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香茶菜属多种植物的化学和药理研究表明,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贝壳杉烯二萜普遍存在于该属植物中,并大多具有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就近年来研究的腺花香荼菜等19种植物的化学成分与细胞毒活性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对香茶菜属多种植物的化学和药理研究表明,一类具有特殊结构的贝壳杉烯二萜普遍存在于该属植物中,并大多具有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就近年来研究的腺花香茶菜等19种植物的化学成分与细胞毒活性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显脉香茶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高幼衡  程怡  叶会呈 《中草药》2000,31(9):645-646
在继续对显脉香茶菜Rabdosia nervosa (Hemsl)C.Y.Wu et H.W.Li茎叶有效成分的研究中,又分得一种新的对映-甲壳杉烷型二萜,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1α、15β-二羟基-6β-乙氧基-6,7-B-断裂-对映-贝壳杉-16-烯-6,20-环氧-7,20-内酯,命名为显脉香茶菜丙素(rabdonervosinC)。  相似文献   

4.
黄花香茶菜的二萜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明惠  姜北  赵勤实  孙汉董 《中草药》2001,32(5):397-399
目的:研究黄花香茶菜Isodon sculponeata(Vanior)Har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及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黄花香茶菜占的丙酮提取物中分得6个对映-贝壳杉烷型二萜化合物,其中一个为新化合物,命为为黄花香茶菜戊素(sculponeatin,E,Ⅰ),其余二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延命草素(enmein,Ⅱ),epinodosin(Ⅲ),epinodosinol(Ⅳ),大萼变形甲素(macrocalyxoforminA,Ⅴ)和大萼变型乙素(macrocalyxoforminB,Ⅵ).结论:化合物Ⅰ为新化合物,化合物Ⅳ和Ⅵ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5.
香茶菜属植物富含结构多样、新奇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及其衍生物,前期对柔茎香茶菜Rabdosia flexicaulis的化学成分研究尚不够系统,仅从中发现3个这类化合物.为了寻找结构新颖、活性显著的二萜化合物,采集了四川省道孚县的柔茎香茶菜地上部分,采用多种柱色谱法和波谱分析手段,从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并鉴定出6个二萜化...  相似文献   

6.
蔡灵巧  严冬  郭敏  芦达  王庆  饶正云  张健  殷志琦 《中草药》2018,49(23):5496-5498
目的对毛萼香茶菜Isodoneriocalyx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毛萼香茶菜茎叶中分离得到1个二萜类化合物,鉴定为15β-乙酰氧基-1α-羟基-7α,20-环氧-对映-贝壳杉-16-烯-6-酮。结论该化合物为新的对映-贝壳杉烷二萜类化合物,命名为毛萼辛素。  相似文献   

7.
内折香茶菜乙素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河南省嵩县产内折香茶菜Rabdosiainflexus(Thunb.)叶中分得二种成分,一种是新的二萜,根据各种光谱数据推断其化学结构为Ⅰ,命名为内折香茶菜乙素(inflexusinB);另一种成分鉴定为齐墩果酸。内折香茶菜乙素有明显的细胞毒和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8.
世界香茶菜属植物地理分布及其药用前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陈林姣  赖小平 《中药材》1996,19(4):169-174
香茶菜属植物全世界已知有96种,基本上属于东亚-非洲间断分布。中国横断山区是其现代分布中心和强烈的分化中心,也可能是其起源中心。该属植物有丰富的药源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香茶菜属二萜的化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郭跃伟  侯惠欣 《中草药》1992,23(7):380-381
  相似文献   

10.
刘丹丹  魏志雄 《中草药》2016,47(13):2232-2235
目的对显脉香茶菜Isodon nervosus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硅胶及葡聚糖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显脉香茶菜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15α,20β/α-二羟基-6β-甲氧基-6,7-断裂-6,20-环氧-1α,7-内酯-对映-贝壳杉-16-烯(1)。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二萜类化合物,命名为显脉香茶菜素K。  相似文献   

11.
叶江海  邓锐  邹娟  赵臣亮  张敬杰 《中草药》2019,50(13):3024-3028
目的研究柄叶香茶菜Rabdosiaphyllopod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柱色谱、制备型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柄叶香茶菜中分离得到了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Z)-1,1′-biindenyliden(1)、β,β-carotene(2)、大根香叶烯B(3)、2α,3α,24-三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4)、阿魏酸二十六烷酯(5)、过氧化麦角甾醇(6)、熊果酸(7)、α-香树脂酸乙酸酯(8)、obtusalin(9)、桦木酸(10)、2α,3α,19α-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11)、2α,3α-二羟基-12-烯-28-齐墩果酸(12)、2α-羟基乌苏酸(13)、叶黄素(14)。结论 14个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3、6、9、14首次从香茶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吴月霞  叶凡  张伟  李继成  刘娜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3):1772-1775
目的:研究尾叶香茶菜Rabdosia excisa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尾叶香茶菜的乙酸乙酯部分共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1α,6,11β,15β-四乙酰基-6,7-断裂-7,20-内酯-对映-贝壳杉-16-烯(1);maoyecrystal E(2);6β,11α,15α-三羟基-6,7断裂-6,20-环氧-1α,7-内酯-对映-贝壳杉-16-烯(3);enmenol-glucoside(4);冬凌草甲素(5);大萼香茶菜庚素(6);rabdosichuanin C(7);β-谷甾醇(8);熊果酸(9);2α-羟基乌苏酸(10);2α-羟基齐墩果酸(11);2α,3α,19-三羟基-12-烯-28-乌索酸(12);胡萝卜苷(13).结论:除了化合物5,8,9,13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尾叶香茶菜中发现.  相似文献   

