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证治汇补》对中风病的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立新 《中医药学刊》2006,24(9):1731-1732
清代名医李用粹论治中风病别具一格,主要有三因制宜、真中、类中分治,急救倚单方、外治、论治分病位而施,倡补气血、益脾肾、重视防治结合,发挥王履类中学说、审因识病机论治等特色,对中风病理论的发展、完善居功至宏。  相似文献   

2.
清代名医李用粹论治中风病别具一格,主要有三因制宜、真中、类中分治,急救倚单方、外治、论治分病位而施,倡补气血、益脾肾、重视防治结合,发挥王履类中学说、审因识病机论治等特色,对中风病理论的发展、完善居功至宏。  相似文献   

3.
清代名医李用粹《证治汇补》在内科杂病证治中擅用二陈汤加减治痰,其特点主要有4个方面:内服主痰,治以活法;涌吐痰食,调畅气机;衍成类方,改变性能;宜实勿虚,慎对禁忌。  相似文献   

4.
为系统探讨李用粹《证治汇补》内科急症急救治疗的学术思想,本文从重视辨脉、果断用吐、急饮单方、巧施外治、综合图治、详审病势、慎对禁戒等方面分析其论治特色,为临床中医内科急症急救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5.
清代医家李用粹在《证治汇补》中详细论述了痹症的因机证治,提出了较为独特的学术观点。李氏认为:痹症核心病机是正气亏虚为本,风、寒、湿、热、痰等邪侵袭四肢关节、肌肉,走注经脉为标,其中经络闭塞不通为痹症病机关键;外邪侵袭可致五体痹,邪气内舍于五脏可发为五脏痹;痹、痿二证有别,但痹证日久可成痿证。在针对痹症的治疗中,李氏明辨标本虚实轻重,善于根据症状或进行分期灵活辨治用药。李氏关于痹症的论治思路,对现代进一步认识和临床治疗痹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证治汇补》看李用粹对中医内科学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治汇补》汇集了清初以前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的证治经验,选录切要、条理清晰、易学实用;撷取诸家精华,但并非盲目照搬前人,而是有继承、有补充、有发展,颇有实用价值;尤其补入其心得体会,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学术思想。该书实为一部对中医内科杂病集大成的专著。  相似文献   

7.
《内经》心痛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骏  严季澜 《国医论坛》2003,18(1):15-17
心痛是以心前区疼痛、憋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病证。《黄帝内经》有对心痛病证的大量论述 ,然其内容分述于各篇之中 ,较为零散。笔者试从证候、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和预后调理等几个方面予以归纳分析 ,以期对该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治有所裨益。1 对证候的认识《素问·脏气法时论》云 :“心病者 ,胸中痛 ,胁支满 ,胁下痛 ,膺背肩甲间痛 ,两臂内痛。”指出心痛发作的部位特点为痛在胸中、胁下 ,并扩散到肩胛间甚至两臂内侧。《素问·痹论》将五脏气逆所致的心痛称为厥心痛。因心与肾、胃、脾、肝、肺相关联而又分为 5种证型。其临床表现各…  相似文献   

8.
《证治汇补》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部重要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该书采撷了清初以前历代医家对内科杂病和五官科等疾患的证治经验,并补人作者自己的临床心得和见解,故名之日“汇补”。作者李用粹,字修之,号惺庵,清康熙年间名医。著有《证治汇补》8卷,成书于清·康熙二十六年,初刊于康熙三十年,流传颇广。  相似文献   

9.
清代医家李用粹所著的《证治汇补》,其治疗鼻痒、连续性喷嚏的专方“清肺散”是从肺热来辨证的。笔者以为其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专方,但肺金郁热只是病标,阳气虚衰才是病本。必要时应当在清热的同时应用温阳之法,以清上温下,标本兼治。优秀的中医古籍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亟待我们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胸痹心痛临床证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胸痹心痛是由邪痹心络、气血不畅而以胸闷心痛 ,甚则心痛彻背 ,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证的心脉疾病 ,类似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本病可反复发作 ,常因寒冷、过饱、情志刺激等因素而引起急性发作。临床中医治疗本病有着较好的疗效 ,但笔者认为在施治过程中尚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胸痹心痛急性发作当速效止痛中医认为 ,胸痹心痛的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 ,急性发作时以邪闭心脉为主 ,故此时治疗当遵“急则治标”之则 ,以通为法。盖心脉通畅 ,血运自如 ,其痛自止 ;心脉通畅 ,心气得充 ,正气易复。否则 ,邪闭不通 ,致心痛持续不得缓解 ,易演变…  相似文献   

11.
胸痹心痛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研究发现中医辨证治疗胸痹心痛疗效好,作用持久,为了选择更适合患者长期服用的药物,笔者将中药制剂与消心痛片对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做了进一步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陈竹林  杜凤英 《陕西中医》2001,22(8):503-504
孙思邈《千金方》对心痛病因病机、施治方药、针灸论述较详 ,概括为 :寒凝、痰阻、热结、气滞、气虚、血瘀诸方面 ,治以温通行瘀 ,针药并举 ,攻补兼施  相似文献   

14.
清代名医李用粹《证治汇补》在内科杂病证治中擅用二陈汤加减治痰,其特点主要有4个方面:内服主痰,治以活法;涌吐痰食,调畅气机;衍成类方,改变性能;宜实勿虚,慎对禁忌。  相似文献   

15.
16.
周再华 《光明中医》2011,26(8):1601-1602
1前言心痛是心脏本身病损所致的一种病证,以两乳之中、鸠尾之间,即膻中部位以及左胸部疼痛为主要监床特征,有卒心痛、久心痛与真心痛之分,多由心脏阴阳气血偏虚,心脉失养以及寒凝、热结、痰阻、气滞、血瘀痹阻心脉而致[1]。《素问.标本病传》云:"心痛心先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五日闭塞不通,身痛体重,  相似文献   

17.
初探《内经》心痛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据挖掘的《证治汇补》治疗脾胃病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研究《证治汇补》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以期为中医治疗脾胃病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证治汇补》中治疗脾胃病的有效方剂进行性味归经分布、频次统计、组方规律、核心组合、新方的分析。结果:共收集有效方剂137首,涉及中药159味,使用频次≥10的药物25味,以性温、味辛、归脾经类药物最多;支持度个数设置为18,置信数为0.6,得到常用药对及组合15个;基于软件复杂熵层次聚类方法,得到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32组,聚合成新方16首。结论:《证治汇补》中治疗脾胃病以温补脾阳为主,用药方面以辛温药升阳行气为主,辅以甘性药滋补和中、调和药性。  相似文献   

19.
儿童哮喘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明末清初医家李用粹所著《证治汇补·哮病》总结前人医家的观点,指出“非时之感”为本病的外在诱因,“胶固之痰”为内在根本,“壅塞之气”则是病机所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以肺气壅塞为主,治疗应当以宣肺理气为主,兼顾疏风散邪和化痰祛饮;缓解期的治疗则当以祛除“伏痰”为主要目标,化痰祛饮和补虚扶正双管齐下,其中补虚尤当注重补脾胃,且补脾胃当重健运而非进补之法;而对“非时之感”的防范和治疗则应当贯彻疾病的全过程,尤其在缓解期和迁延期,需意识到其仍有未尽之风痰,邪不去则正难复,此外也要将患儿精神心理因素纳入防治的范畴;愈后当防复发,日常饮食生活调摄当尤为重视,家长应积极引导患儿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20.
作者结合自己20多年临床经验,就《外科证治全生集》中有关男科病症的论治进行介绍,认为该书有较高的男科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