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简称ITP)是儿童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我科于1983年1月~1996年12月经过临床,血像和骨髓确诊322例,其中32例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现着重探讨其治疗ITP的应用价值。一、临床资料本文32例住院患儿均符合198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小儿ITP的诊断标准。本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6个月~13岁,<2岁4例,~4岁7例,~7岁10例,~12岁8例,>12岁3例。急性ITP21例,慢性ITP11例。慢性ITP曾接受过正规激素治疗,其中曾加用长春…  相似文献   

2.
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全部为我科住院患儿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2~14岁。其中2~3岁3例,3~7岁22例,7~14岁10例。病程3个月至5年急性ITP19例(占54.28%),慢性ITP16例,(占45.72%),均作骨髓巨核细胞分类,部分病例检测血小板抗体。难治性ITP诊断标准:(1)病程大于3个月,(2)先后曾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地塞米松)治疗8周以上,血小板曾上升到正常,激素减量后血小板即下降;(3)曾应用静脉高效价入血雨种球蛋白治疗,0.4g/kg·d静脉滴注5天,血小…  相似文献   

3.
脾部分栓塞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发病机制,我们用脾部分栓塞治疗12例难治性ITP,疗效满意,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992年10月~1997年10月12例反复发作的难治性ITP符合诊断标准[1],并符合脾切除指征[2]。男4例,女8例,年龄8~14a,病程0.5a~3a。均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1~2mg/(kg·d)治疗3mo无效,或减量后复发。6例加用长春新碱,5例血小板<20×109/L时,用大剂量丙种球白80mg/(kg·d)×2~3d,BPC暂时上升,停药后1mo下降至治…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小儿常见出血性疾病,一般预后较好。但少数病人病情严重,需要紧急治疗以减轻出血症状,提高血小板水平,避免颅内出血而致的死亡。我们试用中剂量甲基强的松龙治疗16例儿童重症ITP,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1.病例16例患儿系1992年12月~1996年10月间收治我院儿科血液病房住院的病人,年龄2岁11个月~12岁,其中男5例,女11例。病程2天~3年,<6个月者10例,>6个月者6例。2.诊断标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按第五届全国血栓与止血会议关于ITP…  相似文献   

5.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儿科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大部分病儿有自限倾向 ,但少数病儿病情易反复或迁延 ,给治疗带来困难。 1 995年 2月~ 1 998年 1 0月我们采用大剂量氟美松冲击及苯丁酸氮芥维持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ITP) ,并进行长期随访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对象和方法1 .对象  1 995年 2月至 1 998年 1 0月我院儿科血液病房住院病儿 1 7例。全部病例符合中华血液学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CITP诊断标准[1] 。其中 ,男 1 1例 ,女 6例 ,年龄是最小 1岁 7个月 ,最大 1 2岁 ,平均年龄 …  相似文献   

6.
进一步提高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研究水平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的小儿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其年发病率为小儿群体的4/10万~8/10万[1]。小儿病例多为急性型。急性ITP病例中7%~28%可转为慢性型[1,2]。一、关于诊断、治疗问题1987年全国小儿血液病学术会议拟定了“特...  相似文献   

7.
血细胞分离机在小儿血液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辉  常君  郑伟敏 《中华儿科杂志》1999,37(10):641-642
应用血液细胞分离机治疗小儿血液病,具有年龄小、静脉细、血容量低的难点。我们尝试用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对10例血液病患儿进行治疗,报告如下。对象:1997年8月~1998年5月,本院10例患儿,男8例、女2例;平均年龄7-4岁(3~12岁);体重13~28kg,平均18kg。疾病类型和治疗方式:(1)去除白血病细胞:共6例,其中5例为急性白血病初发患儿(M21例、M11例、ALL3例);另1例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采集前,6例患儿白细胞总数在(130~240)×109/L。(2)采集外…  相似文献   