13.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蓝萼香茶菜中蓝萼甲素、冬凌草甲素、河北冬凌草素K和延命草醇4种二萜类有效成分的含量。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0.8 m 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负离子条件下检测,多反应离子监测(MRM)进行定量。结果上述4种待测成分在测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7);加样回收率92.40%~105.9%,精密度RSD 1.7%~6.5%。建立的HPLC-MS/MS同时测定蓝萼香茶菜中4种有效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为综合评价蓝萼香茶菜的质量提供参考,并且根据含量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药用部位和不同采收期的蓝萼香茶菜质量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得出该中药材的最佳药用部位及采收期,用于指导合理的采收,以便于更好的利用植物资源。同时对所有批次药材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蓝萼香茶菜药材质量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测定冬凌草各部位及不同产地冬凌草叶中总二萜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冬凌草提取物中总二萜的含量.结果 建立了测定冬凌草中总二萜含量的方法,并对冬凌草不同部位及不同产地冬凌草叶中总二萜含量进行了测定,叶中含量最高,不同产地叶的含量也有差异.结论 该方法简便、稳定、可靠,可用于冬凌草提取物中总二萜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显脉香茶菜中二萜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显脉香茶菜Rabdosia nervosa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现代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显脉香茶菜中又分离得到10个二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长管贝壳杉素E(1)、牛尾草乙素(2)、parvifoline G(3)、四川香茶菜丁素(4)、黄花香茶菜甲素(5)、黄花香茶菜乙素(6)、毛果香茶菜贝壳松醇(7)、延命草醇(8)、11β-hydroxy-6,7-seco-6,19:6,20-diepoxy-1α,7-olide-ent-kaur-15-one(9)、isodocarpin(10)。结论化合物1~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溪黄草咖啡酸与迷迭香酸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Dikma Diamonsil(2)(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3%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柱温室温,检测波长329 nm。结果: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45 4~0.908 0μg(r=0.999 6)和0.219 2~4.384 0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7.33%(RSD 2.20%),103.32%(RSD 1.84%)。不同品种、不同产地溪黄草药材中咖啡酸、迷迭香酸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纤花变种的溪黄草两者的平均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适合于溪黄草中酚酸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为溪黄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番荔枝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番荔枝属植物的研究进展。包括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光谱特征及生理活性。并重点介绍了一类新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对比纤花线纹香茶菜和溪黄草属植物溪黄草水提物的抗炎作用.[方法] 取SPF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组[阿司匹林(0.2g/kg)]、纤花线纹香茶菜水提物组(2.57、1.28、0.64g/kg)、溪黄草水提物组(2.67、1.33、0.67g/kg).每天1次,连续灌胃给药5d.末次给药后约1h选用二甲苯致耳肿胀、醋酸致腹腔炎症方法观察抗炎作用.[结果] 纤花线纹香茶菜水提物能明显降低二甲苯致耳肿胀度和抑制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而溪黄草水提物未见明显影响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度,在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时,其抗炎活性也明显低于纤花线纹香茶菜水提物.[结论] 纤花线纹香茶菜水提物的抗炎作用强于溪黄草水提物.  相似文献   

19.
蓝萼香茶菜三萜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福东  丁兰  汪汉卿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24):1929-1932
从蓝萼香茶菜Rabdosia japonica var.galaucocalyx茎叶的醋酸乙酯部分分得9个化合物,利用现代波谱学方法进行了结构鉴定,它们分别是:软木三萜酮(Ⅰ),3β,28-二羟基乌苏烷(Ⅱ),熊果酸(Ⅲ),3β-乙酰氧基-12-烯-28-乌苏酸(Ⅳ),2α,3α-二羟基-12-烯-28-乌苏酸(Ⅴ),2α,3α,23-三羟基-12-烯-28-乌苏酸(Ⅵ),齐墩果酸(Ⅶ),β-谷甾醇(Ⅷ),β-胡萝卜苷(Ⅸ)。化合物Ⅰ,Ⅱ,Ⅳ,Ⅴ,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穿心莲二萜内酯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丽霞  曲戈霞  邱峰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9):1594-1597
目的:分离并鉴定爵床科植物穿心莲Andrographis paniculata地上部分85%乙醇提取物的二萜内酯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反相ODS柱色谱法以及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穿心莲新苷(neoandrographolide,1), 3,14-二去氧穿心莲内酯(3,14-di-deoxyandrographolide,2), 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3), 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14-deoxy-11,12-didehydroandrographolide,4), 19-hydroxy-8(17),13-labdadien-15,16-olide(5), 14-去氧穿心莲内酯(14-deoxy-andrographolide,6), 3-oxo-14-deoxy-andrographolide(7), 异穿心莲内酯(isoandrographolide,8), 双穿心莲内酯(bisandrographolide,9,10,11),去氧穿心莲内酯苷(deoxyandrographiside,12),14-去氧-11,12-二去氢穿心莲内酯苷(14-deoxy-11,12-didehydroandrographiside,13),穿心莲内酯苷(andrographiside,14)。结论:化合物7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5为从该属植物中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