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的22例22眼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1年,大部分病例保持了眼球外形和一定的视力,视力在0.04~0.111例11眼(占50.0%),>0.1~0.37例7眼(占31.8%),>0.3~0.52例2眼(9.1%),1例术后炎症仍未能控制而行眼球摘除I期羟基磷灰石义眼植入,1例术后继发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是治疗外伤性感染性眼内炎的最有效方法,屈光间质不清是影响手术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诊断、及时有效治疗是保存患眼、挽救视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外伤性眼内炎是常见的眼科疾病,一旦发生,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终使视力丧失.眼球萎缩。许多眼内炎症难以控制,而行眼内容物摘除。随着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外伤性眼内炎的经验日臻成熟,从而使眼内炎的治愈率明显提高。现将本科近年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21例(21眼)的疗效及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58例(61日艮)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病人行常规睫状体平坦部三通道玻璃体切割术。并根据病情相应处理视网膜病变,选择眼内激光及眼内填充物。结果:随访3~13mo,术后矫正视力不同程度改善46眼(75%),12眼(20%)不变,3眼(5%)视力减退。结论:玻璃体切割术联合视网膜手术及光凝、眼内气体、硅油填充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周围炎(Eales)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就诊的21例(40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患者,通过对24眼早期患眼的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进行氩激光光凝,对晚期患眼进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眼内注气/硅油,患者随访3~12月,对比术后视力和眼底荧光照影(FFA),眼底改变。结果对缺血期24眼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后视力无下降,眼底未见新鲜出血,未见新生血管,FFA显示视网膜无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扩大。增殖期的16眼行玻璃体切割+眼内光凝者有10眼(62.5%)术后视力提高2行以上,6眼(37.5%)术后视力无显著提高,保持术前或从手动增至数指。结论在Eales病例中,对缺血期患眼行有效的视网膜激光光凝可稳定视力,控制病情发展;对增殖期的患眼行玻璃体手术,可部分改善视力,控制病情发展。  相似文献   

5.
总结40例(41只眼)涉及眼球前后节的复杂外伤应用玻璃作切除术治疗的结果.其中钝挫伤致晶体脱入玻璃体、玻璃体积血伴红膜根部断离6例;穿通伤玻璃体内或视网膜异物伴玻璃体积血、外伤性白内障32例;眼内炎2例.手术方法采用闭合式玻璃作切除,晶体切割.异物摘除术,环扎,眼内气体充填等.术后玻璃体清亮者35只眼(85.4%),视网膜平伏者34只眼(82.9%),视力增加者34例(85.0%),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者4只眼(9.8%).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治疗感染性眼内炎伴视网膜脱离的手术疗效及预后。方法 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伴视网膜脱离20例20眼,术前玻璃体腔注射抗生素16眼,随访3~36月。炎症控制率95%,网脱复位率65%。结论 对感染性眼内炎伴视网膜脱离眼,及时而有效的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可使大部分濒临丧失的眼球得以保留,部分患者可获得有用的视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严重眼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巩膜环扎、外加压术治疗严重外伤性视网膜脱离37例37眼.结果:术后网膜复位31眼(84%),部分复位4眼(11%),未复位2眼(5%),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采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巩膜环扎术治疗外伤性视网膜脱离,术中充分剥膜,切除增生膜,进行松解性视网膜切开,合理应用眼内填充物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感染性眼内炎的病因构成、病原学检查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感染性眼内炎患者31例31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外伤感染18例18眼(异物伤13例,利器穿通伤5例);白内障手术后感染9例9眼;角膜移植术后感染1例1眼;角膜葡萄肿致眼球破裂感染2例2眼;角膜溃疡感染1例1眼。结果23例行玻璃体取样培养,12例检出病原体,培养阳性率为52.2%。经治疗后,视力提高17眼(55.5%),视力无改善4眼(12.9%),视力下降1眼(3.2%),眼内容物剜除5眼(16.1%),2例转院后无随访,1例白内障术后经保守治疗仍无光感者自动放弃治疗出院后无随访,1例手术前后均无法配合检查视力。结论眼外伤和白内障手术是目前导致感染性眼内炎的主要原因,尽早行玻璃体注药或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眼内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总结40例(41只眼)涉及眼球前后节的复杂外伤应用玻璃切除术治疗的结果,其中钝挫伤致晶体脱入玻璃体、玻璃体积血拌虹膜根部断离6例:穿通伤玻璃全内或视网膜异物伴玻璃体积血、外伤性白内障32例;眼内炎2例,手术方法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晶体切割、异物摘除术,环扎,眼内气体充填等。术后玻璃体清亮者35只眼(85.4%),视网膜平伏者3例(82.9%),视力增加者34例(85.0%),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的效果。方法对30例30眼感染性眼内炎行玻璃体切割术,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和皮质内固醇治疗。结果30例患眼术后炎症控制,眼球保留,除4例术前无光感外,其余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行玻璃体切割术及合理用药是治疗感染性眼内炎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