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急性重度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05年8月-2008年12月入住我院ICU的各种急性重度中毒患者50例,随机分为CVVH治疗组(A组,25例)和对照组(B组,2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A组同时床旁行CVVH治疗。结果A组有效率96%,优于B组6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昏迷清醒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平均ICU住院天数上,两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动脉血气指标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11(APACHEI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VH抢救急性重度中毒患者有显著效果,能迅速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u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能够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因具有减轻患者痛苦,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及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但在使用中仍存在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2至2013-05行PICC发生并发症的26例患者资料,分析并发症原因,探讨相应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hemofiltration CVVH)治疗中常因严重并发症而中断治疗。我科于1998-08~2005-12对13例高龄多器官功能衰竭(mu ltip le organ failure in the elderly MOFE)患者在床旁行该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本文探讨在CVVH治疗中的并发症及预  相似文献   

4.
使用PICC管的患者大多为深静脉营养支持、化疗、危重症等需要进行特殊药物治疗的患者。由于其病理生理特点,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发生率较高,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有效降低患者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维持有效的中心静脉通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使用PICC管的患者进行了随访,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下肢静脉高压是外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很高。近年来由于血管外科的迅速发展,更新了传统理论,在诊断上获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在新理论指导下,我科1990年以来共诊治40例下肢静脉高压患者,其中8例10肢做了经皮静脉造影术,定位检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并指导临床工作,取得了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与造影方法1.1临床资料8例中男7例,女互例。平均年龄46(33~57)岁。平均病程7(1~20)年。临床表现:下肢浅静脉曲张6例,肢体肿胀9肢,胀痛10肢,足靴区色素沉着伴溃疡2肢。8例均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结果示深静脉全程通畅,静脉外径1cm以…  相似文献   

6.
股静脉置管在小儿重症烧伤救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保障MEBT/MEBO的疗效,探讨股静脉置管在小儿重症烧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接受MEBT/MEBO治疗的36例小儿重症烧伤患者,总结分析采用股静脉置管进行输液治疗的操作特点、穿刺结果、并发症及护理经验。结果:36例小儿重症烧伤均一次穿刺成功,迅速建立了静脉输液通道,满足了液体量补充。结论:股静脉置管能够有效维持小儿重症烧伤体液循环及静脉药物的供给,有助于MEBT/MEBO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造影在经腋静脉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植入术中导引和术后并发症诊断、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就诊并经腋静脉近侧段植入TIVAP的342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静脉造影导引穿刺成功率、置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静脉造影在并发症诊断和预测中的作用。 结果 静脉造影导引下腋静脉穿刺成功率97.4%(76/78),所有患者TIVAP植入均获成功。误穿动脉3例,气胸1例。术前应用静脉造影预测夹闭综合征2例。术后应用静脉造影诊断导管阻塞3例,纤维蛋白鞘2例。随访确诊5例症状性静脉血栓,36例无症状性静脉血栓,发生率12%(41/34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栓弹力图(TEG)、腋静脉显影延迟、同侧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植入史与静脉血栓发生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VEF、腋静脉显影延迟、同侧PICC植入史是静脉血栓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静脉造影导引下经腋静脉近侧段植入TIVAP安全可行,静脉造影在并发症诊断和预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副肝静脉成形术在Budd-Chiari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评价副肝静脉成形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支架置入术]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本组14例BCS患者均为肝静脉,副肝静脉狭窄或闭塞,主要症状和体征为腹胀,腹痛,腹水,肝脾肿大等,均接受了副肝静脉成形术,采用经股静脉或经颈静脉和经皮经副肝静脉途径开通副肝静脉的方法。结果 14例BCS开通副肝静脉均获得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临床治愈7例,有效5例,无效2例。随访3-48个月。3例PTA后再狭窄(支架内血栓形成1例),1例术后2个月死于消化道大出血。结论 开通副肝静脉有着与开通肝静脉同等的治疗价值。易于操作,且更加安全,适应证为:(1)肝静脉和副肝静脉同时闭塞,而且肝静脉为节段性闭塞;(2)副肝静脉明显代偿性扩张,其管径大于8mm。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01~2010-01我院治疗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9例(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及对照组29例(常规穿刺方法)。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胸水吸收时间及治疗后第3个月的胸膜厚度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的胸膜反应、胸水包裹及气胸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具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疼痛轻等,且能有效降低患者在治疗时出现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注射治疗体表静脉畸形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 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局部注射治疗体表静脉畸形的疗效。方法 对12例体表静脉畸形(颜面部9例、躯干2例、肢体1例)经直接穿刺造影确诊后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腔内注射,观察静脉畸形大小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疗效优者5例,疗效良者7例。未见皮肤坏死和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体表静脉畸形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腔内注射可取得较好疗效,技术操作上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1.
重度烧伤治疗中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与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重症烧伤患者在治疗中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与维护方法。方法:1998年1月至2003年10月间,我们对42例重症烧伤伴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病人,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用五种方法进行了静脉置管输液治疗。结果:静脉导管留置时间最短7天,最长102天;有4例在应用期间发生导管脱出,19例发生穿刺点的红肿疼痛,2例发生静脉炎。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置管途径和方法,有效地保障了重症烧伤患者的输血、补液和抢救时的用药。结论:及时建立通畅的静脉通道,是重症烧伤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保障;根据不同的情况尽早采取外周或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具有病人痛苦小、护理难度小、留置时间长、有利于输血、补液和抢救用药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张卯年 《人民军医》2008,51(11):693-694
1放射状视神经切开(RON)术的提出及意义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0)发病原因一般认为与视网膜血管壁改变、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对CRVO引起的视盘、黄斑水肿的形成机制说法不一。在治疗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许多治疗措施主要针对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如抗凝疗法、血液稀释疗法、溶栓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高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电除颤成功后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将ST段抬高心肌梗死室颤患者50例,采用非同步电击除颤法复律成功后,按照年龄分为≥75岁组(观察组)26例,〈75岁组(对照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24h病死率、出院存活率。结果:两组再通率、24h病死率、出院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ST段抬高心肌梗死室颤患者电除颤后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上臂静脉长期置管的临床应用刘燕君①周丽华关键词静脉穿刺中图法分类号R472.91995-03以来,我们采用上臂静脉(包括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长期留置静脉导管的方法,解决了49例危重衰竭病人输液穿刺困难的问题,为抢救治疗赢得了时机,现报告...  相似文献   

