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前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中的价值。方法1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均在全麻下行颈前路减压、复位、钛网或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固定。结果完全复位151例,复位90%以上17例。平均随访80.7个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140例脊髓损伤者神经功能获改善。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入路选择以及前路手术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1月至2010年5月,1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因不同原因于伤后4周以上行持续颅骨牵引和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4~56岁,平均41岁;受伤至手术时间4周~3个月。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4例,C级2例,D级2例,E级2例。评价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观察术后植骨融合情况、椎间高度和颈椎椎体序列。结果:17例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例出现声音嘶哑,1个月后症状消失。平均随访23个月(4~47个月),术后X线示椎间隙高度和颈椎序列恢复满意,内固定物和植骨稳定无松动,融合满意。术后Frankel分级明显改善,A级5例,B级5例,C级1例,D级3例,E级3例。结论:单纯前路手术可以使屈曲牵引型(DF)Ⅰ、Ⅱ型和部分Ⅲ型复位,对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采用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是一种有效、简便、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Ⅰ期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8年6月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复位、减压和内固定治疗76例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等进行分析。结果76例患者术后随访6~2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神经功能评价按Frankel分级,均有1~2个级别恢复,术前A级10例,B级24例,C级31例,D级11例;术后A级4例,B级8例,C级27例,D级24例,E级13例。植骨均在6个月获得骨性融合。本组未出现内固定断裂、松动及脱出,无血管、神经、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I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可完全恢复颈椎序列,椎管前后方压迫得到彻底解除,损伤节段术后获得即刻稳定,能够获得较好的脊髓功能恢复和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中的复位率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前路手术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196例,168例患者资料完整,并得以随访,男123例,女45例,年龄18。71岁,平均38.7岁。所有患者术前先行小重量颅骨牵引(1.5~4.5kg),随后在全麻下行颈椎前路手术进一步复位,先行损伤节段椎间盘切除,以Caspar撑开器撑开复位;不能复位者,行脱位椎体次全切除,再次复位;仍不能复位者,则一期行后路松解,再行前路手术。结果:168例中经颈前路手术复位者88.1%(148/168),其余19.9%(20/168)则通过前路一后路一前路手术获得复位。89.9%(151/168)获得了完全复位,10.1%(17/168)获得了90%以上的复位。平均随访30.7,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术后153例脊髓损伤者神经功能获得改善。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多可通过前路手术治疗,该入路可使颈椎获得即刻的稳定,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中的复位率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11年1月,我院采用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196例,168例患者资料完整并获得随访,男123例,女45例,年龄18~71岁,平均38.7岁.ASIA分级A级21例,B级46例,C级60例,D级41例;按脱位程度Ⅰ度79例,Ⅱ度42例,Ⅲ度31例,Ⅳ度16例.所有患者术前先行小重量颅骨牵引(2~4kg),随后在全麻下行颈椎前路手术进一步复位,先行损伤节段椎间盘切除,以Caspar撑开器撑开复位;不能复位者,行脱位椎体次全切除,再次复位;仍不能复位者,则一期行后路松解,再行前路手术.结果:168例中经颈前路手术复位者为88.1%(148/168),其余11.9%(20/168)则通过前路-后路-前路手术获得复位.89.9%(151/168)获得了完全复位,10.1%(17/168)获得了90%以上的复位.平均随访30.7个月,死亡19例,失访9例,140例仍在随访中.术后6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术后发生声音嘶哑4例,咽喉疼痛17例,髂骨取骨区麻木18例,给予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术后153例脊髓损伤者神经功能获得改善.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可通过前路手术治疗使颈椎获得即刻的稳定,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6.
早期前路减压植骨术治疗颈椎中下段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李青1刘尚礼2刘康1徐卓明1我们自1990年以来用早期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颈椎中、下段骨折伴脊髓损伤3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男31例,女7例;年龄17~45岁。高处跌落6人,车祸32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前后联合手术入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对51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实施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及Frankel分级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24.5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螺钉松动、钛板松动、髂骨区麻木等并发症。未发生大血管、脊髓、食管与气管意外损伤。结论应用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能促进患者脊髓功能快速恢复,增强患者脊柱稳定性,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63例颈椎骨折脱位伴急性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及颈椎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及有无内置物并发症,以JOA评分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2例获得随访,时间13~37个月,平均20.4个月.62例患者均损伤节段稳定,植骨愈合良好,无内置物并发症,脊髓功能JOA评分平均提高7.56分,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伴急性脊髓损伤,能使损伤节段获得即刻、坚强的稳定,方便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期后前路手术治疗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先后路行撬拨复位,或咬除交锁的关节突使其复位.再由前路进入,切除损伤的椎间组织,复位良好后植骨固定.结果采取撬拨或咬除交锁的关节突全部复位,翻身后复位欠佳再次撬拨复位.术后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情况.结论对无脊髓损伤的颈椎...  相似文献   

10.
