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头晕或眩晕患者TCD检测血管狭窄率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分析头晕、眩晕患者的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发生率及其与高血压、糖尿病及年龄的关系。方法:通过TCD检测2159例以头晕、眩晕症状就诊患者的颅内外血管狭窄率。结果:头晕患者血管狭窄率为13.42%,眩晕患者血管狭窄率为17.3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且眩晕组椎-基底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头晕组(p<0.000),两组患者血流速度减低率分别为9.16%、6.85%,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中107例颅外血管狭窄,208例颅内血管狭窄。前循环血管狭窄173例、28例后循环狭窄。诊断为Moyamoya病患者3例,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患者33例。高血压患者颅内血管狭窄较常见。而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系统及颅外各血管受累多见。年龄因素对颅内外各血管的狭窄及血汉速度减低均有相关性。结论:我们认为眩晕患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头晕患者。两组患者血流速度减低率以后循环为主。血管狭窄以前循环及颅内血管更常见  相似文献   

2.
TCD对头晕或眩晕患者脑血管病变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神经科门诊头晕或眩晕患者颅内外血管狭窄发生频率,以及狭窄血管的分布情况,探讨导致头晕或眩晕的动脉狭窄原因。方法对2001年1月~2001年12月神经科门诊筛选主诉为头晕或眩晕,且无其他神经系统局灶体征者1676例。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颅内Willis环及颅外颈部血管。结果(1)202例有脑血管的狭窄,血管狭窄的发生率为202/1676(12.10%)。其中,单纯颈动脉系统血管病变的发生率45.05%,高于单纯椎基底动脉系统32.18%(P<0.01);(2)椎动脉狭窄者占11.88%,其中,单侧椎动脉病变占79.167%,左右无明显差别;3.锁骨下动脉狭窄者占32.673%,其中伴盗血综合征者为28.79%。结论临床上不能仅仅简单的把单纯头晕或眩晕患者诊断为功能性疾病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颈内动脉狭窄(ICA)患者脑血管反应性(CVR)和微栓子信号(MES)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ICA≥50%患者92例,并根据是否伴有临床症状分为症状组55例和无症状组37例。采用TCD检查评估ICA狭窄程度及斑块形态,评估血管运动反应性(VMR)、脑血管运动储备(CRC)、呼吸抑制指数(BHI)等参数和MES监测。并根据TCD检测结果分为ICA狭窄50%~69%组和ICA狭窄≥70%组;根据斑块灰度中位数(GSM),分为低回声(GSM≤25)斑块组和高回声(GSM>25)斑块组;根据有无溃疡斑块,分为溃疡性斑块组和非溃疡性斑块组。结果:与无症状组比较,症状组ICA狭窄≥70%及溃疡性斑块发生率显著升高(均P<0.01)。症状组、ICA狭窄≥70%组、溃疡性斑块组及低回声斑块组的MES检出率较无症状组、ICA狭窄50%~69%组、非溃疡性斑块组、高回声斑块组均增高(均P<0.05)。症状组VMR、CRC显著低于非症状组(均P<0.05);ICA狭窄≥70%组VMR、CRC和BHI显著低于ICA狭窄50%~69%组(均P<0.05)。结论:MES是不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特征之一;CVR降低与ICA狭窄程度及临床症状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屏气试验研究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方法 选取37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 32例正常人,用经颅彩色多普勒显示并记录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彩色血流及多普勒频谱,嘱受检者作屏气试验,记录屏气末的多普勒频谱及屏气时间,测量屏气末双侧MCA血流速度、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等,计算屏气指数。结果 ①常规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脑梗死患侧MCA峰值流速表现为异常加快(35. 1% )、降低(40. 5% )、正常(24. 4% )。②屏气时间在脑梗死组患侧、健侧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屏气指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脑梗死组患侧屏气指数明显低于健侧和对照组(P<0. 05),脑梗死组健侧与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③脑梗死组患侧和健侧PI、RI高于对照组(P<0. 05),但屏气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PI、RI屏气后降低,与屏气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 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的反应性降低,屏气指数能够反映脑血管的扩张性及储备能力,屏气试验是评价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简便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脑梗死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反应性(CVR)变化,确定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结合屏气试验检测193例脑梗死患者及113例对照病例的屏气指数(BHI)。结果脑梗死患者的BHI减低(P=0.000),Logistic回归显示,由BHI所表示的CVR是脑梗死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0)。结论CVR受损与脑梗死有密切关系,应该重视CVR在脑缺血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检查在颈部血管狭窄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疑似颈内动脉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99例,所有患者均做颈脑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查,以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观察患者颈内血管病变情况;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的检查结果及二者联合检查结果与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相比较的准确率和敏感性、特异性、阴性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99例患者经血管造影检查共检测198支血管,正常68支(34.3%);病变血管130支[包括闭塞32支(16.2%)、重度狭窄98支(49.5%)];双侧狭窄34例(34.3%),单侧闭塞32例(32. 3%),单侧狭窄33例(33. 3%)。