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经鼻内镜实施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上颌窦囊肿的具体部位及合并症,采取相应的鼻内镜手术径路行中鼻道开窗,中、下鼻道联合开窗及中鼻道、尖牙窝联合开窗囊肿摘除术。结果所有囊肿均在内窥镜下完整摘除。随访1 a无复发。结论应用鼻内窥镜切除上颌窦囊肿创伤小、操作简便、出血少、效果良好,可作为治疗上颌窦囊肿的常用术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上颌窦囊肿的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鼻内镜治疗上颌窦囊肿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35例(41侧)上颌窦囊肿的临床资料,其中经下鼻道开窗25侧,经上颌窦自然开口12侧,中、下鼻道同时开窗4侧。结果术后3个月内临床症状均消失,平均随访12个月,均无复发,内镜定期复查示上颌窦开口通畅,下鼻道粘膜光滑,上颌窦腔内粘膜恢复良好。结论内镜手术是治疗上颌窦囊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彻底清除上颌窦病变的办法。方法:对120例(148侧)上颌窦息肉行鼻内窥镜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术,术中彻底清除病变。结果:术后清理术腔3月,窦腔粘膜上皮化。两年随访无复发。结论:该方法对清除上颌窦息肉、避免复发具有良好价值。  相似文献   

4.
鼻内镜下经下鼻道钻孔上颌窦囊肿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简单有效的上颌窦囊肿手术切除方法。 方法 应用Rudolf 4 5mm套管穿刺针 ,经下鼻道钻孔 ,套管内追踪囊肿 ,上颌窦活检钳钳夹切除囊肿 36例。 结果  30例随访 0 5年~ 3年 ,复查X线片或CT无复发。 结论 鼻内镜下经下鼻道钻孔上颌窦囊肿切除 ,是一种手术创伤小 ,疗效肯定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一种实用、方便、创伤小的摘除上颌窦肿囊的方法。方法采用鼻内镜与小儿纤维喉镜相结合,鼻内镜下切除钩窦,扩大上颌窦自然窦口,小儿纤维喉镜接显示器自窦口进入窦腔,直视下摘除囊肿,必要时下鼻道开窗,双进路摘除囊肿。结果56例全部通过此术式完成手术,无并发症发生,痊愈46例,显效9例,有效1例。结论采用鼻内镜与小儿纤维喉镜相结合摘除上颌窦囊肿,是一种微创、出血少、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入本院治疗的上颌窦囊肿患者105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5例,予对照组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开窗治疗,观察组予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随访12个月,比较治疗效果、手术指标、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9.09%)较对照组(70.00%)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随访12月后,观察组患者的鼻泪管损伤、唇面部麻木、术后渗血及面部淤血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5.46%)和复发率(3.64%)与对照组(22.00%和16.00%)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上颌窦囊肿摘除术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方法及可行性,观察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57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均行鼻内镜下切除手术。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选择经典式鼻内镜手术,鼻内镜中鼻道、下鼻道联合上颌窦开窗术,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c手术。观察术后复发率。结果随访1~3年,(23±9)月。复发率10.5%(6/57),其中经典式鼻内镜手术9.7%(3/31),鼻内镜中鼻道、下鼻道联合上颌窦开窗术10.0%(2/20),鼻内镜辅助下Caldwell—Lue手术16.7%(1/6)。复发6例均行二次鼻内镜手术,随访6—12个月,平均7.5月,无再次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损伤小,术后复发率低,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单纯下鼻道进路治疗孤立性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下单纯下鼻道进路手术治疗37例上颌窦囊肿及5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复位下鼻道粘骨膜瓣(或伴下鼻道骨质),封闭切口,不造瘘;12例真菌性上颌窦炎(非侵袭性型),并下鼻道造瘘引流。结果术后随访6月~1年,54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改善或消失,无病变复发。术后无溢泪、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内镜下检查可见40例下鼻道切口完全愈合,有2例上颌窦囊肿术后切口愈合后有小瘘孔;12例真菌性上颌窦炎术后造瘘引流畅。结论鼻内镜下单纯下鼻道进路治疗孤立性上颌窦良性病变微创、易行,可避免对窦口鼻道复合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纤维喉镜在鼻内镜下上颌窦囊肿摘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联合应用纤维喉镜和鼻内镜切除上颌窦囊肿82例。结果8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恢复良好。均获随访,平均1(0.5~2)年。72例囊肿消失,无临床症状,上颌窦粘膜上皮化好,无分泌物潴留;余10例囊肿消失,症状减轻,但上颌窦内局部粘膜增厚,有少许分泌物。结论纤维喉镜和鼻内镜联合应用切除上颌窦囊肿,操作简便、创伤小、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应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上颌窦炎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静娟 《护理学杂志》1997,12(2):103-104
