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提高护理文书书写的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方法 通过对二级医院护理文书质量的检查,分析护理文书书写中缺乏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性问题,探讨改进护理文书质量的措施.结果 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题由2005年的19.05%降到2006年的8.02%.结论 通过对护理文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针对性地举办讲座,提高护理文书书写的科学性,规范医疗护理行为;通过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加强护理文书环节质量管理,提高护理文书书写的质量等.  相似文献   

2.
基层医院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小翠  刘铭洁 《河北医学》2006,12(8):779-78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护理记录质量控制缺陷管理方法,提高护理记录质量,保护护士自身利益,减少医疗纠纷。方法:随机抽查2004年和2005年7至12月份护理记录分析,提出管理对策,对护士进行法律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以及护理记录相关培训等。结果:通过医院管理年的护理工作规范化管理。2004年7至12月和2005年7至12月同期护理记录质量明显增高。结论:完善各级质量管理,规范基层医院护理记录,对促进护理记录质量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零缺陷"管理法在小儿麻醉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从我院更新护理管理理念,引入"零缺陷"的管理模式,本院手术室针对小儿患者这一特殊人群的麻醉护理,进行质量分析,建立工作质量标准,规范小儿麻醉护理工作流程.选用2010年5月至2011年4月期间小儿手术116例,对小儿麻醉护理质量管理应用"零缺陷"管理法.结果 116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效果满意,手术中未出现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护理缺陷发生率由10.3%降至2.5%,护理工作质量评分由90.5分提高到95.8分.结论 "零缺陷"管理法的应用,可确保小儿患者手术中的安全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及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浅谈我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床头交接班内容及流程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规范床头交班流程、床头交班内容对提高护士对床头交班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护理质量。结果:通过实施规范的床头交接班管理,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护理工作的安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结论:规范化的床头交接班管理,显著提高护士工作能力,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加强安全管理。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到2013年12月间妇产科住院病人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引用品管圈管理方式,管理该组内护理人员,制定相应安全管理标准,规范对产妇及新生儿护理行为;对照组:沿用传统管理办法,管理该组内护理人员。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人员无交叉。结果:实验组新生儿缺陷护理发生率为15%,患者满意度为86%;对照组新生儿缺陷护理发生率为80%,患者满意度为58%。实验组新生儿缺陷护理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品管圈管理办法较传统管理办法,可较低妇产科新生儿缺陷护理发生率,提高妇产科患者满意度。品管圈管理办法有助于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加强妇产科临床护理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严格执行医嘱,如实护理记录,保证护理安全.方法:通过随机对归档和在架病历680份的检查,在医嘱开据时间与护士执行时间的记录、医嘱内容执行符合性、特殊检查记录、抢救记录一致性检查,发现问题.结果:护理记录是护士正确执行医嘱的体现,真实准确记录是医疗安全的保障.结论:增强护士法律意识,转变记录观念,提高护理记录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依托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通过护理安全文化建设,探讨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途径,保障患者安全.方法 强化三级质控;转变观念,树立护理安全文化理念;实施非惩罚性的安全事件上报机制;改进工作流程,建立明确、醒目的 标识.结果 通过实施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各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率由40.4%上升至65.6%(p <0.05),促进了护理质量 的提高.结论 护理安全文化建设可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优化细化临床护理工作程序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我科自2007年1月起实施规范护理行为,优化细化护理工作程序,确实落实床边2人核对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以及建立前馈控制机制等方法。结果:2007年的护理安全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优化细化护理工作程序能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化细化临床护理工作程序在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我科自2007年1月起实施规范护理行为,优化细化护理工作程序,确实落实床边2人核对制度的执行力度,加强薄弱环节的管理以及建立前馈控制机制等方法。结果:2007年的护理安全质量明显提高。结论:优化细化护理工作程序能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从护理文件缺陷谈医患纠纷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杰 《中国病案》2007,8(12):16-18
目的 为配合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山东省医疗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实施,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保护护理人员自身利益,防范医患纠纷.方法 随机抽取2003年1月~2004年12月出院病案300份,对照规范标准,检查发现护理文件存在缺陷,存在医患纠纷隐患.分析护理文件缺陷原因,加强为期6个月的防范医患纠纷的护理质量控制管理措施,再随机抽取2005年7月~2006年6月出院病案300份,进行检查对比.结果 护理文件对照组与研究组比较,病历份数质量达标率由69.7%提高到80.7%(P<O.05),病历份数缺陷率由30.3%下降到19.3%(P<0.05),缺陷项次缺陷率由41%降到20.3%(P<0.01),其中体温单缺陷率由17.3%下降为13.7%,医嘱单由4%降为0.3%,护理记录由19.3%降为6.3%,(P<0.05,P<0.01).结论 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法律意识,关注护理文件书写重要性,严把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关,是减少护理文件存在缺陷,提高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减少和防范医患纠纷的重要护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保证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落到实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使病人得到真正的实惠。方法:转变观念;制定质量标准,规范护理行为;全员参与质量控制;健全护理质量监督、考评制度;加强培训教育,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结果:实施前后3年对比:病人满意度平均提高9.1%;手术例数增加544例,人均积假天数下降6d;护理缺陷大大减少。结论:持续质量管理是保障手术室整体护理,优质服务质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吴赛芬  赵翠兰 《河北医学》2012,18(4):535-538