对比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准确率为88. 9%,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查结果的准确率为84. 8%,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检测的准确率为98. 99%。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对比血管造影的准确率差异有显著性(x^2=27. 3,P<0. 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对比血管造影的准确率差异有显著性(x^2=26.7,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8.2%,特异性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6. 9%,阳性预测值为100.0%,显著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单独检测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阴性、阳性预测值(P<0. 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成像联合检查,可显著提高临床中对颈动脉闭塞或狭窄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二维经颅彩色多普勒(TCCD)联合三维经颅彩色多普勒(3D-TCCD)在显示正常脑血管结构及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7月~2005年11月,对本院34例要求脑血管超声检查者分别进行经颅TCCD和3D-TCCD检查,记录所有图像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所有三维成像均在扫查后10~30s内完成。34例患者中,正常脑血管结构24例,大脑中动脉狭窄10例。通过3D-TCCD清晰地显示了正常脑血管的动态立体构筑关系及狭窄大脑中动脉的部位和程度,更直观地观察到血管的狭窄。结论经颅三维超声可以迅速准确地显示正常脑血管的立体结构及血管疾病的病变部位和程度,提供了二维超声图像所缺少的立体空间位置关系的信息,二维彩色多普勒联合三维超声有助于对血管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外伤性脑损伤和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脑血管血流变化,探讨脑血流及其反应性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TCD检测对照组、外伤性脑损伤(TBI)和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HIE),观察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收缩峰、舒张期末、平均血流速度及搏动和阻力指数)变化,以及病程第1、3、5d的脑血管二氧化碳反应性,评价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HIE与对照组相比,大脑中动脉舒张末流速与平均流速明显降低,而脉搏指数和阻力指数明显增加(P值均<0.05)。TBI与对照组间除收缩峰流速外均无明显差异;而与HIE组相比,除阻力指数外,其它血流参数均存在明显差异。HIE和TBI患者脑血管对二氧化碳反应性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且脑血管的反应性与患者预后明显相关。结论不同类型脑损伤脑血流的变化不同,但其脑血管反应性的变化均可评估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尼莫地平检测脑血管反应性与屏气试验的比较,判断尼莫地平试验的可行性。方法:78例体检者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静脉泵入尼莫地平和屏气试验2种方法对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的影响,计算脑血管反应性(尼莫地平试验)和屏气指数(屏气试验)。结果:2例女性被检者因血压下降未完成试验,成功率97.4%。2种方法检测的最大平均流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大与基础平均流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莫地平试验能够检测脑血管反应性,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经颅多普勒对脑血管狭窄的诊断价值。结论:当我们掌握好诊断指标,结合考虑颅内外各血管的血流速度,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临床上对一些有条件限制的患者,可以只根据TCD的检测结果.给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特发性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在复位成功后残余头晕(RD)的发生与脑血管反应性(CVR)的关系。方法 记录117例特发性BPPV患者的眩晕残障评定量表(DHI)评分,复位成功后应用经颅多普勒血流分析仪通过屏气试验(BHI)测定CVR,观察1周内患者RD的发生情况,根据是否存在RD将117例患者分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CDUS)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定量参数对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 TRAS)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9月至202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DSA或MRA确诊的TRAS患者21例(狭窄组)及同期行肾移植且随访肾功能正常的患者37例(对照组)的CDUS及CEUS资料,比较2组CDUS血流动力学参数[主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峰值流速后比、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及CEUS定量参数[皮质感兴趣区上升时间(RT)、髓质RT、皮质达峰时间(TTP)、髓质TTP]的差异,分析上述各个参数与TRAS程度间的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分析上述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时诊断TRAS的效能。结果:狭窄组主肾动脉PSV、峰值流速后比、皮质RT、髓质RT、皮质TTP及髓质TTP的值均高于或长于对照组,叶间动脉RI低于对照组(P0.05);主肾动脉PSV、叶间动脉RI、峰值流速后比、皮质RT、髓质RT、皮质TTP、髓质TTP与TRAS程度均存在中度相关性(r值分别为0.617、-0.409、0.599、0.600、0.518、0.638、0.648),其中叶间动脉RI与狭窄程度负相关,其余超声参数与狭窄程度正相关(P0.05)。CDUS血流动力学参数总体灵敏度高于CEUS定量参数,总体特异度低于CEUS定量参数;CEUS定量参数(除髓质RT外)的曲线下面积普遍大于CDUS血流动力学参数。主肾动脉PSV2.43 m/s及皮质TTP9.26 s是诊断TRAS的重要参数(P0.05),两者联合诊断TRAS的AUC为0.965、准确度为91.40%,高于所有单一参数。结论:CDUS及CEUS均可用于诊断TRAS,CDUS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CEUS定量参数可提高TRAS诊断的准确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CDUS疑诊病例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  相似文献   

13.
