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性家庭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CCMD-3诊断标准出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93例,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服用抗精神病药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性家庭干预,比较两组不同时段相应量表及问卷评估效果。结果观察组的PANSS、SDSS、ADL评分和复发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GQOL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系统性家庭干预及药物治疗能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有利患者恢复社会功能回归社会,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按住院号末位数单、双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除采用抗精神病药物常规治疗外给予系统心理干预。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和一般心理指导,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于出院时和出院后半年、1年末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研究组和对照组各量表总分和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各量表总分及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半年、1年末随访,研究组服药依从性较好。分别复发2、5例;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差。分别复发8、15例。结论系统心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从长远来说。能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社会功能恢复,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的未治期(durmion of unmedicated psychosis,DUP)的长短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本院170例从未服药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诺丁汉起病症状量表(NOS)评估,按患者DUP中位值分为长DUP组和短DUP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培酮治疗,疗程为6周。两组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6周末进行PANSS量表、副反应量表(TESS)及疗效评定。结果2组病人治疗2、4、6周时,其PANSS减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组内治疗前后PANSS减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DUP组治疗6周结束时有效率(78.26%)高于长DUP组(52.63%,P〈0.01),利培酮药物用量少于长DUP组(P〈0.01),长DUP组以锥体外系副反应为主,短DUP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长DUP组(P〈0.01)。结论DUP时间短的首发精神分裂症者近期疗效优于DUP时间长者,且药物剂量小,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对60例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有明显下降的病人进行为期1年家庭教育和干预。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及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DSS)进行干预前后评分。[结果]1年后BPRS、SDSS总分、QOL评分,除环境领域及精神信仰因例外.均较干预前有改善(P〈0.05或P〈0.01)。[结论]本干预对具有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下降病人有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个人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2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利培酮组和氯丙嗪组,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进行个人及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分析两组病人药物治疗对个人及社会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个人及社会功能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周末,利培酮组病人的个人及社会功能量表评分高于氯丙嗪组(P〈0.01)。结论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能更好的有助于患者个人及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接受健康教育对其抗复发治疗的效果。方法对精神分裂症住院治疗临床痊愈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对教育组患者及家属在患者住院康复期和出院后的1a中有计划地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仅采用一般性随访,不做专门健康指导;经1a的随访观察,分别对两组的治疗依从性、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总分和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教育组出院后1a随访治疗依从性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教育组PANSS量表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教育组和对照组1a复发率分别为11.5%(6/25)和32.0(1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减少疾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回归社区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将284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43例)和对照组(141例),对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技能训练、家庭治疗等综合干预,持续1年;对照组仅进行门诊随访。在入组时、半年未、1年末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精神分裂症社会支持量表(SSR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人组时干预组与对照组的SSRS、PAN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1年后,干预组SSRS总分(32.85±12.18)、客观支持分(9.15±4.18)、主观支持分(16.92±7.34)、对支持的利用度(6.77±2.09)均高于对照组(31.05±8.35、7.77±4.36、13.46±7.87、6.23±2.12),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组PANSS评分(38.88±9.58)、阳性量表评分(7.40±1.12)、阴性量表评分(11.32±5.92),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20.16±5.19)均低于对照组(46.88±16.37、8.60±3.19、13.52±7.81、24.76±8.08),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干预组复发率18.18%(26例)低于对照组34.75%(49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10.03,P〈0.01)。结论综合干预措施有利于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日回归社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近期效果。[方法]抽取上海市虹口区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8例(其中干预组28例,对照组20例),两组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干预组进行为期11个月的个案管理,包括综合患者的精神和躯体情况、疗效、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以及工作状况等,制定个体化康复计划、康复目标及落实措施;定期随访指导;评估和修订康复计划。对照组常规访视。在基线收集一般资料,并在基线和干预结束后使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一般健康问卷(GHQ)、家庭负担会谈量表(FIS)评定。[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在基线各量表评分比较,除了F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线与随访时各量表减分值比较:干预组PANSS总分(3.79±3.72)、阴性症状量表(1.29±1.90)、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量表(1.86±2.24)、MRSS(1.81±0.96)和GHQ(2.29±3.54)均优于对照组[分别为(-0.21±0.61)、(0.07±0.30)、(0.10±0.62)、(-0.10±1.37)、(-1.10±2.36)],P〈0.01;其他各项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案管理有利于改善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康复状态以及降低家庭照料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社会功能的作用。方法将300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诊断标准第3版(CCMD-3)诊断标准的首发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未采取综合干预,仅行每个月复诊1次;干预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疏导心理治疗、疾病自我监控、心理自我调节、社会应对技巧和职业康复等进行为期3年的综合干预,于治疗前、出院时和出院后1,2,3年末评定2组的住院率和复发率、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脱落率、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结果出院后3年末,干预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的总分和各项因子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干预能显著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孙付根  董瑞兰  王云  马敬 《职业与健康》2009,25(19):2109-2111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齐拉西酮组和利培酮组各30例,并于基线、12周末,随访至24周末时对2组患者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疗效、不良反应评定;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2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SS评分,齐拉西酮组显著低于利培酮组;治疗后齐拉西酮组SF-36评分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结论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与利培酮的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少,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共纳入8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对照组80例为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其他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随机选取。