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除在血吸虫的解毒系统中起中心作用外,还可能增加虫体肠道中羟高铁血红素的溶解度。宿主针对GST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对虫体也许是致命的。因此,认为GST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疫苗。用重组的曼氏血吸虫28kDa谷胱甘肽S-转移酶(SmGST28)免疫多种动物均已获得显著的抗曼氏血吸虫(Sm)攻击感染作用。  相似文献   

2.
使用日本血吸虫cDNAs包括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22.6kDa的体表膜相关抗原(22.6kDa Teg·Ag)、副肌球蛋白片段、全长的副肌球蛋白、14kDa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6k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26)、28k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28)。26kDa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副肌球蛋白部分片段融合基因克隆到真核细胞表达载体且免疫实验动物。已知核酸疫苗可诱  相似文献   

3.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WHO推荐使用的6种血吸虫疫苗候选抗原之一,用GST免疫小鼠、大鼠、牛或猴均可产生一定的保护力,提示GST是一种有希望的候选疫苗.该文综述了日本血吸虫Sj26GST和Sj28GST、曼氏血吸虫Sm28GST和埃及血吸虫Sh28GST等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4.
血吸虫的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前途的抗血吸虫分子疫苗,它与许多寄生性蠕虫的GST分子间存在交叉反应。对该交叉反应的阐明有助于开拓GST应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急性肠系膜缺血(AMI)的死亡率通常接近50%。由于AMI无特殊的病史、体征及缺乏可靠的生物学检测方法,因而延误诊治而造成患者死亡。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通过与谷胱甘肽结合,参与细胞内毒性物质的解毒,其同功酶(αGST)对小肠和肝脏具有高度特异性。此研究对原因不明腹痛或AMI可能者检测血浆αGST浓度,旨在评估在临床上αGST预示肠缺血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已知GST-μ(GST 1)具有基因多态性。GST 1位点有2个等位基因(包括1个无效等位基因),6个基因型,4个或更多个表观型。人白细胞中GST-μ活性增高者多为GST 1位点的纯合子。GST-μ活性缺失者多表现为杂合子,仅少数表现为纯合子。多环芳香烃类(PAHs)是烟草中重要的致癌物质,与吸烟相关性肺癌有关。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对烟草致癌物有解毒  相似文献   

7.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是一组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不同组织中的多功能酶。已有从一些线虫、绦虫、吸虫体内部分提纯的报道,但尚无关于旋毛线虫GST(TsGST)的报道。本文作者研究了TsGST的免疫学特性及定位。  相似文献   

8.
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氧自由基代谢起着一定的作用,谷胱甘肽 S-转移酶(GST)在体内主要是清除有机氧自由基。本文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 GST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Pi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消化道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研究发现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与癌的发生、发展及抗药性的产生有着密切关系,其中同工酶Pi类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在消化道肿瘤中有一定表达,在相应的癌、癌前期病变组织及血中含量增多,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一个标志酶,有助于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0.
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是一组具有解毒和结合功能的同工酶,广泛分布于动、植物界,在哺乳动物肝脏含量尤为丰富。近十余年来,国外学者对GST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本文试对哺乳动物肝脏GST的结构、命名、功能、分布、代谢、调节、诱导以及与肝脏疾病的关系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的平衡改变可影响肝病的发展。谷胱甘肽(GSH)是一种细胞内抗氧化剂,通过直接或激活谷胱甘肽转移酶(GST)活性发挥抗氧化作用。α谷胱甘肽转移酶(αGST)是谷胱甘肽转移酶的一种,在肝脏中的含量远远超过转氨酶,并且较快释放入血,半衰期短。因此,αGST能更敏感地反应肝脏的损伤程度。本研究观察干扰素治疗  相似文献   

12.
可溶性重组日本血吸虫26 kDa GST的优化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可溶性重组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rSj26 GST)的优化条件。方法用含有Sj26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3X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将影响可溶性rSj26 GST表达的4个因素,即温度、诱导剂IPTG浓度、诱导时细菌的密度和诱导时间进行正交设计,确定其优化表达条件并大量表达,采用谷胱甘肽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的蛋白,测定酶活性,通过Western blot鉴定免疫活性。结果正交设计的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可溶性rSj26GST最佳表达条件为温度25℃,IPTG的浓度1 mmol/L,诱导前细菌的生长密度0.9,诱导表达时间8 h。可溶性rSj26 GST纯化的产量为16 mg/L,Western blot证实rSj26 GST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结论通过正交设计确定了可溶性rSj26 GST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优化条件。  相似文献   

