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围婚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围婚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荷泽市2127例围婚期女性生殖道感染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 在2 127例围婚女性接受婚前医学检查中,有143例患不同程度的生殖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中以非特异性阴道炎最多,占27.3%;其次为宫颈炎,占19.6%;143例生殖系统疾病中,生殖道感染者117例,占81.8%;有婚前性行为者136例,占95.1%;年龄<24岁的79.7%;从职业患病情况看,以服务行业最高、干部最低。生殖道感染率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结论 围婚期女性直列为生殖健康教育重点人群;同时应积极开展生殖保健综合服务,维护和促进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围婚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现状以及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根据围婚期女性婚前查体现状及相关资料进行调查总结、分析。结果显示:围婚期女性疾病总检出率为10.57%,其中生殖道感染占患病总数的44.97%。感染与文化程度、职业、个人不良行为、社会环境因素等有关。提示我们在今后进行生殖健康知识教育时,应根据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为确保男女双方的幸福及繁衍健康的下一代,男性应参与和促进女性生殖健康活动。  相似文献   

3.
孙正鸣  郑小琳 《社区卫生保健》2004,3(4):269-270,273
目的 了解生殖道感染在婚前检查育龄女性群体中的患病情况,探讨围婚期保健及采取有效的一、二级预防措施的重要性。方法 对1998~2002年10502名育龄女性(≤49岁)的婚前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在育龄女性婚前检查中,生殖系统疾病占检出疾病的58.10%,其中生殖道感染占53.65%。育龄女性生殖道感染总患病率为6.92%;初次结婚女性与再次结婚的女性生殖道感染率差异有显著性;婚前检查育龄女性常见生殖道感染的疾病顺位为念珠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性病等。结论 生殖道感染的防治在围婚期保健中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生殖道感染的预防,是投入少、效益高的积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围婚期女性生殖道感染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围婚期女性生殖道感染现状以及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围婚期女性婚前查体现状及相关资料进行调查总结、分析。结果:围婚期女性疾病总检出率为10.57%,其中生殖道感染占患病总数的44.97%,占婚检女性的4.75%。感染与文化程度、职业、个人不良行为、社会因素等有关。结论:婚检是筛查和防治妇女生殖道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对未婚青年进行健康教育的好时机。因此就大力倡导婚前检查,积极做好围婚期保健。  相似文献   

5.
围婚期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凤仪 《现代医院》2008,8(6):150-151
目的探讨围婚期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观察组:在婚前检查中检出有生殖系统疾病的围婚期女性395例。对照组:同期在婚前检查中未检出有生殖系统疾病的围婚期女性395例。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文化程度、生殖健康意识、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四个因素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分析两组之间的差异,找出围婚期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在文化程度、生殖健康意识、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方面和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文化程度低、无生殖健康意识、婚前性行为、人工流产四个因素均为围婚期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围婚期妇女生残健康状况及需求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兰州市2372例围婚期妇女的健康状况及需求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围婚期妇女的平均初婚年龄为25.28岁,其中97.81%具有中以上文化程度,77.915从事各种职业劳动,59.19%有婚前性行为,27.17%未婚先孕,首次婚前性行为采取避孕占28.21%,24.07不知道避孕,11.82%存在侥幸心理而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46.54%不了解男性生殖器官,15.50%不了解女性生殖器官,11.82%以上对性传播疾病的知识了解不全面甚至错误,对生殖健康服务需依疹为性知识74.37%,母乳喂养知识55.14%,避孕知识46.04%,孕产妇营养知识32.04%,优生优育知识30.86%,性传播疾病的知识23.44%,疾病防治知识22.09%,75.21%要求开设咨询门疹,其次要求提共有关生殖健康知识的书刊和录像宣教的咨询服务,提示:应进一步加强围婚期妇女生殖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7.
3556例拟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东省南海市拟婚女性生殖健康状况。方法:对2001年下半年在本婚检中心进行婚前医学检查的3 556例女性婚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南海市女青年初婚年龄平均为24.6岁,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46.9%。未婚先孕发生率为25.4%,生殖道感染率为7.4%,生殖健康状况与居住地及文化程度有关系。结论:文化程度与个人生殖健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围婚期生殖健康存在着地域差异,外来人口中未婚先孕发生率及生殖系统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本地青年。  相似文献   

8.