对2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家族史、首发年龄、未治期、社会支持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而家庭经济水平及临床亚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在幻视、影响妄想、强迫症状、思维贫乏、情感症状方面与非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家族史阳性率高,发病年龄早,未治期长,强迫症状及阴性症状较突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系统护理对ICU危重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296例ICU清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扣系统护理干预组,每组148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各组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临界值(50分和41分)。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护理干预组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护理干预后,系统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ICU危重患者心理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齐拉西酮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对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住院的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胶囊口服,研究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口服,在治疗前、2周末、4周末、8周末给予PANSS量表评定。在治疗前、治疗8周末给予PSP量表评定。不良反应情况给予TESS量表评定。结果:两组PANSS评分在治疗2周末开始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治疗前、治疗4周末、治疗8周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前的PSP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8周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和齐拉西酮胶囊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安全性相当,帕利哌酮缓释片起效较快,在社会功能恢复方面帕利哌酮缓释片优于齐拉西酮胶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Orem护理模式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自尊、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8-2012年本院住院治疗的9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完整资料,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接受精神科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另接受以Orem护理理论为框架的特别护理干预。干预前及护理干预后的12周分别以自尊量表(SES)、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精神状态的恢复情况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在采用Orem的自理模式12周后,社会能力、个人卫生、社会兴趣的积极因子方面显著提高,激惹、退缩、抑郁的消极因子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GWB评分与SES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Orem护理模式对改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自尊状态及总体幸福感方面均有显著的效应,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郭淑英  殷健 《现代保健》2011,(20):96-97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于预对冠心病(CHD)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冠心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系统护理干预组,每组80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各组患者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高于临界值(50分和41分)。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护理干预组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护理干预后,系统护理干预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系统护理干预对CHD患者心理状况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患者的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邵欣胤  李金彪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1):1497-1498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CP)伴发早泄与心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将本中心门诊入选的89例CP伴发早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2组给予药物治疗,并对本病进行保健宣教、心理咨询等。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心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的心理干预和行为疗法治疗。治疗前后2组采用CIPE-5、NIH—CPSI评分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CPSI评分均值分别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CIPE-5评分均值高于对照组(P〈0.01)。早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药物结合心理综合治疗CP伴发早泄的疗效好,正确有效的心理治疗是本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乳腺癌康复期患者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试验方法对社区乳腺癌康复期患者进行现场干预试验。干预组患者定期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不作任何处理。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8个月采用自编问卷以及焦虑和忧郁自测量表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量表(P〈0.01)和抑郁量表(P〈0.05)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抑郁量表干预前后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于预18个月后的忧郁和焦虑量表评分与对照组干预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术后康复期患者进行社区心理护理干预是一种患者易于接受、符合社区特点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应予以坚持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住院治疗的9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奥氮平组(n=46)和利培酮组(n=47),分别予口服奥氮平(5—20mg/d)和利培酮(1~6mg/d)治疗,疗程8W。与治疗前、治疗第2、4、6、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记录治疗中需要处理的不良反应。结果(1)奥氮平组与利培酮组脱落率分别是6.52%和14.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9)。(2)治疗后两组PANSS总分及各维度评分(阴性症状分、阳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呈逐渐下降趋势,时间因素的主效应对PANSS总分及其各维度评分的影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分组因素对PANSS总分及各维度评分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奥氮平组血糖升高(20.93%)和体重增加(27.91%)的发生率高于利培酮组,而利培酮组失眠(26.83%)、肌僵直、震颤(39.02%)和静坐不能(29.67%)的发生率高于奥氮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相当,但奥氮平的安全性略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病人出院后与康复有关的因素及康复效果,探索有助于康复的方式。我们对1991年1月-1993年12月从我院痊愈出院的符合CCMD-2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了调查,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结果发现:由经治医生干预的病人与其它组对照比较,其复发率和复发次数均有显差异,DAS评分干预组较对照组也显为低。劳动能力恢复现状及治疗的依从性和家庭对病人的态度两组间也有非常显之差异(三项P均<0.01)。表明了经治医生坚持对病人作后续治疗,是偏僻地区精神分裂症康复的一种较佳模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话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复发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好转出院的男性患者,随机分为电话健康教育组和无干预对照组。电话健康教育组于出院后每2周接受1次电话随访和健康教育,对照组仅接受1次常规的出院健康教育并自主预约门诊复诊。2组于出院时和随访3年后分别评定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服药依从性和复诊依从性以及复发情况。结果2组出院时PANSS 总分、治疗依从性和复诊依从性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年后,电话健康教育组 PANSS 总分(P〈0.05)、服药依从性评分和复诊依从性(均 P 〈0.01)以及复发率(P 〈0.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简单的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复发风险,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