目的:探讨外科病房联合实施护理二线值班的效果研究.方法:外科护士长根据广东省<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第4版要求,制定二线值班制度,要求掌握外科病房的夜间护理工作动态,了解危重病人情况,检查病房环境五常规范、急救物品及器材管理、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危重患者基础护理、陪人管理及文书记录等,协助指导晚夜班护士工作.结果:减轻了护士压力,指导危重抢救,解决护理难题,保障了晚夜班护理安全.结论:外科病房联合实施护理二线值班整合了人力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有效提升了外科病房的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感觉、运动、认知障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而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与患者的疾病康复和生命息息相关,任何细微的疏忽可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如何规范护理服务行为、强化安全质量意识、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并发症、保障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安全、促进康复的关键.回顾分析总结2009年以来本院老年科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常见特点,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对策,收到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护理记录中部分涉及患者安全的内容进行检查分析,提高护理记录内涵质量管理。方法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的有关规定,结合医院护理记录书写要求,对患者跌倒、压疮、输血、医嘱执行、特殊记录等5项内容进行检查。结果问题较多的是跌倒及压疮评分不准或措施不到位。结论通过部分涉及患者安全护理记录的检查,体现出护理记录检查不能流于形式框架的表面现象,应在护理内涵质量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危重患者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旨在改进护理记录质控措施,提高护理记录书写质量。方法 2010实施终末质控的护理记录质量与2011年实施环节质控加终末质控的护理记录质量进行比较,并应用PDCA循环对护理记录质量进行管理,比较护理记录缺陷率的变化。结果改进质控措施后,护理记录缺陷率有较显著下降,500例中的缺陷数由524减少为319,减少了39%,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得到显著提高。结论建立健全有效的实时质控管理措施和培训检查制度是提高护理记录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刘斌 《包头医学》2016,40(2):103-104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法(PDCA循环管理法)在提高分级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护理单元应用PDCI循环管理法提高分级护理质量,即对护理分级质量管理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持续质量改进。结果:提高了分级护理落实率(由原来的94.5%提高到96%)和分级护理质量(由原来的89%提高到91%);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94.5%提高到96.8%。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是持续改进分级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工具,而高质量的分级护理,是实现安全护理的有例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在护理实施过程中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提出防范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对科室近3年发生的护理差错记录分析、总结.结论 加强护理环节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法律意识,规范护理行为,能保证护理安全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转变护理管理模式,提高病区管理质量,将"5S"管理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来规范病区管理,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将"5S"管理法应用到各项护理活动中,通过计划、组织、实施、考核,并对临床物品、药品、各项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等进行检测,进行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实施"5S"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效率,提升了护士素质,保障了护理安全。结论:以"5S"管理法规范医院病区管理,可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及效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解决日常护理工作中由于护士疏忽或判断误差而造成的护理问题,规范护理文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规定由夜班护士负责检查当日护士医嘱处理、文书记录等相关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结果:及时发现、改进,护士当日处理医嘱、文书记录等相关内容过程中遗漏或疏忽出现的问题,起到了环节质量的有效把控。结论:护士全员互控管理能够规范护理文书,提高护理质量,规避护理差错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影响护理文件书写质量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露 《吉林医学》2007,28(10):1212-1213
目的:护理文件书写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以及保存的完好性,是判断护理行为正确、及时、有效、安全的主要依据,对护理记录中的缺陷分析原因,实施对策,回避医疗风险。方法:进行护理文件书写规范培训,增强对护理记录在医疗纠纷或医疗事故中重要举证作用的认识,规范医疗护理行为,把护理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具体护理工作中,分层把关,全程质量控制。结果:护士的法律法规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诊疗护理常规落实;护理记录基本功、规范化记录水平提升;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结论:全面质量控制管理有效地预防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