2790例围婚期女性生殖健康状况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吴秀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0,15(10):629-630
对围婚期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在 2 790例围婚期女性接受婚前医学检查中 ,未婚妊娠导致人工流产者占总人数的 5 2 .4% ,其中年龄 <2 3岁者占 81.3%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 90 .4%。有 16 8例患不同程度的生殖系统疾病 ,其中生殖道感染者占 86 .3%。提出围婚期女性是进行性教育 (包括进行预防性病知识的教育 )的重点人群 ,应大力开展围婚期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 ,加强性病知识宣传的针对性 ,依法规范婚前医学检查中对性病人群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围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围婚妇女生殖健康状况。方法:对853例初婚妇女的婚前医学检查资料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婚前性行为普遍造成非意愿妊娠、无计划生育及生殖道感染发生率升高。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可有效控制转婚妇女的生殖道感染以保障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围婚期人群中有针对性的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普及保健知识,探索适宜的婚前保健服务模式。方法:对2004~2006年银川市婚前医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婚检2 116人,平均婚检率为8.31%,男性的平均患病率为9.36%,女性为38.90%。②男女患病首位疾病均为生殖器官疾病,其次为传染性疾病和内科疾病。③职业、年龄与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有明显的关系。结论:围婚期人群是生殖系统疾病的高危人群,要广泛开展婚前医学检查,提高围婚期人群的生殖健康水平及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医学院大学生生殖健康认知、态度现状及需求,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 520名医学相关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曾经上过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课程为36.51%;对当前大学开展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满意为22.06%;很少、从不与他人谈及性方面知识为63.94%;能接受婚前性行为为42.94%;明确拒绝喜欢的异性朋友向你提出亲热要求为18.13%;了解的避孕药为78.73%,安全套/避孕套为93.29%,了解性传播疾病为52.3%;最希望通过学校途径获取性知识为53.85%、网络途径为13.69%;结论 即使是医学生,对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认知也并不充分,且有很大的需求。建议通过开设选修课或必修课、同伴教育和讲座等相结合的干预方式进行系统、全面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婚前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对1080例婚前人工流产、1138例足月妊娠分娩的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结合生殖道感染情况和产时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婚前人工流产导致生殖道感染、分娩并发症增加。结论:迫切需要加强青春期健康教育,减少婚前性行为和意外妊娠的发生,以降低生殖道感染和分娩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向未婚年轻成人的父母了解未婚年轻成人未得到生殖健康需求服务的成因,以确定给未婚年轻成人提供生殖健康服务的最佳途径和可行方法。方法:采用小组访谈法,对重庆市农村地区18-24岁有婚前性行为年轻成人的父母分别访谈,讨论的内容包括父母对未婚年轻成人婚前性行为的态度,父母对婚前性行为和人工流产影响未婚年轻成人健康的认识,父母对给未婚年轻成人提供教育和服务的态度等。结果:农村父母也给子女提一些忠告,但对子女因婚前性行为导致未婚先孕,普遍采取事后补救等被动措施表现出极大忧虑。父母赞成向子女提供有针对性的相关教育和服务,希望政府和社会机构给予重视,结论:农村未婚年轻成人婚前性行为和人工流产的普遍,与其自身文化水平和科学知识不足,家庭观念落后,如父母,教师和社会相关人员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不高及社会未重视有关,建议成立青少年生殖健康促进中心,制订相应的媒体法规及将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和生殖健康服务纳入计划生育服务范畴,将有利于保障青少年生殖健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杨丽  陈曲  付谦  韩晖  冯宁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2):1919-1922
目的:研究自述有生殖道感染的中西部农村地区育龄妇女就医行为及其利用生殖健康服务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甘肃、青海、山西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4个省16个项目县抽取15~49岁农村育龄妇女2 610名,调查人员入户面对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9%的育龄妇女自述有1种生殖道感染症状,16.7%的妇女自述有3种及以上症状,47.9%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妇女曾到医疗机构就诊。因素分析显示,生殖道感染知识对妇女就医行为有重要影响,但妇女的生殖道感染知识十分欠缺,年龄、民族和文化程度对妇女的就医行为有影响。结论:当前中西部农村地区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患病率较高,但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率却较低。  相似文献   

15.
