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臭证治     
口臭是口中臭秽的一种症状,现代医学认为口臭是由口咽部炎症以及胃肠消化功能异常造成。常见口臭成因及证治有以下几型:一、胃火炽盛型:口中秽臭,口干欲饮,身热烦躁多汗,或口舌糜烂,齿龈肿痛,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胃泄热,用白虎汤加减。处方:生石膏(先煎)30~60克,知母10克,川连3克,竹叶15克,青竹茹10克,生甘草5克。  相似文献   

2.
便秘治验4则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是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对该病进行辨证施治收到满意疗效。 1肠热燥盛型 证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脉滑数。治法:清热润肠通便。方用麻子仁丸加减。  相似文献   

3.
红黑丸治疗痤疮12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痤疮是青年男女常见的一种面部疾患。应用南药红黑丸治疗痤疮,对于辨证属湿热蕴结型者有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20例,其中男52人,女68人;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者38岁,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10天。临床表现:面部红色丘疹,带有脓头者80例,有丘疹无脓头者30例,囊性有瘢痕者10例。辨证:肺经风热型,皮疹色红,或有脓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者39例;湿热蕴结型,皮疹红肿疼痛,有脓头,或囊性或有瘢痕,口苦口臭,便干溲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71例;痰湿凝结型,皮疹色紫暗,病程日久,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滑而迟者10例。2 治疗方法凡…  相似文献   

4.
便秘为儿科常见病,其中尤以肠道实热导致便秘为多见。临床上以排便时间间隔延长,3天以上1次,大便干结,腹部胀满,按之作痛,口干或口臭,舌偏红,苔黄燥,脉滑实为主要特征,所以便秘虽非危险重症,但也不可忽视,便秘日久,常可引起厌食、腹胀、腹痛、头晕、睡眠不安等症状,由于便时努挣往往可引起脱肛、肛裂,患儿甚则惧怕入厕,非常痛苦。笔者自1985年至今采用推拿疗法治疗小儿实热型便秘12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何某,男,8岁。就诊日期:1994年1月20日。全身皮肤瘙痒一月余,以入寐时为甚,查看皮肤有阴显抓痕,无斑疹、丘疹,风团等皮损,伴纳差,口臭,口干喜冷饮,时脐周疼痛,大便2—3日一行,干结难解,寐时汗多,烦躁不安,(齿介)齿,手足心热,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证属食停中焦,脾胃积热,熏灼肌肤。治以消食化滞,凉血止痒。处方:厚朴、茯苓、神曲、内金、焦楂、石斛、赤芍、丹皮各10g,陈皮、蝉灰各6g,生石膏20g,生大黄5g。日一剂,水煎服,服3利后全身瘙痒好  相似文献   

6.
止衄汤治疗顽固性鼻衄66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 《中国中医急症》2003,12(4):386-386
笔者1997年10月~2002年10月用止衄汤治疗顽固性鼻衄66例,并配以适当的护理措施,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6例全部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38例,女性28例;年龄6~62岁;病程5~30年;表现为极易发生鼻衄,常自觉鼻中干燥,指挖即衄,严重者手轻碰鼻翼即衄,甚者每日早晨至上午无明显诱因亦出现鼻衄。均经多次中西医治疗,仍迁延不愈。1.2治疗方法止衄汤组成为生地30g,麦冬90g,玄参60g。伴身热咽干、咳嗽少痰、舌质红、脉浮数者加羚羊角粉1~2g冲服;伴口干口臭、烦躁、便秘、舌红、苔黄、脉数者加丹皮9g,黄连5g,石膏10g,当归10…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医辨证为湿热蕴结型.主症:皮疹红肿疼痛或有脓疱.次症:口臭、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凡具备以上主症和次症三项者,辨证即成立.  相似文献   

