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材料和方法1 材料 :5 0例标本均来自衢州市人民医院 1983年 8月~ 2 0 0 0年 12月 ,在无临床提示情况下 ,详细检查 395 4例临床检查未发现甲状腺肿块 ,而是因甲状腺其他疾病如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等而行甲状腺腺叶切除的标本。患者女性38例 ,男性 12例 ,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 5 8岁 ,平均 37 5岁。左侧 2 1侧 ,右侧 2 9例。标本经 4 %甲醛固定 ,每份大体标本以 0 2~ 0 3cm间距书页状切开观察 ,共发现直径在 1 0cm以下者隐性 (又称微小型 )甲状腺乳头状癌 5 0例 ,常规切片 ,HE染色 ,VanGieson和Masson染色 ,光镜下观察 ,根据光镜下纤… 相似文献
2.
3.
肝细胞癌nm23—H1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88例肝细胞癌中nm23-H1蛋白的表达,癌旁肝组织强阳性表达,51例肝癌组织阳性表达(58%),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nm23-H1蛋白表达与HCC肿瘤体积,组织分型及E dmondson分级无关,而与肝内或肝外转移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nm23-H1在抑制HCC肝内或肝外转移起着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评价HCC病人预凰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m23—H1基因mRNA在乳腺患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乳腺患组织nm23—H1的表达.结果:①淋巴结阳性的原发灶组织nm23—H1 mRNAA表达明显低于淋巴结阴性的原发灶组织,Ⅲ期乳腺患组织nm23—H1 mRNA水平较Ⅰ、Ⅱ期的明显低.②多因素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与nm23—H1 mRNA的表达有显著性相关.结论nm23—H1基因mRNA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在乳胰患转移过程中,nm23—H1 mRNA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88例肝细胞癌(HCC)中nm23-H1蛋白的表达。癌旁肝组织强阳性表达,51例肝癌组织阳性表达(58%)。阳性产物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浆。nm23-H1蛋白表达与HCC肿瘤体积,组织分型及Edmondson分级无关,而与肝内或肝外转移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nm23-H1在抑制HCC肝内或肝外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可能成为评价HCC病人预后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EGFR、nm23-H1和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 E G F R、nm23 H1 及p53 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 A B C 法检测36 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原发灶与转移灶和40 例无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 E G F R、nm23 H1 及p53 蛋白的表达。结果:76 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 E G F R、nm23 H1 及p53 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3 % 、605 % 和118 % ;但有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 E G F R 阳性表达率高于无转移者( P< 005) ,且转移灶的 E G F R 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原发灶( P< 005) ;有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n m23 H1 阳性率低于无转移癌者( P< 001)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 E G F R 的阳性表达与n m23 H1 的表达有负相关( P< 001) 。结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 E G F R 的过表达,nm23 H1 的低表达,二者表达的失平衡是其易于淋巴结转移的原因之一, E G F R,nm23 H1 联用可作为甲状腺乳头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乳头腺瘤中EGFR,nm—23—H1和p53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GFR、nm23-H1及p53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36例有颈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瘤的原发灶与转移灶和40例无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腺癌中EGFR、nm23-H1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76例甲状腺乳头状腺癌的EGFR、nm23-H1及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3%、60.5%和11.8%;但有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 相似文献
8.
nm2 3是发现的第一个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目前已发现了 9个nm2 3基因家族的成员 ,它们可分为两组。其编码的蛋白具有多种生物化学功能 ,有些功能可能与它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有关。这些蛋白除了是酶外 ,还与众多蛋白间有交互作用并可参与其他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9.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肿瘤,约占70%左右,且最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因此对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相关预示因子的探索研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至今已有许多与肿瘤转移相关的促进或抑制转移基因及其蛋白表达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细胞角蛋白和Ret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细胞角蛋白 (CK)和ret的表达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及LSAB法检测CK19、CK17、CK8、CK2 0及ret在 6 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14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 4 2例癌旁正常滤泡中的表达。结果 CK19、ret在乳头状癌组织的阳性率 (85 5 %、6 8 1% )明显高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正常滤泡组织阳性率 (2 5 0 %、5 4 % )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CK17在乳头状癌中有少量表达 (15 9% ) ,主要集中在鳞化及分化差或小灶浸润区域。分别有 75 4 %及 2 6 8%的乳头状癌及良性区域CK8染色阳性 ,所有病例CK2 0阴性。结论 CK19、CK17及ret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增加 ,在病理诊断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上皮性钙黏附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 研究细胞黏附分子,在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肿瘤细胞的集团性浸润、转移中的表达和作用。