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异丙酚和氯胺酮对缺氧复氧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3dWistar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3周。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or组),缺氧6h后复氧24h组(Ano组),加异丙酚50μmol/L缺氧6h后复氧24h组(Pro组),加氯胺酮50μmol/L缺氧6h后复氧24h组(Ket组),加异丙酚和氯胺酮各50μmol/L缺氧6h后复氧24h组(PK组)。检测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凋亡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活性,并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与Nor组比较,Ano组细胞大量凋亡,[Ca^2+]i和MDA含量升高,SOD和GSH活性均降低(均P〈0.01),未凋亡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与Ano组比较,Pro组、Ket组和PK组凋亡均明显减少,[Ca^2+]i和MDA含量降低,SOD和GSH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升高(P〈0.05,P〈0.01),细胞无明显增生肥大。Pro组和Ket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o组和Ket组分别与PK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异丙酚和氯胺酮均可通过抑制缺氧复氧损伤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钙超载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而发挥保护作用,且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电子自旋共振自旋捕集吸烟气相自由基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缺氧再复氧引起胰腺腺泡细胞损伤的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离体胰腺腺泡细胞给予缺氧再复氧处理,观察不同阶段胰腺腺泡细胞的存活率,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变化。同时应用显微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图象分析系统检测被荧光标记物标记的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i)浓度的变化。结果:对照组4h细胞存活率为78.09%,缺氧组4h细胞存活率54.50%(P<0.05),缺氧3h再复氧1h细胞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3dWistar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3周。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or组),乳剂对照组(Nor-L组),缺氧6h后复氧24h组(Ano组),加异丙酚50μmol/L缺氧6h后复氧24h组(Pro1组),加异丙酚500μmol/L缺氧6h后复氧24h组(Pro2组)。检测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凋亡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活性并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组比较,Ano组细胞大量凋亡,[Ca2+]i和MDA含量升高,SOD和GSH活性均降低(P<0.01),未凋亡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与Ano组比较,Pro1组和Pro2组凋亡明显减少,[Ca2+]i和MDA含量降低,SOD和GSH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升高(P<0.05,P<0.01),细胞形态正常。Nor组和Nor-L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异丙酚通过抑制缺氧复氧损伤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钙超载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而发挥保护作用,其作用效应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建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的一种新方法. 方法 本实验使用大鼠NRK-52E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分为缺氧2,4,6 h及缺氧后复氧1,12和24 h组.缺氧时换用缺氧液,再置入N294% O2 1% CO2 5%缺氧环境;缺氧后换用含10%胎牛血清的EMDM/F12,置入95%空气 CO2 5%有氧环境,制作缺氧/复氧模型;台盼蓝摄取法进行细胞计数及检测细胞存活率,分光光度法检测培养基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含量. 结果 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经过缺氧/复氧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台盼蓝摄取率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LDH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三气孵箱法建立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较其他制模方法 操作简单、易行、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在缺氧(缺血)和缺氧-复氧(再灌注)状态下心肌细胞损伤和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常规方式培养SD大鼠心肌细胞。给予模拟缺血(缺氧)溶液、模拟复氧(再灌注)液以及终浓度为200U/mL的超氧化无歧化酶(SOD)干预处理,制备缺氧-复氧损伤组(H/R组)、SOD+缺氧-复氧损伤组(SOD+H/R组)和缺氧预处理组(HP组)模型,未经处理的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结果:屹H/R组的细胞存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H/R+SOD组和HP组的细胞存活率虽然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但比H/R组为高(P<0.05);亿H/R组培养液中培养液中心肌酶活性显著高于HP组和H/R+SOD组(P<0.01)。役H/R组心肌细胞内的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也明显增高,与HP组和H/R+SOD组的心肌细胞内MDA含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HP组、H/R组与对照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均提示了缺氧-复氧过程中心肌细胞损伤严重,也说明了缺氧(血)预处理或SOD均有细胞保护作用。臆H/R组心肌细胞内游离钙含量增加,显著高于HP组和H/R+SOD组(P<0.01);逸流式细胞仪测定出H/R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也明显高于HP组和H/R+SOD组(P<0.01)。心肌细胞凋亡的数量与细胞内钙的增加呈正相关(P<0.01)。肄电镜下所见H/R组的许多细胞表现为胞浆减少,核深染、固缩状态,异染色质不均匀,部分线粒体呈空泡变性,或是肌浆网囊泡变等凋亡期或凋亡前期样改变,少数呈凋亡向坏死方面改变;而其他组则少见此些变化。结论: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在缺氧-复氧情况下同样可加重心肌细胞损伤,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8.
