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后右室舒张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声心动图测试36例单纯肺动脉瓣狭窄(PS),经球囊扩张法(PBPV)治疗4~7年后的右室舒张功能,并和同期经外科瓣膜切开的PS病例相对照,从而为PBPV方法学选择提供中、长期随访资料。结果,PBPV组中E峰流速、E/A流速比、E峰面积分数、E/A面积比、舒张期前1/3相面积、E峰减速时间大于未经治疗组(P<0.01);A峰流速、A峰面积分数小于未治疗组(P<0.01)。而在PBPV组与外科手术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在PBPV组中,选用球/瓣比率1.32±0.07及1.49±0.04的患儿,其右室舒张功能改善效果较为满意。结果提示,PBPV治疗后中、远期右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并与外科瓣膜切开法获得相同的效果。另外,采用球/瓣为1.3左右进行PBPV是值得推荐的。  相似文献   

2.
瓣膜发育不良型肺动脉瓣狭窄经皮球囊扩张术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瓣膜发育不的狭窄(简称PS)球囊扩张术(简称PBPV)效果,采用超大球囊法为34例瓣膜发育不良型PS进行球囊扩张术。34例中轻型21例(平均年龄4.40岁),重型13例(平均年龄5.15岁),最小年龄11月。应用PBPV术球/瓣比值轻型1.36~1.64(平均1.14),重型1.20~1.64(平均1.52),术前后观察跨肺动脉瓣压差(△P),出院后随访多普勒超专心动图以监测△P。结果:轻型  相似文献   

3.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后5年随访济南军区总医院(250031)郭建华,刘广惺1989年~1992年对5例先天性肺动脉瓣狭窄(PS)小儿进行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现将术后5年随访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5例均经临床、胸片、心电图、...  相似文献   

4.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F—VEP变化及其与BAEP,DDST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测定30例正常新生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基础上,测定37例高胆红素血症生儿F-VEP,并对其中部分患儿进行同期BAEP测定与远期DDSP随访。结果显示:日龄1-7天早期新生儿因溶血、感染所致高胆红素血症F-VEP变化显著,F-VEP与BAEP、DDST异常一致率分别为65%、21%。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感染情况及感染后细胞免疫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对18例RSV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PBMC内RSV及其A、B亚型抗原进行了检测;采用APAAP法、MTT比色法和ELISA法对T细胞亚群及T细胞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表达、PBMC培养上清液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和可溶性IL-2受体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18例RSV感染患儿中7例PBMC内可检测到RSV抗原;11例RSVA亚型感染者5例PBMC内均为RSVA亚型阳性,7例RSVB型感染者2例B亚型阳性;7例恢复期和10例对照组患儿均为阴性;发病3天以内PBMC中RSV抗原阳性者多于3天以后(P<0.05)。RSV感染组PBMC内RSV抗原阳性者,CD4细胞比率和IL-2水平均低于阴性者(t=2.38,2.40,P值均<0.05)。提示:RSV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PBMC可被RSV感染,可能由此加重免疫活性细胞损害,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 ,小儿治疗性心导管术获得飞速发展 ,在许多心血管畸形中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术治疗。操作大致可分为扩张 (如中隔造口术、瓣膜成形术、血管成形术、血管支架 )和封堵 (如血管栓堵、缺损封堵 )两大类。在某些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CHD) ,心外科手术结合治疗性心导管术也已获得极佳疗效。一、瓣膜狭窄的扩张1.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PBPV) :PBPV自1982年Kan等首次报道以来 ,已经取代外科手术成为治疗单纯性肺动脉瓣狭窄 (PS)的首选方法。适应证 :典型PS ,右心室与肺动脉压差>30mmHg~35mmHg;重症…  相似文献   

7.
大剂量维生素C在新生儿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了大剂量维生素C(VitC)用于新生儿再灌注损伤的疗效。结果VitC1g/(kg·d)的疗效明显优于0.5g/(kg·d)。前者首次用药后患儿血清丙二醛(MDA)明显减少,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明显增加(P<0.001),血液酸度无明显变化(pH:P>0.1,HCO3-:P>0.05,BE;P>0.1)。而后者首次用药后患儿血清MDA无明显减少(P>0.05),SOD虽明显增加(P<0.01),但增加的幅度明显低于前者,提示VitC作为自由基清除剂治疗新生儿再灌注损伤时,剂量以1g/(kg·d)为宜。  相似文献   

