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冉立  文小平 《贵州医药》1998,22(3):192-193
骨转移癌一般多在恶性肿瘤中晚期出现,临床上常见,骨转移癌最明显的症状是疼痛,但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解除患者疼痛应属首要问题。放射治疗疼痛缓解率可达83.4%[1]。但由于放射剂量及照射范围大小的不同,疗效差异很大。现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1985-1995年间收治的79例放射治疗的骨转移癌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85-1995年79例骨转移癌患者,男性45例,女性34例,年龄24-74岁,中位年龄54岁。原发肿瘤依次为肺癌占43.03%,乳腺癌35.44%,鼻咽癌0.63%,其它肿瘤0.25%,原发灶不明0.38%。转移部位94…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75岁。继往双上肺陈旧性结核及冠心病史。主诉胸前区疼痛半年,服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进行性加重4个月,不咳嗽,无痰中带血。体格检查:于患者右前胸壁可见一约3.O×3.5cm2大小的肿块,质硬,活动度差,表面无红肿,伤口处可见少量淡黄色渗出液。听诊:双肺呼吸音及心脏无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均无明显增高,血压不高。X线平片检查:胸部左侧位及局部点片,显示胸骨柄体交界处后方有一约6.0×8.0cm大小的肿块影凸向肺野,密度不均匀,边界尚清,略呈椭圆形,肿块以宽基底与胸骨相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全身骨显像与X线,CT,MRI对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的结果。方法:把114例恶性肿瘤骨转移者分为全身骨显像,X线,CT,CT+X线,MRI 5组进行诊断结果比较,结果:当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时,全身骨显像,X线,CT,MRI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97.3%,63.8%,83.0%,46.7%,全身骨显像,X线,CT,MRI对转移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98.0%,24.3%,27.0%,结论:全身骨显像在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灶时无创伤,无痛苦,灵敏度高,不易漏诊,可早期全面检出肿瘤骨转移灶,因此,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中,全身骨显像比X线,CT,MRI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骨显像与MRI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可疑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行核素骨显像与MRI检查(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凡骨显像表现为明显的放射性聚集或缺损和(或)MRI的T1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强度且T2加权像表现为高低混杂或高信号强度和(或)骨质破坏的椎体均认为是肿瘤骨转移。结果核素骨显像能有效地检出全身骨转移癌灶;MRI对扫描范围内骨转移癌检出的病灶数高于核素骨显像;核素骨显像单发病灶有一定的假阳性(3/9),MRI单发病灶假阳性较少(0/7),但部分病例(3/7)经核素骨显像检查证实为多发骨转移;MRI能了解局部病灶的准确位置及周围软组织情况。结论核素骨显像较MRI能更有效地检出全身骨转移癌灶,是早期诊断转移癌的首选方法;MRI特异性更高,解剖定位明确,并能显示软组织病灶,两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对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骨显像与MRI在诊断骨转移瘤中的价值。方法对64例可疑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患者行核素骨显像与MRI检查(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凡骨显像表现为明显的放射性聚集或缺损和(或)MRI的T1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强度且T2加权像表现为高低混杂或高信号强度和(或)骨质破坏的椎体均认为是肿瘤骨转移。结果核素骨显像能有效地检出全身骨转移癌灶;MRI对扫描范围内骨转移癌检出的病灶数高于核素骨显像;核素骨显像单发病灶有一定的假阳性(3/9),MRI单发病灶假阳性较少(0/7),但部分病例(3/7)经核素骨显像检查证实为多发骨转移;MRI能了解局部病灶的准确位置及周围软组织情况。结论核素骨显像较MRI能更有效地检出全身骨转移癌灶,是早期诊断转移癌的首选方法;MRI特异性更高,解剖定位明确,并能显示软组织病灶,两种检查方法相互结合,对骨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肖家荣  苏治亮  冉鹏 《贵州医药》2000,24(7):417-417
