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β受体阻滞剂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的 :观察 β受体阻滞剂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疗效。方法 :82例扩张型心肌病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 A、B两组 ,B组在 A组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基础上 ,加用适量β受体阻滞剂 ,治疗 8周 ,观察血流动力学、运动耐量、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B组各项观察指标均明显改善 ,病人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并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晚近的研究显示,小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运动耐力和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作用机理可能与β-受体密度上调,心肌氧耗降低及降低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和儿茶酚胺水平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湖北省松滋市人民医院洪明祥,松滋434200扩张型心肌病常以心力衰竭就诊,本病常规抗心力衰竭疗效差。5年来,我们将倍它乐克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①一般资料:参照19...  相似文献   

4.
β-受体阻滞剂在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 90年代陆续报道有关 β-受体阻滞剂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 ( DCM CHF)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成果[1~ 6] ,今就此作一简述。1 临床疗效  多数临床工作者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 DCM CHF持肯定意见。 1 993年 Waagstein等在 MDC( The Meto-prolol in Ditated Cardiomyopothy Study)研究中将 383名DCM CHF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和安慰剂组 ,治疗 6周后剂量 5 mg,1日 2次 ,逐渐调至最大量 5 0 mg,1日 3次 ,随访 1 2~ 1 8个月。结果显示 ,治疗组心功能分级( NYHA)和左室射血分数值明显改善 ,危险性下降 34 % ,再住院率、死亡…  相似文献   

5.
应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氨酰心安)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其结果表明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能明显增加病人的心输量,降低PEP/LWIP比值.改善心功能,减轻病人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本文探讨了其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络德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 将5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使用洋地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和硝酸酯类药物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络德.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和疗效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络德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应用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氨酰心安)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其结果表明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能明显增加病人的心输量,降低PEP/LVEP。改善心功能,减轻病人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本文探讨了其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8.
扩张型心肌病β受体下调的免疫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测了21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血清对[~3H]-DHA与大鼠心肌β受体结合的影响,并与12例非DCM心脏病患者,12例正常人作了对照。结果表明,DCM患者血清中有抗心肌β受体的抗体,主要为IgG_1、IgG_2和IgG_4亚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 β受体阻滞剂对小儿扩张型心肌病 (DCM)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 1988~ 1998年住院治疗并经随访的 45例 14岁以下的 DCM患儿 ,在常规应用强心甙、利尿剂、巯甲丙脯酸等治疗心力衰竭明显好转后 ,加用倍他乐克治疗。结果 :45例中治愈 11例 (2 4.4% ) ,好转 2 0例 (44 .4% ) ,死亡 14例 (31.1% )。与以前的资料比较 ,疗效有显著提高。发病后第 1年死亡 12例 (85 .7% ) ,不同年龄无明显性差异。心电图示左室高电压或肥大预后较好 ,右室占优势或肥大预后欠佳。心律失常与预后无明显关系。左室收缩功能、射血分数越低 ,PEP/ ET越大 ,预后越差。结论 :β受体阻滞剂对小儿 DCM有较好疗效 ,但病死率仍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循环内分泌因子的变化及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作用。  方法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 CHF患者 42例 ,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 2 2例和对照组 2 0例。两组均在治疗开始前 1天、治疗后1个月和 3个月时 ,静息状态下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内皮素、肾素、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浓度 ,同时做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功能 ,摄心脏正位片测定心胸比率和心脏面积 ,并按心功能 (NYHA)分级评定心功能。  结果 :1所有患者上述血浆循环内分泌因子水平均明显增高 ,且与左心室射血分数 (L VEF)呈负相关 (P均 <0 .0 0 1) ;2治疗后 3个月 ,美托洛尔组 L VEF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 ,美托洛尔组心胸比率和心脏面积明显缩小 (P均 <0 .0 5 ) ;3显效患者年龄偏小、心率偏快、血浆循环内分泌因子水平较高。  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合并 CHF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浆循环内分泌因子异常 ,β受体阻滞剂治疗 CHF有效 ,认为主要机制是 β受体阻滞剂改善了这种内分泌异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停止美托洛尔治疗后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对64例服用美托洛尔≥18个月、心功能Ⅰ~Ⅱ级、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停药后的临床观察,随访期6个月。结果:7例(10.9%)发生心源性猝死,6例(9.4%)出现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17例(26.6%)心功能恶化至Ⅲ~Ⅳ级住院治疗;停药前、停药后3个月及6个月时的LVEF为(31.2±3.0)%、(46.3±4.3)%及(38.7±7.6)%。结论:DCM并发CHF的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停用会出现猝死、心力衰竭恶化、快速性心律失常等不良临床后果,LVEF呈先升高后降低现象,如无停药的指征,DCM并发CHF患者长期甚至终身服用β受体阻滞剂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β-受体阻滞剂在心力衰竭治疗中不可取代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β-受体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应用的探索过程至今已整整30年,初始考虑基于衰竭的心脏是处于一种能量"饥饿"的状态,是能量需求增加而产生供应的相对缺乏.如果应用β-受体阻滞剂长期治疗就可通过多种机制改善心衰病人的能量平衡;长期治疗可使心肌肥厚趋于消退;改善游离脂肪酸的氧化过程;抑制心室重构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长期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扩张型心肌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就诊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33例给予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加常规治疗,B组39例常规治疗,平均服药38.2±12.6月,随访1年和3年的临床和实验资料.结果A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且A组在心肌重塑修复、心功能改善、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和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等方面亦明显优于B组.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长期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制剂可明显逆转心肌重塑、改善心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4.