方法 复习2002年1月~2003年5月所有手术切除乳腺癌组织切片,按WHO乳腺癌分类分组,浸润性微乳头状癌(IMPC)64例、浸润性导管癌(IDC)5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的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LSAB)法检测64例IMPC中E-钙黏附素的表达,并同IDC加以比较。结果 E-钙黏附素主要表达于IMPC细胞膜;IMPCE-钙黏附素表达率(85.9%,55/64)明显高于IDC(43.9%,25/57),并且在微乳头状肿瘤细胞集团内的细胞间连接面表达正常,而在细胞集团面向间质侧的表达明显减弱或不表达;IMPC组的淋巴结转移率(85.9%,55/64)明显高于IDC(52.6%,30/57)..其淋巴结阳性、E-钙黏附素阳性病例的d-连接素、B-连接素共同表达率(45.1%,26/51)也明显高于IDC(15.4%,2/13)。结论 IMPC的微乳头状肿瘤细胞集团内细胞间黏附性强、而与间质间的黏附性减弱或消失的特性可能是IMPC具有高转移潜能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 PTC)中ALDH1A1的表达情况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病理科2006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PTC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标本153例,在HE染色下观察其一般临床病理学特点(肿物直径、双侧、多灶、肿瘤边界、腺叶外浸润),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EnVision法,检测癌及癌旁组织中ALDH1A1的表达情况,分析ALDH1A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在153例PTC中,84例(54.9%)发生淋巴结内癌转移,126例癌组织高表达ALDH1A1,112例癌旁组织高表达ALDH1A1。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45岁、肿物直径>10 mm、浸润性边缘及癌组织 ALDH1A1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性别、双侧、多灶、腺叶外浸润、癌旁组织ALDH1A1与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浸润性边界和癌组织ALDH1A1高表达是PTC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随访的82例PTC中,局部肿瘤复发4例,5年局部复发率为4.88%,包括淋巴结肿瘤复发3例和甲状腺肿瘤复发1例,无远处转移及疾病相关死亡病例。复发病例肿瘤组织ALDH1A1均为高表达。结论 ALDH1 A1在PTC癌组织内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可作为PTC淋巴结转移的有效预测因子,有利于改善PTC患者治疗方法及随访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wist基因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状况,寻找更特异的标记物,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滤泡状腺瘤(FA)和良性乳头病变(BPL)的鉴别诊断。方法以50例PTC为研究组,以48例FA和47例BPL作对照组。在自制组织芯片上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标记,检测Twist基因蛋白和HBME-1,并以CK19进行对照。结果3种指标(Twist、HBME-1、CK19)阳性表达率:在PTC组分别为100%(48/48)、94.0%(47/50)和78.0%(39/50);在FA组分别为0、6.7%(3/45)和0;在BPL组分别为7.0%(3/43)、2.1%(1/47)和0。PTC组分别与FA和BPL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种指标在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分别为:100%、96.4%和97.7%,特异度分别为:94.0%、95.7%和95.1%,准确度分别为:78.0%、100%和91.9%。结论Twist可应用于辅助诊断PTC,并可应用在对FA或BPL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Hürthle cell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a subtype of follicular carcinoma. We report a case of
a small solitary usual-type 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e thyroid, with metastatic tumor in cervical lymph nodes. The lymph node
tumor consisted of both tall-cell papillary carcinoma and Hürthle cell carcinoma. This suggests a closer relationship between
papillary cell carcinoma and Hürthle cell tumors than previously appreciated. 相似文献
16.
17.
18.
野生型RET和RET/PTC融合基因在成人散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野生型BET(WT-RET)及RET/PTC1、3融合基因在成人散发性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和意义。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02例石蜡与新鲜(43例)甲状腺病变组织(PTC66例,对照组各种良恶性肿瘤及良性病变共36例)中WT-RET和RET/PTC1、3融合基因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62%(41/66)PTC患者≥40岁。38%(25/66)PTC伴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59%(39/66)伴淋巴结转移,5例(7.6%)有远处转移。(2)RET原癌基因的酪氨酸激酶区(BET-TK)检出率为68.1%(45/66)。BET原癌基因断裂点(BP)与TK的同时检出率在PTC中28.8%(19/66),腺瘤中12.5%(1/8),表明存在WT-BET转录物。(3)RET/PTC检出率21.2%(14/66),其中5例BET/PTC1阳性(7.6%),9例RET/PTC3阳性(13.6%)。6例(9%)PTC同时表达BET/PTC和WT-BET。36例对照组病例中未检测到RET/PTC融合基因。(4)统计学分析,PTC病例中WT-BET与RET/PTC1融合基因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多灶性、伴淋巴细胞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学指标无关(P〉0.05)。结论RET/PTC融合基因在散发性成人PTC中表达率低,其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价值不大。WT-BET在甲状腺肿瘤的滤泡形成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囊内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观察14例囊内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采用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肌特异性肌动蛋白(MSA)、ER、PR、p63、广谱和高相对分子质量CK(AE1/AE3和34βE12)和CK5/6进行EnVision法染色.结果 14例发病年龄42~79岁,平均65.4岁.乳腺肿块是最常见的症状.镜下见两种形态,以较纤细的乳头状结构为主,乳头纤维血管轴心衬覆高柱状上皮细胞,无肌上皮细胞(9例)和以张力高的筛孔或实性结构为主,其问仍可见纤维血管轴心(5例);11例为单纯性囊内乳头状癌,1例伴有导管原位癌,2例伴有浸润性癌.肿瘤细胞核为低级别,肿瘤细胞呈ER和PR弥漫强阳性,CK5/6和34βE12阴性或局灶弱阳性.肿瘤内未见肌上皮细胞,而肿瘤外围肌上皮消失或仅散在着色.结论 囊内乳头状癌是一种发生在老年妇女的少见肿瘤,在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上的独特性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