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时,经常使用50%葡萄糖+10%糖钙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或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制后用于静脉推注,对缓解过敏症状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使用中,配制好的药液没有使用终端过滤器,直接注入病人血液中,此时如果静推药液中有不溶性微粒就全部带入体内,给患者造成危害.据文献报道[1,2,3],静脉滴注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损害已经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但对静脉推注中带入的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尚未发现有相关报道.本文将临床常用于抗过敏治疗的50%葡萄糖注射液+10%糖钙注射液等药物按临床实际用量在百级净化间内配制成静脉推注用注射液,用微粒分析仪对不溶性微粒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护士每天的日常工作。药液中存在的微粒造成血管栓塞,引起局部供血不足,导致水肿和炎症,形成肉芽肿,给患者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造成输液微粒的原因有药物纯度、配伍不当、空气污染、配液操作不规范、输液器具不合格等多种因素,其中空气污染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是,对于输液微粒而言,往往强调生产过程中,配制输液环境空气净化的洁净级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输液在使用过程中不溶性微粒超标的原因。方法 对A药厂生产的甲硝唑注射液和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B药厂生产的葡萄糖注射液、本院自制的氯化钠注射液,在模拟临床输液操作时,药液中不溶性微粒变化的情况分析。把澄明度检查合格的待测液分成三组,第一组按常规方法检查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第二组模拟临床操作刺穿胶塞后再检查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第三组除去隔离膜后再按常规方法检查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结果与结论 临床输液操作过程中,胶塞可造成药液中不溶性微粒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的最佳方法,减少不溶性微粒进入体内。方法以≥10μm和≥25μm不溶性微粒数为指标,采用光阻法对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在不同配液器具下的复配液进行微粒测定。结果≥10μm不溶性微粒测试中,加入相同数量的药物后两组微粒数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5μm微粒的数据分析中,加入1支药物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6支药物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组合式配液装置能明显减少不溶性微粒的产生,且随着加药数目的增多减少较大微粒数量的优越性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5.
临床大输液中配药环境对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娟  唐兰 《四川医学》2007,28(1):113-114
目的了解配药环境对配伍后大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为改善医院临床治疗中配药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测定在病区治疗室与超净工作台两种不同环境中配伍后大输液中不溶性微粒。结果测试结果显示,病区治疗室配置的样品中每毫升所含微粒数较净化工作台配置的样品中每毫升所含微粒数显著增多。结论配药环境对配伍后的液体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较大,优良的配药环境是减少液体中微粒数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中微粒过多会造成局部血管堵塞 ,供血不足 ,产生静脉炎和水肿、肉牙肿、过敏反应、热源样反应等[1] 。静脉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起效快、作用持久、副作用小 ,临床上常与输液配伍静滴 ,而其与输液配伍后 ,配伍液的澄明度合格但不溶微粒超标 ,潜在危害较大。本研究对几种中药注射剂与输液配伍后的配伍液进行了不溶性微粒检测 ,证实了输液配伍后澄明度合格而不溶性微粒超标的可能性 ,并观察到不同粒径的不溶性微粒倍增程度不同。1 材料与仪器1 .1 实验材料 :葡萄糖注射液 ( GS,…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将导气式静脉输液器与普通一次性静脉输液器的不同输液段液体做不溶性微粒对比检测,结果显示,开放式输液疗法中,空气穿过液体层造成输入液不溶性微粒污染是不容忽视的;导气式静脉输液器因空气不与液体层接触,在减轻空气中不溶性微粒对输入液的污染方面有着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英姿 《河北医学》2013,19(2):313-315
目的:对三种不同批号痰热清注射液输配伍液时不溶性微粒的变化情况进行考察。方法:模拟临床输液配伍操作,按照显微计数法(《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对不溶性微粒进行测定分析。结果:通过配伍实验,得出痰热清与不同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GS)配伍后,会析出大量不溶性微粒,而且配伍液的浓度越高、放置的时间越长、析出的微粒就越多;但是与0.9%氯化钠(NS)注射液配伍产生的不溶性微粒数相对较少。结论:在与痰热清注射液配伍时,加入0.9%NC注射液可以稀释静脉滴注,减少不溶性微粒的析出。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人们在大量的药学临床研究中发现,药液中存在大量的不溶性微粒,这些不溶性微粒在经静脉进入人体后,会对人体产生潜在的和长期的危害,有时甚至直接危及到生命。如何有效地防止和减少药液中的微粒,成为医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课题。为此,本文对有关微粒的污染、危害及预防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在应用过程中,由于药物间配伍操作等环节,输入液体量被污染,为了分析其原因,提高输液质量,清除环境对输液剂的污染,现将微粒污染观察及预防报告如下。l不溶性微粒的来源及危害1.l不溶微粒的来源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污染途径主要来源于空气、输液器具及配液操作等方面。空气环境污染主要与空气洁净度有关,输液操作引起的微粒主要是开启安部时落下的玻璃屑,加药时穿刺橡胶塞落下的皮塞屑,据我们多年来的临床观察,针头每刺入瓶胶塞一次都有橡胶屑脱落,这样大量的微粒混入药物中输入人体,就会发生不…  相似文献   

11.