姜黄素对缺氧复氧损伤PC12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缺氧复氧致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缺氧复氧组(IR组)和低、中、高剂量姜黄素组(C1、C2和C3组).C1、C2和C3组分别应用20、40、100μmol/L的姜黄素预处理.IR组、C1、C2和C3组均给予缺氧复氧损伤处理.通过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并应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细胞内Bc1-2、Bax、Caspase-3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与IR组比较,C2、C3组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姜黄素可促进缺氧复氧诱导的PC12细胞Bcl-2表达增加,抑制Bax和Caspasc-3蛋白的表达,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姜黄素对缺氧复氧导致的PC12细胞损伤有保护作用,这一作用与其抗凋亡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庞启颖  罗朝志 《四川医学》2006,27(7):685-687
异丙酚对多种组织器官的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异丙酚的抗氧化作用使其有保护肝脏缺氧复氧损伤的作用。但同时异丙酚使肝细胞氧摄取增加,产能减少,在缺氧复氧损伤时会加重失衡。因此异丙酚对肝脏缺氧复氧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存在争议。影响异丙酚保护在体肝脏缺氧复氧损伤的因素主要有:肝脏对异丙酚的代谢,异丙酚浓度,肝血流,肝外代谢等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缺氧预处理对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血管平滑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用短暂缺氧进行预处理。结果:缺氧预处理能提高缺氧-复氧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存活率(p<0.01)、减少细胞丙二醛产生(P<0.01)及乳酸脱氢酶的漏出(P<0.01)。结论:离体血管平滑肌细胞存在着预处理保护现象。  相似文献   

11.
观察缺氧预处理对家兔血管平滑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母乳对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NEC)炎症细胞的分子保护机制。方法通过建立Caco-2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向正常细胞和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细胞分别加入常规培养液、未加热乳清、加热灭活乳清。继续培养6 h后用ELISA法检测Caco-2细胞分泌于培养液中的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正常细胞组,未加热乳清和加热灭活乳清均可下调IL-1β、IL-6水平,未加热乳清较加热灭活乳清下调明显,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氧复氧损伤后IL-1β、IL-6、TNF-α均明显表达,未加热乳清和加热灭活乳清均可下调IL-1β、IL-6、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加热乳清较加热灭活乳清下调IL-1β明显。结论母乳上清液可下调Caco-2炎症细胞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的表达,尤其缺氧复氧损伤后TNF-α也下调明显,此类机制可能为母乳防治NEC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黄广  肖育  陈映曼 《河北医学》2008,14(3):255-258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缺氧缺血脑损伤(HIBD)后细胞凋亡与自由基损伤机制的研究。方法:7日龄SD大鼠72只,随机分成6组:①正常对照组;②HIBD后0h组;③HIBD后24h组;④HIBD后48h组;⑤HIBD后72h组;⑥HIBD后7d组。制备HIBD模型后0,24,48,72h,7d后处死大鼠,取脑并检测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并作HE和Tunel染色光镜下检测各组脑细胞凋亡数。结果:HIBD后各组脑组织SOD,MDA水平及脑细胞凋亡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48h及72h组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48h与72h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生大鼠HIBD后48~72h为脑损伤高峰期,细胞凋亡与自由基损伤均参与了缺氧缺血后神经细胞的损害,阻止细胞凋亡或抗自由基损伤应争取在48h内进行。  相似文献   

14.
