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振翘从"泻肝清火,寓泻于补"论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黄振翘教授从“泻肝清火,寓泻于补”论治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思路及用药经验。其治疗原则是:风动泻肝,寓泻于补;血热凉肝,补泻兼施;脾虚主升,肝火宜降;阴损阳盛,当清伏热;肾虚伤阳,寒温并用;脾肾久虚,治肝活血。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对《素问·八正神明论》和《灵枢·官能》中的"泻必有圆,补必用方"及"泻必用方,补必用圆"的内涵作了具体的分析,从补泻的规律以及补泻的手法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李珍 《江西中医药》2010,41(3):48-48
泻黄散是宋代钱乙所创的五脏补泻方中的泻脾方,是治疗小儿“脾热弄舌”名方,具有清泻脾胃伏火的作用。笔者侍诊李新民老师,观其所用本方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肝实肺虚与五行补泻关系,并结合临床具体证型,探讨《难经》中针对肝实肺虚提出来的泻心火、补肾水的方法,分析《难经》中为何强调泻南补北,如何补泻水火以及为何不补脾土而补肾水。  相似文献   

5.
"泻南补北法"又叫泻火补水法,出自<难经·七十八难>,遵循经文旨意,此法适用于肝实肺虚之证.通过泻南方心火、补北方肾水达到夺肝母之实、滋肺母之虚的目的.余遇是证,用之效显,后受老师启发:凡阴虚兼有火盛的证候均可凭此法补泻,余亦试之,果获良效,兹举例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补虚泻实探讨手法实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勇  张翠平  牛志勇 《中国针灸》2003,23(3):155-157
目的:探讨临床施用手法的实质。方法:结合对手法的歧义。阐发《内经》,《难经》针刺补泻手法的奥旨,结论:补虚泻实是手法的实质,迎随是手法的精髓,营卫是补泻的基础。通过探讨复式手法的基础理论,达到灵活临床操作目的;认为平补平泻法亦能调偏,是实现补泻效应的最捷径之法;通过腧穴的特性,配伍体现补泻,是手法的延伸,是补泻手法的特殊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彭楚湘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1):1920-1920
阐述“泻南补北”的基本概念 ,结合临床用针灸、用药介绍其临床应用 ,并根据五脏之间的关系推演五种不同之证的补泻情况 ,从而进一步补充了“子母补泻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对小儿惊泻的临床特征、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作了简要的阐述,认为“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既是小儿的生理特点,亦是小儿惊泻的病理基础。恰遇惊恐是惊泻的诱因,亦是必然的致病条件。脾虚肝旺为惊泻的主要病机,治疗以扶土和疏木为原则,但需分清肝旺为主受惊,横逆犯脾致泄者与以脾弱受惊,肝木乘脾致泄者之不同而有所侧重。疏肝以柔,扶脾以运,药质宜轻、药味宜薄,药汁清淡,易于入口,轻灵之品既能鼓舞脾胃之气,又可调整脾胃功能。  相似文献   

9.
浅谈局部酸胀为补,远端走窜为泻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补泻手法是针灸治病的重要环节,从古至今的临床学家都证明,恰当的补泻手法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但是,现行的不少针刺补泻手法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可操作性不强,因此难以实施。据笔者经十余年体会,学习先辈和老师的经验,摸索出局部酸胀为补,远端走窜为泻的补泻手法。试介绍如下,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指正。1 现行补泻手法的不足  现行教材《针灸学》可谓最规范的、最具代表性的专著,该书把针刺补泻手法分为单式补泻手法、复式补泻手法。其中单式补泻手法有7种,复式补泻手法有2种。就临床常用的提插、捻转补泻…  相似文献   

10.
彭楚湘 《中医药学刊》2003,21(11):1920-1920
阐述“泻南补北”的基本概念,结合临床用针灸、用药介绍其临床应用,并根据五脏之间的关系推演五种不同之证的补泻情况,从而进一步补充了“子母补泻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自古至今,医家公认为针刺可补虚泻实,使阴阳和合。但有部分医家认为针刺纯泻无补。细究其言论,针刺"纯补无泻"论有失偏颇,针刺能补亦能泻,但是针无补法的言论也提示针刺作用有局限之处,即针刺补虚能力有限。因此建立针刺补泻的规范操作和针刺优势病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泻南补北法最早见于《难经·七十五难》。就泻南补北法这一特殊的补泻治疗方法,简要介绍了《难经·七十五难》中"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的理论意义,从而对泻南补北法进行归纳并加以阐述,为临床运用提供更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泻南补北”的意义与腧穴配伍200080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张载义“泻南补北”是针刺的补泻方法之一,源于《难经·七十五难》,即“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泻南补北”的理论意义,历代诸家见仁见智,然今“东方实,西方虚”的病机,则涉猎者鲜,而“泻...  相似文献   