8.
探讨大剂量地塞米松(DEX)及静注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疗效及其对血液粘稠度的影响。以DEX、IVIG、IVIG加DEX治疗ITP患儿,观察其血小板数变化,并于治疗前后各抽取静脉血一次。结果显示:1.平均血小板计数升至正常时间:单纯DEX治疗组为7天,单纯IVIG组及IVIG加DEX组为4天;平均计数峰值:单纯IVIG组及IVIG加DEX组高于DEX组,但单纯IVIG组与IVIG加DEX组之间无显著差异。2.ITP患儿治疗后骨髓成熟产板巨核细胞数比例由1.56±2.53%升至13.36±6.68%,原幼巨核细胞数比例由40.20±1.87%降至13.39±9.28%,差异非常显著,治疗后各组间骨髓巨核细胞数比例无显著差异。3.ITP患儿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治疗前后三组均无显著变化。结论:ITP患儿IVIG治疗较DEX治疗血小板上升迅速,上升幅度大。1VIG治疗的同时加大剂量DEX治疗,未能进一步使血小板升高。  相似文献   

9.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 ,ITP)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静脉丙种球蛋白 (Intravenousimmunoglobulins ,IVIG)治疗已逐渐受到重视。我们从 1993年起用IVIG治疗 2 2例小儿ITP ,并以 1989年后用强的松治疗的 18例ITP患儿为对照组 ,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4 0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 ,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的ITP诊断标准( 1) 。其中男 2 2例 ,女 18例 ,男女之比 1.2 2∶1。病程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常用的五种治疗ITP方案,探讨适合我国国情及小儿ITP特点的治疗方法。Ⅰ组口服氨肽素。Ⅱ组在Ⅰ组的基础上加氢化考的松静点后改强的松口服。Ⅲ组在Ⅰ、Ⅱ组的基础上加用IVIg。Ⅳ组则在Ⅰ组基础上单用ⅣIg。Ⅴ组在Ⅰ、Ⅱ组基础上加长春新碱静注。结果:五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1.7%、75%、60%、50%。统计学处理后Ⅰ组疗效优于Ⅳ、Ⅴ组,而Ⅰ组与Ⅱ组、Ⅲ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结果示:对于普通型ITP患儿单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即可获得较好疗效。大剂量量ⅣIg由于药价昂贵,维持作用时间短而不宜作为ITP的一线首选药。对于重型ITP可首选ⅣIg、肾上腺皮质激素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1.
1993年7月~1995年7月我院收治重型小儿细菌性痢疾 50例[1],经环丙沙星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均系大便培养阳性的住院儿,年龄2~8 a,男 28例,女22例,均有高热、中毒貌、腹泻、里急后重,其中20例出现高热惊厥,大便镜检红细胞、白细胞,培养均为福氏志贺菌药敏结果见表1。 二、治疗方法环丙沙星片 25~30 mg/(kg·d),分 2次口服,配合综合治疗。 结果 一、疗效标准[2]显效:72 h内粪便性状及次数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大便培养转阴性。有效:72h…  相似文献   

12.
儿童股骨颈骨折比较少见,国内报告44例[1,2]。我院自1983年1月~1992年12月共收治13例,现将治疗效果作一报告。一、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7例,女6例,左侧6例,右侧7例,年龄9~14岁,平均12岁。损伤原因:车祸6例,高处跌倒...  相似文献   

13.
小儿肾病综合征院内感染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菁 《临床儿科杂志》2002,20(6):364-364
我院自1993年~1999年共收治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3例 ,现就合并住院后感染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来源自1993年元月~1999年10月住我院儿科肾病综合征患儿43例 ,按全国儿科肾病科研组制订的标准 [1],诊断为单纯性肾病28例 ,肾炎性肾病15例。其中男性37例 ,女性6例 ;年龄2岁~13岁。全部病例应用激素治疗 ,激素应用时间为2周~48周 ,每日剂量2mg/kg(总剂量<60mg/d)。二、院内感染临床诊断标准均为入院后48小时发病 ,且符合以下标准[2]。(一 )呼吸系统感染1…  相似文献   

