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新丽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150-151
目的:了解第二产程剖宫产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我院行第二产程剖宫产的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行第一产程剖宫产的患者11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剖宫产相关因素以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羊水Ⅲ度污染的患者占19.05%,与对照组的6.31%比较,P<0.0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枕前位占16.67%,枕横位占45.24%,与对照组的36.04%和27.03%比较,P<0.0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出现出血和胎儿娩出困难的患者分别占23.81%和9.52%,与对照组的8.11%和0.90%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的术后病率和新生儿窒息分别占到14.29%和16.67%,与对照组的2.70%和3.60%比较,P<0.05,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增加了母婴发病率,应尽量避免第二产程剖宫产,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蔡燕  刘书莲 《中国科学美容》2011,(6):104-104,121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剖宫产母婴产后并发症发生及预防方法。方法选择134例第二产程后施行剖宫产母婴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头位急症剖宫产450例母婴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剖宫产产后并发症并进行分析。结果第二产程剖宫产产后发生宫腔感染、子宫收缩乏力出血、切口撕裂、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是导致母婴产后并发症及影响产科质量的关键因素,加强分娩期监测、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正确选择分娩方式可明显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顺产与剖宫产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取500例产妇,根据临床分娩方式分为顺产组和剖宫产组,各250例。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健康的影响。结果顺产组产妇的产后出血、产褥病、尿潴留、切口延期愈合等产时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剖宫产组产妇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输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顺产组产妇娩出的新生儿胆红素指数及Apgar评分≤7分的发生率均低于剖宫产组(P0.05)。结论顺产比剖宫产母婴安全性高,应提倡顺产,减少剖宫产,以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第二产程胎心异常时的分娩方式,以保证母婴平安.方法 将204例第二产程胎心异常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第二产程早期严密监护观察下等待时机,并根据胎心异常情况选择分娩方式.对照组发现胎心异常后立即行阴道助产或手术结束分娩.结果 观察组顺产70例(68.63%)、手术产(阴道助产和剖宫)32例(31.37%),第二产程(54.26±30.13)min,无1例会阴Ⅲ度裂伤;对照组顺产46例(45.10%)、手术产56例(54.90%),第二产程(43.24±21.16)min,会阴Ⅲ度裂伤1例、会阴切口并发会阴Ⅱ度裂伤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分娩时机应根据第二产程胎心异常情况选择,不必急于干涉,以免造成母婴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缩短初产妇第二产程,减少缩宫素使用率,促进阴道分娩。方法将2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陪伴分娩,观察组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按摩长强穴。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缩宫素使用率、剖宫产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P<0.01)。结论在初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给予长强穴按摩,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有效,能进一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 1999年 4月至 2 0 0 0年 4月对 110例健康孕妇进行了术前禁食、输液 ,观察剖宫产母婴血糖的变化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110例均为单胎、足月妊娠的健康孕妇 ,根据术前的禁食及输液情况 ,分为三个观察组。A组 :术前禁食≥ 6小时 (6~ 2 2小时 ) ,未输液体 ;B组 :术前未禁食 ,未输液体 ;C组 :术前禁食时间同A组 ,于术前 5小时~ 30分钟内输 5 %葡萄糖液体 10 0~ 5 0 0ml。于术前、术后 (术毕时 )采集母体静脉血 2ml及胎儿娩出后采集近肚脐 5~ 10cm处脐带静脉血测定其血糖值 ,计算均值。均采用连续硬膜…  相似文献   

7.
金蕾  曾洁  潘丽  孙垚  李亚芳  史宝欣 《护理学杂志》2019,34(15):37-40+65
目的系统评价初产妇第二产程不同分娩体位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和Web of Science中关于初产妇第二产程不同体位对母婴结局影响的文献。采用Cochrane手册5.1.0中随机对照试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ADDIS1.16.8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项研究,7种第二产程分娩体位,共8 483例初产妇。结果发现6种新型分娩体位与仰卧膀胱截石位相比,均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仅在减少产后2 h出血量方面无差异。概率排序结果显示,屈髋屈膝位在缩短第二产程时间、提高自然分娩率方面效果最佳;侧卧位在降低会阴侧切率方面优势最强;俯卧位在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方面效果最佳。结论初产妇第二产程中不同新型分娩体位在改善母婴结局方面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但差异多无统计学意义,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胡倩  李雨轩  弓政  陆虹 《护理学杂志》2024,39(8):123-128
目的 了解第二产程侧卧位分娩的相关研究现状,明确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促进临床更合理地应用分娩体位。方法 使用澳大利亚JBI更新版范围综述的制作指南和理论框架作为方法学指导,同时采用PRISMA-ScR作为报告清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 Plus、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针对第二产程侧卧位分娩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1月25日,并对所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分析。结果 共纳入45篇文献,各研究第二产程侧卧位分娩的干预措施差距不大,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体位,该干预措施能改善低危初产妇的母婴结局指标,但需满足更多助产士人力资源及助产护理等要求。结论 第二产程侧卧位分娩在改善低危初产妇母婴结局指标上具有优势,可考虑作为一种新型分娩体位应用于临床,但未来仍需要更多的高质量及大样本研究验证该体位在临床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产妇在宫口开全后早期采取侧卧位屏气用力对第二产程时间及会阴侧切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9月在北京妇产医院阴道自然分娩、孕期无合并症、妊娠38~40周、年龄在25~30岁之间的足月妊娠初产妇。于宫口开全后采取侧卧位,宫缩期指导产妇屏气用力50例为实验组,同时宫口开全后采取常规体位屏气用力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第二产程时间及会阴侧切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侧卧位组的第二产程时间及会阴侧切率与平卧位组相比,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产妇在宫口开全后早期采取侧卧位用力能够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并降低会阴侧切率。  相似文献   