我院1989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肺癌401例,其中37例发生骨转移,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胃窦是胃癌的好发部位 ,中晚期胃癌经 X线检查较易发现 ,但早期胃窦癌却往往造成漏诊和误诊 ,以至延误治疗 ,现结合病例对早期胃窦癌 X线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男患 ,4 3岁 ,饭后上腹部疼痛 2年 ,近月余加重 ,7d前柏油样便一次 ,入院后钡餐检发现 :胃窦狭窄、小弯短缩、僵硬、蠕动消失 ,在小弯角切迹处见一巨大龛影 ,约 4 .0 cm× 5 .0 cm,大部分位于腔内 ,加压后点片龛影周围可见明显环堤 ,X线诊断溃疡型胃癌。后经手术切除 ,见胃小弯缘近幽门外有直径 5 cm大小肿物 ,表面溃疡周围质硬 ,病灶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和转移灶 ,切开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骨转移癌的X线及放射核素显像(ECT)进行比较,寻求最佳检查方法,为临床提供较为准确的诊断依据;探讨89SrCl2对恶性肿瘤骨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04例临床诊断肿瘤的患者,进行X线及放射核素显像(ECT)方面检查,对部分明确诊断骨转移癌患者进行静脉注射89SrCl2治疗,每次148 MBq (4mCi)。结果 X线对早期骨转移癌无骨质改变时,检查阳性率较低,放射核素显像(ECT)检查阳性率高,但是,对于溶骨性转移灶检出率低;对进行89SrCl2治疗者,骨痛缓解率为72.22%,对骨转移癌有效率为27.78%,结论放射核素显像(ECT)检查阳性率高,值得推广,对其检查阴性,患者有局部骨痛者,应结合X线摄片检查;骨转移癌接受89SrCl2治疗,不仅对转移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且可以缓解骨转移癌所致的骨痛。  相似文献   

10.
股骨头坏死的临床与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表现,X线平片,CT,MRI和DSA表现,以提高该病的确诊率。方法 对116例共计184髋股骨头坏死,采用X线平片及CT联合检查,并通过MRI或/和DSA检查证实,总结各期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改变。结果 按Ficat分期标准,Ⅰ期18髋,Ⅱ期101髋,Ⅲ期44髋,Ⅳ期21髋,其中X线平片阳性94髋,全部为Ⅱ期以上,CT阳性115髋,Ⅰ期仅占3髋,MRI阳性161髋,Ⅰ期12例,行DSA检查68例,主要表现为股骨头供养动脉的变细,缺失,结论 因股骨头坏死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其诊断一直为临床上的一个难题,MRI和DSA对股骨头坏死的诊断具有高度敏感性,因此X线平片和CT结果阴性者,必须做MRI或/和DSA检查,以免漏诊。  相似文献   

11.
12.
骨转移瘤的X线和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X线和CT的检查结果,探讨其在骨转移瘤诊断上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5年1月~2009年1月住院的骨转移瘤患者62例,对其X线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62例骨转移瘤患者中,发生溶骨性破坏者占85.5%,成骨性破坏占9.7%,混合性破坏占4.8%。结论:骨转移瘤的X线和CT诊断,是临床上较为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药实践》2015,(12):907-909
目的:探讨骨转移癌的有效诊断方式。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9月接受诊治的304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X线及放射核素显像(ECT)检查,并应用89Sr Cl2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早期骨转移癌进行检查时,放射核素显像检查的阳性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采用89Sr Cl2对304例骨转移癌患者进行治疗后,骨转移癌的治疗有效率为30.56%,骨疼痛缓解率为75.00%。结论:在骨转移癌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放射核素显像检查对患者进行诊断的阳性率较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诊断方式;采用89Sr Cl2治疗骨转移癌,可有效缓解患者骨痛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价X线平片在诊断早期股骨头无菌坏死中的作用,以求找出早期诊断线索。方法 对我院近年来收治有早期坏死平片X线表现并经MRI确诊的32例早期股骨头坏死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期X线表现(指股骨头不变形,关节间隙无变窄)①股骨头明显骨质疏松;②股骨头局限性密度增高;③股骨头局限性密度减低;④股骨头皮质变薄,密度减低模糊;⑤髋关节面硬化,不规整。结论 X线平片经济简便,掌握其病变特征结合临床进行踪合分析,尤其是对高危人群的复查,早期诊断是可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全身骨显像与X线、CT、MRI对恶性肿瘤骨转移诊断的结果。方法 :把 114例恶性肿瘤骨转移者分为全身骨显像、X线、CT、CT +X线、MRI 5组进行诊断结果比较。结果 :当恶性肿瘤发生骨转移时 ,全身骨显像、X线、CT、MRI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 97.3%、6 3.8%、83.0 %、46 .7%。全身骨显像、X线、CT、MRI对转移病灶的检出率分别为 98.0 %、2 4.3 %、14 .7%、2 7.0 %。结论 :全身骨显像在诊断恶性肿瘤骨转移灶时无创伤、无痛苦、灵敏度高、不易漏诊 ,可早期全面检出肿瘤骨转移灶。因此 ,在恶性肿瘤骨转移的诊断中 ,全身骨显像比X线、CT、MRI具有更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尹培荣  曾宪筠 《贵州医药》1992,16(2):109-110
