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血管扩张性疾病,属中医学"热痹"范畴。其病机复杂,瘀阻经络为其主要发病病机,治疗原则以清热活血通络为主。本文对眼针疗法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临床应用、操作手法、随症加减进行了系统介绍,从瘀阻经络角度探讨运用眼针疗法来活血化瘀通络,滋阴降火,并举医案说明,为红斑性肢痛症的临床诊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王丹  赵铎 《光明中医》2013,28(1):20-21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痛苦较大的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西医缺乏有效治疗措施,全国名老中医郑绍周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该病,临床疗效确切,该文进行了系统整理。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5,(11):2125-2127
《素问·举痛论》作为中医古籍中最早论述痛证的文献之一,对痛证认识深刻,其不仅精炼总结了痛证的发病原因、病理机制、病性病位、临床表现等内容,同时对痛证预后、传变等进行了详细论述,堪为后世中医治疗痛证的纲领。疼痛作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最主要症状,其发病原因复杂,目前西医尚无有效根治的方法。如何通过对《素问·举痛论》文献内容的挖掘,尽可能发挥中医推拿的治疗优势,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痛证的推拿治疗思路,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现代医学病名为"红斑性肢痛症",本病系以肢体远端阵发性血管扩张,皮温升高、肤色潮红和剧烈烧灼样疼痛为主征的一种植物神经系统疾病。中医病名称为(血痹)早在《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痹症。由气血虚  相似文献   

5.
乌头汤加减治疗脊柱过敏症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柱过敏症又称棘间韧带劳损 ,是指以脊柱定点疼痛为主症且不伴有器质性病变的一种疾病 ,临床中经常可见。病人常因疼痛明显但又难以查出确切病变或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而倍感痛苦。本文从中医学角度试对该病的病因及病理机制加以探讨 ,并报告以乌头汤加减治疗 92例临床体会。1 中医认识  纵观中医学理论 ,尚未见到有与脊柱过敏症完全对应性的文献记载。但根据该病的病发椎间骨节、以痛为主、痛有定处等发病特点 ,应属于中医骨痹的范畴。如《素问·长刺节论》曰 :“病在骨 ,骨重不可举 ,骨髓酸痛 ,寒气至 ,名曰骨痹。”《素问·痹论》又曰 :…  相似文献   

6.
<正>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少见疾病,当肢体末端处于下垂位或受热时,肢端阵发性肿胀、皮温升高、皮色潮红,并伴随剧烈灼热样疼痛为特征,属于中医"痹证"范畴。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常反复发作,发作期患者痛苦较甚,现阶段并无针对此种疾病特效药物。在中医辨证基础下,采用针灸与刺络放血综合疗法,笔者治疗1例红斑性肢痛症患者,效果较佳,具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主要累及下肢的阵发性血管过度扩张性疾病,其致病因素多与寒冷刺激及劳累有关。病因尚未明了,多数作者认为是植物神经和血管舒缩功能紊乱,其它病因如小血管对温度反应过度敏感,血液中血清素增高,继发于红细胞增高等。近2年来,我们用中药治疗本病28例,均获痊愈。临床资料分类: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以下简称原发性患者)19例;继发性红斑性肢痛症(以下简称继发性患者)9例,其中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4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外伤1例;  相似文献   

8.
崔公让教授为首届全国名中医,临床经验十分丰富,尤擅治脉管疾病,其根据临证50余年诊治脉管疾病的经验,对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有充足的认识和治疗方法,认为原发性红斑肢痛症的主要病机是湿热瘀阻,治疗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配合中药冷敷,临床上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笔者有幸侍诊崔师,现列举崔师治愈此病典型医案一则,以示一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紫草地黄汤联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红斑性肢痛症患者20例,给予紫草地黄汤煎剂内服(每日1剂)及痰热清注射液静脉点滴。结果治疗3个月后,临床治愈14例占70%,有效6例占30%。结论中医治疗红斑性肢痛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获讀《中医杂志》1964年5期韓祖濂先生的《針刺治疗紅斑性肢痛病六例的疗效观察》一文后,受益不少。从“紅斑性肢痛病”的症状分析,韓先生說:“类似祖国医学中血痹”病,这个論点,殊难令人首肯。《金匱》曰:“血痺……外症身体不仁,如风痺状”。这是血瘅病症的最早記載。文中明白指出血瘅外症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家对红斑性肢痛症的个案报导屡见不鲜,但是病在下取之于上的治法尚少。笔者自1980~1987年用自拟清心饮治疗红斑性肢痛症27例获效满意,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量的临床资料表明,慢性下肢疼痛的发生率颇高,尽管本身不是独立的疾病,但以此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却不少,如周围血管疾病(血栓性静脉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动脉炎、肢端动脉硬化症、雷诺氏病及红斑性肢痛等)、骨关节、肌肉疾患(如慢性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症、皮肌炎等)以及神经系统疾患如皮痛症等,相当于中医的痹症、脚气、鹤膝风、壅疾等症目前多无特效疗法,按病进行辨证论治,抑或可效,但难以掌握。作者在临床实践中以  相似文献   

