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军  王世英  陈宝平 《医学争鸣》2008,29(15):1416-1416
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收集于2005-09/2007-08来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339例.其中,1型糖尿病(T1DM)27例,并发糖尿病肾病(DN)10例(37.0%);2型糖尿病(T2DM)312例,并发DN 29例(9.3%).在39(男18,女21)例DN患者中,年龄小于30岁2例,30~49岁7例,50~60岁13例,大于60岁17例.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在糖尿病(DM)患者中发生率较高,直接影响着DM的治疗和预后。因此,为了探讨DM患者医院感染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DM患者所发生的医院感染22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2003年1月-2004年12月两年来, 我院呼吸内分泌科DM所发生的医院感染22例,其中男12例, 女10例,年龄10月-86岁,55岁19例。1.2方法参照全国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确立DM并发医院感染2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65例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清洁中段尿细菌培养,同时检查血常规、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并记录患者性别和年龄.结果17例阳性尿菌中,细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64.71%);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普遍较差;男性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15例(2.81%),女性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45例(8.18%),两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0岁以下并发尿路感染患者15例(23.08%),60岁以上并发尿路感染患者50例(76.92%).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尿路感染应予以重视,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尿培养和尿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DM)并发二重感染,临床表现十分严重,治疗中困难较多,本文就我院22例作一临床特点分析。1资料与方法我院近年DM住院患者541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并发感染者281例(51.94%)。经咽部分泌物、痰液、尿、粪、阴道分泌物等检查,有真菌感染者22例(7.82%)。其中男9例,女13例,男女之比为1:1.44。年龄26~72岁,平均56.32岁。  相似文献   

5.
罗建良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9):1175-1176
<正>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随机抽取我院近两年肾内科和其他科的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住院病例65例,其中男43例,女22例,年龄13-80岁,平均55.5岁。1型DM2例,2型DM63例;均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32例诊为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ies,DN):1型DM2例,2型DM30例。  相似文献   

6.
鉴于肝性与原发性糖尿病在治疗上有所不同,现对病毒性肝炎并发糖尿病25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5例均为2003年1月~2004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门诊患者,男15例,女10例,年龄37~70岁,>50岁15例(60%).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递增,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老年人居多。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常有低血糖发生,而症状不尽相同。现将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36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对象:老年糖尿病(DM)并发低血糖36例,均符合1997年ADA的DM诊断标准。男28例,女8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70岁。均为2型DM。病程1~19年不等。合并肾病者20例,并存高血压12例,脑梗塞6例。血糖低于2.8mmol/L为低血糖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DM)患者易并发各种感染,尿路感染是其常见的并发症。为探讨老年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52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2例患者中男15例,女37例,年龄60~83岁,患DM病程6~22年,均为2型DM。同时合并的疾病:糖尿病肾病(DN)21例,神经病变18例,眼部病变15例,心脑血管病变26例,其他20例。1.2临床表现25例有多饮、乏力、头昏,有尿路剌激症状12例,不规则发热16例,腰痛25例,肾区叩击痛20例,膀胱区压痛20例。1.3诊断标准DM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全部符合W…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生命质量.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SF-36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别对T2DM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抑郁状况进行评分.结果 T2DM并发抑郁的发生率32.0%,明显高于对照组8.75%(X2=7.61,P<0.01);T2DM组生存质量8个维度积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T2DM未并发抑郁组(除PF外),生存质量7个维度积分均高于T2DM并发抑郁组(P<0.01).