骨转移性肿瘤,以癌多见。转移部位以躯干骨多,肢体骨少,肢体远端骨(指尺、桡骨及胫、腓骨远端以下)极少。我院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50例骨转移癌患者中,发现2例肢体远端骨的转移癌,报告于下,并略加讨论。病例报告例1,女,51岁。因右腕肿痛5~+月。5~+月前无明显诱因感右腕酸胀痛,渐出现肿胀。2月后痛及肿胀明显加重,夜间尤甚。10月前因患左下肺癌行肺叶切除术,术后化疗,肺部情况良好。检查:右腕及腕上桡背侧弥漫性肿胀,无血管扩张,皮温高,压痛,以桡骨干骺端为著,腕各方活动受限。全身检查无异常发现。右腕 X 线片示:桡骨远端虫蚀样破坏,干骺端尺侧见 Codman 三角。胸片未发现块影。诊断:右桡骨远端骨肉瘤行手术。术后病理报告:桡骨远端转移性腺癌。  相似文献   

17.
骨转移瘤X线和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彩建  王宁  陈子敏 《河北医药》2012,34(12):1796-1797
目的 观察分析骨转移瘤采取X线和CT诊断的方法,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骨转移瘤48例,均采取X线和CT进行诊断,观察分析其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原发肿瘤为肺癌的骨转移率最高,其次为乳腺癌,鼻咽癌是第三位,明显高于其它原发肿瘤的转移率(P<0.05).X线诊断发现骨破坏27例,诊断率56.3%;CT诊断发现均有骨破坏,诊断率为100%,两种诊断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转移瘤采取X线和CT诊断的方法 均对其有重要诊断意义,应根据临床症状合理选择检查方式,对于合并软组织肿块或出现病理性骨折的患者建议使用X线检查,对于已明确原发瘤的患者建议使用CT检查,对于疑似骨转移瘤,临床诊断不明的患者建议联合X线、CT或MR检查确诊,结合各项检查的优势,尽可能降低漏诊率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30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X线平片、CT及MRI检查。计算并比较3种检查方法对各种类型颈椎病诊断的准确率及总体诊断符合率。结果在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诊断中,X线平片、CT及MRI3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间无明显差异;在颈型颈椎病的诊断中,X线平片及MRI略优于CT;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中,CT略优于X线平片及MRI;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中,MRI优于X线平片及CT,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脊髓型颈椎病的诊断中,MRI显著优于X线平片及C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种检查方法对颈椎病的总体诊断符合率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X线平片、CT及MRI对颈椎病总体诊断符合率间无统计学差异,但MRI对脊髓型颈椎病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X线平片、CT、MRI检查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颈椎病患者57例,所有患者皆进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结果对颈椎病的原因分析,MRI对钩突增生、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的诊断率高,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对钩突增生、小关节突增生、椎体后缘骨赘形成、骨性椎管狭窄的诊断率高于X线平片(P<0.05)。而对颈椎曲度异常、椎间隙狭窄诊断率低于X线平片(P<0.05)。X线平片可以观察到颈椎双边征及椎间孔狭窄。而MRI则对纤维性椎管狭窄,伴脊髓水肿、变性,寰枢椎半脱位有独特的征象。结论综合X线平片、CT、MRI可提高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和定性诊断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RI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我院采用手术治疗,并经过病理证实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患者5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过钼靶X线检查以及MRI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MRI检出率明显高于钼靶X线检出率(P〈0.05)。结论MRI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具有检查结果敏感性高,患者受到的辐射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