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老年妇人遗尿辨治200003上海市黄浦中医院孙大岳中老年妇人“遗尿”,在门诊上经常可遇到,本文不仅指睡眠时的遗尿,还包括清醒时的尿失禁。《素问·宣明正气》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说明本症病变主要责在膀胱。又,膀胱与肾为表里;“三焦者,...  相似文献   

2.
产后头痛属于妇科常见的病症,因其处于产后这一特殊生理期,总有清窍失养、邪害清窍之病机特点。气血虚则易致清窍失养而出现头痛,或内生之邪扰及清空;体虚则易受到外邪侵袭而导致头痛。临证治疗此病应当随病体之虚实,分清表里之程度,运用补阴阳气血之虚或兼以散邪之法。散表者有散太阳、少阳、阳明,与助虚散表之治法;养护气血有补养阴血与养阴清热之分。总之,勿犯虚虚实实之戒,不可妄补妄攻,使虚体更虚或邪气更旺。  相似文献   

3.
肥胖妇人闭经辨治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妇人形体肥胖而闻经,目前在闭经病例中渐有增多之势。西医多认为本证由内分泌紊乱或垂体肿瘤等所致。中医从痰湿论治,惯用《万氏女科》所载之苍莎导痰汤。笔者在临证治疗时亦以苍莎导痰汤为基础,按阴虚内热、脾肾阳虚、肝郁气滞等辨证分型加减应用,发现此方不但可治愈闭经,而且能起到健美减肥的作用。现将临诊所得分迷于下,与诸位同道探讨。1阴虚内热型除闭经见症外,临床主要表现为形体肥胖,面色潮红,时有头昏腰酸,口干,寐劣,大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细略数。对于该型闭经患者,在化痰湿同时必须配伍平和之养阴清热药,使养…  相似文献   

4.
介绍蔡小荪教授辨治产后痹证的临床经验。认为产后痹证初起以血虚为本,风寒湿邪侵袭为标;日久肝肾亏虚,邪留经络;治疗以养血祛风、益气和营为主,主张用养血药、祛风药、温通药。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认为,女性属阴,血常不足,心神柔弱,不耐情伤;且妇女多思、多虑、多郁,肝为情志之官,七情伤肝,直接影响肝之条达。而肝经系目、肝血养目、肝气通目,故笔者拟对妇人经期眼病从肝辨治作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仲景治疗崩漏病证有常有变,用方精当,疗效卓著,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整理总结仲景对妇人崩漏病的辨治特点,依据病机,将崩漏病证分为五种证型,即:冲任虚寒挟瘀型,冲任虚寒型,肝络血瘀型,瘕病漏下型,胞阻下血型。并总结梳理导师王庆国教授对妇人崩漏病的临证治验及用方特色,探讨妇人崩漏病的临床证型及方药运用,针对妇人崩漏病属冲任虚寒夹瘀的主要病机,切中“虚寒”与“血瘀”的病机特点辨证施治,以期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逆经的表现为月经来潮1~2天,或正值经行时出现有规律的吐血或衄血,每伴随月经周期发作,而月经减少或不行,正如<叶天士女科>云:"经不往下行,而从口鼻中出,名日逆经".笔者把产生逆经的发病机理归纳为"血热气逆".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热则血热而妄行,气逆则血逆而上溢;气主摄血,气虚、摄血无主,血溢于上则行经吐衄.导致血热气逆,经血倒行的原因为血炽热盛,肝经郁火,肺肾阴虚,脾气不足.现将分型辨治病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论述杂病的专著,其中的妇人三篇开创了妇科辨证论治的先河,而在论述中又以妇人腹痛为辨证的重点.妇人腹痛是妇科疾病中经、带、胎、产、杂病之主要症状,对此,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设方十余首,其内容精湛,言简意赅,疗效显著,迄今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通过反复学习揣摩及临床跟师抄方体悟,兹将其分析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9.
硝草煎是我院郝党乡副主任医师治衄血之验方,笔者每遇到倒经即投此方,屡有效验,介绍如下。方药及用法芒硝、生甘草各10~90克,文火煎60~90分钟,顿服。病例杨×,女,22岁,大荔城关人。  相似文献   

10.
<正> 脾居中焦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和降,二者互为表里。而倒经是临床常见病,与脾胃密切相关,脾统血,脾气健运,血液在脉道内则生生不息,正常运行。脾的升清运化功能正常与否,又与胃气的盛衰密切相关。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一升一降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若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情志失调,劳倦过度,寒邪客胃都能导致脾胃功能紊乱,胃失和降,气血化源不足,脾气受阻,脾失健运,则面色  相似文献   

11.
妇人伤寒学说在楼英《医学纲目·伤寒部》中作为独立的一部分内容,包含了张仲景、王海藏等前人的思想,同时也囊括了楼英独到的理论见解。楼英在继承各医家学术思想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和血养血。对于热入血室,楼英除用仲景之法外,还强调和血以预防热入血室的发生。对于妊娠伤寒,楼英选用王海藏妊娠六合汤之法,其以四物汤为底,和血养血,固胎护元。对于妇人产后伤寒,楼英以血为本,或补气血以扶正,或下恶露以祛邪。  相似文献   

