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在临床上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的研究者是存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92例患者,调查是从2022年1月开始直至12月结束的,对所有患者采取数字奇偶数分组的形式,实施常规护理的是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的是观察组,对两组的护理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在三酰甘油、体质量指数、丙氨酸氨基转氨和胆固醇方面的数据和对照组相比是显著降低的,P<0.05;在护理满意度的数据比较方面,对照组是比观察组低的,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方式可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提高,同时对血脂水平进行有效的降低,使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保持在标准范围之内,临床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MD)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情况和特点。方法选择T2MD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0例(A组),非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50例(B组)和健康人群50例(C组),观察分析三组人员的相关临床检测指标。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健康组(P<0.05);A组患者的FBG、TC、TG、LDL-C指标方面均显著高于B组,HDL-C、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指标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糖尿病会加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情,为了能有效预防和控制非酒精性脂肪肝,应改变饮食结构、控制体质量,加强锻炼,并做到定期体检,做到及早发现,及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苏颗粒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诊断明确的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肝苏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甘利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肝脏生化检查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4%,明显高于对照组71.1%(P〈0.05)。结论肝苏颗粒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率日益升高,目前我国NAFLD的患病率已达15.35%,且呈不断升高趋势。为进一步认识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求NAFLD临床治疗最佳疗效的依据,本文就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及其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近年研究发现脂肪肝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胰岛素抵抗可能在脂肪肝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对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进行了胰岛素、血糖、血脂及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值(WH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检查,旨在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的声像图特点及诊断意义。方法:仪器使用GE LOGIQ-5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4.5 MHz,患者禁食禁水,对肝脏进行纵横及多切面扫查,观察其发生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及后方回声和周围血管的血流情况。结果:本组1 068例受检者超声检查,诊断脂肪肝247例,检出率23%。其中,轻度脂肪肝126例,占11.7%;中度脂肪肝76例,占7.1%;重度脂肪肝27例,占2.5%;非均匀性脂肪肝8例,占0.19%。结论:超声扫描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早期诊断、早治疗、防止其发展为肝硬化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倚东 《航空航天医药》2012,(10):1246-1247
目的:观察运脾消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方法:治疗组采用运脾消脂汤治疗,对照组采用东宝肝泰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5%。2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脾消脂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可以考虑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文强  李昌平 《西南军医》2012,14(1):107-10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质沉积为特征,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NAFLD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SF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SH相关肝纤维化和肝硬化。NAFLD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氧化应激与胰岛素抵抗可能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本文主要综述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抵抗素在非酒精性肝病中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探讨超声检查对酒精性肝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超声图象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酒精性脂肪肝79例、酒精性肝炎7例、酒精性肝硬化14例.结论:通过分析,确定超声检查酒精性肝病最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10.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在我国发病率越来越高,常规技术无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行精确分期诊断,目前诊断需要有有创的病理穿刺。随着MRI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多参数MRI相联合,有利于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精确诊疗,避免不必要的穿刺检查,在疾病早期诊断治疗促使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上升趋势,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因此,了解NAFLD的发病机制对于防治该病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NAFLD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维生素D(vitamin D,VitD)参与NAFLD的发病机制受到业界的高度关注。本文就VitD在NAFLD的发病机制及作用做一系统综述,为早期诊治NAFLD提高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ARFI)定量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NAFLD患者139例及健康人群7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ARFI定量测定肝脏剪切波速,比较NAFLD与对照组肝脏剪切波速的关系。