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巧用弹力绷带固定气管套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临床上固定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套管时,常用柔软贴身、吸湿透气的棉布带,但棉布带遇湿或吸汗后变得粗糙、皱缩、发硬,患者感到不舒适.一次性气管套管虽配有化纤带,但吸湿透气性差,且遇热易变形,更易产生静电.上述两种固定带均缺乏弹性,固定过紧或因气管切开处肿胀等原因造成患者颈部紧迫感;如固定过松可因患者剧烈咳嗽而脱落.为寻求安全、舒适、牢靠的固定带,我科自2005年起改用医用弹力绷带固定50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套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临床上固定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套管时,常用柔软贴身、吸湿透气的棉布带,但棉布带遇湿或吸汗后变得粗糙、皱缩、发硬,患者感到不舒适。一次性气管套管虽配有化纤带,但吸湿透气性差,且遇热易变形,更易产生静电。上述两种固定带均缺乏弹性,固定过紧或因气管切开处肿胀等原因造成患者颈部紧迫感;如固定过松可因患者剧烈咳嗽而脱落。为寻求安全、舒适、牢靠的固定带,我科自2005年起改用医用弹力绷带固定50例气管切开患者的气管套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临床常采用无弹性布条绕颈一周后系住气管套管两侧孔来固定气管套管。但由于患者肥胖、水肿、多汗、多痰等原因,固定带易被污染而致患者颈部皮肤红肿、破溃,且颈部固定带会影响颈静脉穿刺。鉴此,笔者制作气管套管弹性网状固定头套应用于临床,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制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的制作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自制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气管切开术后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用自制的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对照组按常规使用布衬带为气管外套管固定带,其他护理措施一致.结果 两组皮肤损害发生率、发生程度、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行气管切开术后使用自制的气管外套管固定带有效防止了颈部皮肤的损害,避免了感染,患者感觉舒适,操作简便,耗材低廉.  相似文献   

5.
双层扁纱带单结法在气管切开套管固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法,是将单根系带从患者颈后绕过,穿过套管两翼分别打结固定。临床实践发现其存在一些不足:两翼部均需打结,操作繁琐、系带的松紧不易控制;打结处易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而发硬,摩擦切口周围的皮肤,导致局部皮肤红肿、糜烂,甚至造成严重的感染,给患者带来痛苦和经济损失;在更换系带时需松解2个结,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操作难度;单层系带与患者颈部皮肤接触面积小,易造成患者不适。鉴此,我科自2007年1月起采用双层扁纱带单结法固定气管切开套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制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气管切开术后6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用自制的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对照组按常规使用布衬带为气管外套管固定带,其他护理措施一致。结果两组皮肤损害发生率、发生程度、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行气管切开术后使用自制的气管外套管固定带有效防止了颈部皮肤的损害.避免了感染,患者感觉舒适,操作简便,耗材低廉。  相似文献   

7.
李艳丽 《护理学杂志》2007,22(16):49-49
气管套管系带常由2人操作,撤去原系带后,一人用手按压气管套管两翼以固定,另一人更换系带.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者对气管套管两翼按压的力度、牵拉等刺激,患者易产生咳嗽、疼痛等不适.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气管插管不带气囊,且新生儿气管狭窄、短小,易致气管插管不易固定.若固定导管的胶布粘性不佳或被口腔分泌物浸湿易卷曲,则有导管脱出的风险.我科应用丝绸胶布固定新生儿经口气管插管,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双层扁纱带单结法在气管切开套管固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常规使用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法,是将单根系带从患者颈后绕过,穿过套管两翼分别打结固定.  相似文献   