前路扩大减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临床上,外伤导致颈椎骨折脱位者常见,大多发生脊髓损伤而致四肢瘫痪。掌握手术时机,尽早解除脊髓压迫和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可获一定疗效。总结1988年以来应用颈前路扩大减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216例,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1.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占蓓蕾  叶舟 《中国骨伤》2009,22(8):583-58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入路的选择。方法:2000年2月至20108年2月手术治疗57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患者,男45例,女12例;年龄18-73岁,平均39.5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5例,坠落伤17例,压砸伤5例。骨折脱位节段:C3-C4 4例,C4-C5 13例,C5-C6 32例,C6-C7 8例。骨折脱位类型:单侧小关节脱位32例,双侧小关节脱位25例。神经损害程度按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评分:A级9例,B级17例,C级19例,D级12例。手术入路:14例前路手术,11例后路手术,32例前后联合手术。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3-26个月,平均11个月。临床效果按神经功能(ASIA)评分:平均提高1-2级。骨折脱位节段完全复位,颈椎序列与曲度恢复正常,无节段性不稳,前路植骨融合均于术后12周获骨性融合。结论:单节段新鲜骨折脱位,颈椎牵引容易复住者或爆裂性骨折、严重成角畸形,选择前路手术;颈椎椎板或关节面骨折,压迫以后方为主或多节段颈椎损伤,选择后路手术;对于脊髓受到前后夹挤性压迫时,宜选择前后联合手术。  相似文献   

12.
颈胸段脊柱骨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颈胸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的效果。方法:1998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前路减压、植骨、Zephir钛板内固定治疗的颈胸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38例,男29例,女9例;年龄18~58岁,平均36.4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颈胸部疼痛伴有颈胸部活动受限,局部压、叩痛。脊髓损伤按照ASIA分级:A级4例,B级13例,C级10例,D级7例,E级4例。结果:全部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1-10年,平均4.5年,均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为4-6个月,无螺钉松动、脱落及钢板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神经功能恢复按AISA分级,平均改善3.8个级别。2例术后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术后3-6个月恢复。7例Homer征患者术后症状消失。结论:颈胸段脊柱骨折并脊髓损伤表现复杂,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Jiang JY  Ma X  Lü FZ  Xu ZF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6):376-378
目的分析评价无骨折脱位型中央颈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5月至2005年4月,手术治疗了52例无颈椎骨折脱位型中央颈脊髓损伤患者,均经术前影像学检查证实。所有患者都接受损伤段颈椎前路或后路减压、融合和内固定手术。住院期间每日进行症状和体征的观测,脊髓功能采用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标准进行评分,以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评价手术对患者ASIA评分的影响。随访患者的最终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时间从12~42个月,平均29个月。结果手术后ASIA恢复曲线明显较手术前抬升(P〈0.01)。最终随访时所有患者的ASIA运动、针刺觉和轻触觉评分分别为(91±7),(107±6)和(107±6)分,均较术前有明显好转(P〈0.01)。结论对损伤水平的脊柱充分减压和固定,可以给水肿的脊髓创造一个宽松和稳定的膨胀空间,加速脊髓功能的早期恢复,改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前路椎弓根螺钉重建术在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前路椎弓根螺钉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运用前路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下颈骨折脱位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17-47岁,平均38.2岁。下颈椎损伤严重程度SLIC评分6—9分,平均7.5分。ASIA脊髓损伤分级:A级2例,B级8例,C级6例,D级2例。18例患者术后均摄颈椎x线片及行CT检查,在CT横断位和矢状位上对螺钉进行安全性评级。定期随访,复查颈椎X线片及CT片了解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以ASIA脊髓损伤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为6~15个月,平均9.5个月。术后3个月ASIA脊髓损伤分级改善1级8例,2级2例;末次随访改善1级7例,2级4例。所有患者获得骨性融合,融合时间6-8个月,平均6.5个月。术后1例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术后2个月恢复;2例出现吞咽不适,经雾化吸入后,3周左右症状消失。未出现内固定断裂及松动脱出、神经血管及食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导致的“三柱”损伤采用前路椎弓根螺钉重建术,可以达到彻底减压的效果,能恢复颈椎高度及生理曲度,并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为脊髓功能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5.
