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方剂配伍中对药作用的探讨,认为方剂中同性药、生熟药配对,可明显增强疗效或扩大治疗范围,而收相辅相成之功;寒热药、散收或升降药配对,可相互调节、相互制约而取相反相成之效。  相似文献   

2.
方剂散收配伍特点在不同方中的药组体现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组或药对的相互配伍及其作用体现 ,是方剂学的特色 ,而散收相配、相反相成的特点尤为突出。在此 ,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概括和提炼 ,以领会和探讨散收相配特点的深刻含义。1 散收配伍在解表剂中的运用解表剂是以解表药为主组成 ,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的作用 ,用治外感表证。解表剂中药物大多具有宣散外邪作用 ,但也有散中寓收的药物组合 ,如桂枝汤。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组成 ,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作用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证见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主要病机为风寒…  相似文献   

3.
探讨中药矛盾配伍的方法及意义。根据前人的用药经验,临床可分为并用配伍、佐药配伍和去性存用配伍。并用配伍包括寒热并用、散收并用、升降并用,佐药配伍包括寒热互佐、升降互佐、润燥互佐、散敛互佐、补泻互佐、动静互佐等。  相似文献   

4.
方剂配伍中之"反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反佐”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在阐明“反佐”涵义的基础上,举例论述了寒热互佐、补泻互佐、散收互佐、润燥互佐、行止互佐及以升佐降等配伍方法。旨在为临床中正确运用“反佐”配伍法及谴药组方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方剂配伍中对药作用的探讨 ,认为方剂中同性药、生熟药配对 ,可明显增强疗效或扩大治疗范围 ,而收相辅相成之功 ;寒热药、散收或升降药配对 ,可相互调节、相互制约而取相反相成之效  相似文献   

6.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是仲景治痰饮的基本原则。他把干姜、细辛、五味子配伍使用,体现了这一大法。三药均性温入肺,干姜、细辛温肺化痰,五味子收敛肺气,三药联用,散中有收,收中有散,  相似文献   

7.
浅谈方剂组成中相反相成的配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剂组成有一定原则,药物与药物之间的配伍,有以药性及作用趋势相反的彼此配合,这种配合属于相反相成的配伍.从表面上看,药与药之间,因药性相反,似乎存在相互排斥的现象,但实质上正由于性能、效用和作用趋势的相反,却能起到互为补充和促进作用.因此,在组方配伍中,根据治法的要求,处理好散与收、攻与补、温与清、升与降、动与静等配伍的辨证关系.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刘少芸  高晓静 《陕西中医》2007,28(9):1238-1238,1241
探讨相反相成法在方剂对药中的运用,归纳为五个方面:寒热药配对;消(攻)补药配对;散收、升降药配对;润燥药配对;生熟药配对。指出此种配伍形式能增强疗效,或扩大治疗范围,或互消毒副作用而专取所长,或相互作用产生特殊效果。对灵活运用成方中的对药及创制新方新对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方剂气味配伍理论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中医临床辨证用方的准确性和治愈率,需掌握和深入研究方剂配伍的规律,其重点在于以气味配伍理论来指导临床如何运用药对,并达到配方与病证相对应。因此要加强方剂气味配伍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0.
方剂的配伍理论,实乃一种制方模式,它是从众多方剂中总结出来的治疗规律。脏腑辨证是中医临床诊断脏腑病证的主要手段,也是临床遣药组方的主要依据。本文主要从脏腑生理功能以及脏腑辨证在方剂配伍中的运用来略论脏腑辩证对现代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