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和对传统医药的研发,静脉用中药注射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而静脉用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对人体的危害已引起医药界的高度重视.由于在临床治疗中,药物要加入各自的溶媒溶解或稀释后才能静脉注射,药液通过一次性输液器后的微粒数才是进入人体内的不溶性微粒数,因此药物与溶媒的合理配伍,是减少不溶性微粒数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静脉注射给药中有效过滤器的使用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不少文献报道静脉注射药液不溶性微粒污染相当严重[J].本研究主要针对临床上常用静脉注射给药的四种注射剂与生理盐水溶配后药液的微粒大小和数量进行检测,比较药液通过10μm孔径过滤器前后的微粒大小与数目的变化,探讨在静脉注射给药时使用有效过滤器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中加入中药注射剂后的微粒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EWF—4B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检测静脉输液中加入中药注射剂后的微粒变化。结果提示:四种中药输液中不溶性微粒有三种不同程度超过了199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建议提高中药注射剂的产品质量,临床配制加药输液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充分溶解,以减少微粒进入人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临床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时,经常使用50%葡萄糖 10%糖钙注射液 维生素C注射液或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制后用于静脉推注,对缓解过敏症状有很好的疗效。在临床使用中,配制好的药液没有使用终端过滤器,直接注入病人血液中,此时如果静推药液中有不溶性微粒就全部带入体内,给患者造成危害。据文献报道^[1、2、3],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不良反应与有关不溶性微粒数量的相关性。方法 模拟临床输液配制操作过程,对本院临床常用药配伍,测定进入病人静脉前液体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结果 经输液器后不溶性微粒的数量均未超过中国药典中规定的相应标准。结论 本院绝大部分输液药物不良反应可排除由于中国药典规定的有关微粒数量超标而引起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一次性终端过滤输液器与一次性注射器微粒检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一次性终端过滤输液器与一次性带静脉输液针头注射器不溶性微粒的含量。方法采用超净工作台,ZWF-4B型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将注射用头孢唑啉钠溶解配入氯化钠注射液中,用微粒分析仪测定,取平均值。随机抽取一次性终端过滤输液器、一次性带静脉输液针头注射器尾液进行不溶性微粒检测。结果微粒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输液管道与静脉输液针衔接口下端或独立静脉输液针头衔接口下端设置过滤器装置更科学,给临床治疗提供安全和方便。  相似文献   

17.
石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6,(24):3455-3456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指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根据医师处方或用药医嘱,经药师进行适宜性审核,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在洁净环境下对静脉用药物进行加药混合调配,使其成为可供临床直接静脉输注使用的成品输液操作过程[1]。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将以前在病区分散、开放式的配置模式改为集中、封闭式的配置,有效保证了静脉用药安全。因为集中配置量大、时效性强,所以如何提高配置效率,是我们工作中必须思考的问题。经过不断实践,我们从药物分配、人员安排、卫材准备、配置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有效提高了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8.
SA-1800-1型洁净工作系统在大输液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SA-1800-1型洁净工作系统在门急诊治疗室的应用对其护理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普通治疗室、洁净配药室消毒后操作后空气中细菌总数进行监测;已配溶液中微粒数检测为在普通治疗室和洁净配药室分别配置的相同配伍的0.9%生理盐水溶液(500ml);将洁净配药室建立前后门急诊护理质量即患者就诊时间,配药时间、病人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普通治疗室操作后空气中细菌总数高于洁净配药室(P<0.01),差异具有极其显著性。洁净配药室配置的溶液中微粒数低于普通治疗室溶液中微粒数(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洁净配药室建立后护理质量如门急诊病人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就诊时间、配药时间均高于建立前(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SA-1800-1型洁净工作系统在门急诊治疗室的应用降低了输液反应,有力地控制了院内感:染,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简化了工作流程,提升了医院的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2004年建立静脉输注药物配制中心,为了保证配置抗生素药液的质量,为临床提供无菌及无热源抗生素药液,经过不断的改进创新,如今我院抗生素药液全部在百级层流净化环境的生物安全柜中配置,大大降低了微生物、热源及微粒污染的概率,最大限度地降低输液反应,确保药物相容性和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察临床常用静脉注射用粉针剂复配后静注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变化。方法 18个厂家产效期内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等临床常用抗生素粉针剂按静脉注射实际用量用0.9%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在净化间百级层流罩下用微粒分析仪检测直径大于25.0um、10.0um的粒子数,得1ml复配液所含抗生素粉针的不溶性微粒数。结果 配后有29个批次的制剂不含25.0um以上粒子,占样品总数的53.70%;所有复配液均含有10.0um以上的粒子,占100%;复配后符合2000年版《药典》规定的有23批次,占42.59%。结论 脉注射药液中的不溶性微粒污染不容忽视,临床须加强控制微粒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