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瘦素和瘦素受体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下颌下腺内瘦素和瘦素受体表达的变化.方法 SD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2只(4、12周各6只)及对照组12只.用链脲佐菌素复制糖尿病动物模型,分别于4、12周后测体重和血糖,应用HE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组织学变化并检测瘦素及其受体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腺实质趋于萎缩.对照组大鼠下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呈瘦素及瘦素受体免疫反应中等阳性,免疫反应物分布于细胞胞质内,细胞核和腺泡细胞呈阴性.4周糖尿病组瘦素及其受体免疫反应呈较强阳性;12周时呈强阳性.结论随糖尿病病程延长,大鼠下颌下腺组织发生退变且瘦素及其受体表达增强,为探讨瘦素变化在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意义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白宏伟  陈蕾  孙绪德  高金芳 《医学争鸣》2008,29(15):1410-1412
目的:探讨大鼠胃组织中是否表达促黄体生成素(LH)及其受体(LHR),为进一步研究LH对胃的功能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和原位杂交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在大鼠胃底腺的壁细胞和主细胞呈LH和LHR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物质分布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上.细胞核呈阴性反应.上述细胞同样含有LH和LHR mRNA杂交信号,信号物质亦分布于细胞质内,细胞核呈阴性反应.结论:大鼠胃壁细胞和胃主细胞既能产生LH,又能表达LHR,说明LH对胃壁细胞和胃主细胞功能作用可能是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的作用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胎儿舌下腺内瘦素和瘦素受体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的 观察胎儿舌下腺内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分布及发育规律。方法 HE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染色法。结果 胎儿舌下腺纹状管、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呈瘦素及瘦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 ,免疫反应产物分布于导管上皮细胞胞质内 ,细胞核呈阴性反应。在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 ,免疫反应强度亦不等。结论 胎儿舌下腺导管上皮呈瘦素和瘦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 ,可能与胎儿舌下腺的发育及功能活动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条件下大鼠胃黏膜瘦素及其受体(OB-R)表达的变化,探讨失重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2只SD大鼠分为模拟失重组(n=12)和正常对照组(n=10),采用尾悬吊模拟失重28d,用免疫组化ABC方法,观察大鼠胃黏膜瘦素及其受体的定位与表达,并比较两组动物胃黏膜瘦素及其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度的差异.结果:瘦素及其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均分布于胃底腺的中下部区域、阳性物质主要定位于主细胞和壁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拟失重组大鼠胃黏膜瘦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度显著增加(P<0.01);而瘦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密度虽有增加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28 d的悬吊模拟失重可致大鼠胃黏膜瘦素及其受体表达增加,提示瘦素可能参与失重过程中消化道功能紊乱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赵豫凤  刘广忠  杨加周  苗乃周 《医学争鸣》2006,27(24):2253-2255
目的:观察应激状态下大鼠颌下腺内瘦素表达的变化,探讨应激反应对颌下腺瘦素分泌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水浸束缚应激(WRS)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WRS组(n=10)和对照组(n=10),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颌下腺内瘦素的定位与分布;用ELISA法检测两组大鼠血清和颌下腺组织中瘦素水平.结果:瘦素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主要定位于颌下腺导管的颗粒曲管和纹状管,腺泡细胞为阴性,其中颗粒曲管上皮细胞呈强阳性反应. WRS组大鼠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瘦素免疫反应细胞的染色强度高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相比,WRS组大鼠血清和颌下腺中瘦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结论:瘦素表达于大鼠颌下腺导管上皮细胞;水浸束缚应激可致大鼠血清和颌下腺中瘦素浓度增加,颌下腺内瘦素可能参与应激反应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胎儿腮腺内瘦素和瘦素受体的表达、分布及发育规律.方法 HE染色法和免疫组化SABC法.结果胎儿腮腺纹状管、小叶间导管上皮细胞呈瘦素及瘦素受体免疫反应阳性,免疫反应产物分布于导管上皮细胞胞质内,细胞核呈阴性反应.在胚胎发育的不同阶段,免疫反应强度亦不等.结论胎儿腮腺内有瘦素和瘦素受体表达,可能参与调节胎儿腮腺和胃肠的发育及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脱氢表雄酮(DHEA)在大鼠胃上皮细胞中的定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大鼠胃小凹上皮细胞、胃底腺壁细胞呈DHEA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物质分布于胞质内,胞核阴性。胃底腺其他细胞呈免疫反应阴性。论:以上结果提示,胃小凹上皮细胞,胃底腺壁细胞含有DHEA,DHEA对消化道可能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长型瘦素受体在雌性昆明鼠生殖周期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方法对下丘脑、胃、十二指肠组织中的瘦素受体进行了分析,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雌性KM鼠生殖周期不同阶段的下丘脑、胃、十二指肠组织中表达的瘦素长型受体进行定位分析.结果 与结论瘦素受体六个亚型的分子量大约分别为(120、90、77、66.2、54、47)×103;下丘脑神经元胞质中有棕褐色阳性颗粒,且数目随妊娠日龄增加而增加;胃底腺中下部分胞质和细胞核有棕褐色阳性颗粒,且阳性率随妊娠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十二指肠腺中胞质和细胞核有棕褐色阳性颗粒,且阳性率随妊娠日龄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颌下腺细胞中是否表达降钙素(CT),为进一步证明颌下腺与甲状腺C 细胞具有同源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SP 法以及原位杂交法进行CT的细胞定位及基因定位研究。结果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呈CT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物质分布于胞质,胞核呈阴性反应。上述细胞同样含有CTmRNA 杂交信号,杂交信号亦分布于胞质内,胞核呈阴性反应。结论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能表达CT,提示大鼠颌下腺上皮细胞可能与甲状腺C 细胞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10.