10.
临床常采用无弹性布条绕颈一周后系住气管套管两侧孔来固定气管套管.  相似文献   

11.
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的效果.方法 将68例气管切开术后需更换套管的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改进组和常规组各34例.常规组按照常规方法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改进组利_用气管导管为导芯.将气管导管插入原气管切开套管腔内10~15 cm,一手固定气管导管,另一手沿气管导管迅速拔出原气管切开套管,将新的气管切开套管顺气管导管送入气管腔内,拔出气管导管,新气管切开套管气囊充气、固定.结果 改进组一次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成功率、更换气管切开套管时间、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和局部出血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用气管导管为导芯更换气管切开套管可显著提高一次换管成功率,缩短换管时间,减少脉搏血氧饱和度降低和局部出血.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术后,固定气管套管的传统方法是用寸带绕颈部1周连接气管套管两端后打死结,松紧以放置一指为宜。气管切开处伤口放置无菌纱布,颈部周围垫清洁纱布,以保护皮肤清洁。寸带材质为布料,当患者气管切开伤口渗血渗液较多时容易打湿污染寸带,寸带干燥后变硬,增加患者不适感,甚至会损伤患者皮肤。此外,寸带或纱布污染需及时更换,这样既增加危险因素,又增加了护士工作量。鉴此,我科采用止血带固定气管套管的新方法,收效甚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气管切开患者行持续气管套管内给氧时,氧气管和覆盖在气管套管外部的无菌纱块固定是临床护理中较为繁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应用不同类型气管套管预防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02例昏迷气管切开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采用不带气囊的金属气管套管;观察组采用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套管,均予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护理.两组分别在气管切开后第3天、第15天,从气管套管内留取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两组气管切开术后第15天细菌阳性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气管切开术后15d总菌株少于对照组(P<0.01);第3天与第15天总菌株比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一次性低压气囊气管套管能有效降低昏迷气管切开术患者的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气管套管系带常由2人操作,撤去原系带后,一人用手按压气管套管两翼以固定,另一人更换系带。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者对气管套管两翼按压的力度、牵拉等刺激,患者易产生咳嗽、疼痛等不适。当患者咳嗽时,痰液易从管口喷出,操作者会本能地松手,极易导致脱管。鉴此,2006年5月我科对气管套管系带的更换方法进行改进,并在临床应用148例次,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会厌癌术后防误咽,采用气管套管外套气囊充气后进行进食训练,易并发肺部感染。1991~1997年,我院研制填塞气囊置入气管人口端,防止术后误咽并发症,应用于26例声门上型喉癌施行横位上半喉切除术,声门尚能活动者,无1例失败,介绍如下。1制作方法与应用鼻出血填塞带橡皮管气囊1只,总长18cm,橡皮管直径约1.5mm;铜丝1根,直径1.25mm左右,长22cm,头端磨钝,制作成近似气管套管长的弧形,该铜丝插入止血气囊的橡皮管内直到顶端气囊(附图),消毒后备用。会厌癌术后,在气管切开处将带钢丝气囊沿气管套管外壁插下,弧度向上,使气囊…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术常用于预防和治疗可能出现呼吸道梗阻或下呼吸道分泌物阻塞的疾病,气管切开术后常规放置金属或一次性硅胶气管切开套管,目前厂家生产的两种导管均无配套的封管帽.偶见有堵管帽的报道,套管多是被直接密封,患者缺乏适应时间,其舒适度降低,且不便于护士的吸痰等操作.鉴此,我们研制了一种舒适度良好的医用气管切开导管封管帽,与气管切开导管衔接紧密,装卸方便,既方便吸痰,又不易污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一次性注射器针筒自制气管套管帽,患者气管切开后直接扣于套管上,氧气管从侧孔插入.气管套管帽还适用于各种呼吸道湿化.此套管帽制作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9.
陈雪莲  马宇  江平 《护理学杂志》2008,23(23):66-66
气管切开术在抢救危重患者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传统的气管衬带用布带固定,由于痰液经常咳出,气管衬带常被污染,需经常更换.2007年4月,笔者采用一次性输液管对气管衬带进行了改进,经临床运用,取得了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气管套管外口纱布覆盖新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生理盐水湿纱布覆盖气管套管外口的方法在临床上已沿用多年 ,但纱布易移动、滑脱 ,往往降低呼吸道湿润效果。为此 ,我科自 1998年起改湿纱布覆盖法为干纱布覆盖颈部固定加局部湿润法 ,经临床观察 ,效果满意。介绍如下。方法 :1用无菌镊子夹取 6 cm× 12 cm双层干纱布一块 ,纵向覆盖在气管套管外口 ,上端用 1cm× 8cm胶布沿颈部皮肤弧形固定 ,使之形成一“门帘”。 2护士用一次性 5 m l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 ,均匀地喷洒在套管外口正上方 3cm×3cm面积的干纱布上即可。优点 :1从卧位上看 ,传统方法只适用极度合作或昏迷病人。为病人翻身叩背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