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本文通过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细菌密度与不同程度慢性胃炎的关系,得出结论:Hp感染的细菌密度与慢性胃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将2012年11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3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时期到该院实施健康体检的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于清晨口服状态下采集静脉血,测定低密度脂蛋白、Hp-IgG、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以及三酰甘油,同时分析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血脂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中有20例患者Hp-IgG为阳性,所占比例为66.7%,对照组中有11例患者Hp-IgG为阳性,所占比例为3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p-IgG为阳性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酰甘油均比阴性者高,高密度脂蛋白比阴性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分析,研究组Hp-IgG和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之间为正相关,和高密度脂蛋白为负相关。结论通过研究分析可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和脑卒中之间密切相关,可经脂质代谢途径影响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病理组织学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细菌密度与慢性胃炎活动度的关系,有利于临床医生对抗Hp治疗方案的选择,提高Hp的根除率。方法:选择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行微量胶囊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选择Hp阳性118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镜下考虑胃炎者无论症状轻重,详细记录、采图做出胃镜诊断,同时送活检,病理、改良Giemsa染色按慢性炎症、活动性回报,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p感染的细菌量与慢胃炎活动度有统计学意义(x2=62.774,P=0.000)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炎活动性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多种消化系统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Hp)的关系受到关注.大量研究资料表明,Hp感染与诸多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关系密切.本文通过对我院不同活动程度的胃炎患者Hp的感染情况及Hp根除前后胃炎活动性的变化的观察,来探讨胃炎的活动性与Hp感染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对疑似胃炎的门诊及住院病人150例进行了胃镜活检及幽门螺旋杆菌(HP)检查,HP阳性者91例,占60.6%提示该菌存在与胃粘膜炎症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冠心病与非冠心病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同时分析幽门螺旋杆菌与冠心病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冠心病人88例为研究组,同期入院的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56例为对照组。两组分别行14C尿素呼气试验、胆固醇、甘油三酯检查,比较两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及胆固醇、甘油三酯的结果。结果:冠心病人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率比非冠心病人组高,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患者比阴性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更明显异常。结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是冠心病发生的一种独立危险因素,可影响脂质代谢异常。推断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7.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i HP)感染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已得到国际医学界的首肯。HP传播具有世界性,其流行情况常常随着经济发展状况、居住条件、饮食卫生、人口密度等社会经济因素而变化。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感染往往低于发展中国家。本文对贵州省都匀地区(少数民族地区)1049例病人(汉族362例,少数民族687例)经胃镜及快速尿素酶试剂检测HP阳性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季霞  陆其明  杨志宏  王波 《浙江医学》2017,39(19):1703-1704
目的探讨NOD1表达与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慢性胃炎患者,经胃黏膜幽门螺旋杆菌染色和13C呼气试验确定幽门螺旋杆菌阳性和阴性各30例。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胃黏膜NOD1表达阳性率。结果60例患者中检出NOD1表达阳性22例。其中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组NOD1表达阳性率为56.67%,明显高于幽门螺旋杆菌阴性组的16.67%(P<0.05)。结论NOD1表达与胃黏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CG)病位证素分布特征及其与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情况的相关性。方法本次研究纳入354例CG患者,运用证素辨证方法获取CG患者的病位证素分布情况,并对病位证素分布与Hp感染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G的病位证素以胃为主,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Hp阳性与病位证素胃、脾相关。结论 CG伴Hp感染与胃、脾两脏密切相关,运用证素辨证方法能够更加准确的对CG伴Hp感染患者的病位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自制胃炎止痛合剂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进行疗效观察,并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进行对比,判定胃炎止痛合剂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择经内镜及病理学证实为慢陛胃炎并伴有HP感染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自制胃炎止痛合剂口服,3次/d,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口服,1次/d,1个疗程30d,后复查胃镜、病理及进行HP检测,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6.67%,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愈率为53.33%,总有效率为75%,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我们自制胃炎止痛合剂以黄芪健中汤为主方,加以北五味子和吴茱萸,治疗慢陆胃炎合并HP感染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中性粒细胞浸润对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本院消化内科门诊的274例患者,入组前所有患者停用PPI、H2RA、抗生素及相关药物至少4周,行电子胃镜检查并于距幽门2 cm左右处取活组织2块,评估中性粒细胞浸润及HP感染情况,对合并中性粒细胞感染的HP感染阳性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根除HP,1个月后81例患者复查胃镜并重新评估中性粒细胞浸润及HP感染情况。结果中性粒细胞浸润对HP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价值、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92.3%、83.5%、77.4%、94.7%,中性粒细胞浸润与HP感染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00)。中性粒细胞浸润2~3级的患者中HP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中性粒细胞浸润1级的患者(P=0.002);中性粒细胞浸润分级与HP感染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中性粒细胞浸润可预测HP是否根除。结论中性粒细胞浸润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临床上可做为HP感染的一种预测标志。  相似文献   

13.
