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胎膜早破与生殖道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胎膜早破与孕妇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的关系,本收集了胎膜早破孕妇282例和同期足月待产胎膜未破正常孕妇547例生殖道的分泌物检测UU和CT。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沙眼衣原体(chla mydia trachomatis,CT),解尿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ficum,UU)在泌尿生殖系统中感染率高,潜伏期长,感染后常无明显症状,孕期若不做常规检查不易发现。近几年来孕妇患生殖道CT,UU感染造成流产、早产、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绒毛羊膜炎,死胎等不良妊娠结局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120例孕妇的CT,UU感染情况及妊娠结局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UU感染与胎膜早破关系。  相似文献   

3.
胎膜早破与支原体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妇宫颈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胎膜早破(PROM)的关系.[方法]选择PROM孕妇240例(观察组)和同期正常孕妇12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UU和CT的阳性率及胎膜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宫颈分泌物UU阳性率45.0%显著高于对照组17.5%(P<0.05),CT阳性率30.0%显...  相似文献   

4.
张波  郑世菊等 《江西医学检验》2002,20(4):199-200,216
目的 探讨孕妇宫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定性PCR技术对随机选取的108例胎膜早破和100例同期正常产妇的宫颈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组UU或CT的阳性率为72.22%,其中UU阳性率60.19%,CT阳性率16.67%,两者混合感染率4.6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膜早破组的难产率显著升高;在UU或CT阳性者中,产褥病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阴性者。结论 孕妇宫内UU、CT感染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其检测对临床预防胎膜早破,减少产褥病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胎膜早破与生殖道感染相关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PROM)与生殖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PROM患者180例(观察组)及同期住院无胎膜早破患者180例(对照组),均行宫颈分泌物及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测(UU.BV.CM),2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殖道感染率分别为57.78%、40.5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细菌性阴道病(BV),解脲支原体(UU)感染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与PROM密切相关,应重视孕期阴道微生物检查及生殖道感染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胎膜早破(PROM),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7%~17%(乐杰《妇产科》),是产科常见的一个并发症,对妊娠分娩均会产生不利影响,早产率、宫内感染,以及产褥感染率均升高。1PROM诊断标准参考张志诚《临床产科学》,经以下检查可确诊为PROM:(1)阴道宫颈消毒后在窥阴器直视下手触宫底见有羊水流出。(2)pH试验呈碱性。(3)阴道后穹窿涂片检查见胎脂、胎毛或胎儿上皮细胞。绒毛膜羊膜炎:胎膜细胞呈炎症反应,孕妇体温升高,孕妇白细胞计数升高,恶露有异味。2PROM对母体的影响2.1孕产妇感染下生殖道的感染菌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孕妇宫内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及新生儿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定性PCR技术对随机选取的108例胎膜早破和100例同期正常产妇的宫颈分泌物中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进行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胎膜早破组UU或CT的阳性率为72.22%,其中UU阳性率60.19%,CT阳性率16.67%,两者混合感染率4.6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膜早破组的难产率显著升高;在UU或CT阳性者中,产褥病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阴性者.结论孕妇宫内UU、CT感染与胎膜早破密切相关,其检测对临床预防胎膜早破,减少产褥病及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联合检测对胎膜早破(PROM)合并宫内支原体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在中航工业西安医院诊治的199例PROM孕妇,并根据产后胎膜病理学检查分为未感染组(126例)、支原体感染组(73例),另外选取100例同期在中航工业西安医院定期产检的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体重指数(BMI)、产次、流产/引产史、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清MMP-9、β-hCG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MP-9、β-hCG水平对孕妇发生PROM合并宫内支原体感染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妇发生PROM合并宫内支原体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未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年龄、BMI、孕周、初产占比、妊娠期糖尿病占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产/引产史、妊娠期高血压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未感染组、支原体感染组血清MMP-9、β-hCG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与未感染组相比,支原体感染组血清MMP-9、β-hCG表达水平均较高(P<0.05)。血清MMP-9、β-hCG单独预测孕妇发生PROM合并宫内支原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4、0.834,截断值分别为370.72ng/L、16.46mol/mL,敏感度分别为74.00%、83.60%,特异度分别为77.00%、71.20%,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07,敏感度为79.50%,特异度为88.50%;MMP-9高表达、β-hCG高表达均是孕妇发生PROM合并宫内支原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MMP-9、β-hCG水平与孕妇发生PROM合并宫内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两者联合诊断效能较高,可成为早期诊断PROM合并宫内支原体感染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9.
