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上海市长征镇社区的595名成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95名社区成年人群中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者73人,检出率12.3%;不同年龄、职业性质和是否存在抑郁症状者肠易激综合征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提示肠易激综合征在社区人群中患病率较高,可能同时伴有抑郁症状,应引起全科医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赵佳钧  申杰  李宏宇  孙大为 《西部医学》2011,23(3):577-578,581
目的调查3级甲等医院外科医护群体功能性肠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现况。方法选择沈阳军区总医院179例外科医护群体为调查对象,后者分别接受了"功能性肠病调查问卷"(依据罗马Ⅲ标准设计)调查,并与184例内科医护群体相同问卷测试结果比较。结果 179例外科医护群体中确诊功能性肠病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42例,患病率23.46%,明显高于对照组(20例,10.87%,χ^2=13.11,P〈0.01)。外科医护群体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患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0.05),同时前者中功能性肠病重叠型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而后者中功能性肠病单一型例数明显多于外科医护群体(均P〈0.05)。结论 3级甲等医院外科医护群体存在着功能性肠病患病倾向,并以重叠型和功能性消化不良表现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来自门诊的患者中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s)患者所占的比率及FGIDs患者中各亚群的分布和症状重叠现象。方法按照罗马Ⅲ分类及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分类诊断,包括FGIDs和器质性胃肠疾病(OGIDs)的诊断,并研究FGIDs的症状及重叠情况。结果消化科内镜中心来自门诊的患者2/3为FGIDs患者;在FGIDs患者各亚群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D)所占的比率最高,其次是肠易激综合征(IBS)和功能性便秘(FC);FGIDs之间症状重叠非常常见,近1/3 FGIDs患者出现两种及以上症状重叠。结论 FGIDs发病率高,就某一种FGIDs而言,可表现为多种重叠形式。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菁  孙涛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8):184-18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关系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明确诊断功能性消化道疾病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痛综合征及餐后不适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腹泻为主型IBS及便秘为主型IBS);功能性腹胀;功能性便秘、胆系疼痛(胆囊功能紊乱及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同时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根据诊断标准将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例中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病例比率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例中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病例比率进行比较。结果:373例病例入选,其中,男223例,女150例,平均46岁(21~71岁)。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例中的功能性胃肠疾病病例中功能性消化不良(32.4%)与功能性腹胀(19.1%)病例比例明显高于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病例中功能性消化不良(9.0%)与功能性腹胀(7.5%)(P〈0.05),而其他功能性胃肠疾病在两组中的发病比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功能性胃肠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别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关系较为密切,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认知行为治疗的程序、实施策略及其对IBS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14例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的难治性IBS患者参与认知行为治疗,疗程为1~3个月。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生活质量等变化以评价疗效。结果:完成第一随访单元14例中12例(85.7%)症状显著改善(P〈0.01);随访1年,71.4%的患者症状完全缓解;第一随访单元结束时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症状性焦虑各项积分以及症状严重程度指数和频率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精神症状积分如抑郁和焦虑显著降低(P〈0.01),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遵循一定治疗程序和个体化原则的认知行为治疗,对治疗难治性IBS具有针对性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疗效,并探讨抗抑郁药在治疗D-IBS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在常规疗法基础上,联用帕罗西汀治疗66例顽固性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8周,并与单用常规疗法58例对照,评测其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和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积分变化。结果:帕罗西汀组的消化道症状有效率分别为57.6%,显著高于常规疗法的24.1%(P〈0.01);帕罗西汀组原有情绪障碍患者和无情绪障碍患者的消化道症状有效率分别为67.4%和29.4%,有显著差异(P〈0.05);帕罗西汀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总分差值、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差值比较则显著改善(P〈0.01)。结论:帕罗西汀能改善D-IBS的消化道症状,并与目前是否存在情绪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7.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2006年出版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对IBS的诊断标准和分型作了一些修订。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于2007年对我国2003年“肠易激综合征诊治的共识意见”进行了修订,充分理解诊断标准对IBS的规范化治疗,深入开展临床与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林少斌  林振群 《华夏医学》2007,20(2):205-206
目的:探讨复方中药四君子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罗马诊断标准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应用四君子汤治疗4周后,记录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结果:四君子汤能明显降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积分,并降低血清IL-1β、IL-8的水平。结论:四君子汤能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白介素IL-1β、IL-8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IBS)作为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之一,以腹痛伴有大便性状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点。IBS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认为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随着IBS诊断和分型标准的改变,IBS流行病学、临床特征、重叠特点、亚型分类也随之发生变化。目前罗马Ⅲ标准被广泛应用,研究发现,罗马Ⅲ标准对IBS症状和分型方法的表述欠清晰,临床实践中易形成不同的理解,影响IBS诊断和分型的准确性。罗马Ⅳ诊断标准的问世是功能性胃肠病领域的一个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肠病(functional bowel disease,FBD)是一种症状源于中下消化道的功能性胃肠病,在罗马Ⅲ标准中被分为肠易激综合征(IBS)、功能性腹胀、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和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5类.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中,本病占50%~70%,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2,小于35岁者占1/2以上.  相似文献   

11.