慢性鼻窦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多发病,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本由于破坏性大,难以解决鼻腔鼻窦通气引流问题。随着鼻内窥镜的临床应用.我院1995年7月至1996年5月,对25例慢性上颌窦炎病人.应用鼻内窥镜行中、下鼻道联合扩大开窗术,疗效满意.手术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5例(45侧耳窦),男23例、女2例。年龄16~60岁,病程6个月至8年。均有精神不振、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及不同程度的头痛、鼻塞、多涕、嗅觉减退或消失等症状。上颌窦炎会并鼻中隔偏曲5例、合并鼻了甲肥大7例、合并鼻中隔编曲和鼻下甲肥大3例、合并鼻息肉或中鼻甲息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视频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09年4月至2013年11月经视频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行切除术的23例病例,包括鼻腔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5例,复发性上颌窦息肉7例,上颌窦囊肿5例,真菌性上颌窦炎6例。术前均行鼻窦冠状位加轴位CT扫描,选择的病例为病变位于上颌窦内壁及泪前隐窝区,考虑经上颌窦自然口入路而病变不能完整切除者;若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则在术前行MRI检查,并明确为上颌窦病变。结果 23例病例经试探性手术证明经上颌窦自然口入路不能完整切除病变部位,改行视频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能良好暴露上颌窦各壁,彻底切除病变,并随访6~24个月。术后鼻后滴漏、流涕、鼻腔臭味、头痛、头晕症状逐渐消退,其中1例由于病变累及鼻泪管而将鼻泪管切除,导致术后发生溢泪现象,继而给予视频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而好转,至术后第6个月时,溢泪现象消失。1例患者术后于术侧上颌中、侧切牙部位有麻木感,1个月后消退。1例术后病理检查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恶性变,经院外放射治疗失访,余下随访的22病例中,1例下鼻甲形态略有缩小,其余病例均形态良好,上颌窦光滑,下鼻道开窗形态良好。结论 视频鼻内镜下经泪前隐窝入路切除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能良好暴露上颌窦各壁,视野宽、损伤小,便于病变观察和切除,不留死角,疗效满意,维护了鼻腔形态及功能。同时为开展翼腭窝等侧颅底区域手术提供了一种入路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1例2014年9月我科术前诊断上颌窦浆液性囊肿,经鼻内镜下手术切除后确诊为淋巴管瘤。术后6个月鼻内镜下见上颌窦腔内黏膜光滑,未见囊肿样新生物复发。我们认为上颌窦淋巴管瘤与上颌窦浆液性囊肿,在CT及鼻内镜直视下均不易鉴别,可在鼻内镜下彻底切除,切除后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低温等离子辅助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术前、术后的临床观察,探讨该术式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真菌性上颌窦炎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对患者的主观症状及局部变化过程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 1例患者出现间断鼻腔流涕,1例患者偶感面颊部不适,余患者鼻腔通气良好,无流浓涕、涕中带血、鼻塞、头痛等明显不适。鼻内镜下复查,上颌窦口通畅,窦口边缘光滑,窦腔内粘膜色泽正常,未见脓性分泌物及真菌分泌物团块。Lund-Kennedy评分术前与术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93,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辅助下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效果良好,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理想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鼻内窥镜下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手术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整理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采用上颌窦自然开口联合下鼻道开窗径路治疗的慢性真菌性上颌窦炎病例共计80例,术后客观评价指标采用改良Lund-Mackay内镜评分系统、主观评价指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及鼻窦炎结局测试-22条(sinonasal outcome test-22,SNOT-22)对患者病情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全组病例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真菌感染,以曲霉菌为主,符合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诊断。