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肌病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确诊线粒体脑肌病的MRI影像特点。结果:11例MRI表现异常,4例正常。4例位于大脑半球皮层、皮层下区及深部脑白质区,3例位于基底节区及脑干,1例位于小脑半球;8例分布对称,3例分布不对称;病变边界较清晰;4例大脑萎缩,3例全脑萎缩,1例桥脑、小脑萎缩;9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12例FLAIR呈高或稍高信号,7例DWI呈高信号,7例MRS见乳酸峰;2例硬膜下积血,6例MRA无异常。结论:线粒体脑肌病MRI在病变位置、信号特点、脑萎缩、特征性乳酸峰等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该病的诊断提供影像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陶伟  王一民  黄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459-3461
目的 探讨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MRI的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临床及MRI检查资料.结果 10例患者均为多脑叶发病,5例双侧颞、枕、顶叶皮层及皮层下可见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具有一定对称性,3例右侧额叶、颞叶、枕叶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2例左侧颞叶、枕叶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病变不按血管支配区分布.FLAIR序列呈高信号,急性期病变于DW1序列呈高信号,有3例累及脑深部核团,累及豆状核2例,累及豆状核和尾状核1例,累及小脑2例,累及脑干1例,并有不同程度脑萎缩4例.增强扫描少有强化.结论 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但最终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多模态影像学特点.方法:对11例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患者的脑MRI、MRA、DWI及MRS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MRI:MELAS病灶多位于枕顶叶大脑皮层,多发为主,多变性、游走性,与血管的走行不一致,5例海马、海马旁回受累,5例合并基底节核团受累,4例合并大脑和(或)小脑萎缩,7例增强扫描未见强化;MRA:1例病灶处动脉分支增多,6例未见异常;DWI:5例均为高和(或)稍高信号,ADC图为稍高信号2例、稍低信号2例、稍高等稍低混杂信号1例;MRS:病灶区及对侧正常区均可见升高的乳酸(Lac)双峰,病灶区与对侧正常区比较Lac及Lac/Cr均明显增高(P<0.001).结论:MELAS型线粒体脑肌病的多模态MRI表现有一定特异性,综合分析,可提示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综合征的CT与MRI表现特征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肌肉病理或基因检测诊断为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CT与MRI资料。结果:7例MRI均显示多脑叶受累,病变不按血管支配区分布,其中枕叶受累6例,顶叶受累4例,颞叶受累4例,额叶受累1例;表现为大脑皮质及皮质下多发大片状异常信号,T1WI呈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及FLAIR序列呈高信号;7例中伴发基底节灰质核团受累4例,脑干受累2例、小脑萎缩1例;增强扫描少有强化。3例MRA检查均未见大血管狭窄或闭塞,1例可见大脑中动脉远端分支增多;CT扫描病变呈低密度,伴基底节区对称性钙化3例。结论: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综合征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根据临床病史及影像学表现可诊断该病的并与其他疾病鉴别,最终诊断需结合肌肉活检或DNA基因检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MELAS综合征CT、MR表现及其主要临床特点,提高对MELAS早期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MELAS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学资料。结果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为其较为特征性临床表现;病变区CT表现为低密度,MRI平扫呈等或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影,急性期病灶DWI呈脑回状高信号,增强扫描无强化。肌组织活检GT染色检见红边纤维(RRF)。电镜见线粒体体积增大、数量增多。结论MELAS综合征CT、MRI具有较为特征性表现,结合肌肉活组织学检查和电镜检查有助于提高该病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弥漫性脑型合并皮肌型猪囊尾蚴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方法采用平片、CT或MRI检查及复习相关文献所见,描述4例弥漫性脑型合并皮肌型猪囊尾蚴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所有4例患者影像学检查均发现多发脑内和皮肤病灶。脑内病灶CT检查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内多发结节状高密度病灶,并见多个囊状低密度灶,部分病灶边缘可见小点状高密度影;MR表现为:双侧大脑实质内多个长T1WI、长T2WI信号的圆形或卵圆形小囊状影,部分壁内见偏心性小点状影,呈短T1WI、稍短T2WI信号改变,病灶边缘可见水肿带,Gd-DTPA增强扫描,囊壁环状强化,头节点状强化;X线均表现为躯干、四肢及头皮软组织内弥漫性多发梭形钙化影,边界清楚,长径约0.5~1.5cm不等。