人肾脏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方法应用中国首套男、女性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在VRM计算机平台上建立人体肾脏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肾脏及其周围结构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该模型能进行任意角度的旋转和连续的任意方位的切割,并能清晰地显示出各个切割面的断面解剖结构.结论可视化肾脏能够实现肾脏及周围结构的任意方位的断面解剖,为虚拟肾脏手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髋关节CT三维重建与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建立髋关节可视化三维解剖模型,并对髋关节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研究,为影像诊断学和外科学提供准确、直观的形态学资料。方法选取20例患者,对其髋关节进行螺旋CT扫描,在CT工作站上进行骨骼三维重建。选取中国首例女性可视化人体数据集之髋关节连续薄层断面解剖图像,在SGI工作站上对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等分别进行精确勾画、三维重建。结果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能清楚显示髋关节骨性结构的毗邻空间关系。髋关节可视化重建对骨骼和周围软组织结构均能进行三维立体重现。结论髋关节CT三维重建和可视化三维解剖模型可全面准确重现髋关节三维立体形态和空间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海绵窦断层结构并建立人体海绵窦的可视化模型。方法:国人数字化可视人体数据集头颅连续断层标本,观察海绵窦在各断面上的内部结构和毗邻,然后对海绵窦及其毗邻结构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结果:所获得的海绵窦三维重建图像可清楚地显示海绵窦内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并可方便地测量任意间距和海绵窦三角大小,各结构可单独显示和合成显示,并可任意方向的旋转。结论:海绵窦的可视化研究对于该区域的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神经膜(旧称许旺细胞)与人发角蛋白复合培养构建人工神经桥接体。方法用10μmol/ml BrdU标记体外培养纯化的许旺细胞与ECM凝胶修饰的人发角蛋白进行三维方向的共培养而构建成人T神经桥接体,移植入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皮下、骨骼肌中。S-100蛋门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许旺细胞,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许旺细胞与人发角蛋白的共培养.石蜡切片抗BrdU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体外培养纯化的许旺细胞在体内的生长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的许旺细胞能黏附于人发角蛋白上进行良好的生长,移植入神经缺损处4周后,坐骨神经缺损处、皮下、骨骼肌中的桥接体内的人发角蛋白开始降解.黏附于该人发角蛋白上的许旺细胞均见成活并分裂增殖。结论许旺细胞可与人发角蛋白进行三维培养.构建成人工神经桥接体.填补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神经膜(旧称许旺细胞)与人发角蛋白复合培养构建人工神经桥接体。方法 用10μmol/mlBrdU标记体外培养纯化的许旺细胞与ECM凝胶修饰的人发角蛋白进行三维方向的共培养而构建成人工神经桥接体,移植入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皮下、骨骼肌中。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许旺细胞,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许旺细胞与人发角蛋白的共培养,石蜡切片抗BrdU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体外培养纯化的许旺细胞在体内的生长情况。结果 体外培养的许旺细胞能黏附于人发角蛋白上进行良好的生长,移植入神经缺损处4周后,坐骨神经缺损处、皮下、骨骼肌中的桥接体内的人发角蛋白开始降解,黏附于该人发角蛋白上的许旺细胞均见成活并分裂增殖。结论 许旺细胞可与人发角蛋白进行三维培养,构建成人工神经桥接体,填补神经缺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白细胞介素-1β(IL-1β)激活后的许旺细胞与人发角蛋白复合培养构建人工神经桥接体,修复神经缺损.方法 体外培养纯化的许旺细胞经IL-1β激活前、后与细胞外基质凝胶修饰的人发角蛋白进行三维方向的共培养而构建成人工神经桥接体,移植入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处.S-100蛋白免疫组化染色鉴定许旺细胞,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许旺细胞与人发角蛋白共培养情况,原位杂交法观察人发角蛋白降解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坐骨神经内的表达,移植术4周后检测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结果 经IL-1β激活后的许旺细胞能更好地黏附于人发角蛋白表面,进行分裂、增殖.3~4周,桥接体内的人发角蛋白开始降解,其周围可见IL-1β激活后的处于增殖分裂期的许旺细胞NGF表达强阳性,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提前.结论 经IL-1β激活后的许旺细胞与细胞外基质凝胶修饰的人发角蛋白复合培养构建成人工神经桥接体,具有修复神经缺损的同时还能够加速坐骨神经损伤后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张圃  顾晓明  扬连甲 《医学争鸣》2001,22(18):1660-1663