潘亚娜 《职业与健康》2009,25(18):1963-1965
目的探讨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生殖保健知识的需求方向,为“十一五”农村计划生育适宜技术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对庄河市18个乡50个村2436名18-45岁农村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症状的掌握,依次为外阴痒(81.8%),性交痛(79.3%),下腹疼痛(30.6%),有异味(29.3%),白带多(16.6%),大多数农村育龄妇女知道外阴痒、性交痛是生殖道感染,而对下腹疼痛、有异味、白带多却认为是大多数产后妇女的正常状况。对农村育龄妇女卫生习惯的调查,每天清洗外阴的仅占26.6%,同房前双方清洗外阴占59.6%,不洗或不确定占40.4%;洗澡以淋浴为主,占63.O%;74.9%妇女内裤与其他衣物混洗;一个家庭共用一个浴巾和浴盆的现象普遍,占81.3%;20.4%妇女有经期同房的经历,一般发生在月经末期。获得生殖保健知识的途径,调查前主要来源于媒体,调查后更希望从计生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处获得。76.9%农村育龄妇女希望进行生殖道感染的普查,55.8%农村育龄妇女愿意接受治疗,81.2%的妇女认为在乡村级治疗更方便,合理的治疗费用应低于30元。结论农村育龄妇女生殖保健知识匮乏,急需普及,需要方便、价廉的生殖道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武汉市大学生性态度、性行为现状及当前性教育效果,为高校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性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9年7-10月抽取武汉市某高校大一至大五59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内容为基本情况、两性卫生知识等性教育普及情况及性生活现状等. 结果 大学生对于婚前性行为态度较为宽容,80.44...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相关因素,为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匿名的方式,在合肥市4所大学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生殖健康知识、性态度及性行为等。结果 共调查508名在校大学生,其中男生260人,女生248人。调查对象的婚前性行为报告率为8.9%(45/508),男生(14.6%)高于女生(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64,P<0.001);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超过90%不了解性传播疾病。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包括男性、对性行为持接纳的态度、同伴中存在婚前性行为和学校周围宾馆不需要出示身份证入住等。结论 婚前性行为正在威胁在校大学生的生殖健康,应引起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马震 《中国健康教育》2011,(12):898-901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学生生殖健康的现状及知识需求情况,为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北京市2所高校1053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对避孕知识、艾滋病预防知识了解较少,但对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认知较好,10.5%的大学生赞成在校期间发生性行为,10.3%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其中每次采用避孕措施的占30.6%。92.1%的大学生希望了解生殖健康相关知识,希望获取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途径依次是学校的健康教育(64.6%),报刊杂志、书籍(56.2%),网络(45.0%),仅有21.2%的大学生主动寻求过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结论北京市大学生避孕知识认知较低,部分大学生对性态度宽容且有无保护性性行为,他们普遍对生殖健康教育有需求,应在大学生中开展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情况,掌握育龄妇女对生殖道感染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广大农村育龄妇女预防生殖道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多级随机抽样的方法在5个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县中抽取18~45周岁的9355名育龄妇女,采取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中无感染症状者共5639例,占60.2%;感染后愿意治疗者共8160例,占94.3%;生殖道感染的知识来源主要是广播、电视、书报、宣传、板报、网络;在自述有生殖道感染症状的3720例育龄妇女中,有1820例曾因此病就医,占48.90%。结论: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针对不同特征的育龄妇女进行相关卫生知识的宣传,降低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安徽省农村地区已婚育龄妇女对艾滋病的知识及其影响因素与安全套使用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取的方法抽取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2个乡镇4个行政村,对751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获得艾滋病知识主要途径是电视、报刊、朋友;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知识回答正确率为48.2%~91.7%,但对非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仅达到50%左右;文化程度和人均收入越高,艾滋病知识水平越高;安全套使用率很低,只有5.4%的人在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结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艾滋病感染危险性较大,应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