7例出现鼻腔出血,5例出现鼻腔不同程度粘连,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恢复顺利,无复发病例。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手术疗效,手术前后改良Lund-Mackay内镜评分为35.71±10.62,11.54±6.43;VAS评分为24.51±9.63,8.67±2.71;SNOT-22为32.43±8.68,9.82±3.53;均较术前降低,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上颌窦自然开口联合下鼻道开窗径路治疗慢性真菌性上颌窦炎具有病灶清除彻底、引流充分、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手术局麻或全麻下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术后随访1年.结果:治愈186例(73.8%),好转56例(22.2%),无效10例(2.7%).总有效率96.0%.无效病例中多为中鼻道瘢痕粘连、筛窦区瘢痕粘连、窦口闭塞、上颌窦开口闭塞、中鼻道引流不畅.手术并发症7例其中上颌窦开口狭窄或闭锁4例、眶内淤血1例、鼻腔粘连2例.结论:鼻内窥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前准备充分,熟练的麻醉技术,术者丰富的操作经验,术中正确处理中、下鼻甲及鼻中隔,术后定期随访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方法2008年8月-2012年6月对88例累及上颌窦的内翻性乳头状瘤分别采取鼻内镜中鼻道入路切除肿瘤(A组,n=34)、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尖牙窝入路切除肿瘤(B组,n=28)、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除(C组,n=26)。结果随访18~64个月,3组患者复发率分别为35.3%(12/34)、7.1%(2/28)、3.8%(1/26),有显著性差异(χ2=13.003,P=0.002),其中C组显著低于A组(Z=-2.906,P=0.004):B组显著低于A组(Z=-2.617,P=0.009),B、C组无显著差异(Z=-0.524,P=0.601)。结论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除术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可以减少手术盲区,切除肿瘤较为彻底,较中鼻道入路有较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行上颌窦囊肿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将104例上颌窦囊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在鼻内镜下进行手术,对照组行传统柯-陆氏上颌窦囊肿摘除术。观察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期间费用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期间费用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治疗组的面部肿胀、疼痛、麻木,牙齿酸胀,切口感染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颌窦囊肿经鼻内镜摘除手术效果良好,应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提高治疗慢性鼻窦炎、单纯上颌窦病变的方法。方法对76例伴有上颌窦病变和22例单纯上颌窦病变患者行单独或联合应用鼻内窥镜术与阿-陆术,彻底清除病变。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治愈57例,好转12例,无效7例,22例单纯上颌窦病变者一次治愈。结论根据病情,单独或联合应用两种手术方式可较彻底清除病变,恢复上颌窦的生理性引流通道,利于患者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儿童双侧扁桃体切除术和(或)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及术后置管引流术治疗小儿鼻窦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2月~2010年11月行双侧扁桃体切除术和(或)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和(或)术后置管引流术治疗小儿鼻窦炎,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以观察其疗效。结果扁桃体切除术和(或)经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并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及术后置管引流术后患儿流脓涕、鼻塞、中鼻道分泌物、打鼾改善率分别是82.35%(28例)、66.35%(23例)、79.41%(27例)、97.06%(33例)。总积分下降率为77.29%。34例患者中,23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无效。结论扁桃体切除术和(或)经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及术后置管引流是治疗合并慢性扁桃体(或肿大)和(或)腺样体肥大之小儿慢性鼻窦炎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窦炎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对315例(375侧)慢性化脓性上颌窦炎患者,在鼻内窥镜下手术及置入上颌窦吸引管,经上颌窦自然开口反复冲洗窦腔,排除上颌窦内脓液,同时注入抗生素。结果:99%的患者经治疗后,鼻塞及流脓涕症状消失,1%的患者症状减轻。结论:该法是治疗鼻窦炎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