结论全身皮下多发性结节,平片显示皮下梭形钙化,且头颅CT或MRI检查提示脑囊虫改变,是弥漫性脑型合并皮肌型猪囊尾蚴病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与MELAS的磁共振特征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的磁共振特征进行分析并与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进行对照,以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1例PRES和6例MELAS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检查,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它们在MRI上的影像特征(发病部位,信号强度,功能成像特点等)。结果 21例PRES病灶主要位于皮质下白质区,13例同时累及皮质;6例MELAS病灶位于皮质及皮质下白质。DWI上,19例PRES患者病变表现为稍低信号;MELAS综合症患者,急性期病变为高信号,缓解期为等信号。2例PRES表现为局部脑血流量(CBF)减低;2例MELAS局部CBF轻度增高。结论详细的磁共振检查和分析有助于PRES和MELAS的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囊性脑转移瘤的MRI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5例囊性脑转移瘤MRI影像资料。结果:共检出21个病灶,病灶多分布于幕上皮髓质交界处,瘤周水肿以中、轻度多见。根据囊壁的形态分为光滑型、结节型、不光滑型。T1WI囊液呈低信号,T2WI呈明显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呈环形强化,部分病灶可见壁结节强化。结论:囊性脑转移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需与脑脓肿及其他肿瘤性囊性病变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颅内Rosai-Dorfman病(RDD)的MRI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确诊的颅内RDD患者的MRI影像表现,并复习相关中文文献。结果 4例颅内RDD中,2例表现为累及硬脑膜的单发或多发肿块,MRI T1WI呈等信号、T2WI为等-低信号,增强扫描多为均匀强化,伴有硬膜尾征。1例表现为同时累及硬脑膜和柔脑膜的肿块,增强扫描可见柔脑膜强化。1例表现为累及颅底、海绵窦、鼻窦、颞下窝的弥漫性病变。结论颅内RDD可分为硬脑膜型、硬脑膜+柔脑膜型、脑实质型、鞍区型、脑室型五种类型,硬脑膜型最常见。病变多表现为T2WI等-低信号,病变中心为T2WI更低信号,可能是本病的特征性信号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Rathke囊肿的MRI表现。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Rathke囊肿的MRI资料。结果:Rathke囊肿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T1WI、T2WI均为高信号7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4例,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1例,增强扫描9例无强化,3例边缘见强化,2例囊肿内见到漂浮的囊内结节。结论:Rathke囊肿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仔细分析,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MELAS综合征的影像学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MELAS综合征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MELAS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学及肌肉病理资料。结果:3例颅脑CT未发现钙化。10次卒中样发作颅脑MRI发作期常规T1、T2加权相表现为颞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白质长T1、T2异常信号,2例弥散加权成像表现为相应部位脑回样高信号。恢复期受累部位表现为局限性萎缩,可显示典型层状坏死。5例患者肌肉Gomori染色可见典型的破碎红边纤维。结论:MRI反复颞顶枕叶皮质及皮质下白质病灶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与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作用类似,弥散加权成像可能会更早地显示病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脂质沉积性肌病(LSM)的MRI表现,并评价MRI在LS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择骨盆及双侧大腿肌肉,对9例LSM患者行MRI检查,采用自旋回波序列(SE)、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及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结果:8例LSM患者的受累肌群均表现为片状短T1长T2异常信号,以臀肌及大腿后肌群受累为主,2例活动期患者的病变肌肉中尚混杂有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1例无阳性表现。结论:LSM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受累肌群主要表现为脂肪沉积改变,在活动期,肌纤维可见斑片状坏死信号,病变双侧对称;MRI能为LSM的诊断、疗效判断及病情随访提供客观资料,并能为临床选取准确的活检部位提供定位。  相似文献   

13.