胎膜早破孕妇胎膜组织中NF—κB和MMP-9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胎膜组织中NF-κB和MMP-9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在胎膜早破(PROM)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①胎膜病理切片HE染色镜检,将病例分为绒毛膜羊膜炎组和非绒毛膜羊膜炎组;②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PROM和20例正常孕妇胎膜组织中NF-κB和MMP-9的表达。结果①所有PROM胎膜标本,诊断为绒毛膜羊膜炎者占46.88%,正常组胎膜感染占10.00%。②PROM组胎膜组织中NF-κB、MMP-9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绒毛膜羊膜炎组胎膜NF-κB、MMP-9表达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组(P〈0.05);胎膜中MMP-9阳性表达与NF-κBP65亚单位阳性表达采用线性相关分析成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NF-κB、MMP-9均参与了PROM的发病。MMP-9基因的表达受多功能核转录因子出的调控。NF-κB活化可能是PROM发生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10.
临产前破膜者称为胎膜早破(PROM)。胎膜具有保护羊水及保护胎儿的功能,PROM是围产期常见的并发症,可危及母儿的安全,主要危险为早产及围产期感染,早产时围产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均高。为减少早产的威胁,需竭力延长胎龄促胎肺成熟,以获得可存活的婴儿,但随着潜伏期的延长,又使母体增加了上行感染的机会,甚至可出现严重的后果。为预防感染,最根本的处理原则是尽早终止妊娠,因此在处理PROM,特别是早产胎膜早破(PROM)时,必然涉及这一难以调和的矛盾,常使人感到棘手。今年来,由于围产医学的发展,胎儿监测水平和新生儿保育技术的提高,以及抗生素研制的进展,为协调矛盾增加了活力,现就PROM的处理要点及护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胎膜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κB)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在胎膜早破(PROM)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HE染色镜检胎膜病理切片,将病例分为非绒毛膜羊膜炎组和绒毛膜羊膜炎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PROM和20例正常孕妇胎膜组织中NF-κB和COX-2的表达。结果所有PROM胎膜标本,正常组胎膜感染占10.00%,绒毛膜羊膜炎者占46.88%;3组PROM组孕妇胎膜组织中NF-κB、COX-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妇(P〈0.05);绒毛膜羊膜炎孕妇组胎膜NF-κB、COX-2表达明显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孕妇组(P〈0.05);在PROM胎膜组织中NF-κB/p65阳性表达与COX-2阳性表达成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 NF-κB、COX-2参与了PROM的发生过程。COX-2基因的表达可能受NF-κB的调控。NF-κB活化与PROM发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解脲支原体(Uu)宫颈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方法 对在我院分娩的孕妇,胎膜早破96例及无胎膜早破100例,进行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检查,同时对胎盘母面脱落细胞及新生儿咽拭子进行检查。结果 96例胎膜早破中Uu阳性58例,高于无胎膜早破(P<0.05),胎膜早破组胎盘及新生儿咽拭子Uu检出率均高于无胎膜早破(P<0.05),比较两组新生儿肺炎及胎儿宫内缺氧存在差异(P<0.05)。结论 宫颈Uu感染是胎膜早破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宫颈Uu感染及早治疗,从而预防胎膜早破和早产,提高围产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ave of membrane,PROM)孕妇生殖道感染衣原体(Ct)与支原体(Uu)的情况。方法:筛选出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妇产科的待产妇共计238例,按照胎膜情况分为胎膜早破组(107例)及孕足月正常对照组(131例),取孕妇的的宫颈分泌物为标本进行Uu培养及Ct检测,比较两组的阳性率及妊娠情况。结果:胎膜早破组的四项指标Uu单独阳性率(60.7%)、CT单独阳性率(7.48%),双重阳性4.67%,总阳性率72.9%(76/107)均要高于对照组(20.6%、1.53%、0.76%、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胎膜早破组的早产率(29.9%)、胎儿围生期感染率(19.6%)、产褥感染率(10.3%)及新生儿窒息率(8.4%),均要高于对照组(9.9%、9.16%、2.29%、3.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Uu及CT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孕妇围生期的Uu及CT的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对于降低胎膜破裂的风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与胎膜早破(PROM)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临产前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检测肘静脉血、羊水及胎膜,分为正常完好胎膜组、足月胎膜早破组和足月前胎膜早破组。