10.
为增加产力,缩短第二产程,将161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Ⅰ组于第一产程末或第二产程初口服自制中药产力宝50ml,Ⅱ组于第二产程静脉滴注催产素2.5U,Ⅲ组不用药物,自然分娩。采用电子监护仪连续动态监测其宫腔内压力、产程时间及胎心率变化。结果:3组第二产程宫内压变化及产程所需时间的比较,产力宝组较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胎心率及Apgar评分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0。提示产  相似文献   

11.
对第二产程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综述.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技巧的指导、分娩体位的指导、拉玛泽分娩法的应用、外阴热敷法、指压扩张阴道法等.提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根据其自身状况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促进第二产程的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在第二产程进行自由体位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73例顺产产妇按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265例和对照组208例。对照组在第二产程实行常规体位,研究组在第二产程使用自由体位。对比两组第二产程的时间、疼痛情况、会阴损伤率、产后出血量、产后下肢酸麻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疼痛较对照组轻,会阴无损伤率高于对照组,会阴Ⅱ度损伤率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下肢酸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会阴Ⅰ度损伤率、产后出血量及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第二产程实行自由体位分娩可有效的短产程,并减轻产妇的疼痛,防止会阴损伤和下肢酸麻的发生,且不增加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朱家玉 《护理学杂志》2000,15(10):593-594
帮助产妇选择最佳分娩方式,产后尽快恢复体力。将400例产妇分为阴道及剖宫产组,现察两组产后子宫收缩,乳汁分泌及各时间段新生儿体重情况。结果:两组产后子宫收缩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乳汁分泌情况阴道产优于剖宫产;新生儿体重通过生理下降后阴道产第5天回升与出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剖宫产新生儿第5天体重仍呈下降趋势,与出生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阴道产有利于产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初次剖宫产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的母婴结局。方法选择2016-05—2018-06间在偃师市妇幼保健院行再次剖宫产的196例瘢痕子宫孕妇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该院行初次剖宫产的196例非瘢痕子宫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多于对照组;盆腔粘连、产后出血、胎盘植入及婴儿窒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子宫破裂发生率、5 min内Apgar评分及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可增加母婴不良结局的风险。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应个体化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5.
徐璐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2):161-163
目的 分析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对胎膜早破剖宫产孕产妇母婴结局及切口瘢痕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 择2021年1月-12月于我院行剖宫产的100例胎膜早破孕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 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聚焦解决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情况及 剖宫产切口瘢痕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6.0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 观察组PSAS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胎膜早破剖宫产孕产妇开展聚焦解决护理模式的 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母婴结局,预防产后切口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胎头位置异常产妇在不同体位下分娩对第二产程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第二产程胎头位置异常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McRobert体位进行徒手旋转,即将产妇的髋部屈曲,使大腿充分压向腹部有宫缩时进行胎头旋转;对照组采用膀胱截石位进行徒手旋转.结果 两组分娩方式、徒手旋转胎头成功率及阴道自然...  相似文献   

17.
徐婧  曲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6,32(12):1158-1161
目的探讨在产妇自控硬膜外分娩镇痛基础上加用背景剂量方案并持续至第二产程结束的镇痛效果及其是否增加围产期风险。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3月和2015年3月所有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的初产妇503例,按照镇痛方案分成两组,有背景剂量组(P组,n=245)和无背景剂量组(C组,n=258)。收集产妇的基线资料,围产期资料和NRS疼痛评分,分析不同镇痛方案对围产期不良事件的影响。结果 P组第二产程NRS疼痛评分[3(3~4)分vs.5(4~5)分]明显低于C组(P0.001)。P组第二产程时间[50(29~82)min vs.38(24~62)min]明显长于C组(P=0.001),产时出血量[200(100~250)ml vs.150(100~200)ml]明显多于C组(P=0.003)。两组的最终分娩方式(P=0.656)和产后出血发生率(9.8%vs.10.9%,P=0.6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单纯自控镇痛,加用背景剂量的硬膜外分娩镇痛提供更好镇痛效果的同时不增加围产期风险,可安全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第二产程指导用力和自主用力对初产妇分娩结局及疲倦度的影响。方法将经阴道分娩的176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主用力组(87例)和指导用力组(89例),于第二产程分别采取自主用力和指导用力进行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母婴结局(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脐血血气分析等)及产后疲倦度等指标。结果自主用力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指导用力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分娩方式上自主用力组顺产率显著高于指导用力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疲倦度显著低于指导用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第二产程产妇自主用力能够改善母儿结局,减轻产后疲倦。  相似文献   

19.
盐酸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剖宫产手术对母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剖宫产手术大多数为急诊手术,不仅要求麻醉起效快、镇痛完全、肌松良好,而且要求麻醉对母婴影响小,术后恢复快。临床上多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常用局麻药盐酸利多卡因(Lid),最近我们改用盐酸氯普鲁卡因(2-CP)。本研究就2-CP连续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母婴影响作一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进行血糖控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搜集2010-03—2012-03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58例的病历资料。所有患者都进行血糖控制。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的96例作为研究组;将血糖控制效果不佳的6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分娩时间、妊高征及巨大儿的发生率、新生儿情况。结果研究组的分娩时间较对照组晚。研究组的妊高征及巨大儿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研究组新生儿阿氏评分较对照组高。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有效的血糖控制有利于减少母婴的并发症,保证母婴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