刘霜  曾玉剑  张丽华 《华西医学》2011,(9):1366-1369
目的评价青年人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并探讨青年人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2008年2月-2011年3月,对25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选择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青年143例作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以中等、强回声斑块为主,斑块积分、血管壁内-中膜厚度(ITM值)及斑块检出率(34.77%,89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脑梗死组颈动脉硬化狭窄率及血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青年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发生率均高,提示青年脑梗死患者的发病主要原因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IMT值的增加、斑块的检出率及形态学特征等是颈动脉病变与脑梗死发生的有意义的检测指标,在青年人脑梗死的防治中是有参考意义较大的超声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特征。方法对20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观察斑块的部位、形态、大小及回声特征,计算管腔狭窄程度及血流指数。结果 20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二维超声发现300支颈动脉IMT增厚,200支伴有斑块形成,彩色多普勒超声发现所有颈动脉狭窄患者收缩期及舒张末期流速均显著性增高。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地判定颈动脉狭窄程度及狭窄位置,可作为颈动脉管壁病变的一种优良检查手段,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也能作为治疗后随访手段。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特点。方法 应用HDI 5 0 0 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分别对脑梗死组和对照组颈动脉颅外段进行检测 ,观察血管解剖形态 ,内膜情况 ,有无斑块形成及斑块大小 ,管腔是否狭窄和狭窄程度。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出现颅外段狭窄的比例高于对照组 (χ2 =97.30 ,P <0 .0 0 0 1) ,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程度较对照组严重 (χ2 =6 .4 4 ,P <0 .0 5 ) ;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以颈动脉膨大部和颈内动脉起始部最多见 (χ2 =10 .6 0 ,P <0 .0 1;χ2 =9.5 3,P <0 .0 1) ;脑梗死患者梗死侧出现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的比例高于非梗死侧 (χ2 =15 .84 ,P <0 .0 0 1)。结论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 ,且随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的增加 ,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以颈动脉膨大部和颈内动脉起始部最多见 ,无论颈动脉狭窄发生在什么部位均与脑梗死有联系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多发生在脑梗死的梗死侧 ,颈动脉颅外段狭窄与脑梗死有同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正常成人颅内动脉的显示率,评价Willis环前、后交通动脉循环功能。 方法 256例正常成人按年龄男女均各分3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血流显像(TCCDFI)、能量多普勒(CDE)及超声造影(ECE)技术,观察颅内动脉走行及血流方向。并通过压迫颈总动脉(CCA),观察大脑前动脉(ACA)、后动脉(PCA)血流方向及血流速度的变化,判断Willis环前、后交通动脉循环功能。 结果 (1)颅内动脉成功显示率男女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3组女性间有明显差异,老年女性明显低于老年男性(P〈0.05)。Willis环完全未显示的老年组被检者行ECE仍有85%可清晰显示;(2)前交通动脉功能开放率男女分别为87.6%、83.3%,后交通动脉左侧分别为28.9%、34.1%,右侧分别为34.4%、29.2%。 结论 TCCDFI、CDE及ECE能实时观察颅内动脉走行及血流方向,评价前、后交通动脉循环功能,可作为颅内动脉检查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苟婴如  彭蓉  王晋川 《华西医学》2000,15(2):175-176
探讨老年人糖尿病伴脑梗塞患者与老年人非糖尿病脑梗塞患者TCD检测脑血管病变部位的差异。方法将接受检测的218例分为DM组,与非DM组,进行分析。结果DM组患者病变部位颅内外血管均受累,且前后循环无明显差异,非DM组患者病变部位以颅内段前循环为主。结论DM患者脑血管损害较非DM患者范围广泛,且大中型动脉均可受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