14.
李文杰  刘小渭 《光明中医》2022,(17):3214-3216
泻黄散又名泻脾散,是钱乙五脏补泻方中的泻脾方,有泻脾胃蕴热之功。当代小儿多食肥甘味厚或煎炸等煿炽之品,脾胃蕴热者甚多,加之阳明胃经多气多血,故脾胃蕴热易致气热、血热;且肺朝百脉,故脾胃蕴热易致使生成肺脾胃蕴热之局,笔者临床用于小儿外感咳嗽、针眼、鼻窒等疾病进行加减运用,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古代针灸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一种子母补泻针法,就是根据井、荥、输、经、合五输穴的五行相生原理,结合脏腑五行属性,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一种针刺补泻法则。如肝属木,肝经实证可泻其子穴——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中医常“泄泻”并称,指泄泻病证,但在中医典籍中“泄”“泻”两字基本是独立使用,各有所指。“泄”除了主要表示便泄外,另有五义,其基本义是排出,如“炅则气泄”,另还指“以苦泄之”的药食法和“满者泄之”的针刺法等。而“泻”字则有四义,除了一义与“泄”相近指腹泻病证外,主要用于“实则泻之”的补泻法,此外还指“藏而不泻”的输泻功能和泽泻药名。泄、泻两字音同义异,中医典籍译家以及中医术语标准中或有用一词翻译多义的,或有将两字混为一译的,对于这两种一概而译和交叉混译的倾向须进一步辨明两字差异,以求在译文中体现其中医内涵。  相似文献   

17.
补泻之法是中医临床治疗大法之一,临床应用时多遵从虚证用补、实证用泻的总原则。《素问·八正神明论篇》提出的"泻必用方,补必用员"应用指导,历代医家多从针刺时机的选择、针刺手法的不同进行补泻应用理解。笔者通过《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的学习,对其中"泻必用方,补必用员"进行相关查证,认为补泻员方不但是针刺补泻原则的说明,更是临床补泻治疗时机的选择总则:即泻之用方,以气盛方泻,补之用员,以血气更替得神而员,谨守其机补泻方能不失。并进一步提出对临床学习的启示与思考:在经典学习当中应更注重医理原理的把握,而非具体字句的拘泥不化。  相似文献   

18.
心脾积热型口疮是临床常见的小儿疾病,西医治疗尚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依据病因将其分为不同证型。"火热"是口疮形成的基本病理因素,小儿口疮以心脾积热为主,此型主要病变在脾与心,故治宜清热解毒,泻心脾之火,兼顾护脾胃。泻黄导赤散是由泻黄散和导赤散组合而成,清泻与升发并用,配以醒脾和中。笔者在临床治疗中以泻黄导赤散加减治疗该病常收桴鼓之效。  相似文献   

19.
王继 《中国针灸》2000,20(6):382-383
“泻必用方”、“补必用员”为《素问·八正神明论》谈及补泻时所提出。其中“泻必用方”是强调泻的时机,方者,正也。“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素问·八正神明论》),即泻的时机选择机体内外环境处于隆盛之时为宜。中医治病素以“阴平阳秘”的平和状态为上乘,以“亢则害,承乃制”为枢机,故泻以正盛之机为宜。“补必用员”如何理解呢?原文明确指出“员与方,非针也”。即非指针形。“方在语中,非下针方正之义,乃与圆字用法异”(《素问识》)。“员者,行也,行者移也”(《素问·八正神明论》)。“员”,通“圆”(《…  相似文献   

20.
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针刺补泻与轻重刺激210029南京中医学院针灸系徐兰凤针刺补泻手法是在补虚泻实原则的前提下施行的两种不同的操作方法,它是建立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之上,以不同的手法达到补虚泻实、调和阴阳的目的、从古到今,补泻手法不断发展,40年代末,有人提出进退补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