胃癌仍是全球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并带来巨大经济负担的疾病,而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 Hp)的发现使我们对这种恶性肿瘤有了新的认识,已有大量研究支持Hp是胃癌的致病因素,但其致病机制不明,本文结合青海特区特色从Hp感染的流行病研究、Hp的毒力致病因子导致胃癌的可能性与胃癌发病的相关性及Hp的防治可预防胃癌等方面完善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王乐  赵小兰 《重庆医学》2012,41(23):2412-24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6月在本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1 754名人员,血清学检测其HP感染情况,比较HP(+)与HP(-)者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HP总感染率为49.2%;HP(+)与HP(-)间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者中TC和LDL升高所占比重显著高于HP(-)者(P<0.01);HP感染与高TC和LDL水平显著相关(P<0.05);控制混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HP感染罹患高LDL的相对危险度为3.455(P<0.01),而HP感染与高TC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HP感染是LDL水平升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患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384例慢性胃炎患者与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病人的分析,发现HP(+)的慢性胃炎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而且随年龄的升高而逐渐升高,50岁以上患者患病率达到50.74%,而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仅为40%-53%。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6月~2007年2月收治的78例慢性胃炎伴H p感染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组成三联疗法治疗四周.结果78例患者中痊愈52例(66.7%)、显效16例(20.5%)、有效7例(8.97%)、无效3例(3.84%),总有效率为96.17%.结论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不同程度慢性胃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细菌密度与不同程度慢性胃炎的关系.方法:选择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行微量胶囊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查,用气体同位素质谱仪检测同位素标记CO2的量;选择Hp阳性患者118例进行胃镜检查,镜下考虑胃炎者详细记录病史,采图做出胃镜诊断,同时送病理活检、改良Giemsa染色,按慢性炎症程度分度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p感染的细菌量与不同程度慢性胃炎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χ=27.621,P=0.001).Hp感染的细菌量与慢性胃炎的程度呈正相关(r=0.457 669,P=0.001).结论:Hp感染的细菌密度与慢性胃炎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PPI)配合加味黄芪建中汤与西药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2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口服泮托拉唑配合中药加味黄芪建中汤。对照组予标准4联疗法(枸橼酸铋钾、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综合疗效及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慢性胃炎疗效好,主要症状改善快,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近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20.
严波  杨善峰  李祥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1):1511-1512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行肠镜检查病人126例,分为大肠息肉组73例和非大肠息肉组(对照组)53例,采用ELISA法检测病人外周血中Hp表达。结果大肠息肉组病人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大肠息肉组中,不同性别病人的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大肠息肉病理类型进行比较,腺瘤性大肠息肉和非腺瘤性大肠息肉病人的Hp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P < 0.05),但腺瘤性与非腺瘤性大肠息肉病人的H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息肉与Hp感染可能具有一定相关性,但大肠息肉病理类型及病人性别均与其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