胃腺癌组织瘦素、瘦素受体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瘦素和瘦素受体蛋白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胃腺癌组织中瘦素、瘦素受体蛋白的表达,以其细胞阳性表达率积分和染色强度积分乘积半定量计算其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56例(96.7%)胃腺癌组织具有瘦素蛋白表达,55例(91.7%)具有瘦素受体蛋白表达,其中55例(91.7%)具有瘦素和瘦素受体的双重表达。UICC分期中Ⅳ期瘦素蛋白表达水明显高于Ⅰ、Ⅱ、Ⅲ期(P<0.05)。发生远处转移胃腺癌组的瘦素蛋白表达水平均值显著高于未发生远处转移胃腺癌组[(8.00±1.19)vs(6.44±1.33),P<0.01]。结论:①胃腺癌组织存在瘦素和瘦素受体的双重表达;②胃腺癌组织瘦素蛋白表达水平有助于判断其预后;③瘦素可能在胃腺癌远处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蔡元浩  戴永江 《四川医学》2009,30(9):1405-1406
目的探讨瘦素及其受体在胃癌发生、浸润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瘦素及其受体在18例正常胃粘膜、60例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瘦素,瘦素受体表达胃癌组织中高于正常胃粘膜,进展期高于早期胃癌,其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瘦素及其受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Wang LJ  Zhou L  Yuan B  Wang L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2):2266-2270
目的研究瘦素对大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和消化期胃运动的作用,并观察空腹MMC与餐后消化期胃运动的不同时程血中瘦素浓度的变化以及与胃动素变化的关系。方法5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5组进行慢性实验。在胃体、胃窦和幽门浆膜植入应力传感器记录清醒大鼠胃运动。颈外静脉内置慢性静脉插管供注射药物及取血样品。血清瘦素和胃动素用放免法测定,进餐用标准试餐。结果空腹胃运动出现典型的消化间期MMC运动,分Ⅰ、Ⅱ、Ⅲ、Ⅳ时相,其Ⅲ相可传至幽门。进餐后胃运动呈持续有规则的蠕动性收缩的消化期运动。空腹MMC运动中血清瘦素的浓度分别为Ⅰ相(5.6±1.0)μg/L,Ⅱ相(11.4±2.1)μg/L,Ⅲ相(2.1±0.7)μg/L,显示MMCⅡ相瘦素浓度最高(P<0.01)。餐后消化期,血中瘦素浓度于进餐后3 min开始升高,至餐后10 min达到高峰(28.1±4.4)μg/L,随后30 min瘦素仍维持高水平(与餐前比较均P<0.01)。与瘦素相反,胃动素在MMCⅢ相时浓度最高,而餐后其浓度较低。静脉灌流瘦素(2.5μg·kg-1·10 min)可使空腹胃运动变为餐后胃体舒张、胃窦与幽门收缩的消化期运动类型。抗瘦素血清、阿托品及胆囊收缩素(CCK)-A受体阻断剂戊酰胺酸均可阻断瘦素对胃运动的作用。结论瘦素是启动空腹胃MMCⅡ相活动及餐后消化期运动的激素,其变化会导致与饱感有关的胃排空延迟。瘦素对胃运动的作用是通过胆碱能神经及CCK-A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3.
唾液腺中溶菌酶及sIgA分泌部分免疫组化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用抗溶菌酶抗体及抗sIgA分泌部分抗体作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例正常唾液腺中溶菌酶及sIgA分泌部分(Sc)的分布情况。观察到Sc可见于腮腺及颌下腺的浆液腺泡及小唾液腺的粘液腺泡之中,但颌下腺 粘液腺泡则为阴性;闫管及纹管亦有部分阳性细胞。溶菌酶仅见于腮腺及颌下腺的浆液腺泡;各导管的腺管上皮及颌下腺、小唾液腺的粘液腺泡均为阴性。结论:腮腺、颌下腺及小唾液腺均可产生Sc,溶菌酶由大唾液腺  相似文献   

14.
吴维光  于月成  朱淑平  曹秀琴 《医学争鸣》2006,27(12):1125-1126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血清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与子痫前期发病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40例子痫前期孕妇及43例正常妊娠孕妇,取术前及术后7 d外周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瘦素水平,应用ELISA法检测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并与子痫前期的血压值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子痫前期组和正常妊娠组术后瘦素水平均低于术前;子痫前期组术前瘦素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组;子痫前期组术前瘦素水平与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呈负相关,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呈正相关;子痫前期组术前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负相关. 结论:子痫前期升高的瘦素可能来源于胎盘,并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 血清中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水平可作为反映疾病程度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