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淋巴结中角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快捷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Ⅰ期NSCLC患者和1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淋巴结中角蛋白表达情况。结果40例NSCLC患者中,有11例患者28枚淋巴结角蛋白检测阳性,阳性率为14.6%;而1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淋巴结角蛋白检测均阴性,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期NSCLC患者的192枚淋巴结中,应用快捷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枚淋巴结有淋巴结微转移,阳性率为14.6%;而常规病理检查无淋巴结微转移,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快捷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Ⅰ期NSCLC患者淋巴结中角蛋白的表达,有助于诊断淋巴结微转移,对预测患者术后复发、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pN0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微转移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方法:收集89例行肺癌根治术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pN0期NSCLC患者的淋巴结石蜡切片,使用抗细胞角蛋白抗体检测微转移,分析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结果:pN0期NSCLC淋巴结微转移率为18.0%,其与肿瘤部位(P=0.030)、T分期(P=0.041)有关;N1区域淋巴结微转移度高于N2区域淋巴结(P=0.024),N2区域淋巴结跳跃性微转移率为5.62%;淋巴结微转移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无转移者(P=0.036)。生存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是pN0期NSCL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N0期NSCLC的淋巴结微转移率较高,并可出现跳跃性微转移。术中应重视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淋巴结微转移预示pN0期NSCLC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发病隐匿,确诊时约75%以上患者为局部晚期或晚期,失去手术切除机会,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对有胸水的ⅢB(湿性ⅢB)及Ⅳ期NSCLC患者其治疗原则是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金玉爱  林阿华 《护理研究》2007,21(1):126-127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80%。大多数病人在确诊时已为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化疗仍是治疗NSCLC的常用手段。我科自2002年开始采用健择联合乐沙定治疗NSCLC病人50例,现将其毒副反应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80%以上的肺癌组织学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目前尽管诊断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术后复发、转移、浸润等因素使得肺癌患者预后仍然较差。化疗被广泛应用于大多数晚期患者(临床分期为Ⅲ期和Ⅳ期),但研究发现化疗不能从实质上改变大多数肺癌的远期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Lunx mRNA的表达来探讨其对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逆转录PCR)技术分别对实验组及对照组外周血Lunx 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结果NSCLC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与病理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及TNM分期均存在密切关系(P〈0.05);NSCLC患者外周血微转移与年龄、性别、吸烟史、原发肿瘤部位无密切关系(P〉6.05)。结论应用RT-PCR技术建立了一种检测NSCLC微转移Lunx mRNA表达的实验方法,Lunx mRNA是一种检测NSCLC外周血微转移新型的、较好的特异性标记物,对判断病程发展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肺癌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大幅度上升。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肺癌的80%~85%,外科手术切除是治疗可手术的NSCLC最好的方法,但仅20%左右肺癌患者就诊时适宜手术,按1997年国际分期,ⅠA期术后5年生存率为61%,ⅠB期为38%,ⅡA期为34%,ⅡB期为24%,ⅢA期为13%,ⅢB期为5%。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左右,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失去手术机会,预后很差,化疗是晚期NSCLC的主要治疗方法。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能改善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症状和生存质量。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自2004年7月~2007年12月以国产多西紫杉醇(商品名艾素,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3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80%以上[1]。多数NSCLC病人就诊时已是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机会而采用以放、  相似文献   

10.
李丽珍 《护理研究》2008,22(4):1074-1075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70%~80%,65%的病人确诊时已属中晚期(Ⅲb-Ⅳ期),失去手术机会。近年来铂类联合新药治疗晚期NSCLC,化疗疗效有所提高,吉西他滨(CEM,商品名:健泽,美国礼来公司生产)联合顺铂(DDP)(GP方案)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一线化疗方案。我科2002年3月-2005年3月以GP方案治疗晚期NSCLC 5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城市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之首,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cr,NSCLC)占80%以上,70%~80%患者确诊时表现为晚期(ⅢB/Ⅳ期),己失去手术机会.而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现在己被认为是对新确诊为ⅢB期或Ⅳ期的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1].但化疗仅使晚期NSCLC患者的死亡风险下降不足30%,且对于放化疗失败的NSCLC患者,尚缺乏有效的手段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将116侧N骶LC患者根据是否予以手术治疗分为手术组和非手术组,每组各58例。手术组予以手术根除性切除联合放疗和化疗治疗;非手术组则只运用放疗和化疗治疗。结果手术组总体有效率为79.31%,显著优于非手术组的2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毒副作用的发生率均低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的局部复芡率、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并远处转移率均明显低于非手术组,且1、3、5年的生存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手术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方式可提高NSCLC患者生存率,降低毒副作用、局部复发和肿瘤转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MUC-1基因表达与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关系,探讨RT-PCR法评判临床病情演变及预后的可能性。方法 运用RT-PCR方法,检测与肿瘤发生和转移密切相关的MUC-1基因在4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手术切除的病理标本中的异常表达,结合临床及病理分型和5年随访结果进行实验研究。结果 MUC-1基因在肺癌组织和纵隔组织过量表达与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结论 RT-PCR法用于检测NSCLC患者淋巴结微转移具有临床可行性,检测结果对于肺癌的准确分型、分期,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减少复发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肺癌的预后很差,手术切除患者的整体5年生存率为25%(ⅢA期)~70%(ⅠA期),绝大多数患者的死因为转移和复发。在肺癌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分子指标的异常可能会影响肺癌的临床行为和转移潜能,这些异常分子有可能成为预后标志物。本文简要概述肺癌分子标志物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进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居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健康,其中80%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由于早期诊断有困难,70%~8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了根治性切除机会,因此治愈率很低,5年生存率10%~15%。晚期NSCLC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内科治疗成为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其中以联合化疗为主,但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低于10%。恩度是我国自主开发的新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相似文献   

16.
肺癌为当前世界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在城市中已经占恶性肿瘤首位,农村发病率也在上升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70%-80%,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失去根治机会,接受手术治疗天,其余治疗两组相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清微管解聚蛋白、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进行肺癌根治术的153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术前血清微管解聚蛋白、CHI3L1水平,术后随访3年,根据NSCLC患者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情况分为复发转移组和未复发转移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血清微管解聚蛋白、CHI3L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NSCLC患者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微管解聚蛋白、CHI3L1对NSCLC患者肺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153例患者中,49例患者复发转移,纳入复发转移组;104例患者未发生复发转移,纳入未复发转移组。复发转移组肿瘤最大径≥5 cm患者比例、TNM分期为ⅢA期患者比例、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患者比例、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比例、术后无辅助化疗患者比例、糖类抗原125水平、血清微管解聚蛋白水平、血清CHI3L1水平均高于未复发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  相似文献   

18.
张秀芬  陈刚 《临床荟萃》2010,25(22):2015-2017
目前,肺癌是我国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的60%~80%。随着手术治疗、化疗、放疗及生物治疗不断推进,对NSCLC的治疗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目前NSCLC的5年生存率仍低于15%,其主要原因为诊断NSCLC时1/3以上患者已经发生了远处转移,其中淋巴结转移是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非小细胞肺癌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局部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oer,NSCLC)占NSCLC的30%~40%,目前国内外对局部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放射治疗,已经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医学研究表明,针对Ⅲ期的非小细胞肺癌进行同步放化疗为主的治疗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对于不适合进行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相似文献   

20.
肺癌是当今世界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急剧增长的趋势,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80%,约2/3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化疗是其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我科自2004年9月-2005年9月应用盖诺(NVB,江苏豪森制药有限公司)加顺铂(DDP)方案治疗NSCLC28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