8.
张树本  张前梅 《中医杂志》2006,47(8):574-574
黄汗多由汗出入水,壅遏荣卫,或湿热蕴蒸,内不能运化分利,外不能宣发透达,溢渗于皮肤而成。我们取薏苡仁甘淡、凉之属性,健脾、补肺、清热、利湿之功效。治疗黄汗偏于湿热内盛者,疗效颇佳。兹举例如下。廖某某,男,19岁。2002年6月26日初诊。患者素体健壮,南下务工,风餐露宿,辛苦劳作。半月前突感汗出黏腻,色黄如柏汁,染黄衣被,颇感烦恼。曾检查肝功能,未见异常,二便饮食尚可,惟觉头身重困,舌质红、苔黄微腻,脉沉滑。诊为黄汗。证属湿热蕴蒸,肺失宣发,壅遏肌肤。治以健脾除湿清热为主,佐以宣肺透表。处方:薏苡仁60g,麻黄3g,连翘24g,木贼24g,车…  相似文献   

9.
甘露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湿热证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的范畴,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因素与过食肥甘厚味及运动量减少密切相关。中医辨证分型早期属湿热内蕴、阴津损伤或气机阻滞者较多见,随着病程的延长可伴见气阴两伤,瘀血阻络。笔者运用甘露饮加减治疗湿热型糖尿病获得了较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湿热内蕴伴阴津损伤 临床表现:口渴多饮,口臭,多食易饥,大便秘结,小便短少而频,舌苔黄腻,脉滑细数,治宜清热利湿、滋阴降火。方药:甘露饮(茵陈20g,黄芩10g,生、熟地黄各20g,枳壳10g,枇杷叶12g,石斛10g,天、麦冬各10g)加玄参10g,苍术10g,全瓜蒌20g,苔厚腻者加佩兰10g,饥饿…  相似文献   

10.
自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笔者应用四缝刺血治疗胃肠燥热型小儿便秘60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符合诊断标准的胃肠燥热型便秘患儿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8个月~10岁;病程7天~4个月.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关于胃肠燥热型便秘的证候表现进行诊断:大便于结,排出困难,甚至秘结不通,面红身热,口干口臭,腹胀或痛,小便短赤,或口舌生疮,舌质红、苔黄燥,指纹紫滞或脉滑数.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按本病的中医辨证,一般可分为4型。1.肠胃积热:由外邪人里化热,或过食辛辣厚味,湿热食滞交阻,结聚于里,气机不和,腑气不通而致。临床证见腹部胀痛而拒按,胃脘部痞塞不通、恶心呕吐、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治宜清热化湿、通里攻下。方用清胰汤合大承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近年所遇厌食小儿,临床多表现为厌食、拒食,胃脘或脐周胀满疼痛,或有呕恶,口苦,口臭,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腻或厚腻,脉濡数。符合脾胃湿热的辨证标准。现就该型厌食辨证施治的粗略体会浅述如下。1 辨证标准 笔者对小儿厌食中脾胃湿热型的诊断,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辨证标准——湿热证”(1989年,南昌)。①主症:胃脘灼热胀痛,口苦、口臭,尿黄,脘腹痞闷,渴不欲饮。②次症:胃粘膜急性、活动性炎症,充血、糜烂明显。③舌脉: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或濡数。④辨证:具备主症2项,舌脉基本符合,或  相似文献   

13.
中药治疗痤疮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3月~2002年3月,笔者单纯用中药治疗面部痤疮4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40例病人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0例,女30例;年龄15~31岁;病程15d~6年。辨证分型:肺胃湿热证(症见颜面有红色炎症性丘疹及黑头粉刺,口臭,口干欲冷饮,大便结,尿黄,舌红苔黄)25例;炽热毒盛证(症状以面部炎症性丘疹顶端有脓疱为主要表现,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洪大)15例。 2 治疗方法 肺胃湿热证,药用:桑叶、黄芩、黄连各10g,枇杷叶15g,侧柏叶、竹叶各10g,板兰根15g,生石膏20g,生地、丹皮各10g,银花15g,赤芍10g。 炽热毒盛证,在上述…  相似文献   