结论 并发抑郁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较普通2型糖尿病患者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回顾分析儿童1型糖尿病(T1DM)的发病状况,探讨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2002年2月至2010年8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住院的T1DM患儿10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中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法的31例学龄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分为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组和胰岛素泵治疗组,进行疗效分析,比较其血糖达标所需时间、低血糖发生情况、血糖波动情况、治疗达标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每日胰岛素用量、尿酮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 103例T1DM患儿年龄38 d至15岁4个月,平均(8±3)岁;初发病例78例(75.7%),男孩多见(57例,55.3%),发病年龄以7~10岁最多(47例,占45.6%),冬春季发病51例(49.5%),合并感染67例(65.2%),以呼吸道感染(27例)和消化道感染(15例)多见.而62例(60.2%)以酮症酸中毒就诊,并发脑水肿者4例(3.9%).部分患儿合并桥甲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不同的胰岛素给药方法患儿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泵治疗组酸中毒纠正时间短、尿酮体消失快(P<0.01),血糖达标时间短(P<0.01),血糖波动幅度小、持续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住院时间短,与基础-餐时胰岛素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T1DM起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合并酮症酸中毒,感染可能是患儿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诱因之一.胰岛素泵治疗可较好控制血糖,使用方便,是目前儿童T1DM较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老年糖尿病 (DM )常见的并发症 ,往往构成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 ,糖尿病并发AMI也有明显上升的趋势。我院自 1997年 8月~ 2 0 0 2年 5月共收治老年糖尿病并发AMI18例 ,通过临床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收到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我院自 1997年 8月~ 2 0 0 2年 5月间共收治老年糖尿病 (诊断标准参照 1985年WHO标准 )患者 16 2例 ,并发AMI(根据病史、心电图、心肌酶谱变化综合判断 ) 18例 ,发生率为 11.11% ,其中男 13例 ,女 5例年龄 6 0~ 84岁 ,平均 7…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新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的临床表现、遗传学及随访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3例DKA患儿的临床和随访资料,自愿接受基因检查者给予二代测序。结果:男6例,女17例,中位年龄10.1岁。1型糖尿病(T1DM)22例,2型糖尿病(T2DM)1例。烦渴多饮多尿22例,呼吸深长16例,腹痛恶心呕吐12例,发热5例,意识障碍12例,休克15例。中位随机血糖25.0 mmol/L(11.48~34.72 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13.62%(9.80%~17.40%),C肽降低22例,平均0.18 ng/mL(0.05~0.37 ng/mL),平均静脉pH 7.06(6.80~7.23),糖尿病自身抗体阳性10例。所有患儿给予补液、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1例转院,22例抢救成功。DKA纠正后T1DM患儿给予胰岛素治疗,T2DM患儿口服二甲双胍。随访18例,平均随访26.5月(5~57个月),1例T2DM患儿HbA1c 6.8%,17例T1DM患儿平均HbA1c 8.79%(5.5%~14.4%),中位C肽0.09 ng/mL(0.05~0.50 ng/mL),...  相似文献   

13.
目的:测定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对氧磷酯酶-1(PON1)活性和丙二醛水平.方法: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测定正常对照组(NC组,n=40)、单纯糖尿病组(DM组,n=47)及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DMCHD组,n=43)血清PON1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计算并测定体质量指数(BMI)及血脂水平.结果:3组间比较,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NC组、DM组比较,DMCHD组BMI增大(P均<0.05).DM组及DMCHD组PON1活性均低于NC组,MDA水平均高于NC组(P均<0.05),DMCHD组PON1活性低于DM组,MDA水平高于DM组(P均<0.05).且PON1活性与MDA水平呈负相关(r=-0.544,P<0.01).结论:血清PON1活性降低和MDA水平升高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老年糖尿病由于其自身的生理特点并发下呼吸道感染往往会使病情凶险、复杂 ,病死率高。我院 1994~ 1998年共收治老年糖尿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者 4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择 6 0岁以上老年糖尿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者 40例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 34例 (85 % ) ,女 6例(15 % ) ,年龄 6 0~ 80岁 ,平均 76岁。全部病例均符合 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其中 1型糖尿病 2例 ,2型糖尿病38例。 9例 (2 2 .5 % )发生酮症酸中毒 ,5例 (12 .5 % )发生高渗昏迷 ,全部病例均根据症状、体征、痰培养结果及胸片诊断下呼吸道感染 ,…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切点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2007年1月一2009年10月为明确DM诊断而就诊者和DM高危人群接受DM筛查者,共1 427名,男645名,女782名,平均年龄为(53±15)岁.研究对象空腹10 h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同时测定HbA1c、糖化血清白蛋白(GA).结果 ①按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诊断标准,糖耐量正常(NGT)、糖调节受损(IGR)和DM组分别有582例、378例、467例.NGT、IGR、DM组的HbA1 c水平呈递增趋势(P<0.05).