免疫转印法检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抗β-受体抗体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转印法检测2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抗心肌β-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结果:抗心肌细胞膜67kD肽(β-受体)抗体在11例DCM患者血清中被检出,而对照组均为阴性(P<0.01),检测的特异性100%,敏感性55%。提示免疫转印法检测抗心肌β-受体抗体,对扩张型心肌病具有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基本治疗包括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预防血栓栓塞等并发证。目前自身免疫被认为是DCM的主要病因,针对免疫介导心肌操作的早期干预已成为DCM的主要治疗方法。在DCM早期应用地尔硫卓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以阻止免疫介导的心肌损害,改善患者的预后。已酮可可碱和免疫球蛋白的使用亦能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其他如生长激素的治疗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6.
在该研究中,逐渐减少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DCM的剂量,甚至停用,同时调查其临床症状及客观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扩张型心肌病与抗G-蛋白偶联受体的自身抗体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抗G 蛋白偶联型 β2 、α1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 1型 (AT1受体 )的自身抗体是否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有关。方法 以细胞外第二环表位肽段的合成肽作为抗原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技术 ,检测 8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 6 1例正常人血清中抗G 蛋白偶联型 β2 、α1和AT1受体的自身抗体。结果  (1)扩张型心肌病组抗G 蛋白偶联型 β2 、α1和AT1受体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 4 4 2 %、4 5 3%和 4 0 7% ,明显高于正常组的 11 5 %、9 8%和 14 8% (P <0 0 1) ;(2 )扩张型心肌病组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的抗体滴度分别为 1∶136、1∶12 4、1∶12 6 ,明显高于正常组的 1∶4 6、1∶32、1∶2 8(P <0 0 1) ;(3)扩张型心肌病组 β2 受体自身抗体阳性患者血清中 ,6 5 8%的患者同时具有α1受体的自身抗体 ;71 1%的患者同时具有AT1受体的自身抗体 ;4 7 4 %的患者同时具有上述 3种受体的自身抗体。结论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不仅存在抗G 蛋白偶联型 β2 、α1和AT1受体的自身抗体 ,而且抗体滴度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约 5 0 %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同时具有上述 3种受体的自身抗体。提示免疫学机制可能参与扩张型心肌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参与机理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观察17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受体)、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异丙肾上腺素敏感试验ICD25及心功能。结果显示:DCM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数目下降,且与心功能呈正相关,NE及ICD25增高。10例接受近5个月的美托洛尔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β受体上升,心功能改善;血浆NE及ICD25下降。表明:β受体的下调在DCM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β1及β3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β1-AA及β3-AA)在缺血性心肌病心衰不同时期的分布特点,及探讨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不同抗体分布特点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缺血性心肌病患者 60 例为心力衰竭组,健康对照组 50 例。心力衰竭组分别于入院即刻、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后7天、3月测定血浆β1-AA、β3-AA、氮末端脑钠肽前体( NT-proBNP) ,入院后24 h 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LVIDd) 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 ; 出院后1年随访其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 包括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等) 。结果:心衰组β1-AA/β3-AA值小于对照组(1.53±0.33vs1.76±0.68,p<0.05)。心功能Ⅳ级的缺血性心肌病急性发作期患者β1-AA/β3-AA较心功能Ⅲ级患者低(1.51±0.43vs 1.55±0.23,p<0.05)。随着心功能得到改善,β1-AA、β3-AA均有所下降,且二者比值短期内升高,后又有下降趋势(p<0.05)。出院后1年时间内,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相比,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后期β1-AA/β3-AA、服用β受体阻滞剂时间/病史均较低(P < 0. 01) ; 用全模型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后期β1-AA/β3-AA、服用β受体阻滞剂时间/病史为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独立预后指标( P < 0. 01) 。结论:β1-AA/β3-AA失调与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之间存在联系,可用于临床指导β受体阻滞剂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20.
体液免疫异常与扩张型心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抗心肌抗体在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与DCM密切相关的自身抗体及其在DCM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