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生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相关性,为进一步干预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中国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CASLSS)对125名在综合医院实习的四年级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生的心理弹性得分为(61.81±12.83)分,较常模低;生活满意度得分为(174.12±20.89)分,较常模得分低;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女性、对护理就业有信心、经常参加文娱活动、父母对护生的期望值;心理弹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r=0.238,P0.01)。结论实习护生心理弹性水平及生活满意度较低,其生活满意度受多种因素影响,提高护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有助于提高其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庆市某区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使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60),将重庆市某区2360名青少年作为调查对象,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8.9%,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定(55.0%)、强迫(53.0%)、学习压力(49.3%)、焦虑(46.7%)、人际关系紧张敏感(46.0%)。小学高年级学生(15.9%)、初中生(45.3%)、高中生(47.5%)心理问题检出率依次增加。调查对象MMHI-60总均分及其各分量表均分(强迫、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敏感、抑郁、焦虑、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定、心理不平衡)分别为(1.93±0.58)分、(2.06±0.63)分、(1.86±0.69)分、(1.80±0.76)分、(1.97±0.70)分、(1.88±0.72)分、(2.03±0.84)分、(2.10±0.87)分、(1.85±0.67)分、(2.13±0.74)分、(1.64±0.63)分。在性别特征上,女生的MMHI-60总均分及强迫、敌对、人际关系紧张敏感、抑郁、焦虑、情绪不稳定分量表均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在学段特征上,高中生、初中生的MMHI-60总均分及其各分量表均分显著高于小学生,高中生的适应不良、抑郁、学习压力、焦虑分量表均分显著高于初中生;在高中班级类型特征上,普通班学生的MMHI-60总均分及其各分量表均分显著高于重点班学生(P0.05);在家庭结构特征上,跟随父母单方或祖父母生活的学生其MMHI-60总均分及情绪不稳定、适应不良、抑郁、偏执、心理不平衡分量表均分都显著高于完整家庭的学生(P0.05),跟随父母单方生活的学生其学习压力、敌对、焦虑分量表均分显著高于完整家庭学生(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中学段(OR=4.15)、高中学段(OR=4.78)、单亲家庭(OR=1.46)、普通班(OR=2.04)是调查对象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青少年群体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学段、班级类型、家庭结构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重庆市某区青春期儿童同伴依恋与生活质量的关系,为开展青春期儿童生活质量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2月在重庆市綦江区抽取5所中学和6所小学共6 073名调查对象,运用修订版青少年依恋问卷(IPPA-R)中文版同伴依恋分量表、青春期儿童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调查。  结果  安全依恋型学生的生活质量总分为(144.97±17.39)分,高于不安全依恋型学生的(136.45±17.75)分(t=18.90,P < 0.01)。安全依恋型学生生活质量中的生理、心理、社会、青春期4个维度得分高于不安全依恋型的学生(t值分别为6.51,9.12,20.66,18.26,P值均 < 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同伴依恋与青春期儿童生理、心理、社会、青春期4个维度及生活质量总分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B值分别为0.28,0.03,0.05,0.14,0.05,P值均 < 0.05)。  结论  青春期儿童同伴依恋与生活质量总分及部分维度存在正相关,提高青春期儿童同伴依恋的安全性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为提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重庆市某区的462名中小学教师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为66.7%。从单项因子来看,强迫因子阳性检出率最高(68.1%),其余因子的阳性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躯体化(62.5%)、抑郁(57.5%)、其他(56.9%)、敌对(53.5%)、焦虑(51.1%)、人际关系敏感(50.4%)、偏执(49.3%)、精神病性(45.9%)、恐怖(41.3%)。调查对象SCL-90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因子得分分别为(2.15±0.80)分、(2.35±0.95)分、(2.46±0.87)分、(2.10±0.84)分、(2.23±0.89)分、(2.12±0.88)分、(2.16±0.92)分、(1.87±0.85)分、(2.01±0.84)分、(1.95±0.83)分及(2.20±0.85)分。不同性别、教龄、任教学段、教学科目调查对象的SCL-90总均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教龄及任教学段是调查对象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学校和社会需要重视中小学教师存在的心理问题,宜将优化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作为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王伟国 《中国学校卫生》2016,37(11):1728-1730
