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生窒息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为了降低新生儿窒息的病死率 ,我院自 1996年开始坚持实施ABCDE复苏方案 ,坚持产、儿科合作 ,新生儿科医师提前进分娩室、手术室 ,在新生儿出生窒息的急救工作中 ,取得较好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新法复苏组为 1997年 1月~ 1998年 12月本院出生活产新生儿 2 4 78例 ,阿氏评分≤ 7分 131例 ,其中 0~ 3分 15例 ,占 11.4 5 % ;对照组为 1995年 1~12月本院出生活产新生儿 782例 ,阿氏评分≤ 7分119例 ,其中 0~ 3分 19例 ,占 15 .97% ,为旧法复苏组。1.2 指征与方法1.2 .1 对所有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妇产科2 0 1 3年3月-2 0 1 4年5月收治的4 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实施复苏前、复苏中以及复苏后护理,并对患儿的Apgar评分、抢救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3 8例治愈,1例患儿由于重度窒息死亡,1例患儿家属要求自动出院,治愈率为95.0%;5 m in快速复苏1 9例,占4 7.5%;1 8例经过6~1 0 m in复苏,占4 5.0%;3例经过1 1~3 0 m in复苏,占7.5%;复苏护理后所有窒息患儿的Apgar评分为8~1 0分。结论对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实施复苏前、复苏中以及复苏后护理,对产程进行严密观察,能够显著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可推广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刘月荣  李从英 《工企医刊》2003,16(1):102-103
1996年6月~2001年8月,我科共对12例重症新生儿窒息行气管插管复苏。现就复苏护理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2例病儿均系正常足月分娩。男婴8例,女婴4例,均行气管插管。先抽吸气管内异物,后正压给氧。成活9例,死亡3例。 1.2 诊断标准按照目前国内外通过用的APgor评分标准,总分数0分~3分者为重度窒息;4分~7分者为轻度窒息;8分~10分者为基本正常。本组为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1分钟APgor评分低于3分者。  相似文献   

4.
<正>我院行脐静脉推注纳洛酮,成功抢救重度新生儿窒息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1,女,足月剖宫产儿,出生时阿氏评分为3分,羊水Ⅲ度污染,立即清理呼吸道,常规行新生儿复苏,并给予纳洛酮0.4mg脐静脉推注,5分钟后阿氏评分为9分,10分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儿死亡和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重要因素,分析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在整个围产期给予足够重视,对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优生优育,减少新生儿宫内窒息和生后窒息的发生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本院1995年1月~1996年12月新生儿窒息226例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1995年1月~1996年12月,我院共出生新生儿2756人,其中新生儿窒息226例,窒息发生率8.2%,轻度窒息120例,重度窒息106例。2.诊断标准:出生1、5、10分钟3次Apgar评分有1次≤7分,诊断为新生儿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3分为重度窒息。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窒息是产科临床中常见的新生儿疾患 ,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 ,寻找预防措施 ,本文通过对我院 2 0 0 0~ 2 0 0 2年分娩的新生儿窒息 132例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诊断标准 :采用阿氏评分法 (Apgarscore)来确定窒息程度。生后一分钟评分为 4~ 7分为新生儿轻度窒息 ,0~ 3分为新生儿重度窒息[1] 。2 我院 2 0 0 0~ 2 0 0 2年住院分娩新生儿共 15 5 6例 (除外畸形儿 ) ,发生新生儿窒息 132例 ,发生率 8 4 8%。结 果1 本院 132例窒息新生儿的产科因素 ,见表 1。表 1 新生儿窒…  相似文献   

7.
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院1999年1月~2004年1月共分娩活产新生儿6 150例,笔者对不同分娩方式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采用生后Apgar评分法,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6 150例活产婴儿中发生新生儿窒息283例,发生率4·6%(283/6 150),其中  相似文献   

