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干扰素-γ受体(IFN-γR)在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中的再生.方法 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chronic unpredicped mild stress,CUMS)和孤养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开场分析(open-field test)进行行为学观察.对模型大鼠行电休克(electro-convulsive treatment,ECT)及丙泊酚无抽搐电休克(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MECT)疗法,免疫荧光及原位杂交方法观察海马结构中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上IFN-γR的表达情况.结果 应激 ECT组、应激 MECT组与应激 假电击组比较,开场分析、免疫荧光及原位杂交实验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MECT治疗和ECT治疗均能减少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及胶质细胞上IFN-γR的表达,细胞因子(cytokine,CK)可能参与抑郁症的病理机制,MECT治疗疗效可能较ECT治疗为优.  相似文献   

2.
传统电休克治疗(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ECT)是用短暂适量的电刺激大脑,引起病人意识丧失,皮层广泛脑电波样放电,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在ECT治疗前加用静脉麻醉剂和肌松剂,即为无抽搐电休克(modified electric convulsive therapy, MECT)。发热是电休克治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研究以ECT为对照,并对丙泊酚、依托咪酯两种静脉麻醉剂下的MECT后发热的指标进行比较,探讨MECT后发热的临床特征与可能机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物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孤养与CUMS联合建立抑郁模型,旷场分析和液体消耗实验进行行为学观察。对抑郁模型进行氟西汀、噻奈普汀、生理盐水灌胃30天,GFAP免疫组化观察星型胶质细胞数量。结果:应激+氟西汀组、应激+噻奈普汀组与应激+生理盐水组比较旷场分析、液体消耗试验及免疫组化图像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抗抑郁药物能促进抑郁模型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星形胶质细胞可能参与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物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分为应激+氟两汀组(氟西汀组)、应激+噻奈普汀组(噻奈普汀组)、应激组(模型组)、应激+生理盐水组(盐水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孤养与慢性不可预见性中等强度应激(chronic unpredieted mild surss,CUMS)联合建立抑郁模型,旷场分析和液体消耗实验进行行为学观察.对抑郁模型进行抗抑郁药物氟两汀和噻奈普汀以及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灌胃30d,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海马VEGF表达情况.结果 氟两汀组、噻奈普汀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通过较旷场分析、液体消耗试验显示抑郁模型成功.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氟西汀组、噻奈普汀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大鼠海马VEGF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噻奈普汀均能促进抑郁模型大鼠海马VEGF的表达,VEGF可能参与抑郁症的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醒脾解郁方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海马与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Wister大鼠平均分成5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舍曲林组、醒脾解郁高、低剂量组。采用28 d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US)建立抑郁模型,治疗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28 d。模型组、空白对照组以蒸馏水代替药液。以大鼠体重变化、糖水偏爱及旷场实验进行抑郁行为学评价,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骨骼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糖水偏爱率下降、旷场运动总路程减少(P0.01);与模型组相比,醒脾解郁高、低剂量组及舍曲林组大鼠体重、糖水偏爱率、旷场中运动总路程均明显增加(P0.05)。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模型组海马神经元及骨骼肌细胞均出现线粒体数目减少、形态肿胀、空泡变性,内嵴排列紊乱甚至溶解消失。醒脾解郁高剂量组海马神经元及骨骼肌线粒体接近正常,未见肿胀及空泡变性;醒脾解郁低剂量组与舍曲林组海马神经元及骨骼肌的线粒体形态轻度肿胀,内嵴部分紊乱。结论慢性应激导致抑郁的发生中,海马与骨骼肌均会出现线粒体结构的损伤,这可能是抑郁症极度疲劳和多系统症状的关键因素之一;醒脾解郁方能改善大鼠抑郁行为学及线粒体结构损伤,其中高剂量组一定程度上比舍曲林组有效果更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远志YZ-50对慢性应激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TrkB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健康雄性Ⅱ级Wistar大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一步法抽提总RNA,分光光度计测光密度值.β-actin做内参照,RT-PCR技术检测BDNF及其受体TrkB mRNA在慢性应激大鼠海马组织的表达,从分子水平探讨在给予远志YZ-50后BDNF及其受体TrkB mRNA在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组织的变化规律.本实验共设5组,分别是空白对照、慢性应激模型组、地昔帕明、YZ-50低剂量组、YZ-50高剂量组.结果 YZ-50各剂量组均显示活性,能显著提高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海马区BDNF及其受体TrkBmRNA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剂量组作用最好,与模型组相比P<0.01.结论 YZ-50能够提高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海马区BDNF及其受体TrkBmRNA的基因转录,加强神经元营养,促进应激损伤的神经元恢复,从而改善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有效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舒肝解郁胶囊对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及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抑郁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舒肝解郁组和氟西汀组四组;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结合孤养建立抑郁大鼠模型,并用旷场、糖水消耗和强迫游泳试验评价大鼠的行为学改变,观察海马CA3区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及凋亡,应用蛋白印记分析检测脑组织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舒肝解郁组大鼠自发活动显著增加;糖水消耗量、糖水偏爱率显著升高;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显著缩短;大鼠海马CA3区细胞结构破坏显著改善,凋亡细胞数及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0.01);氟西汀组与舒肝解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能显著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症状,促进抑郁大鼠海马CA3区神经细胞损伤的修复和/或新生;减少大鼠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阻止脑神经细胞的凋亡;疗效与氟西汀相当。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观察慢性不可预见性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所致抑郁症模型大鼠海马形态和神经元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的表达变化。方法: 用CUMS法刺激大鼠建立抑郁模型。取CUMS后2周,4周,6周大鼠海马组织,以未经刺激的大鼠海马组织为对照组,利用免疫荧光技术以及RT PCR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GR表达的分布和GR mRNA的表达;采用MRI和HE染色观察海马形态结构。结果: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对照组可见海马CA1区、CA3区及齿状回区细胞GR表达丰富,荧光强度较高,表达GR的细胞排列紧密有序,形态饱满。与对照组比较,随着应激时间的增加,模型组大鼠海马各区GR的荧光表达强度依次减弱,GR阳性细胞数量减少,形态趋向紊乱。GR免疫反应细胞计数显示模型组海马GR阳性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RT PCR显示模型组海马组织GR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形态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刺激时间的延长,2周,4周,6周模型组大鼠海马细胞排列逐渐紊乱,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形态不规则。结论: CUMS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内GR表达明显减少,此可能为大鼠海马神经元受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帕罗西汀对心理应激大鼠海马5-HT及c-fos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对心理应激大鼠海马5-HT及c-fos表达的影响,以揭示帕罗西汀治疗心理应激引起焦虑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理应激模型,观察各组旷场行为和海马5-HT、c-fo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应激组大鼠旷场活动明显增多,海马c-fos表达显著增加,5-HT表达减少,而帕罗西汀给药能减少应激大鼠旷场活动,下调海马c-fos表达,增加5-HT表达。结论帕罗西汀可能是通过下调海马c-fos的表达,增加了海马5-HT表达,保护了海马的功能,从而发挥了中枢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对心理应激大鼠海马5-HT及C—los表达的影响,以揭示帕罗西汀治疗心理应激引起焦虑的中枢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大鼠心理应激模型,观察各组旷场行为和海马5-HT、C—fos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应激组大鼠旷场活动明显增多,海马c—fos表达显著增加,5-HT表达减少,而帕罗西汀给药能减少应激大鼠旷场活动,下调海马c—fos表达,增加5-HT表达。结论帕罗西汀可能是通过下调海马c—los的表达,增加了海马5-HT表达,保护了海马的功能,从而发挥了中枢抗焦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