崔瞻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27(10):1615-1616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肾脏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与机理.方法 将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4组:对照组(A组);缺氧/复氧组(B组)和异丙酚预处理组两组:C1组(6.25 mg·kg-1·h-1),C2组(12.5 mg·kg-1·h-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肾组织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水平,硝酸还原法测定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和NO含量.结果 缺氧复氧后,B组肾组织中8-iso-PGF2α水平明显升高,而NOS活力和NO含量则明显降低,与A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C1组与B组相比,8-iso-PGF2α水平下降不明显,而NOS活力和NO含量上升亦不明显,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2组与B组及C1相比,8-iso-PGF2α水平明显下降,而NOS活力和NO含量明显上升,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一定浓度剂量的异丙酚能明显降低缺氧/复氧后肾组织的8-iso-PGF2α水平,提高内源性NO生成,提示对大鼠肾脏缺氧/复氧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培养SD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A/R)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葛根素(50和100mg/L)预处理24h后作用于乳鼠心肌细胞A/R损伤模型,运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LDH和细胞内SOD活性及MDA含量。运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PI双染法测定细胞凋亡变化。结果:与A/R模型组比较,葛根素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增加胞内SOD活性,降低培养液中LDH释放量和胞内MDA含量;同时降低细胞的凋亡率。结论:葛根素对A/R损伤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缺氧复氧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及其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变化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3dWistar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3周。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or组),乳剂对照组(Nor-L组),缺氧6h后复氧24h组(Ano组),加异丙酚50μmol/L缺氧6h后复氧24h组(Pro1组)、加异丙酚500μmol/L缺氧6h后复氧24h组(Pro2组)。取各组培养孔上清液检测IL-1β、TNF-α、IL-6和IL-10含量,用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细胞化学法标记星形胶质细胞,用多媒体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检测阳性细胞平均光密度(AOD)。结果:与Nor组比较,Ano组细胞被激活增生肥大,AOD升高(P<0.01),其上清液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上升(P<0.01),IL-10无明显变化(P>0.05)。与Ano组比较,Pro1组和Pro2组细胞激活被抑制,AOD、IL-1β、IL-6和TNF-α含量均降低(其中Pro1组P<0.05,Pro2组P<0.01),而IL-10含量均上调(P<0.01)。Nor组和Nor-L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异丙酚可抑制缺氧复氧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作用,同时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分泌IL-1β、IL-6和TNF-α,增强IL-10的合成释放,其作用程度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应用原代培养人小肠上皮细胞(IEC),观察缺氧复氧(A/R)对体外培养人IEC的损伤作用。结果表明:A/R可使IEC细胞存活率下降和乳酸脱氨酶(LDH)漏出增加,二者呈显著的负相关,其变化程度与A/R时间有依从关系。在缺氧前或缺氧后复氧前联合应用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可减轻A/R诱发的细胞存活率下降和LDH漏出量增加,应用别嘌呤醇世有同样的保护作用。表明:人IEC在复氧时可产生超氧基并引起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白藜芦醇苷(polydatin,PD)对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在缺氧仓中充人95%N2、5%CO2混合气体模拟缺氧环境,将人近曲肾小管上皮细胞(humankidneyproxi—realtubularepithelialcell,HK2)根据不同处理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H/R组、PDTC组和PD处理组,除对照组外每组均予以先缺氧24h后复氧6h处理;MTT法检测细胞成活数,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RT—PCR检测ICAM—1mRNA转录,ELISA法检测ICAM-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D处理组各对应时间点HK2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于H/R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PD处理组NF—KBp65蛋向阳性表达,ICAM-1mRNA转录及ICAM-1蛋白表达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PD处理组与PDTC组各对应时间点的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PD对H/R诱导的HK2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液体石蜡封闭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液体石蜡封闭法建立大鼠心肌细胞H9C2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的可行性与稳定性。方法:将体外培养在六孔板中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常规培养不做处理,实验组每孔细胞用高温灭菌的液体石蜡2mL封闭,造成缺氧环境,缺氧时间段分别为2、4、8、12h,处理结束后吸除石蜡,加入新鲜DMEM培养基,置二氧化碳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h。超氧阴离子探针Dihydroethidium检测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变化;AnexinV/PI染色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时间缺氧/复氧处理后细胞凋亡率。结果:对照组细胞产生少量氧自由基;实验组随缺氧/复氧时间延长,氧自由基含量逐渐增加,缺氧2、4、8、12h细胞凋亡率分别为(0.76±0.15)%,(5.22±0.74)%,(10.36±2.07)%,(31.00±4.32)%,与对照组相比除缺氧2h组外其余三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液体石蜡封闭法建立H9C2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简单易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缺氧复氧(H/R)时程下,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内氧化应激的时效变化。方法:原代培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采用制备缺氧液与氮气饱和相结合方法制造细胞缺氧模型,复氧换用无血清DMEM培养基。培养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和H∶1~4/R∶1 h组。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定性或定量观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TBA法测定细胞内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产量。噻唑蓝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结果:在H1~3 h内(R均为1 h),细胞内ROS、MDA生成逐渐增加,H∶3 h/R∶1 h组ROS、MDA浓度最高,H∶4 h/R∶1 h组较H∶3 h/R∶1 h组ROS浓度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ROS、MDA浓度仍显著增加(P〈0.05)。细胞存活率随H/R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结论:H/R可造成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增加,且在一定时程内呈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