②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bA1 c与GA及OGTT中的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 h血糖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0.74、0.82、0.80,P值均<0.01).③以OGTT为诊断DM的金标准绘制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以HbA1 c诊断D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43(95%CI为0.931~0.955),与以FPG诊断DM的AUC[0.955(95%CI为0.944~0.965)]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HbA1 c≥6.3%为切点诊断DM的敏感性度为79.7%,显著高于FPG≥7.0 mmol/L的51.4%和HbA1c≥6.5%的67.2%(P值均<0.01).结论 在无法进行OGTT的情况下,HbA1c可用于DM的诊断,6.3%确是比较适合我国人群的诊断DM的HbA1c切点.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为糖尿病(DM)最严重的并发症,1983年美国NIH报道其死亡率为10%,近年来其死亡率下降至5%以下。DKA最常见于1型糖尿病,也可发生于2型糖尿病。为了解两种类型DM并发DKA的区别,我们对2522例DM患者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2522例糖尿病患者均为太原市中心医院住院病例,均根据1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其中男1449例,女1073例,男与女之比为1∶0.74。1型DM172例,2型DM2350例,1型与2型之比为1∶13.7。发生DKA者190例,男104例,女86例,男女之比为1∶0.83。根据糖尿病类型将DKA分为1型DM并发DKA(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7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DM组和非DM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结果DM组与非DM组发病年龄分别为(51.4±6.6)岁和(58.6±9.0)岁(P〈0.01),合并高血压病史者分别为63.9%和42.4%(P〈0.05);DM组无痛性心梗发生率为60.6%,明显高于非DM组(P〈0.01);DM组心衰、心律失常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高于非DM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年龄提前,多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无痛性心梗多见;2型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后易并发心衰、心律失常、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β抗体(IA-2βA)的分布规律及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放射配体法检测401例T1DM患者、20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IA-2βA、IA-2A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水平,并分析抗体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1)T1DM组IA-2βA阳性率8.7%(35/40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P<0.05);(2)35例IA-2βA阳性患者中,同时合并IA-2A阳性的患者16例,阳性重叠率45.7%.IA-2βA与IA-2A指数无相关性(r=0.021,P=0.780);(3)T1DM患者中,IA-2A、IA-2βA阳性率在0~9岁组最高,二者阳性率显著高于10岁以上的T1DM患者(62.8% vs 19.7%,x2=31.41,P<0.001;20.0% vs 7.6%,)(x2=6.11,P<0.05).而GADA阳性率在各年龄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与单独IA-2A阳性患者比较,单独IA-213A阳性患者年龄和起病年龄较大(IA-2A阳性患者平均年龄24.2岁,平均起病年龄21.6岁;IA-2βA阳性患者平均年龄35.5岁,平均起病年龄34.0岁,均P<0.05).结论 IA-2βA在儿童T1DM患者中阳性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阳性率下降.IA-2βA是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检测的一项实用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青光眼手术中并发恶性青光眼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接受小梁切除术184例(204眼)中6例术中发生恶性青光眼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术中并发恶性青光眼6例中,无晶体眼1例(16.66%),晶体眼5例(83.34%).术前眼压<22mmHg1例(16.66%),22-40mmHg3例(50%),>40mmHg2例(33.33%).术后随访半年眼压10-22 mmHg1例(16.66%),22-30mmHg4例(66.66%),>30mmHg1例(16.66%).结论 明确青光眼滤过术中并发恶性青光眼原因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可达到预防及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临床与病理特点,并指出肾脏活检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损害中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行肾活检的19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病理分型.结果 19例患者中,糖尿病肾脏损害病(DKD)6例(占31.6%),非糖尿病性肾脏疾病13例(占68.4%),其中包括各种继发性肾脏疾病,病理类型分布分别是IgA肾病Lee'sⅡ级3例(占23.1%),IgA肾病Lee'sⅢ级1例(占10%),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例(占23.1%),膜性肾病3例(占23.1%),其中2例为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1例为狼疮性肾炎,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症1例(占7.69%),肾淀粉样变性病1例(占7.69%),膜增生性肾炎1例(占7.69%).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肾脏损害相当部分是非糖尿病性肾脏病变,当临床有非糖尿病肾病线索时,应及早行肾活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