14.
小儿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al pain,RAP)系指患儿病程3个月以上,病程中至少有3次以上的腹痛发作^[1]。该病是小儿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因其反复发作,常规治疗得不到理想的疗效,使患儿身心健康及家庭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又因其病因涉及范围广泛,从而成为临床诊治难题。现对我院儿科自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171例门诊及住院的RAP患儿进行病因及诊断分析,旨在提高小儿RAP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心内电生理标测小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部位的探讨李虹李渝芬石继军曾少颍潘微小儿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在我国仍以临床及心电图分析为主。心内电生理检查仅有3例报道[1]。我科于1995年6月~1997年7月对7例CAVB患儿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旨在...  相似文献   

16.
已知肺动脉瓣狭窄(PS)会影响右心室舒张功能,但未知对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及程度。我们从1996年7月~1998年3月,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PDE)检测50例不同程度PS患儿,测定肺动脉瓣狭窄成形术(PBPV)前后及随诊期间左、右心室舒张功能,以期探讨PS患儿解剖及血流动力学改变与心功能变化的关系及PBPV后的转归。对象及方法:(1)对象:此期间所有先天性单纯PS患儿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1~16岁,平均6-8岁。体重10~65kg,平均19-7kg。分组方法:根据PDE所测跨肺动脉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分析急性中枢性尿崩症的临床过程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7年5月~1999年12月我院PICU的16例急性中枢性尿崩症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病例均继发于脑损伤和应用垂体加压素治疗,其剂量为0.0003~0.00065U/(kg.min),治疗时间为5小时~18天,平均28.5小时。治疗目标达到:尿量2~3ml(kg.h),尿比重1.010~1.020,血钠140~145mmol/L  相似文献   

18.
经导管弹簧圈堵闭治疗小儿动脉导管未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经导管弹簧圈堵闭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效果。方法1997年1月~10月堵闭治疗25例PDA患儿,年龄15~140岁,平均68±27岁;体重10~37kg,平均197±79kg。PDA最窄处直径13~28mm,PDA长度50~109mm;形态有短管型、长管型、漏斗型。采用美国Cook公司生产的3种弹簧圈堵闭PDA。结果成功率为100%,术后心血管造影显示,80%(20/25)患儿有极少量残余分流,术后24小时彩超复查仅有2例有少量残余分流,术后1个月彩超复查无一例有残余分流。结论经导管弹簧圈堵闭小儿PDA,是较安全且创伤小的非开胸方法,适用于婴幼儿,特别是PDA最窄处直径在3mm以内的患儿  相似文献   

19.
经导管非开胸法关闭房间隔缺损15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的非开胸疗法,采用经导管纽扣式补片对15例ASD患儿进行关闭治疗及随诊研究。患儿年龄2.5~14.0岁,平均7.5岁;体重11~39kg,平均20kg。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FI)、右上肺静脉造影及球囊三者结合测量来确定ASD最大伸展直径。选择大于所测直径的2.0~2.5倍补片和相应长鞘。结果,13例关闭成功(87%),2例由于房间隔呈半弧圆形或不规则型,撤除补片改行外科手术治疗。13例成功者,术后第2天残余分流5例(38%),随诊1~12个月残余分流下降为2例(16%),1例有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提示,经导管纽扣式补片关闭ASD的方法既简便、安全,又疗效佳,但有一定局限性,尚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为寻求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最佳方法,将我院自1996年11月以来收住的ITP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小剂量IVIG,即0.4g/连用2天;B组应用大剂量IVIG,即0.4g/连用5天。结果显示:小剂量IVIG与大剂量IVIG治疗ITP的疗效相当。小剂量IVIG可以替代大剂量IVIG作为ITP患儿的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