14.
误案辨析     
临证诊察,能洞察幽微,药到病除者,实属寥寥。疑难杂证,辨证粗疏,药不奏效,而改弦易辙,获效者,不乏其例。兹择误治病案2则,散记于后,以告诫之。 1 热结旁流,应下失下,气阴大伤李某,女,46岁。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史10余年。常觉胃痛隐隐,喜温喜按,嘈杂返酸,食欲不振,疲乏无力。近10天来脘腹痞满,腹痛拒按,高热烦躁,时有谵语,肠鸣腹泻,舌质红苔黄厚赋,脉滑实。乃诊为湿热泄泻,以清热利湿,升清降浊为法,选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15g,黄芩10g,黄连5g,升麻6g,山栀10g,生甘草10g,滑石10g,药进3剂,热势渐增,腹痛益甚。详察诸症:腹痛拒按,胀满而鞭,下利清水,纯清臭秽。舌红苔焦起刺,脉滑实有力。病因阳明热结成实,应下失下,气阴大伤。改投新加黄  相似文献   

15.
张廷欣 《河北中医》2003,25(2):142-142
便秘是大便秘结不通 ,排便时间延长 ,或欲大便而艰涩不通的一种病症。中医学认为便秘多因燥热内结 ,津液不足 ,或情志失和 ,气机郁滞 ,或劳倦内伤 ,气血不足等 ,而导致各种不同性质的便秘。临床常见的证型有肠胃积热型、气机郁滞型、气血不足型。现将便秘的辨证施护介绍如下。1 辨证施护1 1 肠胃积热 表现为大便干结 ,小便短赤 ,腹胀腹痛 ,口干口臭 ,舌红苔黄 ,脉滑数。治则 :清热润肠。辨证施护 :①方药以麻子仁丸加味。②忌食辛辣、香燥食物及醇酒 ,宜食清凉、滑润、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如茎叶类蔬菜及苦瓜、黄瓜等。③多饮白开水 ,1 5…  相似文献   

16.
1临床资料本组20例均无明显外伤史。其中男16例,女4例。年龄最小者5岁,最大者58岁。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8天。所有患者就诊前均使用酉药止血药、冷敷法和鼻腔填塞法治疗,当时血止,但取出填塞物后又复出血。临床表现:鼻出血每天及~3次,或者3~5天出血1次,每次出血量最少10ml,最多150ml。伴口干喜冷饮,口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脉数。2治疗方法基本方:桑白皮、地骨皮各10g,粳米一小撮,甘草6g。加减:阴虚肺燥者加沙参、麦冬、玉竹、桑叶;肺热銮盛者加黄书、生地、石膏;冒火炽盛者加生大黄、黄连、石膏;肝火犯肺者加桅…  相似文献   

17.
香连丸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用香连丸治疗湿热之邪所致病症疗效较好 ,介绍如下。1 口 臭 李某 ,女 ,30岁。口中有异味 3年 ,口中粘腻而甜 ,大便不爽 ,身重 ,带下量多 ,色黄而臭 ,苔黄腻 ,脉滑而数。诊断为口臭 (湿热 )。治以清热利湿。方用香连丸 ,每服 2 0丸 ,日服 3次。服用 5天 ,口臭明显好转 ,带下量也明显减少。效不更方 ,续服 5天 ,诸症消失。体会 :口臭多以胃热、食积论治 ,而以湿热论治者较少。湿热蕴结于内 ,则浊气上泛而致口臭 ,口中甜而粘腻 ,湿热下注 ,则出现带下色黄而臭。香连丸中黄连清热燥湿 ,木香行气止痛。黄连与吴茱萸同用 ,可减轻黄连的苦…  相似文献   

18.
<正>一般资料选取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3月门诊收治的60例便秘患儿,经临床诊断均符合《新生儿/幼儿功能性便秘(FC)罗马Ⅲ诊断标准》《儿童/青少年FC罗马Ⅲ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患儿年龄2~10岁,平均年龄(6.54±2.34)岁。患儿表现为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均属肠道实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以白虎加桂枝汤加减治疗热痹28例,临床症状均有关节肿胀疼痛,局部灼热,舌质红的症候。其中伴有发热者18例,汗出者16例,口渴者20例,苔黄者19例,苔灰黑者3例,苔黄白相兼者6例,脉滑数者18例,弦数者10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特点及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该病330例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中医证型等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秋冬季以湿热泻居多,与春夏季比较P<0.05;病程在6~9天者以湿热泻居多;首发症状为发热者以湿热泻为主;男性在湿热泻中占比例较大.结论:该病中医证型以湿热泻为主,占69.1%,蛋花汤样便、小便短黄、苔黄腻、指纹紫滞或脉滑数为湿热泻的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