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单纯后路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一期单纯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3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资料,男22例,女8例;年龄24~61岁,平均41岁;C4,5骨折伴脱位8例,C5,6骨折伴脱位12例,C6,7骨折伴脱位10例.ASIA脊髓损伤分级:A级8例,B级12例,C级5例,D级3例,E级2例.结果 所有颈椎骨折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和固定,共成功置入140枚颈椎弓根螺钉,术后X线及CT三维重建示螺钉位于椎弓根内.术后随访3~23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ASIA脊髓损伤分级,8例仍为A级,但截瘫平面下降,运动感觉好转;10例B级提高至C级;其余患者保持或提高至E级.所有病例均获良好骨性融合,无一例发生脱钉、断钉、断棒等并发症.术后2周及3个月复查颈椎MRI均未见颈椎间盘后移、突出及压迫脊髓.结论 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难复性关节突绞锁、椎间盘破裂的患者,单纯后路复位,并以椎弓根螺钉固定能三维固定损伤节段,力学强度足够,安全有效;术中运用正确的纵向牵伸技术,能有效解锁并复位,可防止椎间盘后移及加重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6.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早期手术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早期手术(≤72h)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手术治疗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32例,其中早期手术治疗(≤72h)17例,晚期手术治疗(〉72h)15例,比较2组手术治疗前后及随访时JOA评分变化。结果2组术后的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但是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晚期手术治疗(P〈0.05)。结论对于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患者,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晚期手术治疗,应当积极争取早期手术治疗(≤72h)。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颈椎脱位前路手术复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4~2007年,34例下颈椎不稳定骨折脱位患者,行前路减压、复位及植骨钛板固定的手术。单侧关节突交锁13例,双侧21例。"三维旋转复位"法:上椎体冠状面旋转,复位侧的椎小关节分离;椎体间撑开时使上椎体矢状面前曲至上下关节突分离到"尖对尖"的位置;上位椎体水平面旋转向后上关节突绕过下关节突,完成复位。双侧脱位以相对方法复位。结果32例(94.1%)满意复位,2例需要后路手术。随访时间平均38.4个月,均牢固骨性融合。14例不完全性损伤者脊髓功能均获不同程度改善,ASIA残损分级平均提高1~2级;12例脊髓完全性损伤者临床症状,如疼痛、麻木等得到缓解,其中4例ASIA残损分级平均提高1~2级;其余脊髓功能无恢复,ASIA残损分级无变化。结论"三维旋转复位"可以减少复位时脊髓实际牵拉距离,提高复位的安全性;急诊前路手术可以获得满意的复位和即刻稳定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18.
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共收治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患者23例,根据受伤机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情况均行早期减压手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病情及随访时JOA评分变化。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JOA评分平均增加3.5分,有效率为72.1%。结论对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能及时正确的诊断,恰当把握手术时期,积极外科干预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无骨折脱位型急性外伤性颈髓中央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青  魏振  江海良  李利昕  王森  冯涛  贾静 《中国骨伤》2009,22(2):130-132
目的:分析无骨折脱位型急性外伤性颈髓中央综合征的临床治疗疗效,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无骨折脱位型急性外伤性颈髓中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4例,女3例;年龄46~73岁,平均56.2岁,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30例,C级14例,D级3例。对于脊髓有明确的外在致压因素或损伤节段不稳的5例采用手术治疗,其中前路手术3例,后路手术2例,非手术治疗42例。对其致伤原因、致伤机制、影像学表现、神经功能损伤程度、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6例失访,非手术治疗死亡2例。39例术后随访3~84个月,乎均12个月。治疗后3个月内,非手术7例出现并发症,但两组患者后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神经痛.多数病例遗留手内在肌功能不同程度的损害。结论:根据病情及影像学资料灵活选择治疗方案,保守和手术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