13.
作者用吡噻硫酮(OPZ)治疗曼氏血吸虫感染鼠,并观察了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力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O)活力。每鼠腹部接种200~300条尾蚴。OPZ按200mg/kg灌服小鼠。收集雄虫((?)),经匀浆和高速离心后制备曼氏血吸虫胞液。GST活性测定参照Habig等人(1974)方法,GPO活性测定参照Paglia & Valentine(1967)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14.
血吸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吸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是一组以谷胱甘肽为共同底物的具有解毒功能的同工酶,在血吸虫生长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是近来较受关注的一种血吸虫抗原。其中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体内的GST(SjGST和SmGST)是当前研究较深入的血吸虫候选疫苗,二者的同源性很高,构建的疫苗免疫小鼠和猪等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除产生抗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外还具有降低虫荷数及雌虫生殖率等作用,  相似文献   

15.
COPD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持续上升,吸烟是COPD最主要的环境危险因素,然而仅有20%的长期吸烟者最终发展为COPD患者,提示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据文献报道,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变异是导致COPD的主要遗传危险因素之一[1].为研究GST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萨克族COPD患者易感性的关系,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16.
曼氏血吸虫28kDa谷胱甘肽S转移酶(Sm 28GST)是一种侯选的疫苗抗原,但血吸虫种间异源抗原交叉保护的可能性尚未完全了解。克隆不同种血吸虫28kDa GST并评价其种缘关系是必要的。选用牛血吸虫Salamance株(Sb)、埃及血吸虫Libore株(Sh)、曼氏血吸虫波多黎各株(Sm)和日本血吸虫大陆株(Sj)作为实验材料,用谷胱甘肽琼脂糖柱纯化各种成虫抽提液中的GST。重组体Sm 28GST在大肠杆菌表达并经亲  相似文献   

17.
血吸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GST)是一组以谷胱甘肽为共同底物的具有解毒功能的同工酶 ,在血吸虫生长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 ,是近来较受关注的一种血吸虫抗原。其中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体内的GST (SjGST和SmGST)是当前研究较深入的血吸虫候选疫苗 ,二者的同源性很高[1] ,构建的疫苗免疫小鼠和猪等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除产生抗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外还具有降低虫荷数及雌虫生殖率等作用 ,有些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2 ,3 ] 。对于GST疫苗产生的保护性免疫效果已有较深的研究 ,故在此不再赘述。然而GST在虫体的具体位置 ,GST的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一种简捷的检测血吸虫循环抗原的方法。方法 应用抗日本血吸虫重组谷胱甘肽 - S-转移酶 (r Sjc2 6 GST)的多克隆抗体标记胶体金 ,建立检测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循环抗原的双抗体夹心斑点免疫金渗滤法 (S- DIGFA) ,并以 S- EL ISA作对比。结果 用 S- DIGFA和 S- EL ISA平行检测 95例慢性血吸虫病患者 ,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81.0 5 %和 82 .11% ;正常人血清 180份 ,两者的假阳性率分别为 6 .6 7%和 7.78%。结论 经统计分析证明 S- DIGF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 S-EL ISA相近 ,且方法更简便快速 ,适合于基层应用。并表明 r Sjc2 6 GST抗原具有诊断血吸虫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Mr26000谷胱甘肽S-转移酶(Sj26)DNA疫苗和重组蛋白(rSj26GST)疫苗联合免疫对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Sj26基因克隆入含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EGFP-N3,构建重组质粒pEGFP-Sj26,并转染幼仓鼠肾细胞(BHK),用荧光显微镜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蛋白的表达。联合免疫组BALB/c小鼠分别在第0、2周用pEGFP-Sj26免疫2次,第4周再用rSj26GST加强免疫1次;而单独免疫的pEGFP-Sj26组及rSj26GST组,与上组同步各自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2周进行感染攻击,45d后剖杀,计数成虫及肝内虫卵。同时设PBS对照组。结果 pEGFP-Sj26在BHK中能有效表达。联合免疫组的减虫率为50·8%,显著高于pEGFP-Sj26(28.0%)和rSj26GST组(25.5%)(P值均<0.01)。联合免疫组以及pEGFP-Sj26、rSj26GST组减卵率分别为32.7%、20.6%、33.0%;联合免疫组及rSj26GST组,肝组织中每条雌虫平均产卵数显著低于PBS对照组(P值均<0.01)。结论 联合免疫组的保护作用优于pEGFP-Sj26和rSj26GST单独免疫组。  相似文献   

20.
虽然国内外学者在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逆转剂的筛选方面研究已取得巨大进展,但逆转剂严重的不良反应仍是影响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原因[1].中药因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小,从中药的活性成分中筛选肿瘤逆转剂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苯丙素甙化合物(phenylpropanoid glycosides,PPG)是从我国西北植物红纹马先蒿中提取n],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肿瘤的特性.但其是否具有逆转MDR作用,以及是否通过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逆转MDR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PPG逆转耐药与GST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