8.
表面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儿童哮喘剂量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我国哮喘儿童吸入皮质激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50例间歇发作型及轻度持续发作型哮喘儿童吸入不同剂量(200~1200μg/d)皮质激素(二丙酸倍氯松,BDP)的肺功能、气道高反应性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功能的变化。将5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例),分别吸入安慰剂及BDP200,400,800,1200μg/d。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各治疗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流速(PEF)及PD20-FEV1均显著升高,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各组患儿的血浆ACTH及血清皮质醇基础值均无明显变化,血浆皮质醇对ACTH刺激的反应值在对照组及BDP200μg组无明显变化,而在BDP≥400μg/d时则明显下降。结论200μg/d的BDP能有效地改善哮喘儿童的肺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但当剂量≥400μg/d时,则可能引起血皮质醇对ACTH刺激的反应性抑制。临床上使用BDP吸入疗法治疗间歇发作型及轻度持续发作型儿童哮喘时,尽可能将剂量控制在每日400μg以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球囊房隔造口术(BAS)及前列腺素E1(PGE1)对婴儿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外科根治术前血液动力学的调整作用,对32例年龄2~56天,平均26天的TGA患儿行BAS,对其中11例于BAS前给予PGE1,然后进行血液动力学观察。结果:BAS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由0.53±0.14上升至0.74±0.11。30例患儿左右心房压差均<0.27kPa(1kPa=7.5mmHg)。单纯TGA术后24个月内左室压力<5.30kPa。PGE1应用后SaO2由术前0.60±0.19上升至0.86±0.05。心导管检查测得左右室压力比为0.86。提示,BAS和PGE1的应用可缓解新生儿TGA低氧血症及维持其左右心室良好的压力比值,从而为TGA解剖转位术作准备  相似文献   

10.
小儿隐孢子虫病的实验诊断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小儿腹泻粪便中隐孢子虫卵囊(CSO)的诊断效果。方法 对649例急性腹泻患儿的粪便采用7种方法检测CSO:(1)番红-美兰染色法(SMB);(2)改良抗酸染色法(MAF);(3)蔗糖漂浮(SSF)后SMB染色法;(4)PBS-乙醚(PBS-E)离心沉淀后MAF染色法;(5)聚蔗糖-泛影酸钠(FSD)纯化后扫描电镜法(SEM);(6)FSD或Percoll纯化后免疫组化法(A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的解剖类型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探讨其适宜的手术方式。方法 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术,对61 例年龄4 天至13 岁的TGA患儿进行临床分型,并测定有关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TGA 合并室间隔完整(IVS) 或极小室间隔缺损(VSD)21 例(34-4% ),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 :0-52±0-09,左室压力:~3 个月(5-7±0-5)kPa,~1 岁(4-2±0-3)kPa。TGA 合并VSD19 例(31-2 %) ,SaO2 :0-69 ±0-11 ,左室压力(11-3 ±2-1)kPa。TGA 合并VSD及左室流出道梗阻(LVOTO)21 例(34-4% ),SaO2 :0-75 ±0-09 ,左室与肺动脉间压力阶差(PG) 为(8-7 ±1-7)kPa。左右冠状动脉(CA) 均起源于右冠状窦3 例,均起源于左冠状窦2 例。镜面右位心2 例,右旋心2 例,左旋心1 例。结论 TGA 可单独存在,亦可合并多种心脏畸形,超声心动图可提供临床分型及部分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导管检查及心血管造影术更能直接获取血氧及压力资料。  相似文献   

12.
叶斌 《新生儿科杂志》2000,15(3):114-115
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新生儿的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预后。应用FDP治疗了52例HIE患儿,剂量250mg/kg/d,半小时内静脉滴入,每日1次,7天1疗程,轻者用1疗程,重重用2疗程。结果表明:临床疗效治疗组有效率48/52(92.3%),对照组有效率30/40(7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儿满30天查脑电图及头颅CT复查,治疗组异常率分别为10/50(20  相似文献   