目的:研究双界面牵引成骨(BDO)整复山羊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成骨方式、新骨结构及各骨段界面的结合。方法:山羊2只,单侧下颌骨节段性缺损BDO整复,固定期2mo,2mo分别处死动物,整复侧下凳骨取材,制备组织切片,HE、三色法染色,观察。结果:新生骨高度、宽度与正常下颌骨相同,骨质密度较正常下颌骨高,骨小梁沿牵引成骨方向规律排列。牵引形成的新生骨与远中骨残端界面为骨性结合。新生骨内含下牙槽动脉,其周围为平行排列的牵引形成新骨。新生骨与转移盘为骨性结合,转移盘处于改建过程,与近中骨残端之间为骨性结合。新生骨为直接膜内成骨、未发现软骨内成骨。结论:组织学研究证实BDO整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方法可行,治疗效果确切,具备临床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字虚拟人体血管的三维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切片技术建立虚拟人体图库,重建人体血管三维图像的表面形状的方法.[方法]在目前的计算机装备基础上,结合计算机视觉、图像分割及图像配准等技术,重建人体血管的三维模型.[结果]通过滤镜除去噪点,提取边界,确定可见边界点,利用基于表面的三维重建方法重建后构成血管图像.  相似文献   

16.
Almost all the parts of the face may be involved in deformities caused by leprosy. Reconstructive surgery can be undertaken after the disease is arrested by medical treatment. Reconstruction of nose can be done by augmentation with autogenous bone graft, retronasal inlay graft, etc. Loss of eyebrows can be reconstructed with hair bearing skin with hair follicles. Sagging face can be corrected by nasolabial face-lift with correction of glabellar folds. Blepharoplasty is done for correction of some conditions. The temporal muscle sling is a dynamic procedure to reconstruct facial nerve palsy.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数字化虚拟中国男性一号的膝关节断面切片图像,建立可供有限元结构仿真分析的膝关节三维模型。方法将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男性一号膝关节部位的薄层切片数码图像输入PC机,经过分割、配准等处理后,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建立三维图像,然后通过自由造型系统进行表面光滑处理,再对表面图像矢量化,存储为有限元仿真分析可以接受的格式。结果建立了人体膝关节的三维计算机模型,并转换为IGES格式,可以提供膝关节的有限元生物力学仿真分析。结论利用Mimics重建后的三维计算机模型,可经自由造型系统FreeForm plus转换后应用于有限元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8.
建立数字化虚拟中国男性一号膝关节的有限元模型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目的 针对数字化虚拟中国男性一号的膝关节断面切片图像,建立可供有限元结构仿真分析的膝关节三维模型。方法 将中国数字化虚拟人体男性一号膝关节部位的薄层切片数码图像输入PC机,经过分割、配准等处理后,利用三维重建软件Mimics建立三维图像,然后通过自由造型系统进行表面光滑处理,再对表面图像矢量化,存储为有限元仿真分析可以接受的格式。结果 建立了人体膝关节的三维计算机模型,并转换为IGES格式,可以提供膝关节的有限元生物力学仿真分析。结论 利用Mirnics重建后的三维计算机模型,可经自由造型系统FreeForm plus转换后应用于有限元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用CT和MRI数据,结合MIMIcs和Geomagic软件构建儿童完整的股骨三维立体模型的方法。方法:采集一名儿童志愿者的股骨CT和HMRI数据,通过MIMICS软件分别重建出CT数据的股骨和MRI数据的软骨模型,并通过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进行配准,构建完整的股骨骨骼与软骨的模型。结果:通过MIMICS成功将MRI数据中的软骨分割建模,并在Geomagic中与CT生成的股骨骨骼模型进行配准,然后将复合模型返回CT中进行逐层图像修饰,并验证MRI软骨图像分割的效果,最后生成骨一软骨的三维立体股骨模型。结论:MIMICS的图像分割以及Geomagic图像配准技术完美结合,使得重建的股骨复合模型更为真实,为股骨精确的形态学测量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