脑海绵状血管瘤32例影像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对32例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CT影像特征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2例均行MRI常规扫描,8例增强扫描,31例共有39个结节状或圆形病灶,分别呈T1加权像(WI)、T2WI高或低混合信号,T1WI稍低信号、T2WI高信号,T1WI、T2WI均高信号,T1WI、T2WI均低信号;1例7个痛灶呈散在分布圆点形,T1WI、T2WI均低信号.16例行CT检查,显示20个病灶,均为较高密度病灶或不均匀稍高密度.结论:脑海绵状血管瘤的MRI显示信号具有特征性,多数脑海绵状血管瘤结合MRI及CT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碘油在磁共振上信号特点。方法收集2例肝癌插管化疗栓塞(TACE)患者,于0.5T的MR仪行常规腹部磁共振检查,包括SE序列T1WI、T2WI。制备样品:碘油样品取作肝栓塞剂的碘化油,并各取12ml的蒸馏水、泛影葡胺、碘海醇、碘(分析纯)、大豆色拉油、菜子油、血清置试管内作为对照。将试管顺序排列,于0.5T的MR仪进行多参数扫描;同时,将各制备品试管置于随机选取的常规扫描者体侧,获得试管与身体组织共同扫描图象,计算SNR值进行对比。结果在不同的磁场强度中碘油产生的信号强度不同,但可以通过调整扫描参数使信号强度趋于一致。碘油在体外SE序列T1WI上呈高信号,T2WI上低信号。体内成像的表现与周围环境的信号对比有关,在与正常肝脏对比中均为低信号。碘在MRI各个序列上均不成像,并且影响其他物质的碘油的信号强度低于油脂的信号强度。自旋回波长TR多回波的图像上信号强度SNR,TE30=6.3、TE60=2.8,TE90=1.6。结论可以用在自旋回波长TR多回波的图像来区分碘油,判断碘油的沉积情况,同时显示残存肿瘤的信号。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脉络丛乳头状瘤的CT和MRI诊断水平。方法对8例脉络丛乳头状瘤患者的CT和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4例位于第4脑室,2例位于侧脑室,1例位于第3脑室,1例位于桥小脑角区。CT表现为2例呈稍高密度肿块影,5例呈混合密度肿块影,1例呈囊性低密度内伴稍高密度结节及钙化。MRI表现为2例在T1WI上呈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偏高信号影;5例在T1WI上呈低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1例以囊性信号为主,伴有低信号钙化影。结论脉络丛乳头状瘤CT、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CT及MRI检查有助于该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MRI对儿童急性骨感染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经临床手术证实的儿童急性骨感染9例,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结果:9例病变部位T1、T2值均明显延长,T1加权像上呈低、稍低或中等信号强度,T2加权像上病变区是高信号。5例做了重T2加权像(HT2WI),骨感染病变显示更明显。结论:MRI能清楚显示儿童急性骨感染的病变部位、大小、范围及软组织受累情况,结合临床能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腮腺肿块的MRI表现与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穿刺病理证实的25例腮腺肿块的MRI表现。结果:混合瘤ll例,血管瘤2例,脂肪瘤1例,淋巴乳头状囊腺瘤2例,转移瘤2例,乳头状腺瘤2例,粘液表皮样瘤1例,慢性腮腺炎4例。所有病例在MRI上均清楚显示病灶,包括病灶大小、形态、边界、周边浸润及颈部淋巴结增大等。大多数病灶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20/25),1例为等T1中长T2信号,1例为等长T1短T2信号。其中血管瘤和脂肪瘤具有特征性信号,分别为等短T1长T2信号和短T1中长T2信号。术前或穿刺前影像诊断良恶性正确20例,误诊5例。结论:MRI对腮腺肿块显示率为100%,大多数能作出良恶性鉴别诊断,少数具有典型信号可推断其组织来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MRI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通过分析MRI征象,建立肝细胞癌的MRI信号变化模式。材料与方法:28例肝细胞癌患者均接受MRI检查。男24例,女4例,年龄32~80岁,平均52岁。检查使用0.5T超导型MR成像系统。常规SE序列T1W成像.TSE序列T2W双回波成像。采用双盲法作前瞻性回顾分析。结果:MRI能清楚显示肝细胞癌的部位,大小、形态、数目,与周围组织关系及继发改变。其MR信号变化具有一定特征性,即T1WI多呈低信号强度,T2WI第一回波(PDWI)呈稍高信号强度或等信号强度,T2WI第二回波多呈不均质性稍高信号强度。结论:根据MRI表现,尤其是信号变化特征,对肝细胞癌能作出定性诊断。并建议把SE序列T1WI,TSE序列T2WI双回波成像技术作为肝细胞癌的常规和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长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的MR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长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长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的MRI表现,其中9例做了增强。结果:单骨型12例:股骨8例,胫骨2例,腓骨1例,肱骨1例;多骨型3例:2同时侵犯股骨和胫骨,1例同时侵犯肱骨和尺度。MR表现:7例T1WI呈不均匀等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6例T1WI呈均匀极低信号,其中T2WI上3例为均匀高信号,3例仍为极低信号;2例T1WI和T2WI均为较均匀等信号。所有病灶边界均清楚,其中3例病变周围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硬化带,全部患者未见明显软组织肿块及骨膜反应。9例增强后表现为不同程度强化,其中3例为均匀强化,6例为不均匀强化。结论:长骨骨纤维结构不良的MRI表现并无特征性,信号特点取决于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