了解维吾尔族大学生闲暇生活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喀什大学大一至大三年级1 014名维吾尔族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自编闲暇生活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维吾尔族大学生闲暇生活满意度得分为(3.07±0.96)分.公办学校维吾尔族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满意度得分为(3.11±0.96)分,民办学校大学生得分为(2.96±0.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4,P<0.05);艺术类学生闲暇生活满意度>理科学生>文科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01,P<0.01).SCL-90各因子得分均未超过2分;维吾尔族大学生闲暇生活满意度得分与心理健康量表各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P值均<0.01),与SCL-90总分也呈负相关(r=-0.545,P<0.01).结论 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闲暇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闲暇生活满意度的提高将能够提高维吾尔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青少年在新冠疫情发生前与疫情期间的生活满意度和抑郁症状的变化情况,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 本研究使用成都儿童正向成长(Chengdu Positive Child Development, CPCD)队列的基线数据(2019年12月)和第一轮随访数据(2020年7月),以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 SWLS)和儿童青少年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nter of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for children, CES-DC)为研究工具,对成都市2 526名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和抑郁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利用交叉滞后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差异分析显示,新冠疫情前和疫情期间抑郁检出率分别为37.37%和40.01%,生活满意度得分分别为(20.58±5.86)和(20.10±6.12),抑郁得分分别为(15.12±10.51)和(15.95±11.1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相关分析发现,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和抑郁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3)...  相似文献   

7.
徐汇区中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海市某区中学生计算机使用成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在上海市某区随机抽取6所中学(3所初中、3所高中)的2 27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青少年计算机使用状况、网络成瘾状况、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结果网络成瘾者占4.08%,成瘾人群的自我和谐因子、焦虑因子、沮丧因子以及三者综合的GHQ量表中有障碍人群比例高于无障碍人群中学生,差异有统计学学意义;网络成瘾者学习时间、体育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业余爱好时间、参加娱乐时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上网能否满足自己的需要、使用计算机主要用于游戏、上网只是为了发泄、上网游戏具有满足感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作用较大。结论中学生网络成瘾对心理和生理健康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周丽华 《中国公共卫生》2009,25(11):1372-1373
目的 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应对方式及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 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及网络成瘾量表对560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592份,收回580份,回收率98%,剔除无效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560份,有效回收率96.6%;高风险网络成瘾青少年成熟型应对方式得分(0.97±0.33)低于低风险网络成瘾青少年(1.12±0.34)(P<0.001);高风险网络成瘾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及其他5个因子得分均高于低风险网络成瘾青少年(P=0.000);青少年网络成瘾与不成熟型应对方式呈正相关;除丧失因子外,青少年网络成瘾与生活事件中其他5个因子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探讨正念训练对某医科院校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心理幸福感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招募山西医科大学本科生9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名).最终得到有效数据的实验组38人参加为期9周的正念训练,对照组36人不进行任何干预.训练前后进行正性负性情感量表(PANAS)、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CASLSS)、心理幸福感量表(PWBS)、脑电α波、肌电和心率的测量.结果 两组被试所有指标训练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训练后与训练前比较,实验组正性情感(3.00±4.84 vs-0.64±4.66)、生活满意度总分(10.53±19.04 vs-1.83±24.47)、心理幸福感总分(15.05±23.90 vs-2.64±28.92)的增值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292,2.433,2.875,P值均<0.05),负性情感(-3.08±4.49 vs 0.53±3.46)的差值低于对照组(t=-3.857,P<0.01),脑电α波的增值高于对照组(t=5.912,P<0.01),肌电和心率的差值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878,-2.134,P值均<0.05).结论 正念训练能够有效提升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改善心理和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民族学院大学生身体自我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方法 于2009年12月随机抽取某民族学院358名大学生,应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和一般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其进行测试.