结果:139例NAFLD与70例健康对照组肝脏平均剪切波速分别为1.08m/s、1.11m/s,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25)。结论:ARFI在NAFLD与健康人群中不存在差异,肝活检仍然是评价NAFLD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C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进行定性定量诊断分析,探讨NAFL的CT诊断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NAFL 229例,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阻、痰瘀互结、肝肾不足、湿热内蕴5个中医证型,均行肝脏螺旋CT扫描,测量肝、脾CT值,将不同中医证型NAFL的轻中重CT分级及肝、脾CT比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证型之间CT定量诊断的轻、中、重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个证型之间肝、脾CT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脾CT比值按照秩次排列为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痰湿内阻证>痰瘀互结证>肝肾不足证。结论:NAFL的CT定量诊断与中医证型密切相关,各中医证型脂肪浸润程度的变化,与NAFL中医病因病机、证型演变相吻合,提示肝、脾CT比值可作为区分NAFL中医证型的客观性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超声、CT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定量诊断,分析两者诊断的脂肪肝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肝229例,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阻、痰瘀互结、肝肾不足、湿热内蕴5个中医证型,同时进行轻、中、重度分级。应用超声与CT检查对脂肪肝进行定量诊断,分析脂肪肝程度与中医各证型的关系。结果:①各中医证型在2种检查方法定量诊断脂肪肝分级的分布结果,均显示肝郁脾虚证以轻度脂肪肝为主,肝肾不足证以重度脂肪肝为主,经χ2检验,各中医证型间的脂肪肝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2种影像学方法诊断的轻中重度脂肪肝进行中医证型间的两两比较,其中肝郁脾虚证与痰瘀互结证、肝郁脾虚证与痰湿内阻证、肝郁脾虚证与肝肾不足证、肝郁脾虚证与湿热内蕴证、痰湿内阻证与肝肾不足证、肝肾不足证与湿热内蕴证的脂肪肝程度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显示2种影像学方法的统计结果基本一致。结论:中医辨证分型与脂肪肝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判断各证型脂肪浸润程度具有参考价值;提示超声、CT检查均可作为规范脂肪肝中医证型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某部官兵脂肪肝的发病情况及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标准参照2003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对某部1 882名官兵进行脂肪肝诊断,同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相关因素对患病率的影响.结果 抽样调查官兵1 882名,脂肪肝总患病人数350例,患病率18.60%...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肝病治疗仪配合肝复康汤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疗效。方法:80例符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肝复康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则口服肝复康汤,肝复康汤由十余味中药配制而成,联合组则用肝复康汤联合肝病治疗仪治疗,连用3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检查血糖、血脂和肝功能,计算肝脏的B超检查积分。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两组病人血糖、血脂、肝功能和B超积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明显优于肝复康组,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0.0%,P〈0.05。结论:肝复康汤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不但能降低血糖、血脂,减轻脂肪肝,而且明显改善肝功能;若配合肝病治疗仪治疗则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7.
MR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MRI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价值。方法:45例肥胖患者行MR T1dual和1H-MRS检查,评价这两种方法计算NAFLD含量临界值的意义,并与CT检查作对照。结果:MR T1dual HFF、RSID及1H-MRS等方法与CT评价脂肪肝程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1、-0.935、-0.659(P〈0.01)。且各种评价方法分别与TG、GGT指标显著相关,其中RSID与TG、GGT相关性最好(r=0.406、0.457,P〈0.01),而1H-MRS所评价的肝内脂质含量分别与ALT、TG及GGT之间有对数的线性关系。结论:MRI T1dual是一种方便、快速、安全的定量检查NAFLD方法,HFF9%、RSID 20%可作为有无肝内脂肪浸润的指标。MR T1dual中RSID及^1H-MRS可以很好的评价肝内TG水平。  相似文献   

18.
Journal of Nuclear Cardiology - Hepatic F-18 fluoro-2-deoxyglucose (FDG) uptake is associated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which i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ardiovascular...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microRNA-122(miR-122)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健康人、高脂血症患者、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simply fatty liver, NAFL)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患者血清中miR-122的表达。结果 各组miR-122的表达水平分别为5.94±1.21(2-△△Ct), 5.99±1.03(2-△△Ct), 8.67±0.72(2-△△Ct), 10.55±0.83(2-△△Ct)。高脂血症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中miR-122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前两组相比, NAFL和NASH患者血清中miR-122的表达明显逐渐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血清中miR-122的表达量明显升高, 提示miR-122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及进展过程, 可作为诊断和评估组织学病变严重性的一种新的生物学指标, 同时有望成为一个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本研究进一步探讨老年人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超声检查结合病史将研究对象划分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和老年正常肝脏组,检查收缩压、舒张压、空腹抽血化验包括空腹血糖(GLU)、血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颈动脉粥样斑块情况。结果: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非脂肪肝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是,在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