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组对象血清、羊水中HLA-G的浓度,比较各组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完好胎膜产妇体内的HLA-G水平以及表达率均比胎膜早破产妇高,并且无感染的正常妊娠产妇胎膜的HLA-G表达率明显比亚临床感染要高,两者经检验均具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LA-G在胎盘中的低表达可能与孕妇感染有关,而HLA-G在胎盘中的低表达可能又与胎膜早破的发生有关,这对于HLA-G在PROM上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足月胎膜早破(term after 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s,t PROM)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与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56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统计其妊娠结局,分析足月胎膜早破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并给予相应护理对策。结果本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8. 84%(45/156);不良妊娠结局组孕期体重指数(BMI) 25 kg/m~2、破膜至分娩间隔时间 24 h、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分娩时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 8 mg/L、阴道清洁度Ⅲ~Ⅳ级、B族链球菌感染及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发生率及胎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胎膜早破孕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孕期BMI 25 kg/m~2、胎膜MMP-9水平高、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分娩时CRP 8 mg/L、阴道清洁度Ⅲ~Ⅳ级、B族链球菌感染、支原体或衣原体感染均为影响t PROM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 0. 05)。结论 t PROM不良妊娠结局风险高,临床应重视孕期体重超重、高CRP、高MMP-9水平及孕产期阴道微生态不佳的孕产妇,降低t PROM不良妊娠结局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颈解脲支原体(UU)感染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对早孕稽留流产妇女468例(观察组)和同期早孕要求终止妊娠妇女330例(对照组)行宫颈分泌物UU培养(UUC),并对观察组宫内刮出物行病理检查。结果:观察组UUC阳性率39.96%,对照组12.73%,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观察组UUC阳性组与UUC阴性组宫内感染情况比较差异有极其显著性。结论:稽留流产与宫颈解脲支原体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解脲支原体(UU)是性传播疾病的重要病原体之一,不仅可引起宫颈等生殖道感染,而且与流产、不育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有密切关系。本院对34例解脲支原体生殖道感染患采用口服两种药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胎膜早破(PROM)是产科中常见的分娩并发症,对母婴危害较大。本文就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指导临床。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5年11月~1996年11月住院分娩产妇1464例,发生胎膜早破192例(13.11%)。孕33~36周57例,~40周135例。年龄22~36岁。随机选取同期无PROM患者154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其年龄,孕周均无明显差异。1.2PROM与分娩方式(见表1)表IPROM与分娩方式两组比较Pwto.of1.3PROM与感染以母体血象增高的同时伴有发热、羊水混浊、味臭及局部压痛为感染指标。PROM组发生感染17例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HH)在泌尿生殖道系统感染中的致病作用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对548例泌尿系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对阳性标本进行10种抗生素药敏试验。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进行检测。结果548例患者中支原体阳性347例,感染率为63.3%,UU、HH以及UU+HH混合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51.8%、1.1茗和10.4%,女性感染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支原体对10种抗生素敏感性最高的是强力霉素(DOX)(92.6茗),其次为克拉霉素(CLA)(87%)、美满霉素(MIN)(83.8%)和阿奇霉素(AZI)(82.8%)。结论: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支原体感染率为63.6%,主要由UU引起,占81.8%(284/347),应首选DOX治疗。  相似文献   

20.
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体感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的感染情况及抗生素的耐药率。方法应用支原体鉴别培养及药敏试验试剂盒,对90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生殖道标本进行检测,其中男317例,女587例。结果904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检出支原体600例(66.4%),其中UU358例(39.6%),MH100例(11.1%),UU和MH混合感染142例(15.7%);男性中,UU感染率35.0%,MH感染率13.6%,UU和MH混合感染率15.1%,总感染率为63.7%;女性中,UU感染率42.1%,MH感染率9.7%,UU和MH混合感染率16.0%,总感染率为67.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支原体型别不同、患者性别不同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谱均不相同。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支原体感染率女性比男性高,男女患者均以UU感染为主,UU和MH混合感染次之,同时,UU和MH的感染率以及耐药率在患者性别之间均存在一定差异,要治疗支原体感染应以交沙霉素和左氧氟沙星为最好,其次是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美满霉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