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以及减少吞咽障碍所引起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根据吞咽功能级别分别给予不同的饮食指导和吞咽功能训练.结果:实验组患者吞咽功能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吸入性肺炎15例(25.0%),营养不良9例(15.0%),对照组吸入性肺炎27例(45.0%),营养不良16例(2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进行有效吞咽功能的康复治疗和针对性的饮食指导,不仅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提高患者的日常能力和生活质量,对脑卒中患者的最终预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功能训练。方法:对10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用洼田氏饮水实验法为观察标准。结果:实验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吞咽功能康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功能训练,使患者恢复了经口进食,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使用吞水试验评估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危险度,并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吞咽功能及减少吸入性肺炎的作用。方法 180例经吞水试验证实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9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体位、饮食、吞咽基础功能训练;对照组90例仅给予常规护理。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吞咽康复的总有效率为9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8%(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2%(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宋玎 《当代护士》2017,(8):106-107
目的探讨反馈式教育指导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反馈式教育指导方法指导患者行吞咽功能训练,即进行教育指导后由患者复述或示范主要内容。对两组患者经口进食接受程度、吸入性肺炎及吞咽功能康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经口进食接受程度、吸入性肺炎及吞咽功能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反馈式教育指导能够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促进患者摄食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护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傅亚飞 《天津护理》2006,14(1):34-35
目的:了解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训练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吞咽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差异,训练组治疗4周后患者吞咽功能及饮食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方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减轻护士及家属的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饮食管理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予以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以及单纯康复训练,研究组患者接受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饮食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接受相应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积极实施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及饮食管理,有助于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治愈率为73.33%,对照组治愈率为34.8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和重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吞咽治疗仪配合综合康复护理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2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及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吞咽治疗仪配合综合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吞咽能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吞咽障碍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治疗仪配合综合康复护理用于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吞咽能力,减少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自制营养餐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2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自制营养餐治疗.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总蛋白均较治疗前及观察组治疗后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均P<0.01).观察组使用鼻饲管患者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想象疗法联合自制营养餐不仅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使患者尽早摆脱鼻饲,而且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整体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80%,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评分(6.8±0.5)显著低于对照组(8.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急性脑卒中引发的吞咽功能障碍,可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快速改善吞咽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郑倩卿  苏秀群  赖莹莹 《护理研究》2007,21(31):2879-2880
[目的]观察吞咽训练与振动排痰机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改善与肺部感染情况变化。[方法]将6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吞咽障碍训练,并应用G5振动排痰机进行护理;对照组仅予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治疗28d后,参照藤岛一郎的摄食-吞咽障碍等级进行评级,并观察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吞咽功能改善程度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进行吞咽功能训练结合排痰机治疗,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病人的功能康复和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吞咽 鄄 摄食管理在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采用临床吞咽功能评估确定吞咽障碍及严重分级;对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患者 8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 40 例、对照组 40 例。 实验组: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吞咽 鄄 摄食管理;对照组:根据病情采用神经营养、改善脑循环药物及其他药物对症支持治疗,同时针对肢体功能障碍给予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因子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等常规方法, 2~5h / d , 6d / 周。 分别治疗前、治疗后 30d 记录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的情况及进行吞咽功能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吞咽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实验组、对照组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 92.5% 和 62.5%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肺部感染情况明显偏低( 10% 与 22.5% , P<0.05 )。 结论 急性脑卒中后发生吞咽障碍患者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吞咽 鄄 摄食训练管理,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脑卒中后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吞咽训练与振动排痰机联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的吞咽功能改善与肺部感染情况变化。[方法]将60例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吞咽障碍训练,并应用G5振动排痰机进行护理;对照组仅予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治疗28d后,参照藤岛一郎的摄食-吞咽障碍等级进行评级,并观察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吞咽功能改善程度以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进行吞咽功能训练结合排痰机治疗,能有效地促进脑卒中病人的功能康复和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发生吸入性肺炎14例,占56%;观察组发生吸入性肺炎4例,占16%,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并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机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2组患者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及摄食训练等综合性康复训练。10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20.383,P〈0.01),治疗组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5.318,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困难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 急性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训练组53例、对照组51例。所有患者接受脑卒中常规治疗和护理,训练组同时接受康复训练。对照组仅于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吸入性肺炎、吞咽困难恢复情况。结果 训练组第1、2周与出院时吞咽困难康复总有效率以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6.04%、79.25%、88.68%与9.43%,与对照组(分别为45.10%、58.82%、72.55%与25.4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早期护理干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效果。方法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在入院第一餐前和治疗四周后进行测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康复组实施以吞咽饮食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结果康复治疗组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吞咽功能和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王娟  夏艳丽 《当代护士》2021,28(2):62-64
目的 探讨容积-粘度吞咽测试与早期个性化饮食干预相结合对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8月收治于我科的184例急性脑卒中洼田饮水试验(入院24小时内)Ⅲ级及以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92例.对照组根据洼田饮水试验的分级,严格执行常规饮食护理,即对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基础吞咽功能训练、鼻饲、防误吸及防窒息的宣教、心理疏导等.试验组则在患者入院24 h内根据洼田饮水试验的分级,再进行容积-粘度吞咽测试,进一步评定其吞咽功能,在对照组饮食护理的基础上根据评定结果 再给予早期个性化的饮食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3周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3周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容积-粘度吞咽测试联合早期个性化饮食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吞咽障碍诊断系统早期评估和个体化吞咽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所有患者给予脑卒中常规药物和康复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康复治疗,观察组根据吞咽障碍诊断系统评估结果采用个体化综合吞咽治疗,连续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以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SWAL-QOL)评分比较2组患者吞咽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记录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分级显示吞咽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结果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2组患者的SS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均P<0.01),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患者SSA和SWAL-QOL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显著 (均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吞咽障碍诊断系统早期评估下个体化的综合吞咽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加用早期康复护理。两组均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康复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及时合理的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吞咽障碍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