13.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发病机理的研究一直受到重视,研究者发现RSV感染患儿存在着一系列免疫功能紊乱。本文用APAAP技术对RSV感染患儿淋巴细胞CD3、CD4、CD8、CD23、CD25、CD57、IFNr、HLA-ABC、HLA-DP和HLA-DR等表面标记进行检测,并用ELISA技术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特异性IgE(R  相似文献   

14.
柯萨奇B组病毒感染与小儿哮喘发作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柯萨奇 B 组病毒( C V B) 感染与哮喘发作的关系。方法 观察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102 例、上呼吸道感染182 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71 例、健康儿童30 例。采用 E L I S A 法测定静脉血 C V B 抗原( C V B- Ag)和 Ig M 抗体( C V B- Ig M) 、免疫组化法测定 T 细胞亚群和[3 H] - Td R 标记法测定 N K 细胞活性。结果 ①哮喘患儿 C V B 感染率为578 % (59/102) ;②哮喘患儿 C D8 显著升高; C D3 、 C D4/ C D8 及 N K 细胞活性均明显下降( P <001) ;而 C V B 阳性哮喘患儿 N K 细胞活性又低于非 C V B 阳性哮喘儿( P < 005) , C D8 明显高于非 C V B 阳性哮喘儿( P < 001) 。结论  C V B 感染与哮喘发作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ELISA法对52例肺炎患儿进行RSV,PFV(1,2,3型)和ADV(3,7型)特异型抗体检测,阳性24例(阳性率46.2%),以PFV居首(占27%),其中PFV3和PFV1分别占13.5%和9.6%;RSV次之占(占11.5%)。三种病毒感染主要发生在3岁以内小儿,以1岁以下婴儿发病率最高(占66.7%)。12月-1月为流行高峰(占70.8%)。  相似文献   

16.
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简便、安全、经济,现已成为治疗单纯肺动脉瓣狭窄的首选方法,大部分病例可经PBPV替代外科开胸手术。近10余年来,人们对PBPV应用的适应证、方法学、手术前后的血液动力学、并发症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等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单纯室间隔缺损患儿的左室舒张功能刘晓勤郑德珍室间隔缺损(VSD)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儿的左室舒张功能至今了解极少。我们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技术研究了婴幼儿单纯VSD左室舒张功能,并对其症状和体征的起因作了...  相似文献   

18.
我们首次检测并发现30例GBS患儿血清GS-Ab阳性率为26.7%,其他神经疾病(ODN)组阳性率为2.3%,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x^2=9.687,P<0.001);GBS患血清E-Ab阳性率36.7%,OND组阳性率9.3%,正常对照组全部阴性;11例GBS患儿血清E-Ab阳性者中,有GS-Ab阳性8例(72.7%),E-Ab平均滴度为1:21.9,GS-Ab平均滴度为1:17.5。11例GB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原体及其检测方法。方法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64例无菌性脑膜炎及27例无菌性脑炎患儿脑脊液(CSF)中肠道病毒(EV)RNA。结果急性期CSF中EVRNA阳性检出率为:无菌性脑膜炎609%,脑炎481%;阳性患儿恢复期CSF仅个别阳性;对照组全部阴性。起病5天以内阳性率明显高于5天以后(P<005);5~10月份较11~4月份发病率高(P<005)。25例病毒分离阳性者中24例RT-PCR阳性,53例病毒分离阴性者中19例RT-PCR阳性,RT-PCR敏感性显著高于病毒分离的敏感性(P<001)。结论EV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病原体,RT-PCR技术是诊断EV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激光打孔球囊瓣膜成形术治疗婴儿及新生儿肺动脉瓣闭锁伴室间隔完整的方法的可行性。方法1996年1月~1997年10月,对7例肺动脉瓣闭锁伴室间隔完整的患儿行心导管术,并以直径为0018英寸(046mm)激光导丝对闭锁的肺动脉瓣行激光打孔。导丝在已到达漏斗部的心导管的引导下至闭锁的肺动脉瓣。激光打孔后再以球囊扩张瓣膜。结果7例患儿,其中6例激光打孔球囊瓣膜成形术获得成功。在随访中,2例需行改良的BlalockTausing分流术,以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达80%以上。球囊瓣膜成形术后,5例右心室发育获得改善,其三尖瓣环内径及漏斗部内径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分别<005及0005)。结论对患有肺动脉瓣闭锁伴室间隔完整的婴儿,激光打孔球囊瓣膜成形术是一可接受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