结果 民族学院大学生的身体自我得分为(3.17±0.45)分,其中汉族学生为(3.27±0.49)分,藏族学生为(3.04±0.34)分,汉族学生明显高于藏族学生(t=5.05,P<0.01);身体自我各维度中得分最高的是身体肥胖(3.85±0.99)分,其次是身体健康、身体自尊、身体外表,分别为(3.77±0.64),(3.65±0.60),(3.29±0.76)分,得分最低的是身体活动(2.64±0.10)分;大学生的身体自我与其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r=0.180,P<0.01),其中身体自尊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最紧密(r=0.362,P<0.01);身体自尊、民族、性别、整体身体可解释一般生活满意度26.1%的方差变异.结论 提高大学生的身体自我认知,有利于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空巢老人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为提高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于2016年2~12月,应用便利抽样方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对空巢老人进行问卷调查,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31.76±3.41)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7.33±2.99)分。空巢老人社会支持总得分为(43.16±3.26)分,生活满意度总得分平均分为(62.36±10.18)分,积极应对方式与生活满意度得分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r=0.313,P0.01),社会支持总分与其生活满意度总分之间呈正向相关关系(r=0.332,P0.01);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为0.293,占总效应的43.34%。结论空巢老人社会支持主要通过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对空巢老人生活满意度产生间接效应,且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的特点及其与多维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以期为青少年寻求各领域生活满意度的保护性因素。方法 对分层随机抽取的300名青少年学生施测了核心自我评价量表、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与基本情况调查表。结果 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与生活满意度总体平均得分均显著高于理论中值(P<0.001),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的年级、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对生活满意度总体的预测力为24.6%,其对生活满意度各维度的预测力在10.5%到19.9%之间。 结论 核心自我评价是青少年各领域生活满意度的重要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山东省泰安市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与生活满意度和生命质量的关系,为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8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泰安市抽取3 870名≥60周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与生活满意度和生命质量的关系。结果泰安市老年人的电子健康素养总分为(10.20±6.53)分,其中应用能力、评判能力和决策能力3个维度得分分别为(6.27±4.16)、(2.62±1.76)和(1.31±0.89)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总分为(27.84±5.32)分,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效用值为(0.93±0.12),EQ量表视觉模拟标尺(EQ-VAS)得分为(78.41±15.68)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泰安市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总分与生活满意度总分和EQ-VAS得分均呈正相关(r=0.079、0.088,均P 0.001),生活满意度总分与EQ-VAS得分亦呈正相关(r=0.269,P 0.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效应为0.086,对生命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060、间接效应为0.020,生活满意度对生命质量的直接效应为0.232,方程的近似误差均方根、比较拟合指数、规范拟合指数和拟合优度指数分别为0.067、0.976、0.975和0.955,此结构方程模型拟合较好。结论泰安市老年人电子健康素养可直接影响其生命质量,也可通过影响生活满意度来间接影响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生活满意度和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2014年5~6月分层整群抽取湛江市某医学院校784名医科大学生,采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张兴贵)、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全部784名医学生生活满意度总分(168.75±24.93)分,其中家庭满意度(38.19±6.72)分,学校满意度(25.69±4.77)分,友谊满意度(35.78±5.89)分,学业满意度(23.19±6.88)分,自由满意度(24.35±4.97)分,环境满意度(21.55±4.42)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64.03±11.44)分。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与生活满意度得分相关系数(r=0.608,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生活费水平是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水平越高、领悟社会支持得分越高则生活满意度得分越高(OR=1.10,95%CI:1.01~1.19;OR=1.14,95%CI:1.11~1.16)。结论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家庭收入水平和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医科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领悟社会支持有较强的相关性,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保持良好的心态,较好的领悟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和改善医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方法抽取上海市嘉定区3所医院162名手术室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发放个人信息量表、职业认同量表、工作满意度量表及离职倾向量表,分析各量表调查结果及相关性。结果护士离职倾向评分各维度得分率为56.50%~71.13%,处于中等水平。工作满意度总评分为(67.07±21.10)分,得分率为60.9%处于中等水平。职业认同总评分为(30.33±1.40)分,得分率为75.83%处于中上等水平。相关分析显示,职业认同各维度(领导力、技能、灵活性、沟通、满意度)与离职倾向总分均呈负相关(P0.05);工作满意度各维度与离职倾向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手术室护士职业认同、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提升职业认同感及工作满意度,可降低离职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6,17(5):388-390