12.
产后痹因妇人产后调护不慎而出现,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西医尚无针对该症状的诊断及治疗方案.中医古籍中多有类似病症的记载,其中《妇人大全良方》由南宋陈自明所著,书中探讨了产后出现肢体关节疼痛症状的病名,包括"产后风虚劳冷""产后中风""产后遍身疼痛""产后腰痛""产后头痛";结合产后的特殊身体条件,提出了气血亏虚、肾气亏虚、外邪侵袭、气滞血瘀是产后痹的关键病机;并提出了益气活血散瘀、补气养血祛风的治疗原则;方剂选用趁痛散、黄芪散、木香散、人参散等.对《妇女大全良方》中产后痹的治疗进行探析,并附一则典型医案,以期为临床治疗产后痹提供中医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历代医家称肥人为“膏人”、“肉人”、“肥人”。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中首次提出“肥胖人多痰湿”的观点。肥胖妇人以痰湿体质为主要特征,笔者结合现代中医体质学说的新成果,从体质角度对肥胖引起的不孕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以体现中医学“从体论治”、“治病求本”、“因人治宜”的特色。  相似文献   

14.
不寐已成为临床常见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目前临床常用的西药治疗方法不良反应较多,而针灸、中药等中医传统疗法对治疗不寐有绝对优势,几乎无不良反应,且能达到全身调节的目的。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表面循行路线最长、部位最广,与脏腑联系最密切的一条经脉,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之处。文章将归纳总结不寐在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取穴特点与原理,同时,结合以六经辨证为核心的《伤寒论》中太阳经不寐的相关条文,探寻太阳经不寐的辨证论治,遣方用药,将其归纳总结,以求为不寐证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蒋真真  王忠山 《河南中医》2015,35(2):378-379
经间期出血主要证型有:阴虚内热证、湿热下注证、瘀血内阻证、阳虚不固证、肝失疏泄证、气虚失摄证。其治疗应注意阴阳并补、注重补血、分期用药、重视脾肾,重点在于保障阴阳转化的顺利,不止血而血自止。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拟温宫汤治疗两例妇人阴冷,疗效颇佳,今介绍如下。药物组成:附片、艾叶、小茴、巴戟各15克,当归12克,细辛6克,吴茱萸10克,仙灵脾20克,紫石英、鹿角霜、胡芦巴、党参、蛇床子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若出现口咽干燥,将附片、细辛减半,增芦根30克,天冬15克。  相似文献   

17.
马建国  马龙 《国医论坛》2004,19(1):46-47
按经络循行分布,人体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因经络内连脏腑,外达肌表,网络周身,又是气血运行的通路,所以临床上对不少皮肤病变的诊断治疗相当重要。如内在脏腑发生了病变,必然会通过脏腑连接的经络反应于体表,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  相似文献   

18.
口腔溃疡是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可单独发病,亦可伴随在其他疾病之中。由于其反复发作、经久不愈,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本病中医多称为口疮、口疡、口疳、口破,古籍中对该病论述较多,如《素问·气变变大论》记载有:"岁金不及,炎人乃行,......民病口疮".《素问·五常政大论》说:"少阳司天,火气下临......嚏衄鼻窒口疡......"。笔者随梁贻俊教授临证治疗该病甚多,均以"火"辨治,寻经用药,皆获提效.兹分述如下。l"火"为发病之本当辨出实口腔溃疡之病机主要责之于"火"。而火有虚实之分.实火多为脏腑积热而成,虚火多由久病阴伤…  相似文献   

19.
刘太明 《河南中医》2003,23(2):62-62
经络学说 ,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灵枢·经脉篇》说 :“经脉者 ,所以决生死 ,处百病 ,调虚实 ,不可不通。”因此 ,循经查病 ,对临床治疗疑难病 ,正确辨证论治 ,具有指导意义。笔者根据经脉循行辨治疾病 ,现将验案报道如下。1 养血调血 ,温通经气 ,治疗手少阴经病芦某 ,男 ,2 0岁 ,2 0 0 0年 7月 15日初诊。主诉 :前臂掌面尺侧至小指瘙痒不适 1a。发病之始 ,因忧思多虑 ,觉双小指发痒 ,渐至前臂掌面尺侧 ,左前臂掌面尺侧出现红色丘疹 ,抓之痒甚。皮肤专科诊为神经性皮炎 ,局部封闭及中西药内外同治 ,反复发作 ,至今未愈。查…  相似文献   

20.
张艳辉  赵宇  陈莹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0):1057-1058
经前期综合征(PM S)是指妇女反复在黄体期周期性出现躯体、精神以及行为方面的改变,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经前期综合征是西医病名,在中医学中没有独立的专病记载。但中医学中所述的经行乳房胀痛、经行泄泻、经行浮肿、经行发热、经行情志异常等病证包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