13.
红斑肢痛症(rythromelalgia)是一种少见的血管性皮肤病,病因不明,可为原发性,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原发性患者多在儿童期发病.传统的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一般会伴随患者终身.近有报道北京某遗传性皮肤课题组证明,原发性红斑肢痛症是由基因缺陷所导致.  相似文献   

14.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少见的疑难病症。全国名老中医奚九一教授根据其50多年诊治脉管病的经验,认为该病的病机是阴虚络热,治疗以养阴清热凉血法为主,临床上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急性痛风从痈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曙光  张秋才 《河北中医》2000,22(11):837-838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全身疾病,其临床特征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常反复发作,易出现痛风结石,并可造成关节畸形、活动障碍、耳轮结石、肾结石等。该病在急性期往往以关节局部迅速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甚至出现局部溃破,非常类似于中医痈的特点(局限性红、肿、热、痛)。我们根据急性痛风的特点,从痈论治痛风,以治痈代表方剂仙方活命饮为主,取得了神奇疗效,为中医治疗痛风开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中医文献中也有“痛风”之名,如清·陈修园所著《时方妙用》中就有关于“痛风”一病的论述,但从其关于该病的病因病理及治疗方面…  相似文献   

16.
李静静  马立人  杜萌萌 《光明中医》2016,(12):1800-1801
红斑肢痛症是一种阵发性血管扩张性功能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最多见。本病系以肢体远端阵发性血管扩张,皮温升高、肤色潮红和剧烈烧灼样疼痛为主征的一种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继发于肢体缺血性疾病,红斑性肢痛症较常见。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患者极为痛苦,目前西医对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崔公让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总结,"从瘀论治"继发于肢体缺血性疾病的红斑肢痛症,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为治疗此病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张卫红  张建强 《河北中医》2008,30(5):488-489
红斑性肢痛症是一种病因不明,以阵发性肢端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潮红、肿胀和剧烈烧灼样疼痛为特征的肢端血管扩张性疾病.1992-06-2003-08,我们采用中医药为主内外合治红斑性肢痛症4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红斑肢痛症是一种阵发性血管扩张性功能性疾病,以肢端阵发性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受热可使疼痛加剧,冷敷或浸入冷水可减轻。据其发病特点的不同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特发性。临床上常见的肢体缺血性疾病如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均可引发继发性红斑肢痛症。崔公让教授认为,肢体缺血性疾病引起的红斑肢痛症既有瘀、湿、热之致病之标,又有脾肾阳虚之致病之本,故在治疗上应坚持"急治其标,化瘀固本"的原则,采用中西医合治的方法,临床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19.
张××,女,成年,河北人,职员。两手臂疼痛已四、五年,每年11~12月发作。曾在外地住院四次,按“风湿”、“末稍神经炎”等,屡治无效,近一年来加剧,西医诊为红斑性肢痛病,转中医治疗。症见两上肢从指到肘关节可见边缘清楚的红色斑痕,红灼剧痛难忍。自觉痛如火烧火燎,常放声大哭,难以安寐。将患部放入冷水中可得缓解。白天不  相似文献   

20.
红斑肢痛症是一种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致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而表现为肢端局部灼热剧痛、皮色潮红、受热或活动后疼痛加重, 以灼热疼痛、遇凉减轻为特点的一种病症.我科1987~2010年共收治24例该病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