通过组建精神卫生专业服务团队,综合康复指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精神症状,提高社会生活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随机从上海市闵行区1 275名传统个案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取243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119名和干预组124名。干预组实施团队式个案管理,对照组仍然接受传统个案管理。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管理治疗和随访,评估两组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精神症状,对基本信息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对社会生活能力和精神症状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数据采用Epidata 3.0录入,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入组半年后干预组的简明精神病量表(简称BPRS量表)总分为(25.07±7.37)分,其中焦虑忧郁因子分为(6.02±2.13)分、思维障碍因子分为(5.28±2.03)分、激活性因子分为(4.12±1.35)分、敌对性因子分为(3.76±1.49)分,与干预前的BPRS量表总分(28.70±8.73)分,以及焦虑忧郁因子分(6.71±2.53)分、思维障碍因子分(5.85±2.00)分、激活性因子分(4.65±1.7)分、敌对性因子分(4.46±1.81)分作比较,平均分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团队式个案管理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与聋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为聋生的心理辅导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对长沙某职业技术学院103名聋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除丧失因子外,青少年生活事件各量表分及总分与症状自评量表中的各因子分及总均分成非常显著性正相关。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对聋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定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因素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使用精神卫生自评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同伴关系满意度量表;师生关系满意度量表;对河南省600名高三学生进行测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高三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高(X≥3);2)积极父母养育方式、教师的期望与支持、关心、鼓励、及同伴关系满意度各因子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P均<0.05);3)同伴关系对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最大(6.5%),其次是师生关系(3.5%);再次是母亲教养方式(2.1%);师生关系同时通过同伴关系影响心理健康。 结论 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同伴关系满意度、师生关系满意度及母亲教养方式显著预测心理健康(10.9%)。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转岗幼儿教师心理幸福感(PWB)、工作满意度以及与影响PWB的因素。方法采用工作满意度、心理幸福感量表对四川省769名转岗幼儿教师测试。结果教师PWB总分为(357.038±21.641)分,个人成长最高(65.050±9.078)分,自主性最低(53.516±5.726)分;教师工作满意度与PWB各因子得分均呈正相关(r=0.213~0.419,P0.05);多重线性回归发现,工作报酬、工作环境、工作本身、转岗方式和专业进入回归方程,并对PWB存在正向影响。结论转岗幼儿教师PWB得分不高,工作报酬、工作环境、工作本身、转岗方式和专业是影响教师PWB的重要因子,应针对不同转岗教师现状制定相应措施,从而提高PWB。  相似文献   

20.
蔡新健  高钰琳 《职业与健康》2022,(10):1393-1398
目的 了解在校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护生)就寝时间拖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在校护生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维持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11—12月采用按年级分层按班级随机整群抽样法,选取广东省2所高校512名在校护生,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孤独感量表(loneliness scal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s,UCLA)、生活满意度量表(satisfaction with life scale,SWLS)、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MPAI)和就寝时间拖延量表(bedtime procrastination scale,BPS)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广东省2所高校512名在校护生就寝时间拖延总分为(28.37±6.03)分,条目均分为(3.15±0.67)分;学历、健康状况自评、学业压力自评、生活满意度、戒断性及低效性6个因子进入回归方程(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27.6%。手机依赖在孤独感与就寝时间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