15.
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焰  许良 《西南国防医药》2005,15(4):408-409
目的:评价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有效时间窗内行静脉溶栓治疗,通过胸痛恢复情况、ST-T下降、再灌注后心律失常、CK-MB峰值前移情况,评价溶栓治疗是否成功。结果:(1)溶栓后胸痛恢复和再灌注后心律失常情况明显改善(P〈0.01)。(2)ST-T下降、CK-MB峰值前移采用二项分布估计总体率分别为95%、95%,可信区间分别为(52%,100%)、(63%,100%)。结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可早期使用国产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合并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IVCS合并下肢静脉曲张患者91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49例同期行髂静脉狭窄及曲张静脉手术(一站式杂交手术组),42例先行髂静脉成形术,二期行曲张静脉手术(分期手术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髂静脉一期通畅率、溃疡愈合率及肿胀缓解率)、经济负担(住院天数、总费用)及安全性(并发症)。 结果:两组患者的12个月髂静脉一期通畅率(100% vs. 100%)、溃疡愈合率(100% vs. 100%)及肿胀缓解率(87.50% vs. 88.8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站式杂交手术组患者的住院总费用[(3.77±0.32)万元vs.(4.37±0.20)万元]和住院天数[(13.50±2.30)d vs.(16.61±3.28)d]均低于分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2、-4.62,P均<0.01);两组的并发症主要为腹股沟区出血及皮下大面积淤血,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12%(3/49)vs. 4.76%(2/42),P>0.05)],予以相应处理后均好转;两组均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及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 结论:IVCS合并下肢静脉曲张行一站式杂交手术治疗,近期疗效好,具有微创、住院时间短、总费用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开展。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胰腺炎(AP)的病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AP严重程度的评价系统包括临床评分系统及影像评分系统,可以不同程度地评价间质水肿性胰腺炎和坏死性胰腺炎的病程变化。正确认识AP动态病程的变化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改善病人预后以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就AP不同时期病程的临床特点及影像表现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评价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3种植入途径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TIVAP植入术患者320例。根据植入方式不同分为经颈内静脉穿刺组(A组,n=205)、经锁骨下静脉穿刺组(B组,n=60)、经头静脉切开植入组(C组,n=55)。比较3组患者一般资料、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 结果 3组患者均未出现血胸、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A组置管长度(33.8±5.1) cm,为3组中最长(P<0.05);B组患者气胸(6.7%)、损伤动脉(5.0%)、局部血肿(8.3%)发生率均为3组中最高(P<0.05);C组手术时间为(39.8±10.6) min,高于其他两组(P<0.05)。A、B、C组置管失败率分别为0、3.3%、3.6%(P<0.05)。3组患者伤口感染、堵管、血栓形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导管成角折叠或卡压、体位性堵管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随访3~6个月,3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影响穿衣、影响睡眠、上肢活动不适感及总体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种TIVAP植入方法均安全有效。穿刺植入途径普及率高,简单易学,结合超声导引成功率高;头静脉切开植入途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最低,但置管失败率较穿刺途径高。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评价支架成形术治疗非血栓性髂静脉病变(NIVL)对静脉性溃疡愈合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性溃疡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NIVL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同时是否应用支架成形术处理髂静脉病变,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静脉腔内激光治疗(EVLT),同期支架成形术处理NIVL;B组(对照组)接受单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EVLT治疗,未处理髂静脉病变。根据随访结果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主要研究终点为溃疡愈合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静脉曲张复发率、静脉疾病临床严重度评分(VCSS)。 结果?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217例患者,A组114例,B组103例。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48个月,平均26个月。A组患者髂静脉支架通畅率为100%。A组、B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2% (104/114)、79.6% (82/103),A组显著高于B组(P=0.02);A组患者平均VCSS评分(4.8)显著低于B组(7.5)(P=0.004);A组静脉曲张复发率(7.0%)显著低于B组(17.5%)(P=0.02)。 结论?支架成形术治疗以静脉性溃疡为主要表现的NIVL安全、有效,可显著促进溃疡愈合、缓解临床症状,降低静脉曲张复发率。  相似文献   

20.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探讨其治疗机理,为血液净化治疗SAP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1月期间就诊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内科常规治疗组15例和CVVH方法治疗组SAP18例,对两组治疗前后进行血清酶测定、APACHEⅡ评分及不同时点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结果:(1)和治疗前相比,血液净化组在治疗后血清淀粉酶下降较快,与各时点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CVVH治疗组各时点之间有统计学意义;(2)CVVH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内科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VH治疗SAP可明显缩短病程,并能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