赵志忠  王俊平 《医学综述》2007,13(24):1999-2001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通过对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及科研诊断标准的回顾性研究,进一步探讨罗马标准的演变过程及不同诊断标准对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效果的评价。随着对肠易激综合征以及功能性胃肠病病因、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新近颁布的罗马Ⅲ标准也将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之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护理人员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的患病率及心理健康状态。方法2011年6—10月对本院内科、外科、监护室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罗马Ⅲ成人IBS调查与诊断问卷进行诊断,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用于心理健康状态评价。结果342名各专科护理人员接受调查,符合罗马ⅢIBS诊断标准者24名,患病率为7.0%(24/342),2l~30岁年龄组IBS患病率最高(7.9%);IBS患者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均高于非IBS组,其中躯体化障碍、人际敏感、焦虑状态、恐怖状态及妄想状态明显高于非IBS组(p〈0.05)。结论IBS在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中高发,21-30岁年龄组患病率最高,患有IBS的护理人员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3.
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观察4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和停药2周后的症状改善情况。主要指标为症状评分和总体症状改善率。结果:治疗结束时总体症状改善率为72.36%,与治疗前症状评分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2周后总体症状改善率为69.89%,与治疗结束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曲美布汀对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停药后短期内症状无明显反弹。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等疾病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抑郁症、肠道菌群失调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在肠易激综合征(IBS)中的发病率及其与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分析127例IBS患者中抑郁症、肠道菌群失调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的发病率。结果 抑郁症、肠道菌群失调及功能性消化不良总发生率为60.6%,伴抑郁症者68例(53.5%),肠道菌群失调者46例(36.2%),功能性消化不良者46例(36.2%),抑郁症在肠易激综合征各型中普遍存在,而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见于腹泻为主型的肠易激综合征。结论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抑郁症、肠道菌群失调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的发生率较高,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针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可能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都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两者重叠发病的几率的非常高。现代医学对两者重叠发病的机制认识依然模糊,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肠易激综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致病机理,从而找出两者病机的共同点,探讨两者重叠的基本病机,为中医药治疗临床表现复杂的肠易激综合征重叠功能性消化不良探寻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6.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对照组用得舒特治疗,同时口服培菲康调节肠道茵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70%,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腹痛、泄泻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IBS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微生态制剂与肯特令联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将符合罗马Ⅱ标准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微生态制剂思连康+肯特令)、肯特令组、思连康组。结果思连康+肯特令联合治疗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总体症状评分显著下降,次要疗效指标也显著改善;各种症状的改善程度与肯特令组、思连康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肯特令组与思连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微生态制剂思连康联合肯特令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缓解腹泻型D—IBS症状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李岩 《辽宁医学杂志》2004,18(6):287-288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存在消化道症状 ,而无法用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解释的消化道功能性疾病。1999年罗马Ⅱ诊断标准将其分为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肠道疾病、功能性腹泻、肛门直肠疾病、小儿功能性疾病和胆道疾病等六类 ,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包括功能性消化不良 (FD)、肠易激综  相似文献   

19.
5-羟色胺在肠易激综合征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作用以及与其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染色,免抗人5-HT多克隆抗体测定5-HT阳性细胞,计数阳性细胞数量井进行分析。结果:肠易激综合征直肠.乙状结肠交界部5-HT阳性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增加曼明显(P〈0.01)。结论:5-羟色胺对结肠的运动、分泌以及感觉等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症状重叠与焦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重叠的发生率及焦虑、抑郁障碍的关系。方法对60例FGIDs患者进行性别、年龄、FD症状、IBS症状、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问卷调查。结果①在性别上,女性多于男性;②在年龄段中,发病高峰以青年组、中年组常见;③重叠症状:FD组与IBS组中FD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IBS组与重叠组中FD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FD组与重叠组中FD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FD组与IBS组中IBS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IBS组与重叠组中IBS症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FD组与重叠组中IBS症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④焦虑、抑郁状态评分:FD组与IBS组中焦虑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IBS组与重叠组中焦虑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FD组与重叠组中焦虑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FD组与IBS组中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IBS组与重叠组中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FD组与重叠组中抑郁状态评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FD、IBS患者容易发生症状重叠,重叠症状越多,焦虑、抑郁状态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