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比较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以来收治的53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胆囊切除术组(23例)和保胆取石术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保胆取石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4.25±6.35)mL、术后饮食恢复时间(0.67±0.34)d 明显低于胆囊切除组(P <0.05),但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费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保胆取石组不良反应率6.67%,胆囊切除组26.0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541,P =0.002<0.05)。结论: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8月-2013年8月以来收治的53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胆囊切除术组(23例)和保胆取石术组(30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保胆取石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4.25±6.35)m L、术后饮食恢复时间(0.67±0.34)d明显低于胆囊切除组(P<0.05),但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费用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胆取石组不良反应率6.67%,胆囊切除组26.09%,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541,P=0.002<0.05)。结论: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比胆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3月大连市国药大连机车医院收治的86例胆结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胆取石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血清胃肠激素水平[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水平[消化病生存质量指数(GLQI)]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P<0.05)。治疗前,2组患者MTL、GAS、生活质量水平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3个月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MTL、GLQI评分更高,GAS水平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结石患者采用保胆取石术治疗可获得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小术中损伤,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预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以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诊疗方案在胆囊结石治疗上的相关疗效。 方法 回顾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80例胆囊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保胆取石组(37例)和胆囊切除组(43例),对2组患者的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引流管例数、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术后24 h疼痛程度、术后结石复发、术后胆囊收缩功能等相关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组患者的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胆取石组留置引流管例数明显多于胆囊切除组,而保胆取石组的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例数、术后24 h疼痛程度小于胆囊切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胆取石组术后随访未发现胆囊结石复发,术后6个月、术后1年胆囊收缩功能较术前改善(P<0.05)。胆囊切除组术后随访未发现胆管结石。 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效果明确,安全可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是除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外另一有效的手术方式,对于胆囊结石患者应根据患者的胆囊和全身状况以及本人意愿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从而实现胆囊结石治疗的个体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收治的15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联合组(n=71)与LC组(n=79),联合组采用胆道镜、腹腔镜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LC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反应程度、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联合组手术时间为(54.27±6.38)min,长于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天两组白细胞介素(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3天IL-6、CRP水平分别为(1.45±0.33)ng/L和(4.32±0.86)mg/L,均低于L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2%,低于LC组的1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联合组复发率为2.81%,LC组为2.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LC手术比较,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除手术时间略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两种手术方式的近期指标及远期评价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822例胆囊结石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组(744例)和保胆取石组(78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胆取石组平均手术用时为(85.26±20.08)min,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组的(60.43±15.61)min,保胆取石组平均住院时间为(6.89±1.96)d,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组的(4.97±1.3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术后感染、胆漏、出血等术后并发症。保胆取石组术后结石复发15例,复发率为19.23%,腹腔镜胆囊切除未见复发。结论小切口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虽然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复发率等方面均高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具有保留胆囊生理功能的优势,且未见术后并发症。在严格遵守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均可所谓胆囊结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5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术的90例胆囊结石患者(观察组)及同期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4例胆囊结石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术后并发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在有适应证的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和传统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9月符合保胆取石条件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在腹腔镜辅助下经胆道镜保胆取石术40例(A组),传统胆道镜取石术40例(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饮食恢复、出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饮食恢复、出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辅助下经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良,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本院治疗的139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行保胆取石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手术组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5.8±6.6)mL,(10.3±4.3)h及(3.2±1.8)d,而术后止痛剂使用率为11.4%,且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14/70),均明显优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有手术创伤小、组织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采用纤维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手术治疗胆囊结石,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和开放式胆囊切除术比较,探讨选择性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方法:保胆取石组66例,小切口胆囊切除组146例,开放式胆囊切除组92例,分别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切口感染、饮食恢复时间和体重变化的差异。结果:保胆取石组61例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症状消失或减轻者占8l%,B超复查胆囊均未发现结石。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缩短,术后切口感染、饮食恢复及体重变化方面均优于小切口胆囊切除组和开放式胆囊切除组。结论:保胆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胆囊结石患者手术治疗的合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与LC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入组对象来源于2018年10月-2021年10月新容奇医院住院的196例胆结石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性分组(每组n=98),对比组接受LC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血清TNF-a、IL-6、并发症总发生率、WHOQOL-BREF评分。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比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3 d血清TNF-a、IL-6均低于对比组,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02%)低于对比组(8.16%),观察组术后1月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可有有效缩短胆结石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减轻炎症反应,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直视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将同期行保胆取石术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32例和对照组(B组)30例,分别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与开腹保胆取石术,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B组,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B组(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结论: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祁夫魁 《四川医学》2012,33(5):786-787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与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探讨其临床可行性。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10月行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观察组)53例,完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对照组)49例,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及并发症。结果 102例患者均完成手术,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及术后肠蠕动恢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辅助胆管镜保胆取石术安全可行,但两种术式的远期疗效尚待深入研究和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效果。方法以登封市中医院120例胆囊结石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A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采取腹腔镜保胆取石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B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P<0.05),手术出血量少于A组(P<0.05);B组镇痛药使用率为6.67%,A组为30.00%,B组镇痛药使用率低于A组(P<0.05)。结论相较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保胆取石术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月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行微创保胆取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或开腹胆囊切除的胆石症患者,随机选取158例,按是否保留胆囊将病例分为两组,其中切除胆囊组85例,保留胆囊组73例。分析两组术后非器质性胆囊切除后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切除胆囊组中13例发生非器质性胆囊切除后综合征,发生率为(15.3%);保留胆囊组中9例发生非器质性胆囊切除后综合征,发生率(12.3%)。两组间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胆囊切除与否与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发生无直接关系;胆道顺应性下降可能是发生胆囊切除或保胆术后综合征的病因;维持良好的胆道功能将有效降低上述症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保胆取石术。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率以及术后疼痛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患者的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在完全腹腔镜下进行保胆取石的手术方式,术后处理,治疗效果和可行性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胆囊结石并行腹腔镜下胆囊切开取石术的患者7例,对其手术方式、手术经过、术后治疗、恢复情况以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全腹腔镜下胆囊切开取石,手术时间50~120min,平均手术时间约70min;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10个月,患者情况良好,彩超显示无结石复发,胆囊功能良好,饮食情况良好。结论:只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完全腹腔镜下胆囊切开取石术是安全、可靠的,在基层医院也能很好的应用开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和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组采用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补液量、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补液量为(4.31±1.63)L,引流管放置时间为(14.62±2.61)d,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均为3.45%(1/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明显优于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可明显减少术后补液量,缩短引流管放置时间,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比较胆囊多发结石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肝胆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427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微创保胆取石组(GPC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组(LC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生存质量及结石复发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患者术中胆管损伤、术后胆瘘、腹腔内出血的发生率高于GP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PC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长于LC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治疗手段均可有效缓解患者腹痛症状,但LC组患者术后易出现轻度腹泻症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PC组患者术后有1例复发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严格把控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于保留胆囊的正常生理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囊结石治疗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