8.
狄冬梅 《中国保健》2007,15(10):107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手术后新生儿窒息的抢救配合及复苏后护理.方法根据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指新生儿出生1min Apgar评分4~7 分)22例,重度窒息(指新生儿出生1min Apgar评分0~3 分)4例,按复苏方案对窒息的新生儿进行急救复苏及护理.结果重度窒息4例,在手术室行复苏术后转儿科治疗,5~7 分22例,复苏后直接送产科病房.26例全部治愈.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取决于及时正确的复苏技术及复苏后的护理,这样才能确保新生儿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重度妊高征是造成孕妇及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积极正确的处理可改善母儿的预后,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本文对我院75例重度妊高征患者治疗结果作一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75例重度妊高征患者,其中初产妇48例,经产妇27例,双胎妊娠8例,孕周32~41周,血压18.6~28/14.7—17.3kpa。尿蛋白( ~(?)),浮肿( ~(?)),先兆子痫58例,产前子痫17例,剖宫产65例(占总发病人数的86.67%),阴道分娩10例,(占总发病人数的13.33%)。75例新生儿的Apgar评分0~7分.窒息发生率100%。2.先兆子痫终止妊娠的时机及方式:8例先兆子痫孕周37~41周,经治疗病情好转,宫颈分≥6分,无急救及产科指征,低浓度催产素诱发宫缩,人工破膜等方法引产,其中5例引产过程顺利,母亲预后良好,新生儿Apgar评分4~6,急救5分钟后,评分7~8分。3例在第二产程出现产时子痫,胎吸助免,新生儿Apgar分评2~3分,经抢救2例复苏,1  相似文献   

10.
张秀荣 《工企医刊》2002,15(1):53-53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我科采用以下方法对窒息儿36例进行复苏,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使用Apgar评分法。出生1min评为7分以下为新生儿窒息,4分~7分为轻度,0分~3分为重度。本组36例窒息儿4分~7分为30例,重度窒息6例。 1.2 复苏方法 (1)尽量吸净呼吸道的粘液,建立通畅的呼吸道。(2)建立呼吸、增加通气,保证供氧,行人工呼吸30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对新生儿重度窒息脑损伤程度的早期评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54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生后5~7d、12~14d、26~28d进行3次NBNA评分。结果NBNA评分在重度窒息新生儿中得分明显低下,5~7d<35分40例,占74%,12~14d<35分22例,占40.7%,26~28d<35分10例,占18.5%。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时脑损伤发生率明显增高,缺氧是导致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原因,NBNA评分有助于判断病情及评估预后,早期给予干预治疗,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新生儿窒息患儿30例,并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出患儿复苏过程中Apgar评分,即抢救成功率及死亡率。结果:经过有效复苏与护理后,10分钟内有96.67%的患儿成功复苏,有3.33%的患儿因胎粪吸入综合征死亡。结论: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及时有效的复苏及护理,不仅能够提高复苏成功率,还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刨宫术对于畸型妊娠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畸形子宫妊娠的患者25例;其中双子宫2例,双角子宫10例,鞍状子宫5例,纵隔子宫8例。结果在畸形子宫女性妊娠分娩中,行剖宫产有17例次,占68%,阴道分娩8例次,占32%。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我们依据新生儿的出生情况进行对比,Apgar评分中满分为1O分,8~1O分者无窒息,4~7分者轻度窒息,0~3分者重度窒息。结果新生儿出生后5分钟Apgar评分0~3分剖宫产:0例;阴道分娩:2例;4~7分剖宫产:2例;阴道分娩:5例;﹥8分剖宫产:15例;阴道分娩:1例。畸形子宫妊娠新生儿窒息率总计36%,产后(24h)出血量平均260.8m L。通过比较畸形子宫妊娠中采取剖宫产或者阴道分娩方式,由两者新生儿的出生后Apgar评分得知,采用阴道分娩的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占25%,轻度窒息的占62.5%,正常的占12.5%;而剖宫产的重度窒息的新生儿只有0,轻度窒息的占11.7%,正常的占88.2%。通过对以上数据对比,在畸形子宫妊娠中采用剖宫术较阴道分娩存在明显的优势。结论在畸形子宫妊娠中采用剖宫术,新生儿的出生后窒息率低,是对于畸形子宫妊娠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4.
胎儿宫内窘迫是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早发现和妥善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是减少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病死率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步骤.本文仅以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后给予维生素C早期防治观察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来源187例采集于我院产科1991年6月~1993年6月出生时1分钟Apgar评分≤7分394例窒息儿,其中≤3分153例,有胎儿宫内窘迫发生103例,占67.3%;4~7分241例,胎儿宫内窘迫发生84例。新生儿窒息复苏运用A、B、C、D、E方式,其窒息并发症颅内损伤30例,均为重度窒息;吸入性肺炎74例,重度窒息58例;≤7天新生儿死亡21例,重度窒息占20例。1.2 结果按赵氏诊断标准187例胎儿宫内窘迫发生后即给予胎儿监护,吸氧及对症处理,同时采用静注维生素Clg加50%葡萄糖103例,未用组84例。其结果两组统计学处理如下:(1)出生1分钟Apgar评分:维C组≤3分41例,4~7分62例;未用组≤3分63例,4~7分21例X~2=23.21,P<0.001。(2)新生儿窒息复苏5分钟Apgar评分:维C组≤3分5例,4~7分37例,>7分61例,未用组≤3分17例,4~7分37例>7分30例,X~2=15.33,P<0.001。(3)窒息并发症及新生儿死亡:颅内损伤,维C组8例,未用组22例,X~2=11.66,P<0.001;吸入性肺炎,维C组30例,未用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胎儿娩出的时间与阿氏评分的关系。方法 :应用母胎监护仪、血 p H值监护 ,测出宫缩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 ,与胎儿血 p H值做比较 ,结合新生儿阿氏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胎心率类型、持续时间与脐动脉血 p H值密切相关 ,以脐动脉 p H值为标准 ,5 2例无减速和早期减速在第二产程超过 2 h,p H≥ 7.2 1。新生儿阿氏评分法评 7~ 10分。在晚期减速或心动过缓持续时间在 30 min以上 ,p H≤ 7.2 0 ,新生儿评分在 6~ 8分之间 ,最低评分可达 4~ 7分。新生儿从轻度窒息到重度窒息不等。结论 :胎儿娩出的时间与阿氏评分密切相关 ,临床应依据胎心率图和胎儿血 p H值来分析判断胎儿缺氧的程度 ,让胎儿娩出在胎儿代谢性酸中毒发生之前 ,才能避免胎儿缺血缺氧 ,达到优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自1995年10月以来,共收治经抢救复苏后的新生儿窒息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足月儿20例,早产儿12例;过期产儿6例;体重≥2500 27例,1500g~2499g10例,<1500g1例;重度窒息(Apgar评分1分~3分)14例,轻度窒息(Apgar评分4分~7分)24例。  相似文献   

17.
80例新生儿窒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安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2668-2669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病。新生儿窒息常常造成机体多系统、多脏器损伤,也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就我科1998年1月~2002年6月80例新生儿窒息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对象80例新生儿窒息住院患儿按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1〕分为轻度及重度窒息两组。轻度52例,重度28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体重<2·5 kg者30例,2·5~2·99 kg者49例;>4·0 kg者l例:<37周者26例,>37周者54例;第1胎者44例,2胎以上者36例,双胞胎13例;剖宫产32例,平产48例,会阴侧切加吸引器9例,产钳1例;阿氏评分1 m in<3分30例,>3分50例;宫内窘迫27例,妊高征13例,其中…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死亡和新生儿致残的重要原因。北京协和医院赵时敏教授等对1983年1月~1985年12月,该院产科出生活产足月儿(7608例)中1分钟阿氏(Apgar)评分≤6(291例)而复苏成功的284例,根据窒息合并症的诊断标准,就呼吸、心血管、肾、神经系统,胃肠道合并症及代谢紊  相似文献   

19.
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正确的复苏处理在产科中尤其重要。现将我院1年来收治经阴道分娩出现新生儿窒息的65例进行复苏处理,具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我院自1998年,共收治经阴道分娩788例,发生新生儿窒息65例,约占分娩总数的8%。其中,轻度窒息(青紫窒息)45例,约占6%;重度窒息(苍白窒息)20例,约占2%。  相似文献   

20.
分娩时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本院分娩时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抢救配合和护理经验,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和相关并发症。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分娩发生的85例重度窒息新生儿采取积极的复苏前准备、复苏中的及时准确配合及复苏后的细致观察和护理。结果83例复苏后痊愈出院,死亡2例,1例死于肺透明膜病,1例死于胎粪吸入综合征。结论迅速、有效的抢救配合及护理是新生儿窒息复苏成功的关键,并可提高新生儿重度窒息复苏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